风火轮迷你模型吧 关注:43,923贴子:2,640,864

【百木观车】第二期:经典“虫”生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河南1楼2017-07-26 20:59回复
    这是【百木观车】系列的第二期,还是照例有几句话写在前面。我本人尊重收藏市场的既存规律与客观现象,但是在该系列的帖子里,我的初衷还是想尽量照顾到更多新入坑的年轻吧友。因此如果您是抱着猎奇的心态希望看到大量的神物和稀有涂装,我恐怕您会大失所望。但是如果您想了解风火轮与火柴盒出色的车模设计理念,一些经典车型的历史与故事,或者您刚接触这个收藏圈子不知如何开始自己的收藏,那么我希望自己的帖子能够帮助到你。
    另附链接:【百木观车】第一期:蛮牛进化史
    http://tieba.baidu.com/p/5226374521?pid=109448007148&cid=0#109448007148
    言归正传,开始本期。


    IP属地:河南3楼2017-07-26 21:03
    回复
      说起大众甲壳虫的诞生,首先必须谈及的就是20世纪著名的汽车工程师费迪南德·保时捷(或译波尔舍)。

      (费迪南德·保时捷博士)


      IP属地:河南4楼2017-07-26 21:05
      回复
        1926年,身为戴姆勒-奔驰技术主管的费迪南德·保时捷有了新的想法。他不满足于只设计制造高档豪华车和高性能的赛车,在他看来,设计一款所有人都能拥有的经济型小车才是眼下最应该做的。但他的设想没能得到戴姆勒·奔驰的全力支持。1929年,保时捷选择离开戴姆勒——这是当时德国最大的汽车企业,辗转来到斯太尔汽车公司。然而时运不济,在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斯太尔公司陷入财务困境,保时捷因此失业。1931年4月,保时捷回到斯图加特,在安东·皮耶希和阿道夫·罗森博格的资助下创办了保时捷发动机汽车设计顾问公司。公司开始靠接单一些厂家的设计工作维持运营,随着业务量的增加,保时捷盘算着继续完成他在戴姆勒·奔驰未能实现的经济型轿车计划。1933年,主要生产摩托车的NSU D-Rad联合汽车制造厂打算重回汽车制造领域,生产一款小型车,总裁Fritz Von Falkenhayn委托保时捷设计一款经济型轿车。新车的代号为保时捷Typ 32,采用后置风冷四缸水平对置发动机、管状框架结构、曲柄摇臂前悬挂、摆动半轴后悬挂,这款车的基本结构已经和后来的甲壳虫非常接近。样车一共生产了三台,1934年7月,三台样车完成路试工作,结果很乐观,只出现稳定杆断裂和发动机高转速噪音偏大的问题,这些都很好解决。但根据NSU估算,量产工作大约需耗费1000万马克,因此NSU选择结束该项目。


        IP属地:河南5楼2017-07-26 21:06
        回复

          (Porsche type 32)


          IP属地:河南6楼2017-07-26 21:06
          收起回复
            另一方面,几乎在Typ 32车型开发的同时,1933年柏林车展上,希特勒提出了国民车计划,保时捷博士终于等到了期盼已久的契机。在一次会面上,希特勒向保时捷提出要求,为德国民众设计一款汽车。根据希特勒的要求,该车需提供两个成年人和三个儿童的乘坐空间,最高时速达到100公里,以满足高速公路行驶需,平均油耗不高于百公里7升,售价要控制在1000马克之下。1934年1月17日,保时捷提交了项目详细计划书。同年6月22日,保时捷与帝国汽车工业协会签署了制造大众汽车原型车的合同,合同规定保时捷需在10个月内完成原型车的制造。

            (保时捷向希特勒介绍甲壳虫模型)


            IP属地:河南7楼2017-07-26 21:08
            回复
              由于工作进度延误,直到1936年2月24日,两台Typ 60样车——代号V1的轿车版和V2敞篷版才在戴姆勒·奔驰柏林展厅公之于众。另外还有三台VW-3系列原型车都是于1935-36年间在保时捷斯图加特私人工厂里完成的,这些车都是基于NSU原型车打造。VW-3系列车型测试成功后,戴姆勒·奔驰在辛德芬根工厂生产了30台试装车,内部代号为VW 30。1937年复活节开始路试,最终证明发动机非常可靠,所有车辆累计行驶了240万公里。1938年VW30的改进型VW38出炉,保时捷公司的主设计师埃尔文·柯曼达完善了甲虫状的车身,工程师弗朗兹·克萨韦尔·莱姆斯匹斯负责制造水平对置发动机,同时还设计了VW商标。同时“人民的汽车”这一概念也有了正式的名称——KdF-Wagen。KdF取自Kraft durch Freund(快乐就是力量),这是当时德国劳工阵线下属的度假组织的名称。

              (1937年费迪南德·保时捷与一台VW30原型车)


              IP属地:河南8楼2017-07-26 21:09
              回复
                前排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7-07-26 21:09
                收起回复
                  科普…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7-26 21:12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7-07-26 21:18
                    收起回复
                      1938年5月26日,对VW抱有极大热情的XXX(元首,真名被河蟹)在法勒斯雷本为VW工厂奠下第一块基石,此后这里便发展成为我们熟知的沃尔夫斯堡VW总部。同年7月1日,KdF汽车城建成。约一年后KdF-Wagen正式交车。1938年美国报纸报道了这款日后的经典车型,当时的美国人认为这辆车像“一只小甲壳虫”。时间转到1967年,这辆车在德国正式被称为“甲壳虫”,而之前该车一直被称为“大众1型”。之后,这辆车在所有语言中都被称为“甲壳虫”。(这楼的帖子发了N遍才发出来!)

                      (1938年小批量生产的VW 38车型驶过勃兰登堡门)


                      IP属地:河南23楼2017-07-26 21:46
                      回复
                        1945年,大众汽车工厂所在地沃尔夫斯堡的人口已经达到17000人。英国接管军队评估了工厂恢复生产的可能性后,修葺了被破坏的厂区,并重新开始生产甲壳虫也就是当时的VW TYP 1车型。此后的几十年中,甲壳虫经历了一系列辉煌时刻,不断创造新的历史,1972年2月17日,一台编号为15007034的浅蓝色甲壳虫下线,正式标志甲壳虫取代福特T型车,成为全球总产量最大的单一车型。(注意这里是单一车型,如果各代车型都加一起,产量第一应该是高尔夫,但还是大众公司的。。。)

                        (1972年2月第15007034台甲壳虫下线,大众工厂的工人手持福特T型车的模型向它作别)


                        IP属地:河南24楼2017-07-26 21:48
                        回复
                          2003年7月30日,一台水蓝色的甲壳虫完成最后一道生产工序,墨西哥柏布拉工厂的工人停止手头的工作,为这台车做了简单的下线仪式,随即这台车便运往德国沃尔夫斯堡的汽车城作为永久收藏。这是全球最后一台老甲壳虫,车辆编号为21529464,这个数字记录了甲壳虫65年的辉煌。

                          (2003年7月30日,最后一台编号为21529464的甲壳虫在墨西哥下线,老甲壳虫正式停产)


                          IP属地:河南25楼2017-07-26 21:49
                          回复
                            1994年,大众汽车在底特律车展上发布了Concept 1概念车,外形设计与初代甲壳虫极为相似,这昭示全新一代甲壳虫即将到来。四年之后,Concept 1以New Beetle的名字在墨西哥投产,这款车开创了“复古未来派”的设计风潮,新一代甲壳虫从结构简单的平民车摇身变成了精致的时尚车。尽管这种设计思路得到了不少女性车主的认可,但第二代甲壳虫造型的改变却让不少老甲壳虫车迷视为对经典的背叛,尤其是其尾部设计被大量车迷诟病,最终大众公司再度推出了第三代甲壳虫。

                            (第二代甲壳虫与第一代甲壳虫)


                            IP属地:河南26楼2017-07-26 21: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