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石索吧 关注:1,071贴子:4,622

泼喜军之谜。。。困惑至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黑龙江1楼2017-07-23 21:16回复
    西夏士卒壁画


    IP属地:黑龙江2楼2017-07-23 21:19
    回复
      根据百度百科这个满含情感夸饰的描写,是这么描述这种神秘的远程武器的;
      西夏地处西北,主要统治区域在今天的甘肃地区,那里也是我国双峰骆驼的主要产地,而泼喜军正是一支骆驼背上的劲旅。虽然仅仅只有两百骑,但是西夏人装载在骆驼背上的小型抛石机——旋风炮让他们的所有敌人都感觉到了恐惧。“纵石如拳”是宋史对泼喜军的注解。试想两军阵前,高大敦实的双峰驼背立着一架架扭力抛石机,把鞍袋里拳头大小的石头不断的射击出去,无论是身着着厚重步人甲的禁军,还是胸前明光铠熠熠生辉的将军抑或仅仅是在母亲缝制的征衣里求得一丝慰藉的乡兵,都变得一样了,在飞驰的弹石间都没有了差异,粉身碎骨里明白了飞扬的含义,支离破碎间朦胧了望乡的泪眼。


      IP属地:黑龙江3楼2017-07-23 21:20
      回复
        可是至今也未见任何泼喜军装备的‘驼背旋风炮’实物出土或复原。。。


        IP属地:黑龙江4楼2017-07-23 21:22
        回复
          这支人数不多的部队,据说需要很高的薪水和花销来养着。但即便如此西夏割据势力还是愿意保有这支部队,那的确看来是印证了这个兵种很有战斗力了。


          IP属地:黑龙江5楼2017-07-23 21:24
          回复

            这个是欧洲古典时代希腊、罗马人搞出和使用的弩炮,威力奇大无比,依靠扭力来储能和做功。
            想来想去,我觉得西夏当时的泼喜军极有可能是装备了小型化合理的这玩意儿。。。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IP属地:黑龙江6楼2017-07-23 21:28
            回复
              这种重型远程武器的制作在当时需要很专业的物理和数学知识。而传说中西夏为那几百人的泼喜军给出了很优厚的待遇和薪水。。。大胆揣测一下;这些人也许就是东来的中东人或者干脆就是一些希腊人的流亡学者??


              IP属地:黑龙江7楼2017-07-23 21:32
              回复
                复原图不知考证是否精确,但很明显的;小型的,以发射箭矢和短矛为主的弩炮,的确是两个人即可操纵的;如果对其底座加以改装,上驼背想来也不难。这小型弩炮看起来发射拳头大小的鹅卵石或铅弹也不成问题;应该完全可以做到‘纵石如拳’。。。


                IP属地:黑龙江8楼2017-07-23 21:37
                回复
                  明显使用放羊的投石索发射拳头大小的石弹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7-07-24 18:25
                  收起回复
                    在骆驼上使用很特别不过骆驼更稳有可能,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7-07-24 18:26
                    回复
                      而且由于石弹可以反装甲所以成了不错的武器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7-07-24 18:26
                      收起回复
                        我觉得可能是假设在骆驼背上的投石机。。。
                        还不是重力的,应该是类似九稍炮,七稍炮之类的,甚至很可能是双稍炮。。。因为架在骆驼背上,所以高度高,可以人来牵引炮绳。。。
                        好处就是机动性很好,可以野战,敌人来了,赶了骆驼就跑。。。不像宋军的,只能守城。。。野战不能机动。。。


                        12楼2017-08-16 02:24
                        收起回复
                          首先你得搞清楚这东西是人骑在驼背上发射还是以骆驼为载体运送到战场,其次既然被叫旋风炮那就说明这东西射速应该奇快无比,但是要满足能放在骆驼上机动这东西必然不会很大,所以这种扭力弩根本不适用,因为这种扭力装置实在过于巨大了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7-08-17 18:29
                          收起回复



                            既然叫旋风炮,我认为和宋代的旋风炮近似,实际上就是支在架子上的一根可以旋转的木杆,这样射击时可以灵活的调整方向。。。那么西夏的泼喜军可能就是把这根木杆架在双峰驼的背上,射击时,让骆驼跪倒,人力猛力牵引发射。。。但是由于骆驼的负重所限,估计不会很多人,最多也不会超过10稍,也就是10个人,发射的弹头不会很重,更可能是散弹,比如说一堆拳头大的石弹,以增加命中率。。。所以这么一算,200骑,也就是200门石砲,配属人员可能超过2000人,对于西夏国来说应该是很大的编制了。。。泼喜军主要用来野战,攻城不行,所以石弹的重量肯定不会很大,这也是判定泼喜军一门石砲操作者不会超过10人的缘故。。。


                            14楼2017-08-24 12:36
                            回复(2)
                              这种石砲,你可以看作是一种人力飘杆的一种大型化,机械化设计。。。
                              后来蒙古人学去了,回回人将其改进为重力投石机。。。就是所谓的回回炮,蒙古人又拿来回来攻南宋,所以又叫襄阳炮。。。


                              15楼2017-08-24 12:4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