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清吧 关注:39,331贴子:1,750,556
  • 3回复贴,共1

略论嘉戎屯兵抗击侵藏巴勒布的作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巴勒布是今天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尼泊尔。在18世纪中叶,巴勒布的廓尔喀族已是一个较为强大的民族。这个民族的统治阶级曾一度掌握该国政权。由于巴勒布与西藏后藏地区山水相连,边界交往频繁,随着廓尔喀的强大,扩张的野心也日盛。又由于六世班禅的弟弟沙玛尔巴的怂恿,竟悍然发兵入侵西藏边境数宗。清政府令驻藏大臣一再向其提出警告,但都被其置若罔闻,清朝政府被迫在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五十六年(1791年)先后两次进行了反击巴勒布侵略西藏的战争。在这两次作战中,嘉戎屯兵奉调随清军千里迢迢奔赴西藏打击侵略者,为消灭浸藏外敌起到了重大作用。本文就嘉戎屯兵在反击战中的作用,依据所掌握的史料作一略论,不妥之处,望不啬指正。


1楼2017-07-21 15:15回复
    二、清政府征调嘉戎屯兵的原因
      1.平定金川的战役使清廷认识到嘉戎屯兵有着独特的军事天才。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清政府在第二次派兵进剿巴勒布之前,深知巴勒布地形比金川还要复杂,其防御工事也是与金川相同的——“碉”。金川战役后,清军虽有一些破碉之术,但毕竟不如能修碉的人熟知破碉、攻碉的方法多。再加之清政府还将平定后的金川土兵编入清军序列,这就是次后的屯兵。由此看调金川屯土兵和曾参加过两金战役的屯土兵是廓尔喀战役所必需。
      2.威震甘肃、台湾也是嘉戎屯兵进藏原因之一。乾隆年间可谓内忧外患,战事连绵。刚平定金川战役六年后,甘肃省的回族又起来反抗清政府,为了平息这次回部的抗争,清政府不仅调派了维州(今理县)各屯的屯兵前往弹压,而且还调遣了金川的藏族屯兵。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7月13日)皇帝又谕“此次调赴甘省剿捕逆回之四川屯练降番土兵甚属勇往出力。著加恩于甘省藩库内各赏给一月钱粮,以示鼓励。”⑩金川嘉戎屯兵通过金川之战后,从作战中学会了新的作战本领。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皇帝谕“据阿桂等奏,本月十五日令海兰察、明亮率同乾清门侍卫并侍卫章京等,带领奋勇官兵,屯练降番及阿拉善兵豫备埋伏,令海禄等带兵策应,舒亮等各由本卡进攻。乘密雨时,出贼不意将板捆土袋抛入贼壕,我兵勇气百倍。哈当阿率领降番首先跳入壕内,与贼搅杀,并用挠钩开土袋板片,一面抛掷火弹,一面勇身而上剿杀贼众,占得贼卡、贼壕俱经拆毁填满。……至此次川省降番尤为鼓勇先登……”。[11]这些金川嘉戎屯兵和其它屯兵在平息甘肃回部之战中能勇往直前,冲锋陷阵。那么在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10月5日)调往台湾剿捕贼匪的二千屯练降番在福康安看来已属劲兵。“前因四川屯练降番派往台湾剿捕贼匪甚为出力,已将额设土外委加给银两,而赞拉(今小金)、促浸(今金川)两处土弁未经赏给。此次该土弁等带领降番随同官兵征剿均属奋勇,所有赞拉、促浸额设土守备六员、土千总九员,土把总十六员、土外委四十六员俱著照屯练土弁之例,分别赏给钱粮,以示奖励。”[12]就从以上金川战役、平回部之役,远征台湾的战例来看,嘉戎屯兵英勇善战,吃苦耐劳,具有成熟的战斗经验是被征调进剿巴勒布的又一原因。
      三、嘉戎屯兵在反击战中的贡献
      1.兵源上的贡献: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第一次巴勒布侵藏时,清政府即派兵抗击侵略,在这次战争中,清政府一面令驻藏清军及当地军队阻击巴勒布军队的进攻。一面又从四川等地派兵迅速赶赴西藏增援。鄂辉带领满、汉屯土官兵二千名先行赴藏,在这两千名土兵中包括“维州协副将那苏图所领屯练五百名”[13]这维州就是现在的理县范围。又如,据史料言“在赴藏之屯练降番等俱系曾往台湾剿贼之人……”。[14]由此看来,进藏的屯兵及其它清军皆系精锐部队。在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12月19日清政府派福康安率军进藏后,要求他根据情况,作好通盘考虑,假如要增添兵力,让他在近处的德尔格及屯练降番和达木蒙古兵中添调一、二千名,这样既对进剿有利,又可作后路的接应。在1792年1月15日,鄂辉、成德在进剿紧张时期,又向清政府奏请“再调土兵五千名。”清政府降旨让孙士毅添调士兵三千,仍然由福康安统一安排指挥。而这所调三千兵即自德格和今天的理县三杂谷(上孟屯、下孟屯、杂谷脑屯)以及金川的绰斯甲地区。清政府下旨在德格及嘉戎屯土中挑选出精兵强将后,于1792年4月23日又令将所调三千名屯土士兵迅速开赴西藏,任务是既对付已侵占了三十多个部落的巴勒布军,同时还兼任福康安主力军的后续接应。用以防止巴勒布军队抄袭清军主力的后路。
      在痛剿巴勒布侵略军的进程中,清廷为了确保战事的顺利进行,1792年4月24日,传谕孙士毅再次秘密地准备三千屯士兵,听候调遣。从乾隆五十三年的第一次反击巴勒布之战至第二次反击战来看,清政府动用兵力达一万六七千人。而作为临近西藏的四川嘉戎屯兵为这两次战役出兵约为八千人左右。笔者曾向原三杂谷的守备后裔苍旺家族的人了解到的口碑资料得知,当时清政府在平定金川后,实行了屯土兵制,嘉戎地区习惯上称四土五屯。即梭磨土司、卓克基土司、松岗土司、党坝土司;五屯即:上孟屯、下孟屯、杂谷脑屯、九子屯、甘堡屯。这些屯土是人们习惯上的称谓,而实际上还有金川土司、赞拉土司、鄂克什(沃日)土司、绰斯甲土司、革布什扎土司等。屯还有别思满屯、宅垄屯、河西屯、汗牛屯等,只是屯土有大小之分,每一屯土清政府都设置了常备的屯土兵,时常练习,规定了每一户人家要备一至二人当屯兵。如无人,得交银两免役。而每一屯土兵在五百人以上。笔者查阅《理番厅志》卷四得知:杂谷脑屯有兵七百五十名,甘堡屯六百五十名;上孟屯五百三十名;下孟屯五百七十名;九子屯五百名。这些屯兵合计有三千人。这个数目与口碑资料基本相符。除了正规屯乒,屯土还存在余了问题,即战时出征,战后务农,不享受清军的月薪。乾隆皇帝降旨反击巴勒布侵藏之时,仅在理县两次征调兵力来分析,该地就出兵六千人次,而加上两金川、马尔康、黑水等嘉戎地区的屯土兵又何止八千人?史书所言“屯土兵丁先后派赴西藏者已有八千余名。所剩者俱系老弱无用。”[15]屯土地方甚多,何至于派兵只剩下老弱无用之人?这一史料笔者认为是专指嘉戎屯土而言。就兵源上来说,嘉戎屯土兵为这次反击战作出了巨大贡献。
      2.战场上的屯土兵:嘉戎屯兵英勇善战,吃苦耐劳从金川战役和后来的平回部、远征台湾得到充分体现。这次的反击战也可进一步说明。
      从个人的表现看,“川省屯土备弁屡经出力,此次派往随征亦属奋勉。”金川河东守备比西喇布,在成德的军营,率所属金川兵反击廓尔喀的战斗中,身负重伤,守备带伤作战,而牺牲在战场。乾隆帝为此特加恩赏银一百两作为后事用,守备的缺额由比西喇布之子朗尔结补授,对守备之母,按都司的一半俸禄支给,赡养终身。
      再从下面的几个战场看:聂拉木之战,因巴勒布军将通道的偏桥拆毁,而巴勒布的道路又陡峭危险,使清军一时受阻,此时嘉戎屯土兵得展所长,乾隆皇帝也认为他们“最为矫捷,登山涉险是其所长,更何难超腾逾越,深入其阻。”[16]攻下聂拉木后,土都司都鲁斯达拉得赏喀达布巴图鲁名号,土守备生根得赏硕克巴巴图鲁名号及银一百两。屯子总阿库,守备申扎朋得赏戴花翎。土舍策旺诺尔布,土外委阿扎各得赏缎一匹。
      察木、玛噶尔,辖尔甲、济咙之战。这几次战役,嘉戎屯兵随其他清军奋勇冲杀,先后攻克了察木、玛噶尔、辖尔甲、济咙。在这几次战役中,嘉戎屯土将士具体作战情况虽无史料记载,但从战役结束后清政府的赏赐上可以得知屯土兵的英勇业绩。这几次战役,屯练游击朗噶尔结得赏给喀达布巴图鲁,屯练都司斯丹巴得赏给索洛克多尔巴图鲁,屯练守备登什占布木得赏纳木巴巴巴图鲁,巴旺大头人阿达赏给达布凯巴图鲁,并赏上述诸人每人白银一百两;赏土司千总巴古木塔尔、屯练守备阿塔尔、阿那什壁、土司都司班达尔嘉、革布什咱大头人索诺木敦珠布戴孔雀翎。屯练游击策旺、革布什咱小头人安固、屯练守备勒什尔甲、土司把总策旺普木、土司守备彰布木等戴蓝翎。屯练游击衔穆塔勒、阿忠赏给副将衔”[17]。
      攻克热索桥深入巴勒布。清军在向巴勒布猛攻中,攻克了位于边界处的重要关卡“热索桥”,接着向巴勒布境内推进,越深入贼境,山势就更陡峭,路也更险要,而碉卡也越多。福康安等也认为该地地势比金川还要险。廓尔喀军队恃险顽抗,清军每攻下一卡、一碉、一寨都要付出巨大的牺牲。笔者认为屯土兵能顺从征调,并能勇于拼杀其根本原因是一,屯土士兵也属藏族,西藏又是藏族人心中的圣地。作为心目中的圣地被本来民族欺辱,就藏民族自身来说就是一种耻辱。只有起来保卫它,消灭外来侵略者,维护圣地的尊严。此次清政府多次在屯土征兵都能如期完成也是原因之一。二,西藏自元代以来就属中国版图,它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一个统一国家里的一员奋起反抗外来侵略,这是理所当然之事。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4月19日谕“上年进剿廓尔喀所调屯练降番,冒险攻碉,奋勇出力,前经降旨,令福康安等节次奖赏。现在该兵等俱已撤回,次第归屯,念其步行远涉,甚为出力、劳苦备至,著惠龄再行查明,每名各赏银三两,以示格外施恩,鼓励屯兵至意。”[18]该史料无可辨驳的说明,嘉戎屯兵在战场上是怎样的作战,清政府在功过上,赏罚上是分明的。


    3楼2017-07-21 15: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