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吧 关注:152,201贴子:7,260,358
  • 8回复贴,共1

“史前对联”的归类界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所谓“类对联”,楹联界的学者对对联正式产生之前出现的一些类似对联作品的代称,为便于表述,暂且借用之。对联最早出现于何时,尚未有统一的看法。迄今较为普遍的说法是蜀后主孟昶“余庆、长春”的题联。一方面由于该联是迄今有据可考的最早的一副作品,另一方面也是源于其在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两方面均符合目前的对联规范。《蜀梼杌》中记载,蜀后主孟昶命学士辛寅逊写新春桃符,意为国运衰微之时迎春祈福,辛寅逊写成后,孟昶并不满意,他又重写成:“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不曾想次年宋太祖赵匡胤派兵征讨蜀国时,接管该地的官员正好名为“余庆”,而宋太祖建国以后将自己的诞辰日定为了“长春节”,这副最早的对联也就被看作是亡国的谶语。因为有了这个戏剧性的结果,这两行文字也被史书记载了下来,成为比较可信的一副“最早的对联”。
此联之前,有不少类似于对联的作品,出现于不同的场合,担着交际、缀景、言志等不同的社会功用,被认为是早期对联。如汉代孔融在堂中所对的“座上客常满,中酒不空”,以及晋代陆云和荀隐所对“云间陆士龙,日下荀鸣鹤”等,被不少学者认为是早期对联的代表作。他们认为,这些作品不仅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产生的情景也极符合对联“出句——对句”的表现形式。但经过分析之后就会发现,这些作品均不可以被称之为对联。
从对联传播角度看,对联传播需要意指对象、撰写者、对联内容、承载媒介、对联受众等几个要素的共同作用,且符合特定的历史发展规律,尤其是格律文学、骈体文、桃符媒介等发展成熟后,几个要素自然而然地组合在一起,才能产生真正的对联。所谓“史前对联”亦如生物进化过程中的史前阶段,虽然某个未进化完全的物种已经具有了进化之后的部分特征,但仍不能算是进化的结束,也不能算是物种的正式出现。这种偶有为之的对联数量不多,形式简单,内容不完全符合规范,甚至也非独立的文学体裁,创作者并未想要将其当作独立的文学表达形式(成熟的对联作品,必须是独立存在的文体),所以这些作品皆可归为对联演化的雏形——“史前对联”当中,不能当作对联正式出现的例证。


IP属地:江苏1楼2017-07-16 22:09回复
    “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漏一字


    IP属地:江苏2楼2017-07-16 22:11
    收起回复
      前排学习。


      IP属地:宁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7-16 22:30
      回复
        科普一下孟昶的对子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7-17 09:51
        回复
          大王义气尽
          贱妾何聊生
          这虞姬一个不小心,就险些弄出对联来。


          6楼2017-08-03 09: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