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汤勺吧 关注:160贴子:1,396
  • 0回复贴,共1

【中国文字】三人成“众”,在古代居然是不成立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国文字】三人成“众”,在古代居然是不成立的!
三人成众,初见“众”字,我们就知道这是很多人在一起。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重新认识一下这个“众”字。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众字的演化:
“众”字由三个“人”字组合而成,表示人多之意。本义是“许多人”。又有“众人”、“大家”之义。如《论语》:“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甲骨文的众,日”( 太阳)下有三个人,描述的是古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自然生活场景。后引申为“眾人”,即一般平民。商代的“眾人”除了生产活动以外,还可以做侍卫,可以当兵等。基本属于今日的“人民”范畴,是国家的主体。
到了金文,金文“日”变为“四”(目形),上面的一圈的形象就变成了眼睛,意思是看到有很多人,包括篆文的意思也是一样。会意,“众”从三人,“三”表示众多。“众”表示众人站立。
到了繁体字,上面是一个血,表示血缘关系,下面的字形为三个人的变体;表示有血缘的一群人,也就是说这个字表示的不是一群乌合之众,至少有一种关系作为纽带联系在一起的。
中华民族注重关系网,关系比比皆是。同学,同乡,同志,同事,同族,同宗,同袍,同胞,也就是说有共同的东西,就能够扯上关系。众,没有高低之分,没有不平等的地位,是有着平等地位的,共同关系的整体。
其次,也许我们还可以这样来理解一下这个丰富多彩的“众”:
众:一人不够,再来两人,是众人划桨开大船的气势。
众:多人站在一起,是打架斗殴时的人多势众。
众:平日多帮助人,日后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回报。
众:三个人在一起,比如可以斗地主。
众:一人是单身狗,二人是开虐小情侣,三人是相亲相爱一家人。
众:三“人”成“众”,不幸的是,人一多,就总有人要骑到别人的头上。
最后,小编给大家出个谜语:乍眼看去见三兄,实则力气大无穷(打一字)
谜底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这个“众”字。谜语解析:三兄弟为“人”,“众”字表面看上去只有三个人,但实际意思为:许多人,与“寡”相对,俗语有云:众人拾柴火焰高,说的正是众人的力量是无穷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7-12 06:1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