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国企设计院的那些事儿
作为一个在某省级国有设计院混了十年的小工程师,结合我了解的一些情况,简单写一点小小的感想。
我们这家设计院,地处某省省会,现隶属某大型央企。2007年的时候,只是一家普通的省级设计院,主要是某建设行业工程设计,总人数七八百人左右。
别看单位不大,招人门槛可不低,要硕士以上,还得是双985高校。设计院招人,自然主要是做设计画图。但其实这活很多年前本科生乃至大专生一样干得了。那个时候赶上经济增长强劲,行业发展突飞猛进,项目多得不了,忙都忙不过来。可能一些人不知道,很多国有设计院的计奖体系是产值计奖,也就是拿计件工资。大概意思就是不同的项目由计划科下达产值计划,然后干完以后由项目经理给各个专业科室分配产值,个人按产值提成。另外还有一种机动的产值奖励,由项目经理自由掌握(看谁关系硬)。产值奖金这一块占个人收入的90%以上,基本工资低得不得了,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这种分配方式的好处是,因为不干活就要饿死,大家干活的积极性很高,能力强特别能干的,拿钱比领导多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坏处是,贫富分化严重,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在2012年左右,国企改革大幕再一次拉开,资产重组,七拼八凑,搞了一个新集团出来。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改革的需要”,设计院向工程公司转型,把原来的院领导---专业科室的扁平化组织架构给改了,中间加入了分公司一级,把原各个专业科室拆散填充进去。这一改,一下子多出来七八个XXX工程公司出来,看起来还挺唬人的。薪酬体制上推出了轰轰烈烈的绩效改革。所谓绩效改革,自然是定岗定级,签什么岗位责任书啥的。实际执行下来,发现完全不是那回事。对于下面干活的人来说,虽然提高了一点基本工资水平,但是把本来属于个人的那部分产值奖金给丢到部门一级的“大锅”里,由部门领导搞二次分配,美其名曰“绩效考核”。实际上就变成了部门里撒胡椒面儿,摊大饼。把人按资历分个三六九等,等级一样的奖金大概都差不多,你好我好大家好。与此同时,领导的待遇却突飞猛进,又不用承担什么经营压力,爽得不要不要的(别忘了成立了七八个XXX分公司多出来好几十个各种“总”)。这下好了,很多人干活的积极性都没了,反正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也差不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呗。还有一些人本来技术岗位干的好好的,一门心思往管理岗位上爬,舒舒服服拿年薪谁不想呢?结果就是,领导吹**拍马屁不作为的越来越多,干实事的越来越少;设计人员偷懒耍滑头的越来越多,勤勤恳恳钻研技术的越来越少,其结果就是成品质量一路下滑。
这些年,国内市场确实越来越不好做,过去的时候行业内串标,围标这种事不少干,反正都是国家的钱,都有得挣就皆大欢喜。国内投资热情一降温,马上一个个都抓瞎了。说到这,不得不提这些年工程建设领域一窝蜂的搞总承包的“大趋势”
为什么要搞总承包?“做大做强”这种大道理按下不讲,实际原因无非两点:第一,对于设计院来说,传统的设计行业竞争激烈,市场日趋饱和,倒逼企业寻找其他出路;第二,对于国企,集团下达的有营收指标,完不成挨训不说,领导年薪不保,下面的人工资总额也要跟着缩水。你想完成一年几十亿的营收,光靠那俩设计费怎么可能够呢?所以得硬着头皮搞。
既然要搞,就可能作假。怎么做呢?跟业主签一个假合同,“名义上”是总包方,实际还是业主在管,我们顶多派几个项目人员象征性的去现场“管理”一下。最重要的是把设备材料款,进度款啥的拿过来在本单位的户头上过一下账,这不就变成自己的营收了嘛!既不用去承担项目风险,营收任务也完成了,多好!但是这种好事一般可不是白得的,很多时候对方会要求你垫资的,往往很多钱到最后就变成烂账了。利润?利润是什么东西?没人在意这些。我们设计院去年干过一件事,就是揽了一个总承包项目,在跟分包单位签合同之前就已经知道会有千万级别的亏损,结果还是硬着头皮上了。连项目部的目标责任书写的都是“把亏损控制在XXX万以内”,你说搞笑不搞笑?
本来总包对于设计院是一件好事,对于项目管理更是一件好事,但这也仅仅是“理论上”。因为作假嘛,就是走形式的东西,口号喊得震天响,实际上一点效果没有。
扯远了,最后再说说那些设计人员的生活。我们这个设计院所在的只是一个三线省会城市,当前的房价比十年前已经翻了三倍,但是收入水平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很多在设计院工作十年以上的老员工手里攥几套房子再正常不过,但新入职几年的如果没有家里支撑想把首付给付清都难。虽然企业搞得一团糟但是每年新进的研究生还是一波接着一波,不乏各种海归人才。在单位经常能见到来自国内一流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有时候想想当年高考的时候人家比你多考了那么多分,最后工作了却蹲在一个坑里混饭吃,拿一样的钱,还真是挺讽刺的。
也许这就是所谓---------“殊途同归”吧~
作为一个在某省级国有设计院混了十年的小工程师,结合我了解的一些情况,简单写一点小小的感想。
我们这家设计院,地处某省省会,现隶属某大型央企。2007年的时候,只是一家普通的省级设计院,主要是某建设行业工程设计,总人数七八百人左右。
别看单位不大,招人门槛可不低,要硕士以上,还得是双985高校。设计院招人,自然主要是做设计画图。但其实这活很多年前本科生乃至大专生一样干得了。那个时候赶上经济增长强劲,行业发展突飞猛进,项目多得不了,忙都忙不过来。可能一些人不知道,很多国有设计院的计奖体系是产值计奖,也就是拿计件工资。大概意思就是不同的项目由计划科下达产值计划,然后干完以后由项目经理给各个专业科室分配产值,个人按产值提成。另外还有一种机动的产值奖励,由项目经理自由掌握(看谁关系硬)。产值奖金这一块占个人收入的90%以上,基本工资低得不得了,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这种分配方式的好处是,因为不干活就要饿死,大家干活的积极性很高,能力强特别能干的,拿钱比领导多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坏处是,贫富分化严重,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在2012年左右,国企改革大幕再一次拉开,资产重组,七拼八凑,搞了一个新集团出来。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改革的需要”,设计院向工程公司转型,把原来的院领导---专业科室的扁平化组织架构给改了,中间加入了分公司一级,把原各个专业科室拆散填充进去。这一改,一下子多出来七八个XXX工程公司出来,看起来还挺唬人的。薪酬体制上推出了轰轰烈烈的绩效改革。所谓绩效改革,自然是定岗定级,签什么岗位责任书啥的。实际执行下来,发现完全不是那回事。对于下面干活的人来说,虽然提高了一点基本工资水平,但是把本来属于个人的那部分产值奖金给丢到部门一级的“大锅”里,由部门领导搞二次分配,美其名曰“绩效考核”。实际上就变成了部门里撒胡椒面儿,摊大饼。把人按资历分个三六九等,等级一样的奖金大概都差不多,你好我好大家好。与此同时,领导的待遇却突飞猛进,又不用承担什么经营压力,爽得不要不要的(别忘了成立了七八个XXX分公司多出来好几十个各种“总”)。这下好了,很多人干活的积极性都没了,反正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也差不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呗。还有一些人本来技术岗位干的好好的,一门心思往管理岗位上爬,舒舒服服拿年薪谁不想呢?结果就是,领导吹**拍马屁不作为的越来越多,干实事的越来越少;设计人员偷懒耍滑头的越来越多,勤勤恳恳钻研技术的越来越少,其结果就是成品质量一路下滑。
这些年,国内市场确实越来越不好做,过去的时候行业内串标,围标这种事不少干,反正都是国家的钱,都有得挣就皆大欢喜。国内投资热情一降温,马上一个个都抓瞎了。说到这,不得不提这些年工程建设领域一窝蜂的搞总承包的“大趋势”
为什么要搞总承包?“做大做强”这种大道理按下不讲,实际原因无非两点:第一,对于设计院来说,传统的设计行业竞争激烈,市场日趋饱和,倒逼企业寻找其他出路;第二,对于国企,集团下达的有营收指标,完不成挨训不说,领导年薪不保,下面的人工资总额也要跟着缩水。你想完成一年几十亿的营收,光靠那俩设计费怎么可能够呢?所以得硬着头皮搞。
既然要搞,就可能作假。怎么做呢?跟业主签一个假合同,“名义上”是总包方,实际还是业主在管,我们顶多派几个项目人员象征性的去现场“管理”一下。最重要的是把设备材料款,进度款啥的拿过来在本单位的户头上过一下账,这不就变成自己的营收了嘛!既不用去承担项目风险,营收任务也完成了,多好!但是这种好事一般可不是白得的,很多时候对方会要求你垫资的,往往很多钱到最后就变成烂账了。利润?利润是什么东西?没人在意这些。我们设计院去年干过一件事,就是揽了一个总承包项目,在跟分包单位签合同之前就已经知道会有千万级别的亏损,结果还是硬着头皮上了。连项目部的目标责任书写的都是“把亏损控制在XXX万以内”,你说搞笑不搞笑?
本来总包对于设计院是一件好事,对于项目管理更是一件好事,但这也仅仅是“理论上”。因为作假嘛,就是走形式的东西,口号喊得震天响,实际上一点效果没有。
扯远了,最后再说说那些设计人员的生活。我们这个设计院所在的只是一个三线省会城市,当前的房价比十年前已经翻了三倍,但是收入水平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很多在设计院工作十年以上的老员工手里攥几套房子再正常不过,但新入职几年的如果没有家里支撑想把首付给付清都难。虽然企业搞得一团糟但是每年新进的研究生还是一波接着一波,不乏各种海归人才。在单位经常能见到来自国内一流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有时候想想当年高考的时候人家比你多考了那么多分,最后工作了却蹲在一个坑里混饭吃,拿一样的钱,还真是挺讽刺的。
也许这就是所谓---------“殊途同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