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吧 关注:6,930贴子:32,256
  • 6回复贴,共1

【短篇】小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心总是越剖析越痛苦,我不知道自己放大了哪些痛苦,也不知道自己模糊了哪些爱,尽量遵从事实的书写出来。


1楼2017-06-09 20:13回复
    我很喜欢藤井树在六弄咖啡馆里写的六弄人生,小绿最终会选择结束源于各种痛苦、感知并无法逃离痛苦。
    人的一生有很多拐角,这些拐角指向的也许是康庄大道也许是泥泞小路、河流沼泽。
    我出生在三棉的平房小院里,一共七八户人家,差不多都是棉纺厂双职工,我爸妈也不例外,我妈22岁生下的我,下午送到了医院,凌晨两点,呱呱落地。我的出生可能给家里带来过一段时间的喜悦,但似乎并不能弥补他们结婚前便有的猜忌,猜忌就像是风,一旦开了一条缝,你便会觉得风无处不在。
    我三岁那年,爸爸频繁叫人来家里打桥牌,又老输钱,妈妈的不满、爸爸的猜忌,导致家里隔三差五的吵架,有时候也打架,有一次闹的厉害了,我爸拿出了菜刀,而我在什么都不懂的年纪已经知道哭的越大声越有用,就坐在门口使劲的哭,小院里的邻居听到哭声、打闹声来了,隔开了他俩。那天之后我妈便死活不肯跟我爸在一起,就跟着去了广州找小姨。
    没过多久,我爸把我扔到了外婆家,我外婆是个了不起的女人,没文化的人吃了文化人的苦,曾外祖家是当地的船王吧,一大片的船都是曾外祖家的,外公生来便受私塾教导,家私丰厚,思想觉悟也高,革*命期间夜里用船送过地下*党*员,也有一张党*员*证,技术过硬,全凭着一身技术在市造船厂做了厂长,可惜在人情世故上不够通达,被人赶下了厂长之位,一身傲骨返家待业。外婆是外公后娶的,而后文*革开始了,外婆是个实在人,家里但凡有点值钱的全上交了,党*员*证怕引起争端也偷摸着烧了,可以说什么都没留下,除了一身病体的外公和六七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外婆拉扯着这么多孩子渡过了文*革的穷困和文*革后依然穷困的十几年的漫长日子,每每看到外婆一米五几的身影我都在想这小老太太是怎么做到的。


    3楼2017-06-09 22:02
    回复
      那个年代的女人,有着强大的精神,说不出的敬佩


      IP属地:上海4楼2017-06-12 09:17
      回复
        说到我爸把我扔在外婆家的缘由就不得不先说说说母舅那边的几位亲戚情况,传统家庭大舅继承家里的十几亩地和房子(文革时按人头分的地),二舅外出当兵转业后娶了一个强势的老婆进了官场,小舅外出当兵还小,大姨和大姨爹开了个早点铺,小姨婚姻不幸夫家逼离后四处漂泊。按理说大舅舅继承家业应该侍奉老娘,奈何大舅妈不乐意,大舅被耳边风吹久了也听之任之,外婆在大舅家实在呆不下去,二舅边将外婆接到了他家,二舅妈生于富户,官场发展也顺利,婆媳关系也是矛盾重重,二舅舅便或租院子或找福利房将外婆安置下来,至此以后很长的时间里,外婆几乎是跟着二舅生活。小姨四处漂泊无法带着妹妹小离,夫家另娶也不愿养一个女孩,小离便跟着几个亲戚轮流着住了一段时间,也在我家住过,可惜爸爸瞧不上我妈那边的穷亲戚,就连我妈想带外婆到家住几天也是满脸不情愿,总觉得我妈要贴补娘家人,这里已经隐隐看出其不堪人品了,其实我爸也没钱,但是大姑开了唯一一家合作社,我爸又是幺子,大姑帮衬着他那是没话说,后面会慢慢说到。那个年代谁愿意多带一个孩子呢,于是小离在哪也住不久,小姨又是个跳脱的性子,外婆便将小离这么带了起来,但小离自小便也养成了很善察言观色的性格。
        外婆当时也算跟着二舅一家过,二舅当年刚刚转业下乡做乡长,外婆得靠舅妈帮衬着,已经带了小离,自然不能再多带一个我,而我妈跟小姨性子完全不同,考虑很多,无奈之下被逼回来,继续跟我爸过日子,可我爸心里膈应着我妈婚前的男友和穷娘家人,我妈不满于我爸婚后的喜怒无常和好吃懒做,吵架打架是常事,两人磕磕绊绊着就这么过了下去。


        5楼2017-06-12 16:59
        回复
          小孩子暑假寒假时间长,棉纺厂双职工都工作忙,一到放假,我不是到了外婆家就是大姑家,回忆起来,那就是童年最快乐的时光。大姑家我基本是横着走的,家里唯一的女孩,又是幺妹,属于只要一哭哥哥肯定会被骂的主,小哥也比我大四岁,都不乐意带我玩,就让我吃零食,大姑家在市集上有家合作社,家里又开了小超市,全是零食,那时候的我特别好哄。只要到了大姑家,寒暑假来了都有红包拿,三四岁的时候已经有攒钱的意识,大红包都得上交给我妈,小零钱全存在自己的存钱罐里了,一直到国企改制,双职工下岗,爸爸萎靡不振之后我的小存钱罐就很难再多了,也知道红包里的钱关系着我的学费,有了羞耻心也知道现实无奈,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五岁的时候,三棉优秀员工福利,可以带家人去北京玩包来回车票和住宿费,我上学早,年龄少半岁已经进了小学的学前班,我爸果断给我请了假,一家三口北上首都游玩,当年绿皮火车硬座两天一夜,厂里乌啦啦一大群人基本都带了孩子,孩子睡硬座,女人坐板凳,男人打地铺,到了北京在招待所休整了一夜之后,开始了标准的观光客路线,凌晨四点去北京天安门等升国旗仪式,观瞻毛主席遗容,不到长城非好汉,圆明园和颐和园,另外两个是当年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地宫和冰雕城,拍了很多照片,一脸得意的笑,爸妈好像也没在家时那么在乎双方的错了,那时候的合照全是一团和气,后来似乎就再难见到了。
          到了六岁,三棉建了一栋福利楼,我爸妈找大姑举了两万外债买了一门面房,算是有了自己的家了,大姑还送来了当时最时新的熊猫彩电,当年几乎是楼上楼下第一部彩电,很多小朋友来我家玩,不过前面就说了,我爸有些欺穷,看碟下菜,所以并算不得热闹。
          虽是有了自己家,父母还是很忙,寒暑假还是外婆家大姑家住,因此我对自己家的童年反而没什么记忆,仔细回想起来就是动画片,大理石色的地砖,那几年家里环境还算不错,父母争吵也没那么严重,我爸偶尔喜怒无常,刚刚开的肯德基和西饼屋我妈也经常带我去吃,楼上楼下差不多年龄的一些小孩基本都在一家小学上学,各家出点钱租一辆车每天接我们上下学。
          寒暑假也经常去外婆家住,外婆家小离和小洋(二舅女儿)都是女孩年龄也相仿,外婆烧的一手好菜,也不知是经过漫长岁月洗涤,抑或是隔代亲,或是我不过是寒暑假来的外孙女隔了层亲,还是信奉基督教的缘由,我看到的外婆总是很和气,对小离却很严厉,对小洋又很宠溺。早几年外婆住的房子后面带个小院子,堂屋通着三间客房,小院里一个外搭的小厨房,小院里种了些菜,种了棵树。房子斜对面是一家手工制面条的店,店门前长期抻着几条木杆,挂着几帘挂面,附近几个小孩一起玩的时候我们常常在几帘挂面下穿插,或去小院子里扮家家酒,或是去对面的树上捅土蜂窝,有一天下午我们去捅土蜂窝的时候,我跑慢了被土蜂蜇了两下,小离没捅,远远看见了就往回跑,一下也没被蜇着,等我大呼小叫的回家,外婆带着我们去小院里,烧了热水,一人一个木盆里光溜溜的站着,等着外婆过来给我们加热水,那个下午太阳暖洋洋的,一直到现在我还记得那个下午,我和小离俩人开开心心的站在木盆里,外婆给我们边洗澡边祷告,祈祷我没事,洗完了外婆举着一个装温水的塑料盆给我们冲着泡泡,我俩互相泼着水,我觉得这就是童年的味道。洗完后外婆给我找一个坐月子的邻居借来了点母乳,涂在被蜇的地方,然后就出去在堂屋祈祷了,外婆相信祈祷的力量,远胜于西药。


          6楼2017-06-12 18:27
          回复
            国企改革那一年,妈妈开卡啦ok的闺蜜跟着老公去了广东,现在在商检部做事,那时候其实就是人分水岭的开始。
            我妈娘家虽然那时候很穷,但是花开四方,大姥爷在乡里做一个不小的官,刚好管分配,还是帮助了不少同乡,四姥爷在当地公安系统里一把手,但是关系却不怎么样,过年拜年的那种亲戚,平时却是不怎么走动的,我上一辈的事情可能还了解,再上一辈的事情就不太清楚了。
            小五下的时候,那一年小升初从区域分配改为电脑调剂,以前我们学校分配的只有实验中学,再不济凭成绩我也能考上,电脑调剂之后我们的对口中学有一个差学校和实验中学,我们那时候学校里讨论的挺多,楼上跟我一个学校的男生也跟我讨论过,他问我如果没进实验中学的话怎么办,当时我们家商量过了,如果没进就花钱进,于是我就告诉他了,他说他不会花钱进,他爸爸吃喝嫖赌抽家暴样样都沾,根本不拿家人当家人,后来果然我们俩都被调剂到了那个差学校,我家花钱让我去了实验中学,他去了那个差学校住校学习,可是物是人非,后来他上了名牌大学读医科,我去了三流大学不能怨任何人,就像小翔后来去了英国留学定居。


            9楼2017-06-12 21:04
            回复
              后面开始难写了,不好的情绪开始积累,拐角后的路越来越泥泞,当我要书写下来时总想逃避某一部分的事情,我讨厌那部分故事这么发生着,也讨厌着年少的我的应对,那不像我,或者说,那不像我想成为的样子,我想逃避一下,停一停,想一想,之后的故事,不保证完整和完全真实。


              10楼2017-06-13 23: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