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人:坤道人●柳清玦
======门派设定·无妄教======
百余年前,有剑侠长孙湛,剑术高绝,为一时之冠。
湛无门无派,身世成谜,自幼闯荡江湖,遍观恩怨生死。性愤世嫉俗,以为现今江湖嗜血成风,无德无才者忝居人上,为一己私欲滥杀无辜,致使冤上加冤、仇上添仇。因此,曾对正邪各派出言不逊,终引起众怒。传说当时正邪数派派出高手数十,于无妄峰顶围剿长孙湛及其门徒。可怜长孙湛无亲无友,唯有门徒二人,与其情同父子,却皆在无妄峰一战殒命。三日后,诸派着人往无妄峰探查,只见数十尸身倒毙山中,长孙湛不知所踪。
自此,长孙湛销声匿迹。只有偶尔传闻,江湖各处出现奇人,或为说书人,或为僧人道士,或为教书夫子、武术教头,所传人者,无非“江湖将倾”“以杀止杀”等疯言疯语。各派也曾探查,然奇人来无影去无踪,武林中无人得见真容。其余见过此人者,竟描述出千人千面,令人无从查起。
若干年后,江湖传闻,长孙湛无疾而终,寿八十,留下《破妄返真十三卷》,记载其生平所想所得,及其所练惊世剑法。传说得此十三卷者,修习得圌法,即可搓剑成丸,吞吐自如,横扫千军于于瞬息之间、千里之外。一时世人口口相传,然,传言真伪无人可辩。
后有李氏镖局繁盛一时,长子李彻,武功高强,耳聪目明,善算人心,人送绰号“谛听”。彼时江湖风起云涌,各大派纷争不断,李氏镖局本欲明哲保身,却因误会栽赃惨遭屠门,李家上下几十口唯余李彻一人。李彻无人投靠,避祸深山之中,竟于无妄峰下偶得《十三卷》。待查看时,却有四卷不知所踪,其余九卷中,三长卷记载以杀止杀之要义并倾覆江湖以图治世之策,六短卷则为武功秘籍。李彻于山林之中,百无聊赖,研读三长卷后深以为然,又凭借自身悟性、功底苦修六短卷。皆因秘籍不全,搓剑成丸之秘法、横扫千军之妙术暂不可习,然将六短卷练成后,亦可移形换影,剑出奇诡乃至杀人无形。李彻出山后,趁各派争斗方已、筋疲力尽,重出江湖广收弟子,传播三长卷之要义,并授六短卷之奇功。只因起源无妄山,遂称“无妄教”;自命洞悉世事人心,缘起缘灭,如同听尽江湖前后事,故以谛听为护教神圌兽。今李彻与第二任教圌主俱已逝世,无妄教创立至今,六十年矣。
今无妄教于东西南北各有分坛,总坛位于南疆无妄峰旁的深谷之中。谷外夹道柔茵,漫山翠盖,只似绿云茫茫,遥望不知终始。林更深处,说不完荆棘丫杈,薜萝牵绕,更有藤蔓盘团联络,终日云雾缭绕,最是险峻难行之地。
林地行尽时,得见溪谷。状若坦途,实则机关遍布,埋伏重重。深谷腹地,则见飞檐斗拱,不乏高楼广厦。教内墙壁台阶所用砖块皆为山石雕凿而成,一眼望去,碧莹莹、冷森森,令人不敢妄近。一条小径,三重石门过后,上石阶百级,有宏伟石殿,高约六十六尺,上挂一匾曰“破妄返真殿”,字字金光璀璨,周围饰以珠玉。殿内神龛供有谛听石像并长孙湛、李彻二人画像。殿前后门外设蒲圌团九百九十九,容弟子每日晨起参拜,静聆谛听传授三长卷妙义;并有香案,为教圌主、谛听每年祭祀之用。殿后,设一演武场,占地数亩,供弟子习武。演武场东、西各有珍宝楼、神兵楼,传说六短卷就藏于此二楼之一的密室中,然除教圌主、谛听外,具体地点无人能知。演武场后为“止杀楼”,为违背教义之弟子或俘虏领受刑罚之地。楼高三层,每层各设刑罚:一层多用于惩戒弟子,有劓刑、刖刑、膑刑、拔舌、挖眼等;二层为刑讯之地,有鞭笞、烙面、插针、红绣鞋等;三层设有极刑,如凌迟、炮烙、烹煮、剥皮等;楼下更有虿盆,饲养蛇蝎等种种毒虫,叛教弟子皆从三层推入,死于万虫噬心之苦。教圌主生活起居之处在止杀楼南,谛听于止杀楼北,其余护法、弟子住所皆在周围,耳闻止杀楼中哀嚎日夜不息,意在教导众弟子,不遵教义者,无异于存身地狱。无妄教众尊杀嗜杀,在外传教不成,多有将“冥顽不灵”的江湖中人带入止杀楼者;抑或直接杀死,取出心肝弃于虿盆,也被视为功德。总坛周围万仞山崖环绕,云雾遮盖,欲行讨圌伐者多不明就里,失足跌死;而入口唯有一道石径,狭窄无比,易守难攻;闯入者纵不死于谷口机关,亦在此处葬身于侍卫、追兵手下,实乃插翅难飞。
皮表
第一代教圌主与谛听皆为李彻,第二代起教众愈多,分工更为明细,教圌主因此分权谛听。
教圌主 0/1
谛听 0/1 精神领袖,负责传授三长卷要义,地位仅次于教圌主
护法 3(传教、教规、武功) :
司功 - 总司各方传教 1/1 柳青淇
司武 - 总司武功传授
司刑 - 总司教内刑罚
堂主 4 分为东西南北,在不同地区传教,广收弟子,地位略低于护法 0/4
贴身护卫:教圌主、谛听各2名,护法堂主每人1名
亲传弟子 - 每位护法各2,协助护法打理相关事务
贴身护卫及亲传弟子地位略高于普通弟子
普通弟子若干
【无妄教支线】
二十年前,无妄教第二任谛听残忍嗜杀,门派世家凡与其为敌者必遭血圌洗。因其容颜俊美无匹且喜玉色衣着,江湖人称“玉修罗”。后玉修罗修炼邪功走火入魔,为少林寺所擒,囚于后山,由四位高僧看管。时教圌主怕损无妄教名声,谎称玉修罗已死,立新谛听。新谛听知其仍囚于少林寺,夙夜难安,数年后假借神谕传信护法、堂主,暗示玉修罗下落。教圌主发现后恼羞成怒,将其害死。众护法、堂主得知,以为教圌主不义,率众逼其退位,时司功护法即位为无妄教第三代教圌主,立第四代谛听,并下令按下消息,不使教众闻知玉修罗身在少林寺的真相……
======门派设定·无妄教======
百余年前,有剑侠长孙湛,剑术高绝,为一时之冠。
湛无门无派,身世成谜,自幼闯荡江湖,遍观恩怨生死。性愤世嫉俗,以为现今江湖嗜血成风,无德无才者忝居人上,为一己私欲滥杀无辜,致使冤上加冤、仇上添仇。因此,曾对正邪各派出言不逊,终引起众怒。传说当时正邪数派派出高手数十,于无妄峰顶围剿长孙湛及其门徒。可怜长孙湛无亲无友,唯有门徒二人,与其情同父子,却皆在无妄峰一战殒命。三日后,诸派着人往无妄峰探查,只见数十尸身倒毙山中,长孙湛不知所踪。
自此,长孙湛销声匿迹。只有偶尔传闻,江湖各处出现奇人,或为说书人,或为僧人道士,或为教书夫子、武术教头,所传人者,无非“江湖将倾”“以杀止杀”等疯言疯语。各派也曾探查,然奇人来无影去无踪,武林中无人得见真容。其余见过此人者,竟描述出千人千面,令人无从查起。
若干年后,江湖传闻,长孙湛无疾而终,寿八十,留下《破妄返真十三卷》,记载其生平所想所得,及其所练惊世剑法。传说得此十三卷者,修习得圌法,即可搓剑成丸,吞吐自如,横扫千军于于瞬息之间、千里之外。一时世人口口相传,然,传言真伪无人可辩。
后有李氏镖局繁盛一时,长子李彻,武功高强,耳聪目明,善算人心,人送绰号“谛听”。彼时江湖风起云涌,各大派纷争不断,李氏镖局本欲明哲保身,却因误会栽赃惨遭屠门,李家上下几十口唯余李彻一人。李彻无人投靠,避祸深山之中,竟于无妄峰下偶得《十三卷》。待查看时,却有四卷不知所踪,其余九卷中,三长卷记载以杀止杀之要义并倾覆江湖以图治世之策,六短卷则为武功秘籍。李彻于山林之中,百无聊赖,研读三长卷后深以为然,又凭借自身悟性、功底苦修六短卷。皆因秘籍不全,搓剑成丸之秘法、横扫千军之妙术暂不可习,然将六短卷练成后,亦可移形换影,剑出奇诡乃至杀人无形。李彻出山后,趁各派争斗方已、筋疲力尽,重出江湖广收弟子,传播三长卷之要义,并授六短卷之奇功。只因起源无妄山,遂称“无妄教”;自命洞悉世事人心,缘起缘灭,如同听尽江湖前后事,故以谛听为护教神圌兽。今李彻与第二任教圌主俱已逝世,无妄教创立至今,六十年矣。
今无妄教于东西南北各有分坛,总坛位于南疆无妄峰旁的深谷之中。谷外夹道柔茵,漫山翠盖,只似绿云茫茫,遥望不知终始。林更深处,说不完荆棘丫杈,薜萝牵绕,更有藤蔓盘团联络,终日云雾缭绕,最是险峻难行之地。
林地行尽时,得见溪谷。状若坦途,实则机关遍布,埋伏重重。深谷腹地,则见飞檐斗拱,不乏高楼广厦。教内墙壁台阶所用砖块皆为山石雕凿而成,一眼望去,碧莹莹、冷森森,令人不敢妄近。一条小径,三重石门过后,上石阶百级,有宏伟石殿,高约六十六尺,上挂一匾曰“破妄返真殿”,字字金光璀璨,周围饰以珠玉。殿内神龛供有谛听石像并长孙湛、李彻二人画像。殿前后门外设蒲圌团九百九十九,容弟子每日晨起参拜,静聆谛听传授三长卷妙义;并有香案,为教圌主、谛听每年祭祀之用。殿后,设一演武场,占地数亩,供弟子习武。演武场东、西各有珍宝楼、神兵楼,传说六短卷就藏于此二楼之一的密室中,然除教圌主、谛听外,具体地点无人能知。演武场后为“止杀楼”,为违背教义之弟子或俘虏领受刑罚之地。楼高三层,每层各设刑罚:一层多用于惩戒弟子,有劓刑、刖刑、膑刑、拔舌、挖眼等;二层为刑讯之地,有鞭笞、烙面、插针、红绣鞋等;三层设有极刑,如凌迟、炮烙、烹煮、剥皮等;楼下更有虿盆,饲养蛇蝎等种种毒虫,叛教弟子皆从三层推入,死于万虫噬心之苦。教圌主生活起居之处在止杀楼南,谛听于止杀楼北,其余护法、弟子住所皆在周围,耳闻止杀楼中哀嚎日夜不息,意在教导众弟子,不遵教义者,无异于存身地狱。无妄教众尊杀嗜杀,在外传教不成,多有将“冥顽不灵”的江湖中人带入止杀楼者;抑或直接杀死,取出心肝弃于虿盆,也被视为功德。总坛周围万仞山崖环绕,云雾遮盖,欲行讨圌伐者多不明就里,失足跌死;而入口唯有一道石径,狭窄无比,易守难攻;闯入者纵不死于谷口机关,亦在此处葬身于侍卫、追兵手下,实乃插翅难飞。
皮表
第一代教圌主与谛听皆为李彻,第二代起教众愈多,分工更为明细,教圌主因此分权谛听。
教圌主 0/1
谛听 0/1 精神领袖,负责传授三长卷要义,地位仅次于教圌主
护法 3(传教、教规、武功) :
司功 - 总司各方传教 1/1 柳青淇
司武 - 总司武功传授
司刑 - 总司教内刑罚
堂主 4 分为东西南北,在不同地区传教,广收弟子,地位略低于护法 0/4
贴身护卫:教圌主、谛听各2名,护法堂主每人1名
亲传弟子 - 每位护法各2,协助护法打理相关事务
贴身护卫及亲传弟子地位略高于普通弟子
普通弟子若干
【无妄教支线】
二十年前,无妄教第二任谛听残忍嗜杀,门派世家凡与其为敌者必遭血圌洗。因其容颜俊美无匹且喜玉色衣着,江湖人称“玉修罗”。后玉修罗修炼邪功走火入魔,为少林寺所擒,囚于后山,由四位高僧看管。时教圌主怕损无妄教名声,谎称玉修罗已死,立新谛听。新谛听知其仍囚于少林寺,夙夜难安,数年后假借神谕传信护法、堂主,暗示玉修罗下落。教圌主发现后恼羞成怒,将其害死。众护法、堂主得知,以为教圌主不义,率众逼其退位,时司功护法即位为无妄教第三代教圌主,立第四代谛听,并下令按下消息,不使教众闻知玉修罗身在少林寺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