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脚怎么样了,你呀,痛风就该忌口,别嘴馋老惦记着吃这些虾啊,蟹啊。”
“谢谢啊,你能来看我,我很高兴。喝茶吗?我去冲壶茶……”
“不用客气,我还有事,也就是顺路经过。”
乍一听,好像是许久未见的老同学在问候,可这竟然是我大姨和三姨之间的对话。从言谈中可以感受到她们是多么的生疏,多么冷淡的一次交流。言语中带着关心,但又似乎有些不情愿,于是乎最后一句“我也是顺路经过”颇有点傲娇的意思。还好,她们属于还念点亲情。
打从我上学以来,三姨和大姨之间就已经存在隔阂。她们恩恩怨怨从我妈的口中也是了解一些。年轻的时候大姨好赌,最严重的一次表哥在家门口磕破头后鲜血直流,而大姨和她的麻将友噼里啪啦打得火热,根本没有留意门外的表哥。以至于表哥到现在的疤痕还是清晰可见。像这样因为沉迷赌博然后误事的例子不在少数,亲朋戚友劝的劝,骂的骂,但都无济于事。
据我妈说,导致三姨下定决心不和大姨往来的导火索,还是一次因为表哥上初中的学费被大姨拿去以小博大,结果全部输光。那次三姨很是恼火,作为老师的她对这种不负责任的母亲忍无可忍。但是,大姨却不合时宜的放出狠话:我们的家事关你什么事?要你管?
从此以后,两人再无来往,彼此之间再无交流。所以,她们每次去外婆家都是“默契”的一个前脚进,另一个就后脚走。
现如今,她们都“晋升”成为奶奶,可是关系依然紧张。都会在私下说起对方也都是冷言冷语,就连对方孩子的婚礼也是一方不邀请,一方也不祝贺。亲朋戚友为她们说和很多次,也是爱莫能助。
去年年底,大姨由于痛风住院,由于关节疼痛难忍,下床都十分艰难。出院后活动范围也仅限于家里,哪也去不了。所有人都来探望,唯独三姨没有去医院。大姨也看得开,“三句不离本行”地说了一句:“要打赌吗?她要来医院啊,我输你们一千块。”
这是意料之中的,看样子,老死不相往来大概已成定局。可当大姨出院回家的那个下午,三姨却出人意料的来了,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珍惜眼前人吧。
亲情是个奇妙的东西,即使再大的恨意,再大的不满都能原谅。这些年三姨因为不满,因为关心而被大姨呵斥,致使她们十年中间没有联系,没有往来。最后,我妈给三姨告知了大姨痛风的情况,说到大姨都不能走路了,三姨不再冷言冷语,她的情绪不再激动,询问起大姨的病情。后来选在大姨出院当天去她家看望她。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因为这个小病,她们的关系似乎开始破冰了。
可能就是惦记着那份亲情,也可能目睹太多生老病死,三姨想开了,所以,对于关系的修补,她愿意走出第一步。
2014年,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在会见台湾陆委会主委王郁琦的时候说:两岸是一家人,不能老死不相往来。我们之间的确应该多走动。从过去几乎要兵戎相见,到今天我们可以坐在这边开会,是一个弥足珍贵的发展。真的是很难想象,两岸关系可以走到这个地步。
老死不相往来,是出自老子,老子在这里用“往来”这种战斗中的行为代指战争与摩擦,他的本意是:即使两国人民相处得很近,交往亲切到连鸡狗的叫声都混在一起,却从来不发生战争,这才是真正理想的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啊!
不老死不相往来,难道我们要感谢那些伤害过你的人吗?
岳云鹏说他永远不会原谅那个当年他在餐厅打工时羞辱他的顾客。有人说,你作为明星,应该表达得大度点,应该说:“我要感谢他,是他的打击让我不断鞭策自己才有了今天的成绩。”但小岳岳说:“不,我就是恨他!”
感谢伤害过自己的人,其实这很虚伪,我们顶多会记得,不会去感谢,那样对善待过我的人不公平。我们的感恩,要留给真心希望我好、帮助我、疼爱我的人。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将自己装成一个圣人。爱憎分明,放不下怨恨也是人之常情,谁年轻的时候没有年轻气盛的时候。
但是到了一定年纪,人成熟了,就该明白仇恨是重负,一些人是生命中的过客,他的出现只是为了给你一顿教训。但有的人确实你怎么也摆脱不了的关系。但无论如何,一个人不肯放弃自己心中的仇恨,其实就是自己在难为自己,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自己让自己受罪!仇恨越多的人,自己也就活得越苦。假若年轻的时候已经背着仇恨,有的是几年、十年甚至一辈子。到老了如果还执着,还不肯去学会放下,除了累,很有可能有一天想要修补的时候,也没有机会了。
其实,有的怨恨早就随着岁月消失殆尽,不相往来不过是彼此放不下面子,两个人破冰也只有捅破一张窗户纸那么简单。只是谁也不愿意去做那个主动的人。但不如换个角度想想,破冰之后的如释重负,应该比眼下舒服很多吧。
三姨来医院的那天,我分明的看出大姨由惊到喜的眼神。后来,她的笑声是发自内心的开心,许久不见的开心。
“谢谢啊,你能来看我,我很高兴。喝茶吗?我去冲壶茶……”
“不用客气,我还有事,也就是顺路经过。”
乍一听,好像是许久未见的老同学在问候,可这竟然是我大姨和三姨之间的对话。从言谈中可以感受到她们是多么的生疏,多么冷淡的一次交流。言语中带着关心,但又似乎有些不情愿,于是乎最后一句“我也是顺路经过”颇有点傲娇的意思。还好,她们属于还念点亲情。
打从我上学以来,三姨和大姨之间就已经存在隔阂。她们恩恩怨怨从我妈的口中也是了解一些。年轻的时候大姨好赌,最严重的一次表哥在家门口磕破头后鲜血直流,而大姨和她的麻将友噼里啪啦打得火热,根本没有留意门外的表哥。以至于表哥到现在的疤痕还是清晰可见。像这样因为沉迷赌博然后误事的例子不在少数,亲朋戚友劝的劝,骂的骂,但都无济于事。
据我妈说,导致三姨下定决心不和大姨往来的导火索,还是一次因为表哥上初中的学费被大姨拿去以小博大,结果全部输光。那次三姨很是恼火,作为老师的她对这种不负责任的母亲忍无可忍。但是,大姨却不合时宜的放出狠话:我们的家事关你什么事?要你管?
从此以后,两人再无来往,彼此之间再无交流。所以,她们每次去外婆家都是“默契”的一个前脚进,另一个就后脚走。
现如今,她们都“晋升”成为奶奶,可是关系依然紧张。都会在私下说起对方也都是冷言冷语,就连对方孩子的婚礼也是一方不邀请,一方也不祝贺。亲朋戚友为她们说和很多次,也是爱莫能助。
去年年底,大姨由于痛风住院,由于关节疼痛难忍,下床都十分艰难。出院后活动范围也仅限于家里,哪也去不了。所有人都来探望,唯独三姨没有去医院。大姨也看得开,“三句不离本行”地说了一句:“要打赌吗?她要来医院啊,我输你们一千块。”
这是意料之中的,看样子,老死不相往来大概已成定局。可当大姨出院回家的那个下午,三姨却出人意料的来了,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珍惜眼前人吧。
亲情是个奇妙的东西,即使再大的恨意,再大的不满都能原谅。这些年三姨因为不满,因为关心而被大姨呵斥,致使她们十年中间没有联系,没有往来。最后,我妈给三姨告知了大姨痛风的情况,说到大姨都不能走路了,三姨不再冷言冷语,她的情绪不再激动,询问起大姨的病情。后来选在大姨出院当天去她家看望她。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因为这个小病,她们的关系似乎开始破冰了。
可能就是惦记着那份亲情,也可能目睹太多生老病死,三姨想开了,所以,对于关系的修补,她愿意走出第一步。
2014年,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在会见台湾陆委会主委王郁琦的时候说:两岸是一家人,不能老死不相往来。我们之间的确应该多走动。从过去几乎要兵戎相见,到今天我们可以坐在这边开会,是一个弥足珍贵的发展。真的是很难想象,两岸关系可以走到这个地步。
老死不相往来,是出自老子,老子在这里用“往来”这种战斗中的行为代指战争与摩擦,他的本意是:即使两国人民相处得很近,交往亲切到连鸡狗的叫声都混在一起,却从来不发生战争,这才是真正理想的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啊!
不老死不相往来,难道我们要感谢那些伤害过你的人吗?
岳云鹏说他永远不会原谅那个当年他在餐厅打工时羞辱他的顾客。有人说,你作为明星,应该表达得大度点,应该说:“我要感谢他,是他的打击让我不断鞭策自己才有了今天的成绩。”但小岳岳说:“不,我就是恨他!”
感谢伤害过自己的人,其实这很虚伪,我们顶多会记得,不会去感谢,那样对善待过我的人不公平。我们的感恩,要留给真心希望我好、帮助我、疼爱我的人。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将自己装成一个圣人。爱憎分明,放不下怨恨也是人之常情,谁年轻的时候没有年轻气盛的时候。
但是到了一定年纪,人成熟了,就该明白仇恨是重负,一些人是生命中的过客,他的出现只是为了给你一顿教训。但有的人确实你怎么也摆脱不了的关系。但无论如何,一个人不肯放弃自己心中的仇恨,其实就是自己在难为自己,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自己让自己受罪!仇恨越多的人,自己也就活得越苦。假若年轻的时候已经背着仇恨,有的是几年、十年甚至一辈子。到老了如果还执着,还不肯去学会放下,除了累,很有可能有一天想要修补的时候,也没有机会了。
其实,有的怨恨早就随着岁月消失殆尽,不相往来不过是彼此放不下面子,两个人破冰也只有捅破一张窗户纸那么简单。只是谁也不愿意去做那个主动的人。但不如换个角度想想,破冰之后的如释重负,应该比眼下舒服很多吧。
三姨来医院的那天,我分明的看出大姨由惊到喜的眼神。后来,她的笑声是发自内心的开心,许久不见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