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梦而行吧 关注:185贴子:58,277

<清代穿越指南>衣食住行吃喝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清代穿越指南>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的日常生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5-03 09:53回复
    此为资料汇总贴,存放关于清代的零散资料。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5-03 09:56
    回复
      [cp]【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 》云 : “西山煤为京师之至宝 ,取之不竭 ,最为利便 。时当冬月 ,炕火初燃 ,直令寒谷生春 ,犹胜红炉暖阁 ,人力极易 ,所费无多 。江南柴灶 ,闽楚竹炉 ,所需不啻什百也 。 ”这样十月初开始 ,一直烧到次年二三月,整个冬天都是暖和的。】邓云乡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5-03 09:58
      回复
        【俞正燮 《癸巳存稿 》卷十 “煤 ” : 《大清会典 》 “内务府营造司 ”云 :煤丁纳煤万斤 ,准银十六两五钱 。炭丁纳白炭千斤 ,准银十两五钱 ;黑炭千斤 ,准银三两三钱 。其出则加厚 。 《钦定宫中现行则例 》云 :康熙二十五年 ,定冬季给内监月煤百斤 、炭十斤 ,煤一斤折银一厘八毫 ,炭一斤折银五厘 。则其时银一分八厘得生煤十斤 。】邓云乡《红楼识小录》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5-03 09:59
        回复
          【旧时代因生活上全靠井水 ,而井水质量又不同 ,所以人们特别重视甜水井 。昔时北京的 “名井 ”是不少的 。早在袁中郎 《瓶史 》一书中就提到过 , “桑园水 、满井水 、沙窝水 、王妈妈井水 ” ,其后清宫中 ,天坛 、王府中都有名井 。王渔洋诗云 :京师土脉少甘泉 ,顾渚春芽枉费煎 。只有天坛石甃好 ,清波一勺买千钱 。从王渔洋诗中可以看出 ,当年吃一口好水该多么珍贵了 。清代励宗万 《京城古迹考 》记满井云 :今查井在安定门外五里大街 ,井口周围约一丈 ,水与井平 ,甃以乱石 ,水从石罅流出 ,居人掘堑蓄水 。北方地脉高厚 ,或掘井数仞 ,犹不及泉 ,今水平不溢 ,亦足异也 。这不只记录了满井的情况 ,也写到了当时打井的情况 。那时打井十分困难 ,北京土层厚 ,要打两三丈深才能见水 ,如果打了两三丈深 ,遇见甜水还好 ,倘若遇到的水不好 ,那岂不等于白废力气吗 ?据乾隆时汪启淑 《水曹清暇录 》记载 ,那时选择打井地点 ,也有些土办法的 。据云 :习俗掘井之法 ,先去浮面之土尺许 ,以艾作团 ,取火炷而灸地 ,视其土色 ,黄则水甘 ,白则水淡 ,黑则苦 ,凡见黑 ,则易其地而掘 。大概这是当年北京挖井的工匠凭多年经验总结出来的办法 ,道理就是酸碱反应 。不过尽管如此 ,当时吃水仍非易事 ,第一不是每幢房子中 ,每家每户都有口井 ;第二即使是甜水 ,水碱仍然很重 。】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7-05-03 10:28
          回复
            【清代成亲王永瑆有 《赠大钵山人诗 》云 :大钵山人凤城里 ,客到打门警不起 。有时梦醒忽思茶 ,街上呼儿买甜水 。最后一句说的就是买水的事 。不过因为是诗 ,不可能说得十分细致 。这里再作些补充 。 “买甜水 ”并不是提个桶临时去买 ,而大多还是由挑水的送到家中 ,倒到水缸里的 。那时北京城内各处都有一种特殊的生意 ,叫作 “井水窝子 ” ( “窝 ”读去声 ,如 “卧 ” ) ,就是卖甜水的水铺 。大的水铺在井口上盖一间小房 ,井口上有双辘轳不停地在绞水 。井口边有很大的石槽 ,绞上来的水不停地注入石槽中 。再由挑水人接入水车 ,水车装满 ,就吱吱呀呀地推走 ,按路线送到主顾门口 ,再用水桶把车中的水接了 ,挑到人家厨中 ,在水牌上记好担数 ,到月头或三节 (即端阳 、中秋 、除夕 )算账 ,这就是当年大部分中等人家吃水的办法 。卖水是专利 ,谁卖哪几条胡同 ,都是一定的 ,这叫作 “水道 ” ,别人不能抢他的生意 ,同掏厕所的 “粪道 ”一样 。】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7-05-03 10:29
            回复
              【当时一般人家买水要多少钱呢 ?庚子 (一九 ○ ○年 )时 《高枬日记 》记云 : “昌 (昌平 )寓后园枯井出泉 ,月省水钱二金 。 ” “二金 ”就是二两银子 ,他一家吃甜水 ,每月要用二两银子 ,约相当于同时二十斤猪肉的价格 ,是颇惊人的了 。这就是那时北京的生活状貌 ,可见当年吃口好水是多么不容易了 。至于宫中皇帝用水 ,一是每天有水车到玉泉山去拉水 ,二是用宫中的井水 ,著名的是养心殿东院的 “大庖井 ” 。据 《宸垣识略 》记云 : “明黄谏 《京师泉品 》谓 :玉泉第一 ,大庖井第二 。 ”可见其水质是非常好的 。宫中井很多 ,比如著名的处死珍妃的珍妃井 ,现在游人还可看见 。好井上面都盖个亭子 ,谓之井亭 。大庖井有亭 ,珍妃井无亭 。】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7-05-03 10:29
              回复
                【明 、清宫廷中多用火盆 ,明代宫中每年要用木炭二千六百多万斤 ,清代乾隆时用六七百万斤 ,就是非常节约了 。雍正元年 (一七二三年 )十月 ,太和殿廷试 ,天气十分寒冷 ,雍正手谕总管太监 : “将大火盆多为预备 ,免致笔砚凝冻 。 ”】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7-05-03 10:30
                回复
                  【旧时代交通不便 ,运输困难 ,南方靠船 ,北方靠车马运输 ,最好的季节即是冬天地冻以后 。因为那时都是土路 ,春夏之际 ,下雨天十分泥泞 ,行走困难 ,即使晴天 ,尘土飞扬 ,坎坷不平 ,也松软难行 ,只有地冻之后 ,路面变硬 ,便于运输 。再加秋冬是农副产品收获的季节 ,或用 “四五套 ”的大车 ,拉到北京来卖 ,或是缴纳 、贡奉等等 ,前后约有三个月这样的贸易期 ,谓之 “走大车 ” 。这种大车的轮子是硬的 ,都钉的是大铁钉子 ,当年土路 ,一碾就是一道辙 ,不上冻的时候 ,大路上都是 “跩窠 ” ,重车走上去极为颠簸 。这种轮子 ,新式的柏油路面也不能走 ,一碾路就坏了 ,只有土路上冻之后才能走 。而这是当年北方旱路最重要的运输工具 。沈阳是清朝的 “盛京 ” ,是满人入关前建立政权的根据地 ,照旗人的说法 ,谓之 “发祥地 ” ,所以叫 “发祥水土想陪京 ”了 。这条运输路线约一千五百里 ,路上顺利 ,二十天即可运到 。 “四套 ”大车长途载货 ,每辆可装三四千斤 , “走大车 ”的季节里 ,如每天有一千辆大车到京 ,那每天就可运到北京近二千吨关东货了 ,这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 。】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7-05-03 10:31
                  回复
                    【北京旧时代路政不修 ,有两句流传了多少年的口头语 : “无风三尺土 ,有雨一街泥 。 ”又叫 “无风三尺土 ,有雨墨盒子 ” 。反正都是一样 。这种情况也有阶段性 :明 、清两代几百年中最厉害 ,这一个阶段 ,城里面大街小巷都是土路 ,再加车辆多 ,不论载物的大车 ,拉人的轿车 ,以及独轮小车 ,都是有大铁钉的硬车轮 ,碾在泥路上 ,到处碾得都是很深的车辙 。那时车又不是按一侧行驶 ,走起来横七竖八 ,因而把路面碾得高低不平 ,到处都是浮土 ,看上去是平路 ,其实有不少凹坑 ,俗名叫 “坠窝 ” ,或 “潴窝 ” 。车轮一走过 ,不但颠簸不平 ,震动很大 ,而且有时车轮陷进去 ,牲口力气小 ,拉不出来 ,甚或断轴折辐 ,那就更困难了 。】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7-05-03 10:50
                    回复
                      【这种路面 ,一遇雨天 ,那就是一塌糊涂 ,实际不只是 “一街泥 ”或 “墨盒子 ”了 。这种路有两个季节最伤脑筋 。一是春风开冻的时候 。冬天路面硬如坚冰 ,最好走 。一到春天开冻 ,路面都变成稀泥 ,再来上两场春雨 ,天气还不太热 ,湿泥中的水分蒸发不快 ,最少有半个来月泥泞难行的日子 。再有就是六七月间 ,大雨时行的日子 ,一场大雨过后 ,满街尽成泽国 ,低洼地区 ,水深过膝 ,而且积了很长时间泄不掉 ,这就成了不少水坑了 。因而胡同的名字 ,也常常以此得名 ,如城里有名的二龙坑 ,宣南南下洼子大川淀 、小川淀等处 ,都是因此得名的 。】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7-05-03 10:52
                      回复
                        【一百年以来 ,北京街道变化最为剧烈的 ,恐怕要数东交民巷了 。清吴长元 《宸垣识略 》记云 : “敷文坊在棋盘街东 ,为东江米巷西口 。 ”又云 : “玉河桥在东城根者曰南玉河桥 ,在东江米巷者曰中玉河桥 ,在东长安街者曰北玉河桥 。 ”这两处所记的东江米巷 ,就是现在的东交民巷 。它历史上叫 “东江米巷 ” (北京话把糯米叫作江米 ) ,东 、西江米巷的名称前后总也叫了几百年吧 。这里本来是明 、清两代衙门集中的地方 ,由户部街往东 ,礼部 、户部 、吏部 、宗人府 、兵部 、工部 、鸿胪寺 、钦天监 、太医院 、詹事府 、銮驾库 、理藩院 、顺天府 、光禄寺 、翰林院 、税课司 、神机营 、 “八旗 ”各衙门 ,一直到御河桥一带 ,全部都是大大小小的衙门 。在西面靠棋盘街一带有做买卖的 ,靠城墙根顺城街一带有不少住家户 。八十多年前东交民巷大概是这样情况 。同治初 ,清政府设立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 ,直到同治末年 ,才有日 、俄 、美 、英 、法 、荷等国使臣在南海紫光阁觐见 ,呈递国书 ,在这段过程中 ,东交民巷才设立各国的使馆 。在御河桥西岸的梁公府旧址设立的英国使馆 (俗称 “英国府 ” ) ,是当时东交民巷使馆中规模最大的一所 。其他使馆 ,大多都在御河桥以东一带 。】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7-05-03 14:10
                        回复
                          【清代北京虽然是京城 ,是一国之都 ,但是却从来不修路 ,全是土路 ,到处车辙黑土 ,人们说 , “无风三尺土 ,有雨一街泥 ” 。又说 “无风香炉灰 ,有雨墨盒子 ” 。当时御史几次奏请修路 ,奏疏中道 : “一夕之雨 ,则吕梁不足以比其艰 ;八达之衢 ,而孟门未能逾其险 。 ”用典贴切 ,十分形象 。北京最早的马路 ,是从东交民巷修起的 。文廷式 《闻尘偶记 》记云 :京师惟东交民巷中段路稍平 ,雨后泥亦不深 ,则以各国使馆所在 ,自行修理故也 。闻修理之费 ,每尺几及百金 。盖工人聚议争价 ,有私减者 ,则群殴之 。京师木厂 、石工均有积习 ,牢不可破 ,外人亦无如之何 。这段记载 ,也可以作为北京路政的一个小掌故了 。东交民巷最初虽然集中了一些外国使馆 ,也开了一些外国洋行 ,但还同清朝衙门混在一起 ,如翰林院 ,便与英国使馆一墙之隔 。还有私人住宅如著名的大学士徐桐 ,就在江米巷中间路南 ,因邻近使馆 ,外人屡欲购买 ,徐桐坚决不卖 ,门口贴着著名门联 : “望洋兴叹 ;与鬼为邻 。 ”在庚子时支持义和团灭洋 ,不久死去 ,他儿子也被处死了 。这时东交民巷的主权还在中国手中 。清朝不少官吏也常到做外国人生意的西餐馆 (当时叫 “番菜馆 ” )中去 ,在小说 《孽海花 》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中都曾经写到过 ,还有过细致的描绘 。古老的东江米巷的房子 ,在义和团的战火中基本上烧光了 。如有名的翰林院 (在英国使馆后面 ) ,被放火点燃 ,希望能借此延烧过去 ,但它却自身先烧毁了 。有名的 《永乐大典 》就藏在这里 ,自然也被烧 、被抢 ,基本上弄光了 。历史上的东江米巷在这次战争中全部消失了 。】


                          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7-05-03 14:11
                          回复
                            【北京前门外的大栅栏 ,作为北京最热闹的市廛之一 ,说句老笑话 ,这也是 “久矣夫 ,盖有年矣 ,非一日也 ” 。康熙时柴桑 《燕京杂记 》记云 :京师市店 ,素讲局面 ,雕红刻翠 ,锦窗绣户 ,招牌至有高三丈者 ,夜则燃灯数十 ,纱笼角灯 ,照耀如同白昼 ,其在东西四牌楼及正阳门大栅栏者 ,尤为卓越 。这是文献的记载 。如果再从著名老店六必居 (虽不在大栅栏 ,但离开大栅栏极近 ) 、乐家同仁堂等店铺的年代推算 ,一家是严嵩写匾的明代就有的老店 ,一家是二三百年的老铺 ,都可以推算出大栅栏作为闹市之年龄了 。不但大栅栏本身热闹 ,和大栅栏连着的街道 ,如前门大街 、珠宝市 、粮食店 、观音寺 ,也都是热闹的去处 。】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7-05-03 14:11
                            回复
                              【在明 、清两代 ,几乎各县 、各处村镇 ,都有各种各样的牌楼 ,有木建筑 ,有石建筑 ,还有完全用琉璃砖瓦砌的牌楼 。 《红楼梦 》作者曹雪芹描绘太虚幻境 ,就特别写了一个琉璃牌楼 ,把读者引入迷离的境地 。琉璃牌楼北京有好几座 ,如北海等处的 ,现在游览北海的人都能看到 ,而在清代这是禁苑 ,一般人是看不到的 。国子监有一座 ,看到的人也不多 。那时朝阳门外东岳庙对面的琉璃牌楼 ,是供人观赏的 。这座牌楼全部是定烧的绿色琉璃砖瓦建成 ,在北京各处很少见 ,极为精美漂亮 】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7-05-03 14: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