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宁晋县在做村史、县志的编纂工作。,可以在我们整理家谱上给予一定的考证。
百尺口巡检司的兴废
百尺口廵检司,设于明隆庆年间,《保定府志》卷7至卷12:“隆庆字裁设百尺川巡检。”巡检司,作为最基层的国家行政机构,驻扎乡间,接触民众,具有维护乡村社会秩序和稳定的职能.为实现这一目的,明王朝便在农民起义多发区及经济发达、人口流动密度较大的地区设置。
《大清一統志》:“百尺口,在束鹿县南四十里,有桥曰百尺口桥,旧设巡司,今裁。”《畿辅通志》卷六十:“束鹿县知县一员县丞一员管河主簿一员雍正十二年设儒学敎谕一员 ... 百尺口廵检一员 。”束鹿县:天启二年(1622)自县北故城徙今治。南偏西有百尺口巡司(兼属宁晋县)。《明史》卷四十志第十六:“宁晋(州东少南。东南有胡卢河,其上流即漳水也,深、冀群川悉汇於此。东北有百尺口巡检司)。”
百尺口巡司,清乾隆10年(1745年)裁。《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卷之三百二十五:“工部等部会议、直隶总督那苏图题覆、直隶唐县、满城、定兴、宁晋等县。改设佐杂。及驻防把总案内。请将唐县主簿。满城县方顺桥巡检。并驻防把总。各建衙署。以定兴县县丞旧署给典史。典史旧署给本汛把总居住。又宁晋县百尺口巡检旧署。拆移城内。给外委把总居住。应如所请。从之。”《清史稿》卷五十四志二十九地理一:“有百尺口废巡司。”
百尺口废巡司,民国时设县佐。但已是明日黄花,过眼云烟,风光不再。
参考文献:
1.王伟凯:《试论明代的巡检司》,《史学月刊》,2006 年。
2.《保定府志》卷7至卷12。
百尺口巡检司的兴废
百尺口廵检司,设于明隆庆年间,《保定府志》卷7至卷12:“隆庆字裁设百尺川巡检。”巡检司,作为最基层的国家行政机构,驻扎乡间,接触民众,具有维护乡村社会秩序和稳定的职能.为实现这一目的,明王朝便在农民起义多发区及经济发达、人口流动密度较大的地区设置。
《大清一統志》:“百尺口,在束鹿县南四十里,有桥曰百尺口桥,旧设巡司,今裁。”《畿辅通志》卷六十:“束鹿县知县一员县丞一员管河主簿一员雍正十二年设儒学敎谕一员 ... 百尺口廵检一员 。”束鹿县:天启二年(1622)自县北故城徙今治。南偏西有百尺口巡司(兼属宁晋县)。《明史》卷四十志第十六:“宁晋(州东少南。东南有胡卢河,其上流即漳水也,深、冀群川悉汇於此。东北有百尺口巡检司)。”
百尺口巡司,清乾隆10年(1745年)裁。《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卷之三百二十五:“工部等部会议、直隶总督那苏图题覆、直隶唐县、满城、定兴、宁晋等县。改设佐杂。及驻防把总案内。请将唐县主簿。满城县方顺桥巡检。并驻防把总。各建衙署。以定兴县县丞旧署给典史。典史旧署给本汛把总居住。又宁晋县百尺口巡检旧署。拆移城内。给外委把总居住。应如所请。从之。”《清史稿》卷五十四志二十九地理一:“有百尺口废巡司。”
百尺口废巡司,民国时设县佐。但已是明日黄花,过眼云烟,风光不再。
参考文献:
1.王伟凯:《试论明代的巡检司》,《史学月刊》,2006 年。
2.《保定府志》卷7至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