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清代天津科举家族与地方社会
来源:学者在线 作者:张献忠
明代虽然天津开始设卫建城,但文化非常贫瘠,“好学能文之士,数百年卒无闻”,科举方面,整个明代举人进士寥寥无几。清代特别是雍正年间置府设县后,天津的科举出现了“天下罕见”的繁盛状况,而且出现了许多科举家族。这些科举家族大都热心于地方的文化、教育和慈善事业,进一步推动了天津文化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天津的文化地位迅速提升,很快成为北方的政治、商业和文化中心。文化地位的提升和科举家族的出现在天津城市发展史上也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虽然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即已确立,但一直到宋元时期,天津的科举考试都极不发达。这是由于隋唐和两宋时期,天津远离政治中心,经济也比较落后,尚未形成城市,周围地区也未能有效开发。金朝统治时期,定都北京,出于军事需要,在天津设立直沽寨。元朝定都北京后,随着漕运的迅速发展,天津的地理位置日益重要,“舟车攸会,聚落始繁”[1],元朝因此升置直沽寨为海津镇,天津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商业也开始繁荣,人口激增。但是,这时的天津仍然只是一个村镇,向学之风不浓,科举也不发达。明朝永乐二年,设立天津卫,成为天津城市发展的真正起点。明朝迁都北京后,京师的粮食供应主要仰给予江南地区,漕运因此非常发达,而天津乃漕粮运往京师的咽喉之地,且为畿辅之门户,因此商业逐渐发展起来,并由军事城镇发展成为北方商业重镇,外地人也纷纷涌入天津,使天津成“五方杂处”之区,以致“本卫土著之民,凋零殆尽,其比闾而居者,率多流寓之人”[2]。在移居或寓居天津的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商贾,也有一部分是文人学士。明清时期,商人大都特别注重教育,“由商入儒”和“亦商亦儒”成为普遍现象,文人学士更以传播文化为天职,所有这些都推动了天津文化教育的发展,天津的科举也因此日趋发达,至清中叶更是达至鼎盛,《天津县志》载:“邑属卫学,明正统中始有登第者,后此蝉联继起,诗书之泽渐广。逮圣朝文教诞敷,陶淑群材,三辅之内,最为优渥,邑士鸾骞鹄翥,振翮天衢者,项背相望,亦云盛矣!”[3]由此可见,清朝时,天津科举人才在整个京畿地区最昌盛,《重修天津府志》中更是以“天下罕见”来描述当时科举繁盛的状况,该书《风俗志》载:“天津士人,工于应试文字,近年举人会试者计逾百数,实为天下罕见。”[4]
清朝雍正二年,改卫为州,九年又设天津府,附廓置天津县。由于天津的行政建制和沿革比较复杂,且清代天津县的疆域与现在的天津市区及郊区大体一致,因此本文所论及的天津科举以及科举家族以当时的天津县为考察范围。另外,本文所说的科举家族,系指五世以内至少有两个取得举人或进士(包括乡试、会试副榜)科举功名的家族。由于天津系五方杂处之地,因此居民及其籍贯都比较复杂。正如《天津新县志》所说,“迨商籍之设,冒滥滋兴,加以升州改县益地于邻,则士子籍贯不能使之画一也,有由来矣”[5]。基于此,有些定居天津但不是以天津籍参加科举考试者,只要符合五世以内至少有两个取得举人(包括副榜)或进士功名的条件,也列入天津科举家族之内。
来源:学者在线 作者:张献忠
明代虽然天津开始设卫建城,但文化非常贫瘠,“好学能文之士,数百年卒无闻”,科举方面,整个明代举人进士寥寥无几。清代特别是雍正年间置府设县后,天津的科举出现了“天下罕见”的繁盛状况,而且出现了许多科举家族。这些科举家族大都热心于地方的文化、教育和慈善事业,进一步推动了天津文化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天津的文化地位迅速提升,很快成为北方的政治、商业和文化中心。文化地位的提升和科举家族的出现在天津城市发展史上也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虽然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即已确立,但一直到宋元时期,天津的科举考试都极不发达。这是由于隋唐和两宋时期,天津远离政治中心,经济也比较落后,尚未形成城市,周围地区也未能有效开发。金朝统治时期,定都北京,出于军事需要,在天津设立直沽寨。元朝定都北京后,随着漕运的迅速发展,天津的地理位置日益重要,“舟车攸会,聚落始繁”[1],元朝因此升置直沽寨为海津镇,天津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商业也开始繁荣,人口激增。但是,这时的天津仍然只是一个村镇,向学之风不浓,科举也不发达。明朝永乐二年,设立天津卫,成为天津城市发展的真正起点。明朝迁都北京后,京师的粮食供应主要仰给予江南地区,漕运因此非常发达,而天津乃漕粮运往京师的咽喉之地,且为畿辅之门户,因此商业逐渐发展起来,并由军事城镇发展成为北方商业重镇,外地人也纷纷涌入天津,使天津成“五方杂处”之区,以致“本卫土著之民,凋零殆尽,其比闾而居者,率多流寓之人”[2]。在移居或寓居天津的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商贾,也有一部分是文人学士。明清时期,商人大都特别注重教育,“由商入儒”和“亦商亦儒”成为普遍现象,文人学士更以传播文化为天职,所有这些都推动了天津文化教育的发展,天津的科举也因此日趋发达,至清中叶更是达至鼎盛,《天津县志》载:“邑属卫学,明正统中始有登第者,后此蝉联继起,诗书之泽渐广。逮圣朝文教诞敷,陶淑群材,三辅之内,最为优渥,邑士鸾骞鹄翥,振翮天衢者,项背相望,亦云盛矣!”[3]由此可见,清朝时,天津科举人才在整个京畿地区最昌盛,《重修天津府志》中更是以“天下罕见”来描述当时科举繁盛的状况,该书《风俗志》载:“天津士人,工于应试文字,近年举人会试者计逾百数,实为天下罕见。”[4]
清朝雍正二年,改卫为州,九年又设天津府,附廓置天津县。由于天津的行政建制和沿革比较复杂,且清代天津县的疆域与现在的天津市区及郊区大体一致,因此本文所论及的天津科举以及科举家族以当时的天津县为考察范围。另外,本文所说的科举家族,系指五世以内至少有两个取得举人或进士(包括乡试、会试副榜)科举功名的家族。由于天津系五方杂处之地,因此居民及其籍贯都比较复杂。正如《天津新县志》所说,“迨商籍之设,冒滥滋兴,加以升州改县益地于邻,则士子籍贯不能使之画一也,有由来矣”[5]。基于此,有些定居天津但不是以天津籍参加科举考试者,只要符合五世以内至少有两个取得举人(包括副榜)或进士功名的条件,也列入天津科举家族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