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组小组成员名单、发言稿及总结
小组组长:牛美龄 2015141013098 吴玉章
发言人代表:黄郅栋 2015141012037 吴玉章
小组成员名单:
辛宇2016141511052空天科学与工程学院
黄立维 2016151642080 口腔
张立 2016141642145 口腔
欧其雅其 2016181641004 口腔
罗明屹2016151642146 口腔
董艳芝 2016141624002 临床
郭静,2015141061017,化工学院
牛美龄 2015141013098 吴玉章
李岚皓2015141013056吴玉章
黄郅栋 2015141012037 吴玉章
张艳茹,2015141231230 吴玉章
付思怡 2016141231186 化学
郑儒楠2014141491155化工
王凯博 2016141331043 华西药学
向洛兴,2015141492062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兰伟超2015141452081 电子信息学院
梁芷薇 电子信息 2015141452095
方芳2016141642097 口腔
杨梓枫 2016141095010 公管
总结:
①首先我组确定了“为己之学”的定义:它是儒学的核心目标:强调一个人的学习,主要是为了要提升自己内在的修养水平,成就自己的德行。孔子的原话是:“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要注意:这是孔子针对学习的目标做出批评,并不是说做事的目的.孔子赞赏古代学者,反对同时代的学者.引文中的“为人”,指的是为了别人的赞赏、为了外在的功利目标而学习。
②其次,我们讨论找出了电影当中与儒家“为己之学”相对应的名言警句:包括以下十句:
1.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出处:《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道不同,不相为谋——出处:《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3.仁者爱人,以礼杀人,非礼也。
4.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处:《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志士仁人,宁杀身以成仁——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6.求仁得仁,又何怨——出处:《论语·述而》: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 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 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7. 朝闻道,夕死可矣——出处:《论语。里仁第四》: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8.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出自:《论语颜渊》
9.君子无信言,言必信,行必果——出处:《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10.苟利国家生死以,士不可以不弘毅——出处:《论语·泰伯》:曾子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③接着,我们讨论了电影中让人印象最深最感人的场景:颜回之死
史书记载的颜回是由于殚精竭思过度,倾注全部心血,再加上“箪食瓢饮”以至于身染疾病不治身亡,与电影的表现手法不同,但这电影的呈现手法更突出了颜回的人物特征。一生为“仁”为“德”,最终为了救夫子的书简而最后冻死。
观影者总是发出唏嘘,多么好的一个青年,用生命去换并无生气的书简。书简丢了还可以再有,命丢了就再也没有了。但是颜回是最懂孔夫子的弟子,那些书简确实真的不值钱,但是颜回明白书里记录的都是孔子一生的心血,即便离家也放不下的心血,他愿意为了夫子的心血付出生命,这是夫子书价值的侧面表现,也更显颜回深明大义,值得尊敬。
发言稿
发言人: 黄郅栋 2015141012037 吴玉章
同学们晚上好,我是第二组的发言人黄郅栋,吴玉章学院2015级学生,我将就上次所看的电影《孔子》来谈谈我们的感受。首先我们谈论第一个话题电影当中与儒家“为己之学”相对应的名言警句,我们要知道“为己之学”的内在涵义。“为己之学”是儒学的核心目标:强调一个人的学习,主要是为了要提升自己内在的修养水平,成就自己的德行。了解了“为己之学”的涵义之后,我们就从文章中摘选了一些与此相对应的句子。主要挑出了一下几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仁者爱人,以礼杀人,非礼也;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志士仁人,宁杀身以成仁;求仁得仁,又何怨; 朝闻道,夕死可矣;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君子无信言,言必信,行必果;苟利国家生死以,士不可以不弘毅。从中我们主要挑出两句来谈谈我们的想法。第一句:道不同,不相为谋。它指的是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作为一名学者,都各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在探究哲学问题之时,难免会有与他人不相同的想法,而我们在吸收他人想法之后,也应该秉持自身的观点,不可盲目求同。第二句: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儒学中一句著名的话,意思是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此般对待,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那般待人。它从“己”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作为一个人的自身要求,对我们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嗯,我们想讲的电影当中最深最感人的场景是颜回之死。在史书上,颜回是由于殚精竭思过度,倾注全部心血,再加上“箪食瓢饮”以至于身染疾病不治身亡。古代的营养条件本来就不好,更何况颜回如此用功却又在饮食上那样简陋,他的死也是情理之中。但电影中颜回是为了为了救夫子的书简而最后冻死在冰水中,可谓是合乎逻辑,更突出了颜回的人物特征。春秋战国时期文字的书写不易,电影中还有孔子之妻为他调制防水墨水的情节,当时也没有发明印刷术,很可能孔子的这些书简就是儒家思想的精髓。而与孔子既情同父子又为师生的子路,一生为“仁”为“德”的子路,这时肯定会下水去抢救书简的。观影者总是发出唏嘘,多么好的一个青年,用生命去换并无生气的书简。书简丢了还可以再有,命丢了就再也没有了。但是颜回是最懂孔夫子的弟子,那些书简确实真的不值钱,但是颜回明白书里记录的都是孔子一生的心血,即便离家也放不下的心血,他愿意为了夫子的心血付出生命,试问,除了子路,这时还有哪个人能有勇气下水啊!子路,真可谓勇也!这是孔子书价值的侧面表现,也更显颜回深明大义,值得尊敬。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91601cb7ab44ad342ebf878fe0a30c08/1cef81fbaf51f3deb4cc073e9eeef01f3b29796c.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