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正确处理矛盾冲突是塑造人物的基本手段。原剧通过多方面的尖锐的矛盾冲突,有层次地、多侧面地刻画了柯湘的英雄形象。如何运用电影的表现手段,准确地、突出地再现原剧的矛盾冲突,以及各种人物之间的突出与陪衬关系,则是电影“还原舞台,高于舞台”的一个重要方面。电影和京剧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由于电影是靠镜头的分切与组合而结构起来的,在把舞台搬上银幕的再创作中,就必须解决镜头选择什么、突出什么和如何选择、如何突出的问题。影片《杜鹃山》的镜头处理,坚持“三突出”的创作原则,始终根据原剧的矛盾冲突突出主要英雄人物柯湘的主导地位,充分表现她高度的路线斗争觉悟、敢于反潮流的革命精神,满腔热情地刻画了她的英雄形象。
柯湘与雷刚的矛盾冲突是全剧的主线,影片很好地处理了柯湘和雷刚之间主导与陪衬的关系,用雷刚的觉悟和成长烘托、陪衬柯湘,努力突出柯湘的英雄形象。如《情深似海》一场,柯湘通过“革命的扁担该打在谁身上”的问题,针对雷刚狭隘的复仇思想,满怀热情地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启发雷刚和自卫军战士们的阶级斗争觉悟,一步步把雷刚引上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影片先用全景表现众战士举枪相向,雷刚踹凳拍刀责问柯湘的静场场面,然后推出柯湘的中近景,表现她胸有成竹,从容镇定,用“谁给土豪做过事,把手举起来”的启发方式,摆事实,讲道理,对雷刚和众战士进行了生动的路线斗争教育。当田大江激动地说:“亲人哪!给我一杆枪吧,跟你们一块儿干”,就更加感人地显示了柯湘贯彻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和政策所产生的巨大力量。最后,影片又用群情激昂的全景画面,突出了在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天下工农团结紧”的热烈气氛。又如《雾岭初晴》一场,影片首先在雷刚的重点唱段《怒火烧》中以多变的镜头处理,强调出雷刚因田大江牺牲缅怀烈士、悔恨交集的心境,为柯湘总结历史的教训做了有力铺垫。然后,在柯湘的重要唱段《血的教训》中,从唱词的内容出发,用插入雷刚的反应镜头来陪衬柯湘。柯湘从正面教育入手指出雷刚犯错误的根源是“狭隘的复仇思想”,在这一唱句的拖腔中,镜头摇出柯湘近景,再推成大特写,又摇到雷刚专神聆听的中近景,表现了柯湘教育雷刚温暖亲切的深厚无产阶级感情,和雷刚在受到路线教育后,豁然开朗的精神面貌,展示出雷刚的每一步成长和农民自卫军不断的发展壮大,都渗透着党代表的心血,体现了柯湘坚持以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建军路线对农民自卫军进行改造的成效,从而更加突出了柯湘的英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