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写影评,献给这部伪科学电影。为什么给一星,因为太多科学文盲把这部电影分数推的太高了,而它实际顶多两三星的水平,so...一星先给你,表达一下愤慨。
——————————————————
是不是很多人看完之后大呼精彩,因为坚持看完了那么沉长无聊的铺垫之后,高潮了几分钟,你们以为你们居然看懂了,感慨这个回路设得真好真好牛,这个科学真牛逼真神奇?一边对自己智商感到优越,一边直呼诺兰牛逼,然后嗨森的跑来豆瓣打了满分?又或者很多人看的晕头转向,却又不敢打低分,因为都说这是部牛逼的高智商电影,说出了自己看不懂岂不是让人笑你智商?但实际这部电影是个什么情况呢,我看了两遍,第一遍是电影上映时,突然发现豆瓣上有部9+分的电影正在上映,于是赶紧兴奋的跑去影院看了...看完觉得烂到想吐,真的是被豆瓣分数欺骗了...我说烂到想吐并不是因为我没看懂,事实上我理科学霸来的,是有能够分辨真伪科学的基础。另一遍是我这两天刚看的,重新温习的目的就是加深印象,然后这里写篇影评狠狠的喷喷这部装逼神作,为什么我要这么做,因为前段时间西部世界看到第三集我就弃坑了...大小诺兰的电影真心不是我的菜,为了故弄玄虚,设置那么多套路,只为装成一个b.....但事实上,这些套路设置的毫无趣味,甚至违背科学,违背逻辑,这样的故弄玄虚看似装的多么牛逼,实际上却是体现导演的三观不正,停留在套路上的导演能是好导演?别人导演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追求,这些导演整天摆弄这些唬人的玩应,自认为套路牛逼,其实通篇都是漏洞。人家电影把电影的每个情节都做得完美,让每个细节与台词都值得观众去细细品味,诺兰导演只是把细节用作给套路的沉长铺垫,刻意到恶心的煽情,又是拯救人类的崇高使命,又是父女情怀,一到生死时刻就摆出父女情怀,有帮助吗?事情做到大半还在纠结对不对,难不成一开始就没搞清楚自己为了什么去做这件事?三观不正的导演也只能这样了。我在电影看的这部电影,前半2/3的部分很瞌睡,听到影院内吵吵嚷嚷声音很杂,很少人在安静的看电影,电影放到一半已经走了不少人。好奇心驱使我坚持认真的看,因为我相信豆瓣9+分数一定有什么特别的地方....ok,扯了这么多没用的,来说说正题,这部号称硬科幻的电影,甚至还拍了一部纪录短片叫做《 《星际穿越》中的科学 》,那么我们来看看到底它的科学有多硬,逻辑有多么的牛逼。
——————————————————
为了证明我确实看了这部电影,以及我确实看懂了,我先说一下导演及编剧到底讲的是个什么故事。尽量简单点,说主干,地球上植物的枯萎病蔓延,植物都开始死去,导致了土壤沙化,沙尘暴肆虐,植物没了粮食也就没了,没有植物光合作用,氧气含量将逐步减少,所以植物枯萎病导致了人类面临世界末日...这里槽点太多了,一会儿喷。未来的人类放置了一个虫洞在土星附近来拯救现代人类,虫洞通向另一个星系,另一个星系有几处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事实上确实有一个星球,安妮海瑟薇在片尾的时候已经找到那里了,并且可以看到海洋,山峦,有新的太阳,并且脱掉了面罩,说明星球上有氧气,温度适宜。当库伯堕入黑洞的时候,落入了未来人类在那里放置的五维空间超级立方,立方连同着莫非的房间,库伯利用五维立方把黑洞中得到的关键数据传递给墨菲,墨菲用关键数据解开引力的方程式,通过改变引力来把巨型空间站带离地球。
ok,槽点一个一个来吐,你地球以其他方式面临末日可能还说的通,植物枯萎病导致末日就呵呵了...植物枯萎会导致地球氧气枯竭吗?地球70%氧气来自海洋藻类制造的,呵呵...我们不说这个枯萎病病毒有多么可怕,不说自然选择有怎样的过滤效果...但这种病毒肯定不会导致人类的末日,就算植物枯萎,地球仍然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的,地球有适宜的环境,温度,气候,有水,有大气层。比起人类来到外星,外星空气成份的比例,温度,重力,和水的含量都不一定更适宜人类的生存,这样的外星具有比地球更适宜生存的条件?再不济,在地球上制造隔离环境也比去外星强的多的多....人类拯救世界的思维模式是多培养农民,而不是研发科技对抗植物枯萎病,甚至工程师成了被人鄙夷的职业?就算枯萎病无解,也一样有很多方法消灭这种病毒,诺兰没听说过禽流感,疯牛病,这些牲口禽类的瘟疫疾病吗?人类也不是一个个去治愈它们,而是统统杀死焚烧,消毒,再把去重新饲养健康的牲口禽类。包括人类的食物,难道就不能通过合成或者细胞培育的方式来解决吗?也比你人类迁徙到其他行星来的强的多吧?去了那里还不是要人造食物,难度还更大。整天犯中二病,还有那么多人看不出。
你们记得nasa是怎么把库伯送上太空连接到空间站的吗?通过火箭推进器啊啊啊啊啊啊啊大哥们,然后穿过虫洞之后,库伯降落过两颗星球,直接用使用空间站的子飞船进行往返,呵呵....几个推进器才能使库伯离开地球表面进入太空轨道,这里直接用飞船的动力就能离开星球表面了...脱离地球时所使用的推进器的体积都比这艘飞船大几倍,这里开始脱离科学胡编了吗?看过火星救援吗?马特达蒙脱离火星表面所乘坐的返回舱,去掉舱体的体积,剩余部分都是推进器的体积,要脱离星球表面需要多少燃料看得懂吗?别说科幻电影不纠结这些,你敢打着硬科幻的旗帜,观众就必须纠结这些。
——————————————————
是不是很多人看完之后大呼精彩,因为坚持看完了那么沉长无聊的铺垫之后,高潮了几分钟,你们以为你们居然看懂了,感慨这个回路设得真好真好牛,这个科学真牛逼真神奇?一边对自己智商感到优越,一边直呼诺兰牛逼,然后嗨森的跑来豆瓣打了满分?又或者很多人看的晕头转向,却又不敢打低分,因为都说这是部牛逼的高智商电影,说出了自己看不懂岂不是让人笑你智商?但实际这部电影是个什么情况呢,我看了两遍,第一遍是电影上映时,突然发现豆瓣上有部9+分的电影正在上映,于是赶紧兴奋的跑去影院看了...看完觉得烂到想吐,真的是被豆瓣分数欺骗了...我说烂到想吐并不是因为我没看懂,事实上我理科学霸来的,是有能够分辨真伪科学的基础。另一遍是我这两天刚看的,重新温习的目的就是加深印象,然后这里写篇影评狠狠的喷喷这部装逼神作,为什么我要这么做,因为前段时间西部世界看到第三集我就弃坑了...大小诺兰的电影真心不是我的菜,为了故弄玄虚,设置那么多套路,只为装成一个b.....但事实上,这些套路设置的毫无趣味,甚至违背科学,违背逻辑,这样的故弄玄虚看似装的多么牛逼,实际上却是体现导演的三观不正,停留在套路上的导演能是好导演?别人导演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追求,这些导演整天摆弄这些唬人的玩应,自认为套路牛逼,其实通篇都是漏洞。人家电影把电影的每个情节都做得完美,让每个细节与台词都值得观众去细细品味,诺兰导演只是把细节用作给套路的沉长铺垫,刻意到恶心的煽情,又是拯救人类的崇高使命,又是父女情怀,一到生死时刻就摆出父女情怀,有帮助吗?事情做到大半还在纠结对不对,难不成一开始就没搞清楚自己为了什么去做这件事?三观不正的导演也只能这样了。我在电影看的这部电影,前半2/3的部分很瞌睡,听到影院内吵吵嚷嚷声音很杂,很少人在安静的看电影,电影放到一半已经走了不少人。好奇心驱使我坚持认真的看,因为我相信豆瓣9+分数一定有什么特别的地方....ok,扯了这么多没用的,来说说正题,这部号称硬科幻的电影,甚至还拍了一部纪录短片叫做《 《星际穿越》中的科学 》,那么我们来看看到底它的科学有多硬,逻辑有多么的牛逼。
——————————————————
为了证明我确实看了这部电影,以及我确实看懂了,我先说一下导演及编剧到底讲的是个什么故事。尽量简单点,说主干,地球上植物的枯萎病蔓延,植物都开始死去,导致了土壤沙化,沙尘暴肆虐,植物没了粮食也就没了,没有植物光合作用,氧气含量将逐步减少,所以植物枯萎病导致了人类面临世界末日...这里槽点太多了,一会儿喷。未来的人类放置了一个虫洞在土星附近来拯救现代人类,虫洞通向另一个星系,另一个星系有几处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事实上确实有一个星球,安妮海瑟薇在片尾的时候已经找到那里了,并且可以看到海洋,山峦,有新的太阳,并且脱掉了面罩,说明星球上有氧气,温度适宜。当库伯堕入黑洞的时候,落入了未来人类在那里放置的五维空间超级立方,立方连同着莫非的房间,库伯利用五维立方把黑洞中得到的关键数据传递给墨菲,墨菲用关键数据解开引力的方程式,通过改变引力来把巨型空间站带离地球。
ok,槽点一个一个来吐,你地球以其他方式面临末日可能还说的通,植物枯萎病导致末日就呵呵了...植物枯萎会导致地球氧气枯竭吗?地球70%氧气来自海洋藻类制造的,呵呵...我们不说这个枯萎病病毒有多么可怕,不说自然选择有怎样的过滤效果...但这种病毒肯定不会导致人类的末日,就算植物枯萎,地球仍然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的,地球有适宜的环境,温度,气候,有水,有大气层。比起人类来到外星,外星空气成份的比例,温度,重力,和水的含量都不一定更适宜人类的生存,这样的外星具有比地球更适宜生存的条件?再不济,在地球上制造隔离环境也比去外星强的多的多....人类拯救世界的思维模式是多培养农民,而不是研发科技对抗植物枯萎病,甚至工程师成了被人鄙夷的职业?就算枯萎病无解,也一样有很多方法消灭这种病毒,诺兰没听说过禽流感,疯牛病,这些牲口禽类的瘟疫疾病吗?人类也不是一个个去治愈它们,而是统统杀死焚烧,消毒,再把去重新饲养健康的牲口禽类。包括人类的食物,难道就不能通过合成或者细胞培育的方式来解决吗?也比你人类迁徙到其他行星来的强的多吧?去了那里还不是要人造食物,难度还更大。整天犯中二病,还有那么多人看不出。
你们记得nasa是怎么把库伯送上太空连接到空间站的吗?通过火箭推进器啊啊啊啊啊啊啊大哥们,然后穿过虫洞之后,库伯降落过两颗星球,直接用使用空间站的子飞船进行往返,呵呵....几个推进器才能使库伯离开地球表面进入太空轨道,这里直接用飞船的动力就能离开星球表面了...脱离地球时所使用的推进器的体积都比这艘飞船大几倍,这里开始脱离科学胡编了吗?看过火星救援吗?马特达蒙脱离火星表面所乘坐的返回舱,去掉舱体的体积,剩余部分都是推进器的体积,要脱离星球表面需要多少燃料看得懂吗?别说科幻电影不纠结这些,你敢打着硬科幻的旗帜,观众就必须纠结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