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跟贴
广告
不满电视剧《大秦帝国》重阴谋轻铁血,孙皓晖准备重拍
2017-04-07 10:42 澎湃新闻网
《大秦帝国之崛起》前段时间在央视播出,关于《大秦帝国》的讨论又热闹起来。
此时距离孙皓晖开始写这部小说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距全套小说出版已经过去了9年,这部500万字篇幅浩繁的作品并没有被时间遗忘。
与历史评判中常见的“暴秦论”不同,孙皓晖切入秦的角度,是重现那个有大争气象、铁血精神的时代。这让喜欢这部小说的人热血澎湃,但是不是在“美化”秦的质疑也一直没有消失。
孙皓晖并不讳言自己对大秦的热爱,在小说序言中,他说创作《大秦帝国》的信念根基是“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中,这样的大帝国是独一无二的”,他甚至直言“我对大秦帝国有一种神圣的崇拜”。
近日,孙皓晖携中信出版集团全新版的《大秦帝国》来到上海,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专访。
孙皓晖
孙皓晖1949年出生于陕西,这是秦的故地,孙皓晖也一直以老秦人自居。他曾任西北大学法律系教授,1998年辞职专事写作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在他看来,老秦人的身份让他血液里天生融入了对秦的感情。
从1993年开始创作《大秦帝国》剧本,孙皓晖和大秦绑在一起,已经24年了。如今年近七旬,头发花白的孙皓晖依旧在为自己心目中的“大秦”奔走。
他对《大秦帝国之崛起》电视剧很不满意,认为第二部、第三部电视剧都严重偏离了他创作的初心,“不表现那个时代的铁血精神,而是腻腻歪歪地写宫廷阴谋,恰恰违背了我们的价值观。”
如今和剧方合同到期,为了还原这部他心目中“精神本位”的作品,孙皓晖已经组织团队着手重拍《大秦帝国》,预计今年冬天开拍。
“我们共同遵守的原则是我们的初心和价值观,这也是《大秦帝国》最冲击人心之处。”孙皓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自己重拍这部剧的想法由来已久,为的是恢复历史小说原本的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