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吧 关注:55,963贴子:216,615

【交流】一个宝爸处理幼儿园女儿的各种事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为一个家长,总会遇到图中各种情况,你当真解决问题了吗?不是不能打,不是不能骂,但是你骂对了吗?打对了吗?更多的是揍完之后的心疼和后悔吧。
每一次打骂,都是孩子的一次阴影。
作为父母,你真的懂得如何教导自己的孩子吗?!
“叫你给我皮!叫你不听话!”


“我警告你!再这样我就打屎你!”

“你读什么书?天天记得玩手机看电视,考这样的分数给我?!”

“给我滚!”




1楼2017-03-29 13:41回复

    我家姐姐。小妞特臭美。指甲上还涂了指甲油,这个动作,源自于电视...


    3楼2017-03-29 13:42
    收起回复
      看到指甲油,好多家长可能就很反对了吧。
      一个心声:“这么小,就让染指甲油,长大了还得了?!”
      另一心声:“这孩子学坏了。”
      还有一个心声:“指甲油有毒的吧!让孩子染好吗?!才4岁”
      我是这样的看法。回想我们自己小时候,那会儿没什么所谓的儿童指甲油,但是大家有彩色笔吧。有没有试过拿彩色笔给自己涂个“五光十色”的指甲?脚趾甲?有没有试过给自己弄个“口红”?




      4楼2017-03-29 13:42
      回复
        女生就是女生,天生爱美。孩子就是孩子,相对于单一颜色,他们更喜欢五光十色。这是他们的天性。
        咱们小时候不也是这样吗?
        这时候换成你,你会怎么做?
        其实小妞之前就自己偷偷染了一次,那弄得一手都是指甲油,还把弟弟的脸也给涂上了。老婆看到直接就想抽她。被我拉住了。
        我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这件事情,如果我是孩子:这“彩色笔”好漂亮啊,我也要试试学着涂,像电视里的姐姐那样,如果手指甲红彤彤的,肯定很漂亮。也给弟弟涂上一点吧,我最疼弟弟了。
        其实本质上,小妞只是在学习。她错了吗?她并没有错。
        作为一个孩子,她也不懂的看说明书,不知道这东西哪里能涂哪里不能涂,会有什么危害,更不知道到底要怎么涂。
        这些东西,是我们大人要给她灌输的,实际上,错在于父母。


        5楼2017-03-29 13:42
        收起回复
          且看我如何处理。
          让老婆拿来卸妆水,赶紧的把弟弟脸上的给处理了。并不是重男轻女,而是脸上的危害大于指甲和手上的。
          我在旁边教育小妞,她也知道自己做错事了,看到妈妈的表情就秒懂了。每一个孩子都会读脸啊。自己在一边闷闷不乐。
          “小C小朋友,你看弟弟,是不是变成了一只大花猫?一只丑陋的大花猫。哈哈哈”
          看到我没责备她,加上这样一说一笑,她也跟着笑了:“细佬丑死怪!变成大花猫!”这是广州话,弟弟丑死了的意思。
          把她情绪调整起来,然后就切入正题了:“这些叫指甲油,指甲油是不能往脸上涂的,因为洗不掉,你想弟弟永远都是大花猫吗?那‘垃圾婆’(我们捏造出来的怪物...)就会把他抓走的!你就没有弟弟了。”
          “我不想...我在玩,他也要过来玩,我才给他画的。我想让他变漂亮点。”
          这才是孩子的目的,才是孩子的心声。她,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疼弟弟。


          6楼2017-03-29 13:43
          回复
            哎哟,你的小手画得挺漂亮的啊。”
            这下害羞了,作扭捏状。看官们自己脑补吧。
            “要不要再漂亮点呢?”
            “要!”果然是女孩子...
            “那我们先把这些洗了,让妈妈教你怎么涂好吗?”
            “恩!妈咪,快点帮我洗了,教我画!”
            本来不愿意洗的,立马自己冲去找她娘了。
            让老婆给她正确的涂上,但是在涂的过程中,并没有让老婆教育她,因为她全神贯注的在学习,这时候说等于白说,不管你说什么她都会嗯的一声认同,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记住。只是让老婆跟她说要怎么染,染的位置和步骤。这她也肯定记不住的,毕竟是四岁的小妞。必须要满足她的学习心态,不能马虎了事。
            你怎么教,孩子就怎么学。
            完了她自己蹦蹦跳跳的出来:“爸爸,我的手指甲很漂亮!”
            这时才是真正教育她的时候。


            7楼2017-03-29 13:43
            回复
              “小C啊,这指甲是漂亮了,可是...”
              “可是什么呀,爸爸?”
              “可是这指甲油是有毒的,如果吃进肚子里,肚子里会长虫的。那虫子咬人可疼了!”
              “有虫子的话爸爸你就像赶‘垃圾婆’那样赶走那些虫子!”
              “虫子在你肚子里面呀,抓不出来的。不过我知道一个办法可以不长虫子”
              “什么办法呀?”
              “吃东西之前要洗手!然后呢,等长大以后才涂指甲油,像妈妈那么大的时候。”
              打这以后,她每天都教育弟弟:“姐姐涂了指甲油,要洗手才可以吃东西,不然会长虫子的!”顺带着...也每天教育她小姨:“你没有洗手,你涂了指甲油!你肚子要长虫子的!”


              8楼2017-03-29 13:43
              回复
                这是我生活上的一个真实案例。可能我教育的方式还不是很正确,但是我的教育目的是达到了。后面小妞的指甲油掉光了,再也没有提指甲油的事情,家里也有很多彩色笔,她也从来不会拿出来涂指甲,更不让弟弟涂。
                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去看待他们在做的事情。我们是成人,好多东西对我们很简单也很熟悉,属于常识,但是好多时候,我们忽略了,他们是孩子,这些“常识”对于他们来说,很难很难,难在没人去跟她说,没有犯过相应的错误。
                当然,不是每次我都这样子,我也揍过她,也骂过她,但是打完骂完,确实是自己后悔自己心疼。而且,打得越多,效果越差。后面再述说这样的几个案例。


                9楼2017-03-29 13:43
                回复
                  这样的教育方式,大家认同吗?留言相互交流一下,过来人的也可以出列说说自己的观点。


                  10楼2017-03-29 13:43
                  收起回复
                    每个孩子的问题,放大来看,都是家庭教育的问题。
                    举个例子,孩子整天看电视,这是大部分孩子都有的通病。孩子看电视的习惯,大部分是由家长引起的。
                    打孩子小的时候,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工作太忙,带孩子太累“宝宝,你看一会儿电视,看‘X洋洋’,看‘X大X二’,爸爸(妈妈)要工作...”
                    又或者都是爷爷奶奶带:“宝宝,我们看电视,你看,电视里有只大熊!”...
                    慢慢的,孩子在父母身上得不到他要的安全感,就把这份安全感转移到了电视上。也就这样,父母自己把孩子推向了电视。


                    11楼2017-03-29 13:43
                    回复



                      我自己是看“宠物小精灵”“蜡笔小新”“火影忍者”这一类日漫长大的。先不讨论国界问题,单从质量上,就已经抛现在的国内动漫一大截。
                      各种低趣味,各种抄袭,各种暴力以及错误引导。所以我很反对孩子看这些国漫。但是我错了,错得很厉害。
                      有段时间孩子跟我爹娘,我是从来不给孩子看国漫,但是一次我拉着女儿上街,看到了熊大熊二的气球,她指着气球:“爸爸,熊大,熊二!”
                      我瞬间就懵了:“宝宝,你怎么知道熊大熊二的?”
                      “我在电视看到的。在大姑婆家里大姑婆给我看的”我爸爸常常带她去我大姑家。
                      而这时,我发现,我是没有办法阻止她去接触现在的事物的。教育思想也就从堵变成了疏导。


                      12楼2017-03-29 13:43
                      回复


                        而后我从补习社接触到的孩子里面,我想到了另一个层面。
                        现在的孩子都看这些国漫,也就是这是孩子们圈子里的共同话题,是他们的潮流。如果其他孩子和小C说起这些国漫的事情,小C不懂不明白的话,她也就脱节了。
                        而让小C看我们所认同的,我们过去所看的动漫,她向她的小同学说起时,她的小同学也会一脸懵。
                        这样,小C就和其他孩子脱节了,没有共同的话题,怎么能玩得起来呢?
                        另一个层面来说,我们所认同的,并不一定适合孩子。像我们小时候,看这些动漫,父母总是各种骂,原因很简单,这些事物,不符合咱父母的价值观世界观。
                        总是以大人的标准来评判该给孩子什么,不该给孩子接触什么,那确实太武断。
                        获取信息的途径实在多不胜诉,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堵不胜堵。
                        各位家长有这样的感觉吗?


                        13楼2017-03-29 13:44
                        回复
                          对这个问题,我觉得挺有意思的。
                          首先我反问一句:为什么孩子回到家里,做完作业,预习复习完了还要看课外读物?还要继续学习?
                          再者,我再反问一句:各位家长,你自己做到了吗?
                          很现实的一个场景置换:

                          各位家长,上图是熟悉的场景吧!


                          15楼2017-03-29 13:46
                          回复
                            老板:“你要努力工作,卖命工作!用创业的心态工作!”
                            员工心声:“NND,你才给多少工资,加班有钱吗?卖命工作有奖金吗?用创业的心态工作,这是给我洗脑吧?说到底还不是为了你的收入!”
                            父母:“回到家就不学习!就想着看电视玩手机!你看看你成绩!”
                            孩子心声:“我都上学一天了,作业那么多那么难我都做完了,看会儿电视玩玩游戏放松一下不行吗?!”
                            一样的道理,各位家长,你会不会下班后还主动要求加班?把工作带回家做好?
                            当我这样和家长一说的时候,家长无语了。当然,我并不是帮孩子说话,认为孩子做完作业就不用学习了。这个场景置换,只是想让大家挖掘一下,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做完作业继续学习。和我们在外工作是一样的道理。本质上来说,就是付出,并没有收获。或者说,收获的结果的时间线太长。


                            16楼2017-03-29 13:47
                            回复
                              孩子不愿意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因为要提高成绩,对他们来说,要获得这个成果的时间线太漫长了。
                              有些家长会用些“利诱”:“宝宝,你这次考试成绩到XX分,妈妈带你去游乐园/给你买XX玩具/电话手表/给你钱/零食...”但是不奏效。
                              还有些家长会买些孩子“感兴趣”的课外读物。
                              这些都是没用哒!为什么?因为这和上面的一样,要获得这个成果的时间线太长了!遥遥无期的感觉。
                              老板也总会说:“卖命工作,努力加油!后面我给你升职加薪!”
                              加多少?怎么加?升到什么职位?努力到什么时候?怎么卖命法?
                              我们尚且有如此疑问,孩子呢?一样的!
                              给空头支票,还不如实实在在给包烟!
                              对待孩子也是如此,把奖励定得太高太遥远,还真不如一局游戏,一颗糖,一个立马就能到手的玩具!
                              总结一句:一个大奖励不如一百个小奖励。一个遥远的目标不如一个可以立刻执行出结果的小目标实在!


                              17楼2017-03-29 13:4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