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吧 关注:715,292贴子:3,378,642
  • 0回复贴,共1

秦统一天下原因分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秦国何以一统天下,成就霸业?
众所周知,在战国初期,实力最强大的国家是魏国,不仅仅因为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经济基础在三家之中也是最为雄厚的,更因为其在李俚变法之后实力大增,由此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再看秦国,《史记·秦本纪》记载“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由此我们可以得知秦国则是中原各国不屑与之交往的蛮夷之国。很多会盟秦国甚至都不在参与范围之内。而当时大魏武卒在庞涓的带领下横行天下。魏罃逢泽之会僭位称王,带领十二诸侯朝见周天子,由此开战国时代称王的先例,当然,时移世易,一开始就是第一并不意味着永远都会是第一。很快,魏惠王此举遭到其他诸侯国的敌视。魏国在马陵之战惨败之后,不得不朝见齐戚王并尊齐威王为王,由此勉强保持魏惠王的王号。而军事实力就从此一蹶不振,仿佛昙花一现,流星划过,昔日的风采从未再现。
同为蛮夷的楚国尚曾问鼎中原,饮马黄河,令诸侯不敢轻之。可秦国长期缺乏存在感,春秋时期曾长期屈服于晋国,战国初期更是被魏国压制。然而最后一统天下的,却是秦国,而不是楚国,这又是什么因素所导致的呢?变法就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韩非子·和氏》记:“悼王行之期年而薨之,吴起肢解于楚”不过即使是十年,楚国变法的成效也远不可与魏国相比,可想而知魏国在战国之初的实力之强。然而吴起在悼王死后也身死族灭,楚国的政治上重归旧日的腐败荒淫,注定由此失去了与秦国争强而入主中原的机会,因此韩非子感叹道:“楚不用吴起而削乱,秦行商君法而富强。”
同样是变法,可韩国的申不害变法与商鞅变法大致处于同一时期,但为什么秦国崛起而韩国一蹶不振?真是因为商鞅变法更为彻底而申不害变法人亡政息?要知道,商鞅变法固然是使秦国富国强兵了,但毕竟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使是商鞅变法后的秦国也曾经被打的割地求和。而韩国却因为逞一时之快而加剧自己的衰弱,当初魏国称王的时候,秦国能够暂时的忍气吞声承认魏国霸主地位,尊魏为王,而韩国却拒绝出席会议并与齐国合谋对抗魏国。不同的抉择决定不同的格局,而不同的格局则会注定不同的结局。愤怒的魏王以庞涓为上将,入侵韩国。随着大魏武卒的践踏,韩国新军覆没,魏军攻破新郑。十五年变法积蓄的国力,毁于一旦。试想,如果当初韩国选择“示弱”,劝说魏王将枪口对准秦国,会不会有不同的结局呢?申不害不能抵挡庞涓,难道商鞅就能抵挡了么?所以我认为韩国的失败不在于变法是否彻底,而在于外交战略的失败!韩国自以为变法以后,国治兵强能够抗衡魏国,真是不知天时啊!抓住机遇赶上变法的潮流固然重要,但是有一点必须明白: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仅仅是抓住了机会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需要更具细致和缜密的思维来经营。秦国能够笑到最后绝不只是因为商鞅变法,而是由天时,地利,人和共同因素影响的。到了战国后期:悍勇的赵国元气大伤,弱小的燕国偏安一隅,富有的齐国民众怯战,韩魏地处中原四战之地,广阔的楚国君臣昏庸。反观秦国:它则利用天时:出兵转而攻周室,终使周赧王“尽献其邑三十六城,口三万”不久周赧王去世,“其器九鼎入秦”,周室终于还是灭亡了。况且商鞅虽死,其法犹存 ,再加上后代君王的步步为营,及至始皇的横扫中原,控蛮荆而引瓯越,一统天下不就是水到渠成了吗?
魏国从崛起到衰弱的经历是最能体现天时与地利因素对国家形势的影响的。由于魏国地处中央四战之地,忧患的环境和勃勃雄心使魏文侯成为战国最早推行变法的图强的君主。他用翟璜为相,改革弊政;用乐羊为将,攻掠中山国;以李悝变法,教授法经,依法治国,魏国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机。魏武侯以吴起为将,在“阴晋”大败秦军,势如破竹的进入关中平原,横扫河西。到了魏惠王时期霸业达到了巅峰,据《战国策·齐策五》记载:昔者魏王拥土千里,带甲三十六万,其强北拔邯郸,西围定阳,又从十二诸侯朝天子,以西谋秦。魏惠王对内施惠于民,《竹书纪年》记:梁惠王废逢忌之薮以赐民;《水经·济水注》记:梁惠王十年,入河水于甫田,又为大沟而引甫水;《孟子·梁惠王》记: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对外开疆扩土,《战国策·秦策五》记:梁君伐楚胜齐,制韩、赵之兵,驱十二诸侯以朝天子于孟津。虽然魏惠王错过了商鞅,但是魏国仍然人才济济。惠王内有白圭,惠施为相,外有庞涓,龙贾为将,都是战国时期首屈一指的大才。然而魏惠王不知天时,没有采纳庞涓:“弱赵以联三晋,灭秦后图天下”的战略主张,反而僭位称王,使魏国成为众矢之的。导致马陵大战,庞涓身死,秦,楚,齐三国相继侵魏,魏国受到重大打击,从此一蹶不振。魏惠王悲叹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魏国地处中原,多线作战,很容易被天下诸侯围攻,虽得人和,不知天时,亦无地利,终难成事。
齐国从崛起到衰弱的经历则体现了天时与人和对国家形势的影响。齐国地处山东半岛一带,东临大海,由于渔盐业发达,是战国时期最富庶的国家,可谓尽东海之地利。齐国的对外国策一直是“制衡”,当魏国包围邯郸,齐威王以田忌为将,采纳孙膑的建议,围魏救赵,虽然魏军兵败桂陵,上将军庞涓都被俘虏,但是还是没能阻止魏军攻破邯郸。魏惠王深知千金易得,一将难求,于是以赵地换回庞涓。齐国成功的粉碎了魏国灭亡赵国的计划。当魏惠王僭位称王,齐威王与韩昭侯密谋共同遏制魏国。然而当庞涓率领精锐的魏武卒进攻韩国,齐国援军却停滞不前。当韩国新军全军覆没,魏武卒也兵疲马困之时。齐国才出兵救韩。最后成功的设伏马陵道,歼灭魏国最精锐的部队,杀死庞涓,让魏国霸业烟消云散。齐宣王乘燕国内乱,一举攻破燕都。可惜齐宣王不听孟轲之言,在燕国大肆掠夺,激起燕人的强烈反抗,齐军被迫从燕国撤退,继位的燕昭王励精图治,易水求贤,谋求复仇,燕国成为一枚安插在齐国身后的定时炸弹。当楚国逐渐崛起之时,齐湣王又与秦昭王联合共同对付楚国。垂沙之战大败楚国,齐国成为国力与秦国相当的大国。到了湣王后期齐国实力甚至超过了秦国,曾联合韩魏攻破函谷关:奋二世之余烈,南举楚、淮,北并巨宋,苞十二国,西摧三晋,却强秦,五国宾从,邹、鲁之君,泗上诸侯皆入臣。齐国善用天时,制衡列国,终成霸业。然而湣王轻信苏秦之言穷兵黩武,解散稷下学宫,罢免孟尝君,杀名将匡章,自毁长城。最后吞并宋国遭列国嫉恨,终至五国伐齐,湣王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虽田单复国,然兵挫地削,不复昔时霸业也!如果齐王选择“蚕食泗上”而不是“鲸吞巨宋”,又是另一种结局了。违背天时,失去人和的大齐霸业土崩瓦解。
秦国的崛起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缺一不可。当山东六国都想着“霸诸侯,王天下”之时,自秦孝公以来秦国历代国君都以统一天下为最终目标并且基本上都能审视度势。先后示弱于魏齐,以连衡瓦解合纵,远交近攻蚕食列国,即使函谷被破也能化险为夷,此天时也!秦据肴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得函谷天险,又吞并巴蜀,作为后方粮仓,此地利也!卫鞅是卫国人,张仪,范睢都是魏国人,甘茂,魏冉是楚国人,蒙骜是齐国人,蔡泽是燕国人。。。秦国不拘一格用人才,此人和也!“英雄莫过武灵王,胡服骑射捍北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灭中山,败二族,辟三郡,修长城,谋灭秦,薨沙丘。赵惠文王在位时,任用蔺相如,廉颇,平原君,赵奢等文武大臣,政治清明,武力强大。赵国在齐国衰弱以后成为唯一能够抵挡秦国的大国。是秦国统一天下的最大障碍。胡服骑射后的赵国国力一直处于上升阶段,很像商鞅变法后的秦国。秦国不愿意重蹈魏国的覆辙,于是有了决定两国国运的长平之战。长平之战的直接原因是上党之争,根本原因却是秦国不能容忍出现一个崛起的赵国。当秦国积蓄国力准备决战,赵国依旧歌舞升平,安得不败?长平之战初,赵国一方面联络韩魏,令一方面却向秦国谋求议和,朝令夕改,安得不败?如果秦国胜利,则一统天下再无阻碍。如果赵国胜利,将会成就另一个秦国。饥荒是针对两国的,然而秦有巴蜀粮仓,赵国却只能向诸侯借粮。此秦之天时也!秦有函谷天险而无后顾之忧。赵国却不得不分兵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和燕国。此秦之地利也!然而若是山东六国能够同心协力帮助赵国,还是有希望打败秦国的。然而当赵国向最富庶的齐国借粮时,齐国却拒绝了赵国的要求,与赢而不助五国也,最后不战而降。而韩,魏,楚三国畏秦如虎,亦不敢支援赵国。在如此劣势下,赵国依然坚守三年。靠的是赵国君臣一体,戮力同心。而范睢用反间计致使赵孝成王不听蔺相如劝阻,撤廉颇而用赵括,连最后的人和方面的优势也没有了,安得不败?
所以说各国的命运不仅仅是改革或者是变法决定的,秦国的一统天下也并非仅仅因为商鞅变法,而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促成的结果。列国不能统一天下也并非因为没有变法,而是因为缺少天时地利人和中的某些因素。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7-03-27 09:1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