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阿申,山东蓬莱县人,1949年出生于上海。1968年毕业于上海市印刷职业学校,1969年赴甘肃平凉四十里铺公社芦寨大队插队落户。1971年进甘肃平凉地区印刷机械厂工作,1983年辞职回沪。 那一年,他携带妻儿,与父母兄弟三家人,挤在同一间屋子里。为生计,高阿申做过南北货、卖过服装、开过出租、搞过运输,却始终没有放弃过收藏。
高阿申的收藏,是从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开始的。十来岁的时候,他就对家传的几枚铜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好静不好动的他,总是想尽办法找来旧书,一读就是几天。书中悠远古老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他。当同龄人还在嬉耍的时候,悟性极强的高阿申,竟又在铜钱、古镜上看到了更为奇妙深邃的世界。于是,乡下的日子变得繁忙起来了。所有的业余时间、所有的零用钞票,都给了旧货店。回沪时,他背着的是几公斤重的铜钱和二十余枚古铜镜,这其中就有2005年5月20日他们夫妇捐献给上海博物馆的商代凸弦纹镜。该铜镜是至今传世的几枚殷商铜镜中的一枚,它填补了上海博物馆商代铜镜的空白,并使上博成为各大博物馆中拥有商代铜镜的佼佼者。 高阿申寻宝很有灵性,1991年6000元投资创办的上海东台路“吉庆堂”开始了他的古陶瓷收藏,历经二十年,他已积累了几千件的古器物。其中的南宋龙泉窑青釉鬲式炉、元磁州窑白釉褐彩人物罐、明宣德青花缠枝莲托八宝三足炉、明成化青花填彩绿龙盘等几十件器物均为珍稀品,其购买时的价值已有了十倍百倍的增长。更如他今天的住所,1996年的购买价,早已是翻了十余倍的。
高阿申寻宝的灵性来源于他的“读懂书、看透物、理清线”。读高水准的书,看大开门的物,理清自己的收藏范围。 一个如你我他般家无长物的普通百姓,因为执着,一步步地走到了今天,成就了现实版的草根收藏家的奇迹。(二)有了一些藏品的高阿申,开始了向藏品研究领域的挺进。 自1997年以来,高阿申在《人民日报》、《解放日报》、《中国文物报》、《收藏家》、《收藏》、《文物天地》等报刊杂志上共发表了《宋元明瓷炉简论》、《素三彩探秘》、《越窑与秘色瓷浅议》、《解读汝窑青瓷》、《历代瓷器龙纹浅议》、《明清瓷制笔筒鉴识》、《浅谈瓷器的流变与收藏》等,共计90余篇研究探索性文章。并在上海古籍出版社等,有《瓷器收藏实鉴-饮食器》、《瓷器收藏实鉴-罐瓶》、《瓷器收藏实鉴-香炉文房用品》、《赏陶识瓷》、《说罐论缸》5本专著出版。 高阿申著书立说的态度是严谨的,他认为“文章千古事,立言和求证都务必要严谨,不能人云亦云,要向社会负责”。亦或是他做过商人吧,他文章的写作手法是十分现实的,通俗易懂呈“白话状”,然并不流于口语化且多有见解。
许多人看专家的著作,会有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甚至,放下了书本,脑袋里便是空白一片。看高阿申的书,像是与他谈话,他会帮你描述至最细微处,也会帮你总结各个朝代器型的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给你释疑,给你解惑。他的文字,每一篇都来自于实践,来自于同器物零距离的接触,包括对仿制品的刨根问底,极其适合收藏爱好者自学。 功成名就的高阿申,现在已经无暇再写书了。他是央视《艺术品投资》栏目专家组的成员,是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的委员,是北京大学资源学院客座教授,是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特聘教授,还是好多古玩研究机构或组织的特约研究员。作为国内知名的古陶瓷研究员、瓷器鉴定专家,高阿申对目前社会上赝品泛滥、假专家泛滥、低劣与抄袭之书泛滥现象很是憎恶。早在2005年10月22日西安召开的第四届全国民间收藏理论研讨会上,高阿申就曾经疾呼过:专家、学者不是神,不懂不要装懂。
收藏爱好者要为那些坦诚说“不懂”的专家鼓掌,要提防那些什么都懂的“专家”。那些什么都懂的“专家”,很可能什么都不懂。一个只有职业学校毕业的普通百姓,因为执着,一步步地走到了今天,最终站在了国家名牌大学的讲堂上,成就了现实版凤凰涅槃的奇迹。 “有一种执着可以绽放奇迹”,这是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毛阿敏的一句唱词。高阿申的奇迹,正是这种执着的完美见证。
本月25/26号【周六 日】高阿申老师携著名鉴定专家张小平老师将莅临广州火车东站为藏家鉴宝,为艺术品投资长眼,古董古玩需鉴定/交易的朋友们,欢迎提前电话或者微信预约哦!张经理【18320061856】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917c393dbb119313c743ffb855390c10/fedf3e6d55fbb2fb8129afed464a20a44723dc8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