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助听器吧 关注:7贴子:215
  • 0回复贴,共1

听力下降的原因:噪音,压力,药物,年龄,疾病,外伤,遗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听力下降的原因:噪音,压力,药物,年龄,疾病,外伤,遗传  医院专家指出,生活中很多很不被在意的因素,可伤害我们的听觉,甚至导致耳聋。下面就列出了伤害听觉的七大因素:   因素一:噪音  伤害部位:中耳、内耳  声音传导的通路是这样的:声音信号经过外耳道——鼓膜震动——听骨(锤骨、镫骨、砧骨)——内耳的液体震动——耳蜗毛细胞发生电冲动——听神经 ——大脑中枢声音感受器,于是我们听到了声音。这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部分出了问题,我们都可能听不到声音。不过影响听力的因素中中耳和内耳的问题更多见。  声音对听觉的伤害主要分两类:一是突然而来的巨大声响,如燃放爆竹;另一种是慢性噪音,长时间在高噪音下工作,听觉不知不觉受到伤害。    处于高噪音的环境中,听觉细胞便会劳损,如果只是短时间,劳损细胞可以复原,以85分贝计算,每天上限是8小时,超过限制,听觉细胞没有足够时间恢复,日积月累就会受损。  因素二:压力  损伤部位:内耳  压力很可能导致突发性耳聋,是神经性耳聋的一种,多为突然一侧耳朵听不到了,可能同时伴有耳鸣、耳朵闷胀的感觉等。  发病机制:压力、疲劳、情绪激动、病毒感染等因素导致肌体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内耳微循环的小动脉痉挛、收缩,导致内耳缺血、缺氧,造成内耳病变,导致内耳感音部分的损害,引起听力下降。  因素三:药物  损害部位:内耳,药物损害了内耳的精细结构。  有耳毒性的药物临床大约90余种,尽管这些年医生和家长都注意了这个问题,但药物性耳聋依旧是后天性耳聋常见原因的第一位,每年大约有3万人左右因药物使用不当发生听力下降,小儿多见,大人也有发生。最常见的是氨基甙类抗生素,其他有抗肿瘤药物、利尿剂、抗炎止痛药等。  因素四:年龄  损害部位:中耳、内耳,主要是内耳病变。  人到老年,肌体各器官功能都会衰退,听觉器官也一样,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趋老化。人到60岁左右,大约有30%会对高频的尖细声产生听力困难,到了80岁左右,50~70%的老人存在高频听力损失。再加上老人容易有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间接导致内耳、耳神经的病变。我们可以通过治疗这些疾病推迟听力下降的时间,减少可能加速听力减退的因素如噪音等。  因素五:疾病  损害部位:中耳、内耳  中耳炎、听神经瘤、耳硬化症等都是可能直接导致听力损失的疾病,通过早期治疗,多数人可以避免耳聋。  因素六:外伤  损害部位:中耳  我们曾经听到过这样的事,某人一耳光下去把孩子打聋了。这是为什么呢?耳道很细,打耳光这个动作带动的高气压直接拍在鼓膜上,震动鼓膜,可能会伤害鼓膜以及听骨链,造成耳聋。  因素七:遗传  损害部位:听神经  50%的耳聋是遗传的,有基因基础。有些孩子出生时是能听见的,后来也会失去听力。


1楼2017-03-18 09:1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