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伐利亚王国吧 关注:40贴子:2,262

回复:德国雇佣兵传奇:16世纪初纵横欧洲的日耳曼佣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克雷亚佐会战中,弗伦茨贝格的火绳枪手部队明显还不成熟,在瑞士步兵的冲击中伤亡惨重,不得不一次次转移阵地。所幸德国雇佣兵的步兵方阵依然稳固。最终得以实现这一“克雷亚佐的奇迹”。战后人们开始质疑火绳枪手部队太脆弱,经不起冲击。但弗伦茨贝格却得出了一个相反的结论:火绳枪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只是需要完善兵种间的协同。这种及时的反思和大胆创新的意识反映出德国雇佣兵的特殊优势。


IP属地:美国61楼2017-03-08 13:43
回复
    从一开始的兵员素质上看,德国南部的市民和农民虽不如瑞士山民那样能吃苦耐劳,但更具灵活性。但瑞士仍死抱着长枪方阵战术不变的时候,德国人开始广泛招募火绳枪手,并把他们放到了一个远比“古时候弓箭手和投石手”更重要的地位。在一次次与瑞士雇佣兵对抗的战斗中,德国人都采取稳妥的防守态势,等待焦急的瑞士雇佣兵主动进攻,这样他们就可以充分发挥方阵周围火绳枪手的巨大威力。当敌人方阵进一步逼近后,火绳枪手久退到长矛兵的身后获得掩护。随着不断的实战磨练,这一战术日臻完善。


    IP属地:美国62楼2017-03-08 13:43
    回复
      八、扬威比柯卡
      在1513年的诺瓦拉战役中,战而效力威尼斯的瑞士兵大败法军,成就了自己军事生涯的辉煌顶点,此后开始走下坡路。在1515年的马里尼亚诺会战中,又一次效力法王的德国雇佣兵表现中规中矩,在法方多兵种协同的优势下大败瑞士雇佣兵。尽管这被认为是法国炮兵和骑兵助阵的功劳,但是德国雇佣兵和瑞士雇佣兵间的胜负天平已经开始扭转。


      IP属地:美国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3楼2017-03-08 14:04
      回复
        正当德国雇佣兵开始迈向巅峰时,他们的创始人马克西米连于1519年去世了。当时他被公认为欧洲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后世对他的评价颇为中肯,认为他有绅士风度,有冒险精神,最重要的是他一开始财力匮乏,最后却凭借高超的政治技巧和毅力获得了很高的地位,这一点尤其令人钦佩。


        IP属地:美国64楼2017-03-08 14:04
        回复
          尽管马克西米连到死也没看到德国雇佣兵在战斗中凭一己之力正面击败瑞士雇佣兵,但他的创举——德国雇佣兵和马克西米连式铠甲都对后世产生巨大的影响。他的孙子查理五世继承了神圣罗马帝国和西班牙王室的宝座,开创了哈布斯堡王室事业的巅峰。帝国雇佣兵的统领弗伦茨贝格有幸成了为祖孙两代皇帝效命的将领之一,大小会战他都一马当先,令查理五世颇为器重。


          IP属地:美国65楼2017-03-08 14:04
          回复
            16世纪20年代起,德国雇佣兵的切口装之风愈演愈烈。有的切口很长,上衣袖子和裤子可以从上至下切成一条条的形状;有的切口虽小,但密密麻麻地斜排或交错,组成有规律的立体图案。一般说来手套和鞋子上的切口都比较小,帽子上的切口很大,是帽子犹如花朵一样一瓣一瓣地展开真。至于裤装,尽管德国人也喜欢当时流行的填充式裤装,但更喜欢裤身宽松的步兵裤,而不喜欢西班牙风格的球形南瓜裤。这种步兵裤每一裤管上有4个透气孔眼,而在此之前曾有过16-18个孔眼的裤型。裤管内的填充物不再是鬃毛或亚麻碎屑,而是大量丝线。


            IP属地:美国66楼2017-03-08 14:04
            回复
              曾经有一种流传已久的说法,认为这种服饰在作战中具有“乔装打扮,不易暴露,攻其不备”的功效。这种说法值得怀疑。也许只有一种可能,即这种宽大、轮廓模糊、色彩斑斓的服装可以使敌方在拼刺时不易找到致命部位。当然这只是一种推测,迄今没有任何具体战例来支持这种说法。


              IP属地:美国67楼2017-03-08 14:05
              回复
                总的来说,德国雇佣兵奇特的军服是一个时代民间时尚流行的产物,而非任何特定技战术需求的结果,也不具有任何明显的伪装和防护效用。即使因其过于奇特,而是对手惊讶以致放松戒备(这种例子发生过),也只适用于最初的阶段。尤其是在大半个欧洲都流行这种服装后,其究竟还具有多少威慑效果就很值得怀疑。


                IP属地:美国68楼2017-03-08 14:05
                回复
                  1522年弗伦茨贝格指挥帝国与教皇联军(主力是德国雇佣兵)翻越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并与4月与法军对峙于比柯卡,这是德国雇佣兵面对瑞士雇佣兵真正扬眉吐气的一役。曾经在拉文纳会战中殊死搏斗的西班牙军和德国雇佣兵此时成为并肩战斗的战友。


                  IP属地:美国69楼2017-03-08 14:05
                  回复
                    当两军汇集一处后,帝国军的总指挥由西班牙人科隆纳担任。他巧妙利用地形,在阵地前方建立了一道土垒的胸墙,由西班牙火枪手和炮手据守胸墙,德国雇佣兵在后面待命出击。瑞士雇佣兵指挥官不顾法军统帅的劝告,执意强攻胸墙。他们最后一次举起如林的长矛,稳步向胸墙冲去,但很快暴露在西班牙人的弹雨中,未及胸墙已有1200余人死亡。


                    IP属地:美国70楼2017-03-08 14:05
                    回复
                      弗伦茨贝格见状指挥德国雇佣兵绕过胸墙向瑞士雇佣兵发起猛烈反击。这是双方的一次真正的对抗。惨烈的肉搏战后,瑞士人丢下3000余具尸体后撤了。而德国雇佣兵则巩固了阵地,等到其他部队到来,赢得了战役的最后胜利。他们终于实现了马克西米连生前的梦想,彻底粉碎了瑞士人的进攻,并从此打消了瑞士人的锐气,迫使其退回其山地。此役后,德国雇佣兵真正成为一支可以横扫欧洲的劲旅,赢得赫赫威名。


                      IP属地:美国71楼2017-03-08 14:06
                      回复
                        九、盛极而衰
                        军人有时是在为敌人活着,消灭敌人后却发现自己的智慧与勇气仿佛随着敌人一同逝去。德国雇佣兵正是如此。马克西米连皇帝的教导一度让他们心烦,可是当这位“最后的骑士”离开他们的时,他们却像迷失的孩子一样开始放纵。


                        IP属地:美国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2楼2017-03-08 14:19
                        回复
                          在1525年的帕维亚战役中他们依然奋勇向前,却触犯了从瑞士雇佣兵就沿袭下来的戒律--不能同胞相残。尽管他们杀死的是一只背弃帝国的雇佣兵“黑色军团”,但毕竟恶劣的先例已开。第二次意大利战争结束后,甚至连他们的“父亲”弗伦茨贝格也不再能约束他们。他们为了迟发的薪水冲进统帅营帐时,看到老将军气愤之下中风倒地,这些在战场上横冲直撞的雇佣兵似乎清醒一刻。但这一切没能持续太久。1527年罗马攻陷后,这些曾被帝国皇帝寄予厚望的步兵又大肆烧杀抢掠。


                          IP属地:美国73楼2017-03-08 14:20
                          回复
                            1528年弗伦茨贝格在又一次平息哗变中被杀,而绝不哗变原本是每个德国雇佣兵入伍时都要大声宣读的行规。这位对帝国忠心耿耿的老将军似乎带走了全部的运气。德国雇佣兵开始走下坡路,很快又遭遇了一次大瘟疫的打击。当年跟随弗伦茨贝格历经千辛万苦翻越阿尔卑斯山的1.2万人,生还者不足半数,剩下的人继续为查理五世效力。


                            IP属地:美国74楼2017-03-08 14:20
                            回复
                              这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尽管有德国血统,却对西班牙更加留恋。随着西班牙自美洲劫掠的一船船白银运到,西班牙的风俗习惯和作战模式,甚至衣着风格开始流行欧洲,潜移默化地将德国雇佣兵边缘化。失去了理想,失去了约束,德国雇佣兵开始颓废,作战技能也逐渐退步。


                              IP属地:美国75楼2017-03-08 14: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