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冥冥中早已注定的巅峰对决,一个决定了华夏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时刻。作为人类冷兵器时代的最大规模会战,长平之战从来就无可避免,在大一统的曙光即将照亮华夏之际,它是黎明前最浓重的黑暗,新生时最深彻的痛苦,华夏民族走向文明所必须付出的惨重代价。
公元前262年,距离秦灭六国还有最后40年,天下局势已经分外明朗,七大战国只有秦赵两国拥有压倒性的实力,它们都在蓄势待发,虎视眈眈地打量着彼此,寻求着彻底击垮对方的机会,这最终酿成了长平之战的爆发。
战争最初源自一个小人物出人意料的举动,是他那双蝴蝶翅膀的扇动,演变为一场席卷天下的风暴。他叫冯亭,是韩国上党郡的郡守,这片土地位于如今山西省东南部的长治一带,号称“地极高,与天为党,故曰上党”,属于太行山脉,连绵山地只有寥寥几条通道可以行军。它是当时秦赵两国都在觊觎的一片战略要地,无论谁得到,都会立刻向对方确立巨大优势。
微妙的是,上党当时属于最弱的韩国,掌握在冯亭手中。
秦国毫不怀疑能从韩国那里夺得上党,此前他们曾无数次痛击这个孱弱的对手。公元前262年,秦军又一次发动攻势,此时已是天下第一名将的武安君白起亲自领军,逼降了上党南面的野王,由此切断上党郡与韩国本土的联系,上党军民立刻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摆在他们面前的道路似乎只剩两条:战死,或者降秦。
《战国策•赵策一》记载,韩桓惠王对此十分惊恐,派人向秦国求和,愿意割让上党,但当时的上党郡守靳<黄重>拒绝割让,准备誓死抵抗秦军,韩王不敢违约,只好将他撤掉,用冯亭取而代之,这位新郡守则在抵御了一个月后,做出了谁也没想到的新决定:主动向赵国投降,并将这块双方都垂涎的土地献给了秦人的死敌。
此时统治赵国的是赵孝成王,即位刚四年,从后面的表现看,他资质平平,但祖父赵武灵王、父亲赵惠文王留给了他一个蒸蒸日上的国家,一支数十万人的强大铁军,这使他自信有资本正面抗衡秦国。面对这块从天而降的馅饼,他惊喜且警惕,为此特意征求了大臣们的意见。
平阳君赵豹反对受地,理由是“圣人甚祸无故之利”,并认为韩国此举是为了嫁祸赵国;平原君赵胜持相反意见,因为以前发兵百万、经年累月也未必能夺得一座城,如今坐收十七城,“此大利,不可失也”。赵孝成王采纳了王叔的意见,或者说,他早做出了决定,只是在等待刚好符合心意的建议。就这样,赵胜作为特使来到上党接收土地,封冯亭为华阳君,还对当地百姓和官吏进行奖励。
对这项举动,太史公颇有微词,称平原君未睹大体、利令智昏,因听信冯亭邪说招致了长平之祸。但其实,冯亭并非见利忘义的小人,他谢绝了赵国的封君,还在长平之战牺牲,用生命洗刷了自己“卖国求荣”的嫌疑。而平原君赵胜固然才干平庸,但把长平失利的后果都算在他一个人头上,同样不公平。
接收上党并不是赵国的失策。和秦国的决战不可避免,在真正开始碰撞前获得这块战略要地,当然会为战争天平中属于赵国的那一端,添上重重的砝码。只是赵王君臣此后的一系列错误决策抵消了这些优势,他们并没有想清,自己到底要一场什么样的战争。
与此恰成对照,秦人的战略意图无比清晰,手段也极为坚决。
秦昭王此时在位已有四十五年。凭借白起的连年征战,秦国先后击垮了山东其他各国,只剩赵国横亘在面前,几年前的阏与之战,它甚至还重创过秦军。想实现统一天下的宏阔目标,秦国必须跨过这个最后也是最强的对手,不光是击败,还要将它彻底摧毁。为此秦国一直在等待机会。
虽然因冯亭不按套路的举动一时陷入被动,秦国还是很快还以颜色,次年(公元前261年)派兵攻取了韩国的堠氏,第三年(公元前260年)由左庶长王龁直取上党。
秦国的战车辚辚启动,上党刚成为赵人的韩国百姓纷纷逃向赵国本土。无论从道义还是利益上讲,赵国都要保卫这片新领土,为此他们同样派出了名将廉颇,统帅大军进驻上党腹地。那个最终成为这场大战的指代、也引起后人各种凭吊感慨的地名,由此第一次出现在史册中,那就是长平。
这片土地位于如今的山西高平,是整个上党山地的要冲,秦军无论是想吞并上党还是夺取邯郸,只能选择西、南两条通道,但它们都在长平交汇,只要赵军守住这里,秦军就无法再前进一步。
从长平本身地势来看,它也是赵军最理想的战场,靳生禾、谢鸿喜两位学者对这一带进行过考察,它东、西、北三面环山,形成一个箕形,以丘陵山地为主,本就不多的平川又被从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境的丹水和多条支流切割,这些都更利于赵军据险而守,而不是秦军铺开兵力大举进攻。
在这片山地,廉颇先行布下了两道防线。前一道防线位于最西端的老马岭,这道山岭南北长40公里,海拔1180米,中间坐落着高平关;关隘东面还设有两座驻兵据点,被称为二鄣城;后一道防线位于丹水以东,这也是赵军的主阵地,其中靠南的一座山被后世称为大粮山或米山,是廉颇发号施令的幕府,以及赵军屯粮的辎重营所在。
秦军则把营垒选在了南面的沁水一带,这里既有河床谷道,便于大军移动,又有充足的水源。如今这附近还有不少地名与长平之战相关,其中一处城邑遗址叫王离城,学者推断它的本名该是王龁城,或许是王龁的幕府所在。城邑坐落在沁水西岸,东西1.5公里,南北1公里,至少可容纳五万人。
形势看起来对秦军相当严峻:赵军已在长平坐拥主场之利,占据了各处险要,进兵运粮也都比长途跋涉的秦军便利,他们只需以逸待劳即可。如果进行长期对峙,战局只会越来越向赵军倾斜,而一旦秦军被迫撤退,廉颇完全有可能抓住机会大举杀出,重创秦军。
然而反复分析之后,王龁,很可能还有他背后的白起,仍然做出了猛攻的选择,事实证明这一决定是正确的。
当年四月,王龁统领秦军开始了首轮攻势,斩杀赵军一名裨将“茄”;六月,秦军攻陷二鄣城,连斩赵军四名都尉;七月,秦军彻底突破了赵军西面的老马岭防线,又是连斩两尉,再一鼓作气向东北进抵丹水西岸,隔水与赵军相峙。
廉颇没有选择夺回老马岭,而是退守丹水以东,深沟高垒坚壁不出;为了稳固防守,他在丹水防线背后,又依山势修建了赵军第三道防线——一条长达百里,呈西北—东南走向的石长城,以此作为守护邯郸的最后一道屏障。做完这些,赵军总算勉强喘了口气,重新在长平站稳脚跟。
战局完全出乎廉颇意料。或许他此前以为,只要一味固守,足以让秦军不战自退,可惜他忘记了一点:赵军是凭借胡服骑射强大起来的,之前的一系列胜利也都是在对戎狄的战斗中取得的。显然,赵军剽悍灵动,更适合开阔地带的运动战,逼仄的长平山地大大限制了他们的战斗力。
这位曾以勇气闻于诸侯的名将,就这样因过分的保守和心存侥幸,错过了先机。之后他再没出现失误,多次击退秦军的进攻,圆满完成了守住长平的任务,但,也仅仅是守住而已。胜利的机会已与赵国失之交臂,如流水从指尖滑落般一去不返。对这一点,廉颇没有意识到,他背后的赵国朝廷更没有意识到。
从长平之战前后的各种反应来看,赵孝成王和大臣们总是首鼠两端。开战前,他们盼着与秦国一决高下,却缺乏殊死一战的决心;战局不利时又心存幻想,试图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全身而退。正是这种犹豫延宕,为失利埋下了祸根。
最能体现这点的是一段插曲。开战之初赵军不利,大臣楼昌建议赵孝成王与秦国议和,另一位大臣虞卿表示反对,建议派使者前往楚、魏两国,做出合纵攻秦的假象,给秦国造成心理压力,再考虑和谈。赵孝成王没有采纳虞卿的主张,依然派出使者郑朱前往秦国。
秦昭王和丞相范雎对此喜出望外,他们兴奋的不是和谈本身,而是赵国这一举动不啻于在昭告自身的犹豫,足以使楚、魏等国对他们的抗秦决心深表怀疑。为了更好利用这个破绽,秦国开始大张旗鼓地在天下宣扬此事,然后,拒绝了赵国的和谈请求。
被羞辱的赵国别无选择,只能继续将筹码不断押向长平,胡服士卒开始昼夜不停地向上党开拔;秦国同样抽调大量兵力和粮草,川流不息发往上党,他们从上党南部的河东、河内地区进发,这一带属于平原地区,还能借助水路,运兵运粮都很快捷,赵军曾期待的秦军粮道不畅的局面,并没有出现。
公元前260年的春天后半段和整个盛夏,全天下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上党,这里的万千沟壑间行进着一支支队伍,如同无数道小溪在流淌,随着不断增兵,双方的国运越来越紧地与这片土地捆绑在一起。夏日渗入第一缕秋凉的时候,长平终于汇集了秦赵两国几乎全部的兵力。赵军人数高达四十五万,几个月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将葬身于此;秦军也不会比这个数字少,战争结束后,他们同样损失了一半以上的兵力。
对双方来说,此时再想抽身已经不可能了,在强硬的敌人面前只能更加强硬,稍有退缩就会满盘皆输、万劫不复。一场旷古大决即将打响,天下列国都在屏息静气等待着那天崩地裂时刻的到来。
就在此时,一则流言开始在赵都邯郸传播:
秦军不惧廉颇,独畏马服子赵括。
公元前262年,距离秦灭六国还有最后40年,天下局势已经分外明朗,七大战国只有秦赵两国拥有压倒性的实力,它们都在蓄势待发,虎视眈眈地打量着彼此,寻求着彻底击垮对方的机会,这最终酿成了长平之战的爆发。
战争最初源自一个小人物出人意料的举动,是他那双蝴蝶翅膀的扇动,演变为一场席卷天下的风暴。他叫冯亭,是韩国上党郡的郡守,这片土地位于如今山西省东南部的长治一带,号称“地极高,与天为党,故曰上党”,属于太行山脉,连绵山地只有寥寥几条通道可以行军。它是当时秦赵两国都在觊觎的一片战略要地,无论谁得到,都会立刻向对方确立巨大优势。
微妙的是,上党当时属于最弱的韩国,掌握在冯亭手中。
秦国毫不怀疑能从韩国那里夺得上党,此前他们曾无数次痛击这个孱弱的对手。公元前262年,秦军又一次发动攻势,此时已是天下第一名将的武安君白起亲自领军,逼降了上党南面的野王,由此切断上党郡与韩国本土的联系,上党军民立刻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摆在他们面前的道路似乎只剩两条:战死,或者降秦。
《战国策•赵策一》记载,韩桓惠王对此十分惊恐,派人向秦国求和,愿意割让上党,但当时的上党郡守靳<黄重>拒绝割让,准备誓死抵抗秦军,韩王不敢违约,只好将他撤掉,用冯亭取而代之,这位新郡守则在抵御了一个月后,做出了谁也没想到的新决定:主动向赵国投降,并将这块双方都垂涎的土地献给了秦人的死敌。
此时统治赵国的是赵孝成王,即位刚四年,从后面的表现看,他资质平平,但祖父赵武灵王、父亲赵惠文王留给了他一个蒸蒸日上的国家,一支数十万人的强大铁军,这使他自信有资本正面抗衡秦国。面对这块从天而降的馅饼,他惊喜且警惕,为此特意征求了大臣们的意见。
平阳君赵豹反对受地,理由是“圣人甚祸无故之利”,并认为韩国此举是为了嫁祸赵国;平原君赵胜持相反意见,因为以前发兵百万、经年累月也未必能夺得一座城,如今坐收十七城,“此大利,不可失也”。赵孝成王采纳了王叔的意见,或者说,他早做出了决定,只是在等待刚好符合心意的建议。就这样,赵胜作为特使来到上党接收土地,封冯亭为华阳君,还对当地百姓和官吏进行奖励。
对这项举动,太史公颇有微词,称平原君未睹大体、利令智昏,因听信冯亭邪说招致了长平之祸。但其实,冯亭并非见利忘义的小人,他谢绝了赵国的封君,还在长平之战牺牲,用生命洗刷了自己“卖国求荣”的嫌疑。而平原君赵胜固然才干平庸,但把长平失利的后果都算在他一个人头上,同样不公平。
接收上党并不是赵国的失策。和秦国的决战不可避免,在真正开始碰撞前获得这块战略要地,当然会为战争天平中属于赵国的那一端,添上重重的砝码。只是赵王君臣此后的一系列错误决策抵消了这些优势,他们并没有想清,自己到底要一场什么样的战争。
与此恰成对照,秦人的战略意图无比清晰,手段也极为坚决。
秦昭王此时在位已有四十五年。凭借白起的连年征战,秦国先后击垮了山东其他各国,只剩赵国横亘在面前,几年前的阏与之战,它甚至还重创过秦军。想实现统一天下的宏阔目标,秦国必须跨过这个最后也是最强的对手,不光是击败,还要将它彻底摧毁。为此秦国一直在等待机会。
虽然因冯亭不按套路的举动一时陷入被动,秦国还是很快还以颜色,次年(公元前261年)派兵攻取了韩国的堠氏,第三年(公元前260年)由左庶长王龁直取上党。
秦国的战车辚辚启动,上党刚成为赵人的韩国百姓纷纷逃向赵国本土。无论从道义还是利益上讲,赵国都要保卫这片新领土,为此他们同样派出了名将廉颇,统帅大军进驻上党腹地。那个最终成为这场大战的指代、也引起后人各种凭吊感慨的地名,由此第一次出现在史册中,那就是长平。
这片土地位于如今的山西高平,是整个上党山地的要冲,秦军无论是想吞并上党还是夺取邯郸,只能选择西、南两条通道,但它们都在长平交汇,只要赵军守住这里,秦军就无法再前进一步。
从长平本身地势来看,它也是赵军最理想的战场,靳生禾、谢鸿喜两位学者对这一带进行过考察,它东、西、北三面环山,形成一个箕形,以丘陵山地为主,本就不多的平川又被从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境的丹水和多条支流切割,这些都更利于赵军据险而守,而不是秦军铺开兵力大举进攻。
在这片山地,廉颇先行布下了两道防线。前一道防线位于最西端的老马岭,这道山岭南北长40公里,海拔1180米,中间坐落着高平关;关隘东面还设有两座驻兵据点,被称为二鄣城;后一道防线位于丹水以东,这也是赵军的主阵地,其中靠南的一座山被后世称为大粮山或米山,是廉颇发号施令的幕府,以及赵军屯粮的辎重营所在。
秦军则把营垒选在了南面的沁水一带,这里既有河床谷道,便于大军移动,又有充足的水源。如今这附近还有不少地名与长平之战相关,其中一处城邑遗址叫王离城,学者推断它的本名该是王龁城,或许是王龁的幕府所在。城邑坐落在沁水西岸,东西1.5公里,南北1公里,至少可容纳五万人。
形势看起来对秦军相当严峻:赵军已在长平坐拥主场之利,占据了各处险要,进兵运粮也都比长途跋涉的秦军便利,他们只需以逸待劳即可。如果进行长期对峙,战局只会越来越向赵军倾斜,而一旦秦军被迫撤退,廉颇完全有可能抓住机会大举杀出,重创秦军。
然而反复分析之后,王龁,很可能还有他背后的白起,仍然做出了猛攻的选择,事实证明这一决定是正确的。
当年四月,王龁统领秦军开始了首轮攻势,斩杀赵军一名裨将“茄”;六月,秦军攻陷二鄣城,连斩赵军四名都尉;七月,秦军彻底突破了赵军西面的老马岭防线,又是连斩两尉,再一鼓作气向东北进抵丹水西岸,隔水与赵军相峙。
廉颇没有选择夺回老马岭,而是退守丹水以东,深沟高垒坚壁不出;为了稳固防守,他在丹水防线背后,又依山势修建了赵军第三道防线——一条长达百里,呈西北—东南走向的石长城,以此作为守护邯郸的最后一道屏障。做完这些,赵军总算勉强喘了口气,重新在长平站稳脚跟。
战局完全出乎廉颇意料。或许他此前以为,只要一味固守,足以让秦军不战自退,可惜他忘记了一点:赵军是凭借胡服骑射强大起来的,之前的一系列胜利也都是在对戎狄的战斗中取得的。显然,赵军剽悍灵动,更适合开阔地带的运动战,逼仄的长平山地大大限制了他们的战斗力。
这位曾以勇气闻于诸侯的名将,就这样因过分的保守和心存侥幸,错过了先机。之后他再没出现失误,多次击退秦军的进攻,圆满完成了守住长平的任务,但,也仅仅是守住而已。胜利的机会已与赵国失之交臂,如流水从指尖滑落般一去不返。对这一点,廉颇没有意识到,他背后的赵国朝廷更没有意识到。
从长平之战前后的各种反应来看,赵孝成王和大臣们总是首鼠两端。开战前,他们盼着与秦国一决高下,却缺乏殊死一战的决心;战局不利时又心存幻想,试图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全身而退。正是这种犹豫延宕,为失利埋下了祸根。
最能体现这点的是一段插曲。开战之初赵军不利,大臣楼昌建议赵孝成王与秦国议和,另一位大臣虞卿表示反对,建议派使者前往楚、魏两国,做出合纵攻秦的假象,给秦国造成心理压力,再考虑和谈。赵孝成王没有采纳虞卿的主张,依然派出使者郑朱前往秦国。
秦昭王和丞相范雎对此喜出望外,他们兴奋的不是和谈本身,而是赵国这一举动不啻于在昭告自身的犹豫,足以使楚、魏等国对他们的抗秦决心深表怀疑。为了更好利用这个破绽,秦国开始大张旗鼓地在天下宣扬此事,然后,拒绝了赵国的和谈请求。
被羞辱的赵国别无选择,只能继续将筹码不断押向长平,胡服士卒开始昼夜不停地向上党开拔;秦国同样抽调大量兵力和粮草,川流不息发往上党,他们从上党南部的河东、河内地区进发,这一带属于平原地区,还能借助水路,运兵运粮都很快捷,赵军曾期待的秦军粮道不畅的局面,并没有出现。
公元前260年的春天后半段和整个盛夏,全天下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上党,这里的万千沟壑间行进着一支支队伍,如同无数道小溪在流淌,随着不断增兵,双方的国运越来越紧地与这片土地捆绑在一起。夏日渗入第一缕秋凉的时候,长平终于汇集了秦赵两国几乎全部的兵力。赵军人数高达四十五万,几个月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将葬身于此;秦军也不会比这个数字少,战争结束后,他们同样损失了一半以上的兵力。
对双方来说,此时再想抽身已经不可能了,在强硬的敌人面前只能更加强硬,稍有退缩就会满盘皆输、万劫不复。一场旷古大决即将打响,天下列国都在屏息静气等待着那天崩地裂时刻的到来。
就在此时,一则流言开始在赵都邯郸传播:
秦军不惧廉颇,独畏马服子赵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