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森(1911年7月[1] —1942年2月17日[2] ) 原名赵宝森,又名赵寒,陕西蒲城县人。193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3月赴延安,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战爆发后被派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独立一师工作,任33大队总支部书记。1938年6月率40多人到冀东,在河北兴隆一带开辟抗日游击区。1939年4月下旬,杀死前来劝降自己的日本遵化宪兵队军曹池本信次郎。1939年秋包森被任命为冀东军区副司令员。1942年2月17日,包森所部在遵化境内野虎山一带与日伪一部遭遇,指挥战斗中不幸胸部中弹牺牲,终年31岁,牺牲时任八路军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
包森在冀东的四年,主要有下列功绩:支援了冀东抗日大暴动;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了冀东游击战争;开辟了以盘山为中心的西部游击根据地;打治安军战役中立下了突出的军功;建立了一支能打能拼的部队——十三团。 战友的评价“中国的夏伯阳”——叶剑英评价包森“作战最勇敢,执行任务最坚决,立的战功最大,创造了以少胜多、成营成团消灭敌人的奇迹,充分表现出他的军事指挥才能。”“包森在冀东是打天下的” ——李运昌评价包森在敌人中的影响日伪军惧怕他,日军听说包森的军队到了,便会有人摸著脑袋:“死了死了的”;伪军们口角,便常以“出门打仗碰上老包”为咒语。就连冈村宁次也哀叹:“到冀东如入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