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贴,还得老调重弹从包浆说起,各位盘友接触珠面的手掌,每天依遗传体质的不同,或多或少、年复一年,不停的在分泌脱落皮屑、油脂、汗酸,说直接点,浆就是这些个玩意日积月累化学反应吸收包覆出来的。
所以,不管你是干手湿手,有意或无意,珠串一上手,就属于油盘了,只是量多量少的界限问题。别以为戴上个棉手套就不算,时间长了,油脂也能透过手套传达到珠面,一样的效果。
(顺带说一句给新手们,如果有手汗,珠子单纯接触汗酸,很快会黑。如果戴手套,纯干净的棉手套盘不出包浆的,只是抛亮珠子,再往后的最高境界也就达到玻璃底而已。但如果你每天戴着手套往脸上头上身上抹抹又撸,串子铁定很快出浆,相对于把串往脸上蹭,手套抹脸又盘珠,油分会更均匀渗透,抛亮度更高,只是时间长了那味……)
这里还有个特点,胖的人更多排出的是油脂,没有歧意,科学分析而已,确实皮下的脂肪多过水份嘛;而瘦的人汗酸要多于油脂,在盘玩金刚时占优势,但盘木珠,就得靠边站了,为什么?木珠喜油呗,这就是手厚实的哥们姐妹,盘出的六道串那么出众的原因。
(另外再说一点,盘珠用的神器之一,麂皮,之所以能出这么好的抛光效果,一方面是因为材质确实够细腻,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一般人不知道,是因为皮里包含的微量鹿油脂,起到了帮助麂皮抛光润滑的作用,另外由于鹿油特殊的耐熔性,和蜡类似不易挥发,在珠面形成厚实的保护层,让六道木时间长了甚至还能形成独特的包浆,不过前提是你要买到真鹿真麂皮。)
那是不是手上出油少的兄弟姐妹就没前途了?不是啊,额外补充点和人体分泌近似的油脂就行了,那用什么油好呢?这就是本帖的中心思想了。
虽进化史不同,但人是动物却是改变不了的,动物油有很多种,包含的成分都和人油近似,五颜六色缤纷斑斓不说,又因为包含一些特殊物质而功效各不相同,全球人民实践并普遍都有认知有很多,例如马油治皮肤,虎油治风湿,鹿油催乳,鲸脂防栓,海豹油抗癌……
不过盘玩界从来没人就这个做实验,对比各种不同的油脂,在相同的文玩品上的效果,估计也是多数人觉得这样的搜集工程庞大琐碎,劳命伤财不划算,但换句话说,只要做了,就绝对是前无古人,空前绝后的。所以才逐渐动了这个心思,不求绝后,但求空前。
于是从去年加入本吧发的第一帖后,就利用各种关系,途径,网络,不停的在收集,截止昨天,国内国外,天上地下,江河湖海,总收集的动物油脂及油脂副产品达到两百多种。
有些个大膘肥的,一整就一大瓶,小的几百个提炼一整天,也就得个几滴十来毫升,而有些,因为是当废料拿的,随便能捡,就比如整个江浙,在为青鱼嘴里的那块石头争抢时,遍地的青鱼脂都没人关注。
仍然有些得亲自出马,你要天天蜗居在城里不到实地,绝对弄不到。各国的海之关,有些又特卡,超过一定的量,就要求报申报批,有些快递进来费用都是油的数倍。
以其中的一个“科”油来说,如果不是一搞生物科研的朋友,知道我好这口,以生物标本的名义不远万里从国外带进来,只怕这一辈子,也不会有人知道这玩意在珠子上会是什么功效。这样的油,下一次真还拿不到了。
不过即使这样专心了,也有些没弄到,但凡能弄的,也已托付了人帮忙,陆续会到达。不是电商网络发达,而我平时的交际圈也算较广,真还不容易。
怎么样,够疯狂吧,我这人玩东西就这样,专注上了,就不计代价,总比心里面老憋屈着个“为什么”强。不过问题也来了,珠子严重不够用啊,又没人免费提供,先压缩点实验吧。先弄个56种代表试试,民族数嘛,听着就吉利。且有部分从属上来说也有点重复,例如马、驴、骡,云南山羊和澳洲绵羊之类。
(这段时间,闲暇的时候,每天融融油,盘盘珠子,看油由液态转为凝结的固体,倒也算别有一番心境和感慨。)
而实验的珠串呢,开始的时候也就只是单纯的想着六道木,但后来一想啊,实验起码耗时一年,试问人生有几个一年可以重复,玩都玩这么大了,索性弄得更大点,然后又陆续拿了些比如老三件的星月、金刚、凤眼,像檀、楠、菩提根、崖柏、砗磲这类各有一定代表性的珠串,但这些和六道木无关,这里就不多发了,后面会陆续在相关的吧里出现,有兴趣的可以关注一下。况且这次这么多的油脂,要弄齐下次,不知道猴年马月,还有没有机会了。
好了,杂话就不多说,上张镇楼图,说说本次实验的几个目的。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8806955212d5ad6eaaf964e2b1ca39a3/301173b5c9ea15ce6cce4e9fbf003af33a87b22a.jpg)
所以,不管你是干手湿手,有意或无意,珠串一上手,就属于油盘了,只是量多量少的界限问题。别以为戴上个棉手套就不算,时间长了,油脂也能透过手套传达到珠面,一样的效果。
(顺带说一句给新手们,如果有手汗,珠子单纯接触汗酸,很快会黑。如果戴手套,纯干净的棉手套盘不出包浆的,只是抛亮珠子,再往后的最高境界也就达到玻璃底而已。但如果你每天戴着手套往脸上头上身上抹抹又撸,串子铁定很快出浆,相对于把串往脸上蹭,手套抹脸又盘珠,油分会更均匀渗透,抛亮度更高,只是时间长了那味……)
这里还有个特点,胖的人更多排出的是油脂,没有歧意,科学分析而已,确实皮下的脂肪多过水份嘛;而瘦的人汗酸要多于油脂,在盘玩金刚时占优势,但盘木珠,就得靠边站了,为什么?木珠喜油呗,这就是手厚实的哥们姐妹,盘出的六道串那么出众的原因。
(另外再说一点,盘珠用的神器之一,麂皮,之所以能出这么好的抛光效果,一方面是因为材质确实够细腻,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一般人不知道,是因为皮里包含的微量鹿油脂,起到了帮助麂皮抛光润滑的作用,另外由于鹿油特殊的耐熔性,和蜡类似不易挥发,在珠面形成厚实的保护层,让六道木时间长了甚至还能形成独特的包浆,不过前提是你要买到真鹿真麂皮。)
那是不是手上出油少的兄弟姐妹就没前途了?不是啊,额外补充点和人体分泌近似的油脂就行了,那用什么油好呢?这就是本帖的中心思想了。
虽进化史不同,但人是动物却是改变不了的,动物油有很多种,包含的成分都和人油近似,五颜六色缤纷斑斓不说,又因为包含一些特殊物质而功效各不相同,全球人民实践并普遍都有认知有很多,例如马油治皮肤,虎油治风湿,鹿油催乳,鲸脂防栓,海豹油抗癌……
不过盘玩界从来没人就这个做实验,对比各种不同的油脂,在相同的文玩品上的效果,估计也是多数人觉得这样的搜集工程庞大琐碎,劳命伤财不划算,但换句话说,只要做了,就绝对是前无古人,空前绝后的。所以才逐渐动了这个心思,不求绝后,但求空前。
于是从去年加入本吧发的第一帖后,就利用各种关系,途径,网络,不停的在收集,截止昨天,国内国外,天上地下,江河湖海,总收集的动物油脂及油脂副产品达到两百多种。
有些个大膘肥的,一整就一大瓶,小的几百个提炼一整天,也就得个几滴十来毫升,而有些,因为是当废料拿的,随便能捡,就比如整个江浙,在为青鱼嘴里的那块石头争抢时,遍地的青鱼脂都没人关注。
仍然有些得亲自出马,你要天天蜗居在城里不到实地,绝对弄不到。各国的海之关,有些又特卡,超过一定的量,就要求报申报批,有些快递进来费用都是油的数倍。
以其中的一个“科”油来说,如果不是一搞生物科研的朋友,知道我好这口,以生物标本的名义不远万里从国外带进来,只怕这一辈子,也不会有人知道这玩意在珠子上会是什么功效。这样的油,下一次真还拿不到了。
不过即使这样专心了,也有些没弄到,但凡能弄的,也已托付了人帮忙,陆续会到达。不是电商网络发达,而我平时的交际圈也算较广,真还不容易。
怎么样,够疯狂吧,我这人玩东西就这样,专注上了,就不计代价,总比心里面老憋屈着个“为什么”强。不过问题也来了,珠子严重不够用啊,又没人免费提供,先压缩点实验吧。先弄个56种代表试试,民族数嘛,听着就吉利。且有部分从属上来说也有点重复,例如马、驴、骡,云南山羊和澳洲绵羊之类。
(这段时间,闲暇的时候,每天融融油,盘盘珠子,看油由液态转为凝结的固体,倒也算别有一番心境和感慨。)
而实验的珠串呢,开始的时候也就只是单纯的想着六道木,但后来一想啊,实验起码耗时一年,试问人生有几个一年可以重复,玩都玩这么大了,索性弄得更大点,然后又陆续拿了些比如老三件的星月、金刚、凤眼,像檀、楠、菩提根、崖柏、砗磲这类各有一定代表性的珠串,但这些和六道木无关,这里就不多发了,后面会陆续在相关的吧里出现,有兴趣的可以关注一下。况且这次这么多的油脂,要弄齐下次,不知道猴年马月,还有没有机会了。
好了,杂话就不多说,上张镇楼图,说说本次实验的几个目的。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8806955212d5ad6eaaf964e2b1ca39a3/301173b5c9ea15ce6cce4e9fbf003af33a87b22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