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吧 关注:687,341贴子:3,367,485

回复:古代战争是这样打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四。农耕文明邂逅游牧文明。
众所周知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主要是依靠骑兵单一兵种作战,但是骑兵和骑兵也是很不同的,冷兵器时代的骑兵主要分为重甲骑兵和轻骑兵。
重甲骑兵的出现较晚,因为它需要人马皆披重甲,作战时冲入敌阵依靠马的冲击力杀伤敌人,除了需要马镫为前提以外还需要有较高的金属冶炼技术支持。这种骑兵在欧洲比较多,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长期以轻骑兵为主,到辽金元时期才出现重甲骑兵,但是数量也很有限。
很多电视剧里描写中国古代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战争就是两军冲到一起乱打一气,甚至两军冲到一起后马不动了,人坐在马上互砍,或者干脆直接跳下马来……要是真的这样那我们就不用怕游牧民族了,古代游牧骑兵打中原步兵,理念先进的很,类似于今天的“非接触作战”。


16楼2017-02-20 09:31
收起回复
    当游牧民族骑兵冲到距离农耕民族步兵阵的最佳射程内时就开始转向,骑着马飞快地绕着军阵转圈,同时不停地放箭。汉族士兵根本没法近身,他们只有两条腿,只能位于圆心中间被动挨打,想追人家追不上,想跑也跑不了,游牧骑兵依靠马匹,机动性极强,会一直保持最佳射程距离,既不和你近身还能射中你,那种感觉就像美国打科索沃战争一样,清一色的“防区外打击”,或者更形象一点说非常像游戏里的“放风筝”战术。
    如果中原步兵依靠弓箭手跟游牧骑兵对射,大家可以想象,骑在马上飞快转圈的游牧骑兵是移动目标,而汉族弓箭手基本上属于固定目标,所以说汉族步兵面对游牧骑兵的时候完全处于劣势非常被动,唯一能够依靠的只有地形。 当然说唯一可能有点过了,后世一些兵家也在这种长期被动挨打的情况下思考了怎么破游牧骑兵。


    17楼2017-02-20 09:36
    收起回复
      还没写到重点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7-02-20 09:45
      收起回复
        五、依靠地形对抗游牧骑兵的典型——白登山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亲自率兵迎战匈奴,被围困于白登山,最后是靠着陈平走“夫人路线”,去贿赂匈奴阏氏才得了一条生路。
        我曾经看过白登山那个地形,只有孤零零的一个山包,也多亏刘邦依托了那个山包,骑兵不擅仰攻才选择了围困,如果军阵列在周围的平原上恐怕汉朝七年就亡了,比秦还得短。
        中原步兵要想挽回面对游牧民族时的被动局面,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寻找有利地形,或者逼骑兵下马。像刘邦那样“上山”就是很好的选择,如果骑兵爬坡冲锋就会丧失速度优势,就没那么可怕了。而且山上有遮蔽,你也没发绕着我放箭,如果骑兵强行上山还可以借着山势用巨石和滚木招呼。


        19楼2017-02-20 13:46
        收起回复
          除了上山,下水也是对付游牧民族的好办法。
          韩世忠之所以能取得黄天荡大捷,就是凭借水军。称雄世界的蒙古骑兵下了海去打日本,结果也很惨。
          总之一定要依托有利地形。如果找不到特别有利的地形那就去创造有利地形,这样就有了长城。 战国开始,北方各国就分别修建了长城阻挡游牧民族,秦长城就是在这些长城的基础上修建的。
          除了依托地形、修建防御工事以外,中原民族应对游牧民族的另一个方式就是学习他们的作战模式。


          20楼2017-02-20 13:54
          回复
            最后一段全是胡扯!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7-02-20 14:04
            收起回复
              历史上最早学习游牧民族作战形式的就是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由于赵国与北方游牧民族长期交战,赵武灵王意识到胡人的作战模式更加实用,所以开始建设了中国最早的骑兵军团,为了适应骑兵作战在武器和服饰上也全面学习胡人。胡服骑射使赵国的军事实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解锁了新技能后赵武灵王第一个收拾的就是不安分的邻居秦国,曾经一度险些灭掉秦国。
              秦国吃了骑兵的亏也开始大力发展骑兵,到秦始皇时期秦国的骑兵军团已经相当强大了,在秦赵长平之战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机动迂回切断赵军粮道的正是秦国的骑兵军团。
              在秦俑2号坑内,保存着一支完整的“秦骑兵军团”,为了解放双腿他们没有身着传统的长袍而是穿着了胡人的短衣,肩部也没有铠甲,便于使用弓箭时快速瞄准。
              这些骑兵俑一手拉缰绳一手持弓,没有配备长兵器,可见其与北方游牧民族一样的轻骑兵属性,整个秦俑中的骑兵都没有马镫,再次印证了当时马镫还没有出现。


              22楼2017-02-20 14:08
              收起回复


                23楼2017-02-20 14:10
                回复
                  战国以及汉朝前期,都出现了成规模的骑兵军团,但是规模还是太小,原因就是中原不产马匹,而且马匹品种也不好。 骑兵真正开始取代步兵成为汉军的主力兵种是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为了改变对匈作战的被动局面,大力发展骑兵,从西域引进良种,为了引进良种马不惜多次发动战争,最终汉武帝能够实现北击匈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从匈奴手中夺取了河套平原(那里有鄂尔多斯草原,赵武灵王能够实现“胡服骑射”也是由于夺取了这一地区),获得了马匹繁育基地。
                  以后的历史中,华夏文明能否有效抗击游牧民族很关键的一点就看能不能保持对马匹繁育基地的控制。
                  这种控制要花费巨大的成本,因为马匹繁育基地都在草原地区,农耕民族为了控制草原地区要在那里筑城、屯兵、移民,中原人过不惯游牧生活,草原上又不适于耕种,因此粮食都要从内地运过去,路上消耗的粮食比运到的粮食还要多。
                  因此并不是从汉以后的中原王朝都有能力以骑兵为主力兵种。没有骑兵为主力,那么在对抗游牧骑兵的时候,除了前面讲到的上山、下水、修建防御工事、学习游牧骑兵战术之外,历代优秀兵家也有自己对抗骑兵的方式,特别是宋朝,几乎都是以步兵为主力的朝代(养马基地都在辽、西夏、后面的金控制之中),有人取了一个牛逼哄哄的名字,叫做以步制骑。


                  24楼2017-02-20 14:17
                  回复
                    六、历代优秀的以步制骑、以骑制骑
                    凡是谈到克制游牧骑兵的阵法,都要讲一讲有名的“却月阵”。那就先说说这个却月阵
                    构成“却月阵”的条件稍显复杂,具体包括地理条件、兵器、兵种和兵力配置。
                      地理条件:河水。因为晋军有制水权,所以河水可以保障“却月阵”后方及侧翼的安全,不必担心被敌军合围。
                      视野宽广的平坦河岸。良好的视野便于观察敌我双方的行动,及时掌握战场的情况;平坦地势则可以使敌军失去地形优势,而晋军可在高大战船上俯瞰战场,相当于占据了制高点。
                      兵器:战船。用来控制水道、运送兵源和作战物资,一但战事不利,还可以接应阵中的晋军。战车。用来抵抗敌军骑兵的冲击,起防御作用。盾牌。保护战车。杖、弩、锤、槊等。用来杀伤敌军。
                      兵种: 步兵。包括车兵、弩兵等,是作战的主力。 水军。骑兵。用来追击逃敌,数量不会太多。
                      兵力配置:在距水百余步之处用战车百乘布下弧形“却月阵”,两头抱河,以河岸为月弦,每辆战车设置7名持杖士卒,共计700人;布阵后,再派2000士兵上岸接应,并携带大弩百张,每辆战车上各加设20名士卒,并在车辕上张设盾牌,保护战车。
                      因为“却月阵”是弧形,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弧形可以分散受力点的力,有着良好的抗冲击能力;阵内士兵又因有杖、弩、槊等武器,所以杀伤力非常强;同时阵内士兵背水为阵,可起到“陷之死地而后生”的效果。


                    25楼2017-02-20 14:39
                    收起回复
                      “却月阵”的局限性
                      刘裕凭“却月阵”以近2700名步兵破魏军3万多骑兵,显示了强大的威力。现在的很多军事爱好者一谈及以步制骑的问题时,必言“却月阵”之妙。但让人不解的是,“却月阵”就像昙花一现,虽然史书中记载详细,但此役过后,再无人使用此阵,让人疑惑丛生。在这以后,只有明朝时戚继光在西北对蒙古骑兵的作战中用车结阵、大破蒙古铁骑的战例能勉强算有些相似。
                      戚继光在草原上令步兵用铁甲战车结阵,使得蒙古骑兵的机动性无从发挥,同时发挥明军步兵在火器上的优势,最后以明军骑兵包抄大破蒙古小王爷部的战例有些类似。所不同的是,明军在草原上作战,而晋军则是背靠黄河;明军倚靠战车,晋军则倚靠水军;明军杀伤敌最大的武器是火器,如火炮、火枪等,晋军则用强弓硬弩和长矛。虽然相隔了几乎千年,但戚继光显然是从刘裕“却月阵”的战例中悟出了精髓。由此可见,中华5000年历史上虽然有很长一段历史是提倡“儒学”、“海内共存”,但众多军事家还是靠自己的聪明智慧及魄力,在中华5000年的历史上书写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胜利。这些胜利“不同之中的相同之处”在于,其都是在与北方的游牧民族骑兵作战时所取得的。也正是靠着这些卓越军事家的所创造的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中华5000年的文明才得以延续至今,不象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在游牧民族骑兵的入侵下土崩瓦解。


                      26楼2017-02-20 14:42
                      回复
                        除了却月阵,在以步制骑方面取得重大成果的超级牛人诸葛亮发明了很多对付骑兵的另类武器:首先是絆马钉,这个玩意儿设计独特,不管你怎么扔到地上,总有一面铁钉朝上。打仗前就洒在骑兵即将冲击的地带,骑兵到来时,马蹄就会被扎烂。其使用方法类似今天修自行车的小贩在路上洒图钉。当然,唯一的区别在于,马被扎后,是不会有人帮你补的。
                        第二招是大车,诸葛亮的军队都配备有木车,当发现骑兵时,就将木车挡在步兵前面,用来阻挡骑兵冲击,也算是木械化部队了。
                        最狠的是第三招,也是诸葛亮最神奇的发明,连弩,这绝对是当年的机关枪,据史料记载,这种连弩是一击十发,杀伤力极大,所以当年的魏军骑兵很畏惧与蜀军交锋。
                        但是前两种都有致命的弱点,都是防御性质的。而至于连弩则由于制造工艺复杂,操作性太强等原因并没有在此时发扬光大。


                        27楼2017-02-20 14:51
                        回复
                          骑兵的颠峰
                          蒙古骑兵横扫欧亚的故事大家都清楚,我就不多说了。当时的蒙古骑兵可以称的上是冷兵器时代的超级兵种。蒙古骑兵极度刻苦耐劳,他们可以连续几个月吃马肉,喝马奶。连续行军然后突然出现在欧洲人的眼前。于是颇有自省精神的把”上帝之鞭“的称号送给了成吉思汗。而我们要看到的一点就是,在入侵欧洲前,蒙古人先征服了当时科技第一大国 中土 。先进科技对蒙古骑兵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他们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高质量铁箭头供应,其次中土的强悍装甲:罗圈甲 这种在重量和防御性能达到完美平衡的甲胄使得蒙古骑兵的生存能力更强了。
                          蒙古的军事制度虽然简单,却很实用,他们没有南宋那些无用的官僚机构,作战时采用小股骑兵试探,然后采取突然袭击的方法对敌方薄弱部位实施冲击。一旦攻击受挫,立刻撤走,然后寻机从侧面突破。机动,这是蒙古军队的最大优点。更让人难以相信的是,蒙古军队的武器也比南宋更先进,他们天才的发明了当时最为可怕的弓,其射程可达300米,无论多厚的铠甲都难以抵挡。只有最精锐的南宋军队装备的神臂弓才能与之相比。但战争中,武器从来都不是最重要的,作战的士兵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和蒙古人打仗是一种很痛苦的事,因为他们并不与对方直接用刀剑厮杀,其最重要的武器就是弓箭。当你碰到蒙古骑兵时,你的噩梦就开始了。进攻前射箭,进攻的过程中射箭,甚至在他逃跑时,还在射箭。你追也追不上,打也打不着,这种类似无赖的打法可以把人逼疯!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的蒙古军队进攻东欧时,那些体格远远比他们健壮的欧洲人被打得落花流水的原因。他们基本上都不是被刀剑砍死的,而是被箭射死。
                          PS:铁血有篇关于法国重骑兵和蒙古骑兵比较的帖子,在蒙古骑兵面前别说是三流的法兰西骑兵,就算是古希
                          腊时期那个超级强悍的斯巴达勇士 ,还有什么英国长弓 全是一堆豆腐渣!!豆腐渣 这个形容词我喜欢。


                          28楼2017-02-20 14:54
                          收起回复
                            楼主继续,我还在看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17-02-20 15:01
                            收起回复
                              以骑制骑的先进人物。——卫青、霍去病、李陵
                              在汉朝时期、北方的匈奴部队在冒顿的经营下已成北方最强大的势力,对中土的威胁极大。“纵精兵四十万骑围高帝于白登”和遗书高后之举,使得刘汉在此后数十年时间内,无力北顾,而只有靠和亲送礼等手段,委曲求全,以暂时缓解矛盾激化,解除边境压力。直到汉武帝时,倚文景四十年生聚之财、挟国富民强之威,才终于能有精力和能力北顾。卫青、霍去病所率领的军队,虽然步兵还是在人数上多于骑兵,但是此时军中骑兵毫无疑问是主力。多次北击匈奴均依赖骑兵获胜。
                              除了此时国力强盛,军队马匹大增,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中土对弓箭的发展和使用。当时对抗骑兵的步兵排阵方式基本上都是:重装步兵持盾在前,弓箭其后,迎战游牧骑兵的冲击,而亲率精锐骑兵突袭。


                              30楼2017-02-20 15:0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