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记吧 关注:4贴子:21
  • 0回复贴,共1

记账到底有什么用?(附职场前三年记账实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工作以前,我记账的动力是第一次实习。当时带着父母给的一笔钱就一个人去了美国,很怕带的钱不够用,所以记下了每天的花销,一丝不苟。这也奠定了我后来记账方式的基础,每笔花销都会记。
有人说,记账是反人类的行为。明明知道自己要消费,为什么还要记下来呢?我只是把它当做一种习惯,甚至乐趣,每个月看着自己能存下来钱,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记账方法有很多种,可以用各种app,可以用电脑;可以每笔记,可以只记超过一定金额的;可以只记支出,可以同时记理财收益。我的方法是尽量每天记下来支出,月底把工资、报销、理财收益一起加起来,减掉支出就知道这个月剩余多少。
今天整理了一下工作前三年的记账日志,觉得挺有意思的。
首先是支出方面,下图01代表第一年,不是2001年。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很明显支出逐年增加,第三年时已经接近第一年的3倍!这充分表明记账并没有让我少花钱呀。。。但是呢,至少我知道钱花到哪里去了。。。

于是,聪明的小编根据类别进一步分析,钱包君究竟为什么瘪了呢?尤其是第二年9月和第三年3月、6月这几个高峰值。如果去掉这几个高峰,其实还是稳步上升的,一定有什么特殊原因。。。

没错,我发现自己的支出类别中,“购物”和“其他”是大头,吃饭等活动根本微不足道(难以相信我真的是一个称职的吃货吗?!)这里的购物特指买衣服和护肤品化妆品(也就是必须品),任何电子产品、包包等金额较大的都会放在其他,另外其他也包括旅游支出、给父母买东西。
乍一看,我也不记得那几个高峰的钱花到哪儿去了,这也是记账的一个好处。翻看记录,原来第二年9月买了iPad,同时还交了cfa考试的几千块钱,所以当时那个月直接入不敷出了。不过这些钱不能省(ipad是孝敬我妈的),所以下个月我又开始吃喝玩乐了^^
平心而论,购物和其他也是最决定职场新人月光族还是有积蓄。虽然我并没有刻意通过记账来控制消费,但是如果某个月购物太多,我会在月中就发现这个月可能要月光啦,心理上还是会想这个东西是不是一定要买?如果下个月买会不会死?通常我都会拖到下个月1号或2号买,这也既不影响自己消费的快感,也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当月的支出,延后消费。

总的来说,工作第一年省钱非常难,第二年开始如果撇开那几个高峰期还是大部分时候都有结余的。同时第二年第三年我去了一趟南半球旅游、换了电脑和手机、给父母也买过一些东西,能用自己挣的钱改善生活孝敬父母我个人觉得与理财一样重要。现在我也很清楚自己每个月大概花多少,有多少钱是可以稳定用来理财的,也就是俗话说的“闲钱”。
记账是理财的第一步,这句话我非常同意。只有非常了解自己的家庭财务状况,才能为将来做好预算,在不影响生活的情况下进行理财和投资。
使用一起记APP记账,不仅能记自己的,还能让其他家庭成员参与进来一起记账。

记账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自己喜欢就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一件事情,才更容易坚持呢。


1楼2017-02-17 10:1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