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辰是个道士,不用怀疑,他学的道术是真的,不是那些坑蒙拐骗的江湖术士。
只是现下道法凋零,道观里还剩的典籍基本都是残页,落到庚辰手里,能学到的就更少了。
所以被“执府”邀请来除祟,他并没太多把握。
而执家人也是真的没了辙,家里接二连三的出事,先是府里种植的花草都枯萎了,然后是厨房里的家禽莫名死了,执家人觉得晦气,请了和尚来做法事,本来以为事情到此为止,结果执家的二少爷却是魔怔了,整日嚷嚷着有鬼。
执家家大业大,子嗣却不多,执家老爷膝下一共二子一女。女儿早早嫁人了,大少爷几年前喜欢上个伶人,和老爷吵了几句,就离家出走了,前几个月才回了府。
二少爷原本这些年一直帮着打理家业,现在整天嚷嚷着自己遇鬼了,人几乎有点疯癫了,执家老爷受不得打击,也卧病在床了。
对着执家二少爷的疯症,镇上的医馆都束手无策,执家恐慌之下,只能寄托于鬼神,向附近的道观求助。来的,便是庚辰了。
因为祸事的源头是执家,庚辰便直接住进了执府。
因为家里人疯的疯,病的病,唯一可以出来主事的,只有刚归家不久的大少爷执明了。
第一次见面,执明一开口,就问个了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你长的这么好看,怎么就想不开去当道士了呢?
相貌和当道士有什么必然关系么?
庚辰皱了眉,还是一五一十回答了,“因为我是个孤儿,道观的道长捡了我,我便自小是道士了。”
然后又想了想,加了一句,“媸妍美丑,不过是具皮囊,执少爷魔障了。”
执明却是来了精神,绕着庚辰走了一圈, “你这道士真是不知好歹,我这是夸你呢,你倒是教训起我来了。”
执明站定,双眼注视着面前的人,“不过,你这人真有趣,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你这样有趣的人。”
其实庚辰这人,换了任何人来评价,十成十是不会得到有趣这个评价的。
但执明不一样,他好似特别喜欢逗庚辰,以看到对方变脸为己任,只是努力了许久,一次也没成功过。
执明的态度和执家其他人都不一样,所有人都为了执府的怪事,执家两位主子的病人忧心忡忡,只有执明万事不挂心。家里人的病情不关心,家里的生意也不打理,只围着庚辰这个道士打转。
家里的下人看着也只能在心里暗暗叹气,毕竟自家少爷自小就是这么不着调的性子。管家倒是出面训了几句,最后反而被执明气的病倒了。这到好,执家彻底没了主心骨,更乱了。
庚辰隐隐觉得执明的态度不对,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毕竟他这是第一次出山门,接触外面的人也是第一次。
自小到大,因为他的性格清冷,除了师父,大概执明是和他说过最多话的人,也是和他靠的最近的人。
这感觉并不坏。如果可以,庚辰希望可以在执府多待一段时日,待在执明身边。
但执府的鬼祟,庚辰却是束手无策,执家二少爷的疯病还是没有起色,反而而执家的下人也开始病了,甚至病情开始蔓延整个小镇,死的人越来越多,剩下的人基本也都是惨白着张脸,也不知是病的还是吓得。
而就在情况越发严重的情况下,庚辰的师父出现在小镇。
庚辰第一时间去见了师父,对方见到庚辰第一眼就铁青了脸色。
“庚辰,为师让你下山除妖,是想让你多些见识,结果,你却满身的妖气,你,可知罪。”
庚辰觉得有些无法理解师父说的话,或者说他早知道了却不想承认。
“师父,执明是个好妖,这次的事,庚辰担保与他无关。”
“执明?看来你知道对方是谁,这妖气里带着血腥,怎么都不可能无辜。你!亲自带我去收了这妖孽!”
然后,然后庚辰便不记得了。
他醒来的时候,人已经回了山上的道观。关于他下山的事,师父和道观里的人都只字不提,好似那段关于执明的记忆都是幻境,但庚辰知道不是,证据是他屋中多了副画,雪中寒梅,栩栩如生。
蜿蜒的枝干上怒放着点点傲雪红梅,艳红似雪,和地上的皑皑白雪相映成趣。
这不是他屋中原本该有的陈设,也……不像是他会喜欢的东西。
但庚辰莫名的很宝贝这副画,没有缘由的。正如他从来不会主动和人提起他这次下山的经历,也从来不会……问起执明,莫名的觉得,失去的那段记忆,很重要,很重要,但如果可以,还是忘记吧。
日子还是一天天,一年年的过,每日清修诵经,和庚辰之前十几年的人生,并无半分不同。唯一的区别,大概是他每日端看那副“咏梅”的时间越发多了。
庚辰再次路过那个小镇,已经是很多年以后的事,因为追捕一个逃逸的妖物,一路尾随,不经意间重新回到了这山下的小镇,很奇怪,明明离的这么近,但庚辰这些年,一次也没踏足过。
小镇很是繁华,一点也不像他影像中,最后那般死气沉沉的模样。路过执府的位置,宅子还在,门前的牌匾却换了,端端正正写着“李府”两字。
“这不是庚辰道长么?”路过的人,有人认出来庚辰,然后随着那人的嚷嚷,更多人认出了庚辰,然后大家,围着他,向他道谢。
一人一句的叽叽喳喳中,庚辰慢慢补全了他遗失的那段记忆。
执府的大少爷很久以前就死了,就在他嚷嚷着要离家出走那段时间,被执家的二少爷砸死在自己的房间,然后弃尸在乱葬岗。
几年后,那大少爷却是变成了恶鬼,回来报复,还连带着祸害了他们整个小镇。
幸亏有庚辰和他师父在,收了这恶鬼,救了整个镇子。
但执府大少爷死了,二少爷疯疯癫癫又犯了命案,被判了个秋后问斩,执家一下子就散了。最后,连这祖宅都没保住。
“多亏了道长,要不我们镇不知道还要死多少人。”
“对啊,对啊,道长好不容易来趟镇里,来我家吃顿便饭啊。”
……
镇里人很热情,说的往事也是有理有据,但庚辰心里有个声音一直再说,这不是真相,这不是真相。执明不是恶鬼,那,他是什么呢?
真正知道这段往事的,除了自己,只有师父,而年前师父就仙逝了,他茫茫然而不可得。
那日的事,就像一个触发点,庚辰变得很奇怪,那些细碎的记忆,偶尔会像尾游鱼,倏忽一下划过,他拼了命想去抓住那些碎片。但每次快要想起什么了,他又强迫自己去遗忘,不要记起,不要记起,他反反复复和自己这般说,巨大的矛盾,折磨的他几欲发疯。
但表现在旁人面前,却是他一日比一日更沉默,道观里的小道士,偶尔遇上庚辰,都会被他的目光吓得一跳。那种锐利,那种死寂,刺的人心凉。
这日,庚辰照例还在端详那副“咏梅”,只有看着这画的时候,他才会觉得可以透口气。
指腹一点点游离在画卷上,眷恋无比。忽然,他浑身一震,指腹仍停留在那朵开的艳红的梅花瓣上。
那朵梅花,看着和其它的并无什么区别,但庚辰日日看着这副画,这朵梅花的颜色,和朱砂的颜色明显有着细微的区别。
庚辰脑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是,这是血,这是滴完全渗进纸张里的血迹。
而随之是有谁在他脑中说着话,“我本是副前朝的古画,因为存在长久,而生出神志。被执家少爷买来挂在房中,执家少爷死时,有一滴血贱到画上,因为受了活人精血,我才化出人形。”
是了,所以咏梅后来才会为了报恩,化成执明的模样,出现在人前,执家的二少爷,心里有鬼,加上执明故意在家中弄出些异象,才会被吓疯了。
所以执明明明是刚刚化形的妖物,身上却有洗不去的血腥味,因为他本就是因这一滴血化形的妖啊。
小镇上的祸事,却是因为一场时疫,一场会传染人的时疫,只因为出现的时间太过巧合,被推算到了执明头上。
执明死后,镇上的医馆开出了治病的方子,但更多的人还是相信,这是恶鬼作祟,要不怎么不早不晚,恶鬼被收了以后,这时疫才有药可医了呢?人,总是固执的相信,自己以为的真相。
就像他一样,庚辰想到。而他也终于想起,他遗失的记忆。
当日师父带着他去找执明,执明虽是刚刚化形,但对上两个半调子的道士,对付起来还是绰绰有余的。
最后的最后,是他用一把桃木剑,刺穿了对方的心口。
因为执明对他没有防备啊,所以死在了他手上。因为他口口声声说着执明无辜,心底却还是认同师父的话的,因为……
而一切终了,真相却是如此可笑,而庚辰只有失忆了,遗忘总比记得轻松。
一日日,一年年,庚辰依旧守着那副咏梅,妖物和人不同,人会轮回,而妖,只要这副画还在,总有一日,会重新孕育出新的神志。
他等着执明回来,问上一句,“我……可曾见过你……”
不管多久。
只是现下道法凋零,道观里还剩的典籍基本都是残页,落到庚辰手里,能学到的就更少了。
所以被“执府”邀请来除祟,他并没太多把握。
而执家人也是真的没了辙,家里接二连三的出事,先是府里种植的花草都枯萎了,然后是厨房里的家禽莫名死了,执家人觉得晦气,请了和尚来做法事,本来以为事情到此为止,结果执家的二少爷却是魔怔了,整日嚷嚷着有鬼。
执家家大业大,子嗣却不多,执家老爷膝下一共二子一女。女儿早早嫁人了,大少爷几年前喜欢上个伶人,和老爷吵了几句,就离家出走了,前几个月才回了府。
二少爷原本这些年一直帮着打理家业,现在整天嚷嚷着自己遇鬼了,人几乎有点疯癫了,执家老爷受不得打击,也卧病在床了。
对着执家二少爷的疯症,镇上的医馆都束手无策,执家恐慌之下,只能寄托于鬼神,向附近的道观求助。来的,便是庚辰了。
因为祸事的源头是执家,庚辰便直接住进了执府。
因为家里人疯的疯,病的病,唯一可以出来主事的,只有刚归家不久的大少爷执明了。
第一次见面,执明一开口,就问个了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你长的这么好看,怎么就想不开去当道士了呢?
相貌和当道士有什么必然关系么?
庚辰皱了眉,还是一五一十回答了,“因为我是个孤儿,道观的道长捡了我,我便自小是道士了。”
然后又想了想,加了一句,“媸妍美丑,不过是具皮囊,执少爷魔障了。”
执明却是来了精神,绕着庚辰走了一圈, “你这道士真是不知好歹,我这是夸你呢,你倒是教训起我来了。”
执明站定,双眼注视着面前的人,“不过,你这人真有趣,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你这样有趣的人。”
其实庚辰这人,换了任何人来评价,十成十是不会得到有趣这个评价的。
但执明不一样,他好似特别喜欢逗庚辰,以看到对方变脸为己任,只是努力了许久,一次也没成功过。
执明的态度和执家其他人都不一样,所有人都为了执府的怪事,执家两位主子的病人忧心忡忡,只有执明万事不挂心。家里人的病情不关心,家里的生意也不打理,只围着庚辰这个道士打转。
家里的下人看着也只能在心里暗暗叹气,毕竟自家少爷自小就是这么不着调的性子。管家倒是出面训了几句,最后反而被执明气的病倒了。这到好,执家彻底没了主心骨,更乱了。
庚辰隐隐觉得执明的态度不对,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毕竟他这是第一次出山门,接触外面的人也是第一次。
自小到大,因为他的性格清冷,除了师父,大概执明是和他说过最多话的人,也是和他靠的最近的人。
这感觉并不坏。如果可以,庚辰希望可以在执府多待一段时日,待在执明身边。
但执府的鬼祟,庚辰却是束手无策,执家二少爷的疯病还是没有起色,反而而执家的下人也开始病了,甚至病情开始蔓延整个小镇,死的人越来越多,剩下的人基本也都是惨白着张脸,也不知是病的还是吓得。
而就在情况越发严重的情况下,庚辰的师父出现在小镇。
庚辰第一时间去见了师父,对方见到庚辰第一眼就铁青了脸色。
“庚辰,为师让你下山除妖,是想让你多些见识,结果,你却满身的妖气,你,可知罪。”
庚辰觉得有些无法理解师父说的话,或者说他早知道了却不想承认。
“师父,执明是个好妖,这次的事,庚辰担保与他无关。”
“执明?看来你知道对方是谁,这妖气里带着血腥,怎么都不可能无辜。你!亲自带我去收了这妖孽!”
然后,然后庚辰便不记得了。
他醒来的时候,人已经回了山上的道观。关于他下山的事,师父和道观里的人都只字不提,好似那段关于执明的记忆都是幻境,但庚辰知道不是,证据是他屋中多了副画,雪中寒梅,栩栩如生。
蜿蜒的枝干上怒放着点点傲雪红梅,艳红似雪,和地上的皑皑白雪相映成趣。
这不是他屋中原本该有的陈设,也……不像是他会喜欢的东西。
但庚辰莫名的很宝贝这副画,没有缘由的。正如他从来不会主动和人提起他这次下山的经历,也从来不会……问起执明,莫名的觉得,失去的那段记忆,很重要,很重要,但如果可以,还是忘记吧。
日子还是一天天,一年年的过,每日清修诵经,和庚辰之前十几年的人生,并无半分不同。唯一的区别,大概是他每日端看那副“咏梅”的时间越发多了。
庚辰再次路过那个小镇,已经是很多年以后的事,因为追捕一个逃逸的妖物,一路尾随,不经意间重新回到了这山下的小镇,很奇怪,明明离的这么近,但庚辰这些年,一次也没踏足过。
小镇很是繁华,一点也不像他影像中,最后那般死气沉沉的模样。路过执府的位置,宅子还在,门前的牌匾却换了,端端正正写着“李府”两字。
“这不是庚辰道长么?”路过的人,有人认出来庚辰,然后随着那人的嚷嚷,更多人认出了庚辰,然后大家,围着他,向他道谢。
一人一句的叽叽喳喳中,庚辰慢慢补全了他遗失的那段记忆。
执府的大少爷很久以前就死了,就在他嚷嚷着要离家出走那段时间,被执家的二少爷砸死在自己的房间,然后弃尸在乱葬岗。
几年后,那大少爷却是变成了恶鬼,回来报复,还连带着祸害了他们整个小镇。
幸亏有庚辰和他师父在,收了这恶鬼,救了整个镇子。
但执府大少爷死了,二少爷疯疯癫癫又犯了命案,被判了个秋后问斩,执家一下子就散了。最后,连这祖宅都没保住。
“多亏了道长,要不我们镇不知道还要死多少人。”
“对啊,对啊,道长好不容易来趟镇里,来我家吃顿便饭啊。”
……
镇里人很热情,说的往事也是有理有据,但庚辰心里有个声音一直再说,这不是真相,这不是真相。执明不是恶鬼,那,他是什么呢?
真正知道这段往事的,除了自己,只有师父,而年前师父就仙逝了,他茫茫然而不可得。
那日的事,就像一个触发点,庚辰变得很奇怪,那些细碎的记忆,偶尔会像尾游鱼,倏忽一下划过,他拼了命想去抓住那些碎片。但每次快要想起什么了,他又强迫自己去遗忘,不要记起,不要记起,他反反复复和自己这般说,巨大的矛盾,折磨的他几欲发疯。
但表现在旁人面前,却是他一日比一日更沉默,道观里的小道士,偶尔遇上庚辰,都会被他的目光吓得一跳。那种锐利,那种死寂,刺的人心凉。
这日,庚辰照例还在端详那副“咏梅”,只有看着这画的时候,他才会觉得可以透口气。
指腹一点点游离在画卷上,眷恋无比。忽然,他浑身一震,指腹仍停留在那朵开的艳红的梅花瓣上。
那朵梅花,看着和其它的并无什么区别,但庚辰日日看着这副画,这朵梅花的颜色,和朱砂的颜色明显有着细微的区别。
庚辰脑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是,这是血,这是滴完全渗进纸张里的血迹。
而随之是有谁在他脑中说着话,“我本是副前朝的古画,因为存在长久,而生出神志。被执家少爷买来挂在房中,执家少爷死时,有一滴血贱到画上,因为受了活人精血,我才化出人形。”
是了,所以咏梅后来才会为了报恩,化成执明的模样,出现在人前,执家的二少爷,心里有鬼,加上执明故意在家中弄出些异象,才会被吓疯了。
所以执明明明是刚刚化形的妖物,身上却有洗不去的血腥味,因为他本就是因这一滴血化形的妖啊。
小镇上的祸事,却是因为一场时疫,一场会传染人的时疫,只因为出现的时间太过巧合,被推算到了执明头上。
执明死后,镇上的医馆开出了治病的方子,但更多的人还是相信,这是恶鬼作祟,要不怎么不早不晚,恶鬼被收了以后,这时疫才有药可医了呢?人,总是固执的相信,自己以为的真相。
就像他一样,庚辰想到。而他也终于想起,他遗失的记忆。
当日师父带着他去找执明,执明虽是刚刚化形,但对上两个半调子的道士,对付起来还是绰绰有余的。
最后的最后,是他用一把桃木剑,刺穿了对方的心口。
因为执明对他没有防备啊,所以死在了他手上。因为他口口声声说着执明无辜,心底却还是认同师父的话的,因为……
而一切终了,真相却是如此可笑,而庚辰只有失忆了,遗忘总比记得轻松。
一日日,一年年,庚辰依旧守着那副咏梅,妖物和人不同,人会轮回,而妖,只要这副画还在,总有一日,会重新孕育出新的神志。
他等着执明回来,问上一句,“我……可曾见过你……”
不管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