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公子胜治吧 关注:11,820贴子:156,150
  • 2回复贴,共1

彭祖=虎娃?百度百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彭祖 [péng zǔ]
多义项
先秦道家人物 更多义项
彭祖,先秦道家先驱之一。姓籛名铿.一作彭铿,陆终第三子[1]。彭祖者彭城是也[2],《庄子》成玄英疏:「尧封于彭城,其道可祖,故谓之彭祖。」[3] 《楚辞·天问》:“彭铿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夫何久长?”王逸注:“彭铿,彭祖也。”洪兴祖补注引《神仙传》:“彭祖姓籛名铿……尧封於彭城。”[4]旧题汉刘向撰《列仙传》将彭祖列入仙界并称之为“硕仙”。彭祖是大彭氏国(今江苏徐州铜山)人[5],《通志·氏族略》记载:“彭祖建国于彭,子孙以国为氏。又彭亦为姓。”[6]宋初乐史《太平寰宇记》“彭城县”条引《彭门记》云:殷之贤臣彭祖,颛顼之玄孙,至殷末,寿七百六十七岁,今墓犹存,故邑号大彭焉。
大彭国第一代始祖彭祖篯铿本为尧舜时人,由于经常和神农时神巫巫咸、黄帝时神医巫彭、夏彭伯寿、商彭伯考、商贤大夫彭咸、周柱下史老子混为一谈,遂有“长年八百,绵寿永世”、“非寿终也、非死明矣”等传说,清人孔广森在注《列子·力命篇》“彭祖之智不出尧舜之上而寿八百”之句时说:“彭祖者,彭姓之祖也……大彭历事虞夏,于商为伯,武丁之世灭之,故曰彭祖八百岁,谓彭国八百年而亡,非实篯不死也。”汉代史学家韦昭在《国语·郑语》注中说:“彭祖,大彭也。”可见彭祖寿八百指的是大彭氏这个国家存在了八百余年,《竹书纪年》:“(武丁)四十三年,王师灭大彭。”[1]如今徐州市境内仍保存有彭祖庙、彭祖祠、彭祖楼、彭祖井、彭祖墓等历史遗迹。
中文名
篯铿
外文名
Jian Keng
别名
卅铿,笺铿,彭铿,彭翦
国籍
中国大彭氏国(江苏徐州铜山区)
民族
华夏族
生平 听语音
彭祖氏自尧帝起,历夏朝、商朝。商朝时为守藏史,官拜贤大夫,周朝时担任柱下史;据《史记·楚世家》载:“彭祖氏,殷之时尝为侯伯,殷之末世灭彭祖氏。“氏”在上古多用作宗族的称号。可见,彭祖实际上是以其命名的一氏族,清人孔广森在注《列子·力命篇》“彭祖之智不出尧舜之上而寿八百”之句时说:“彭祖者,彭姓之祖也。彭姓诸国:大彭、豕韦、诸稽。大彭历事虞夏,于商为伯,武丁之世灭之,故曰彭祖八百岁,谓彭国八百年而亡,非实篯不死也。”就明确说明了这种情况。所谓彭祖年长八百,实际上是大彭氏国存在的年限。
另有一种所谓的“小花甲计岁法”,其主张者是这样解释的:小花甲计岁法源于“六十甲子日”,就是古代所传六十个星宿神挨次值日一圈的时间。民间崇拜上天星宿,凡人寿命皆与星宿对应,便以六十个星宿神轮流值日一周的时间为一岁,按此计算,彭祖实际寿数合今天130岁。
但对于彭祖善于养生的种种传说历代并无异议,可以推想,由于彭祖这个氏族精于养生,族中长寿之人辈出,并以此而名闻于世,于是逐渐产出彭祖享寿八百这类的传说并流布于后世。故彭祖这个氏族可以说是上古时代一个有代表性的著名长寿家族。
彭祖在历史上影响很大。孔子对他推崇备至;庄子、荀子、吕不韦等先秦思想家都有关于彭祖的言论。《庄子·刻意》曾把他作为导引养形之人的代表人物。屈原的《楚辞·天问》中还记载“彭铿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夫何求长?”,意思是他善于食疗,所以寿元悠长。王逸的注和洪兴祖的补注中都提到他能做一手好菜,烹调的鸡汤味道鲜美,尧帝品尝后甚为欣赏,便把彭城封给了他。《史记》等史书也有关于他的记载;道家更把彭祖奉为先驱和奠基人之一,许多道家典籍保存着彭祖养生遗论。晋代医学家葛洪撰写的《神仙传》中还特别为彭祖立传,当时的君王派人向他求道,他只说:“吾遗腹而生,三岁而失母,遭犬戎之乱,流离西域,百有余年。加以少枯,失四十九妻,丧五十四子,数遭忧患,和气折伤,荣卫焦枯,恐不度世。所闻浅薄,不足宣传。”
共2张
彭祖戏鬼差
先秦时期,彭祖在人们心中是一位仙人。到了西汉,刘向《列仙传》把彭祖列入仙界,并称为列仙,彭祖逐渐成为神话中的人物。
彭祖观井图
王羲之《兰亭集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其中的“彭”指的就是彭祖。另外民间颇为流行的喜联“苏才郭福,姬子彭年”即苏东坡的才学、郭子仪的福气、姬昌般多子、彭祖般高寿。
唐朝人杨炯《庭菊赋》:“降文皇之命,修彭祖之术,保性和神,此焉终吉。”《太平广记》写他:“遗腹而生,三岁而失母,遇犬戎之乱,流离西域,百有余年。加以少枯,丧四十九妻,失五十四子,数遭忧患,和气折伤。
记载 听语音
关于彭祖的平生阅历,有如下史料可以说明。
司马迁《五帝本纪》:“尧老,使舜摄行天下子政,巡狩。舜得举用事二十年,而尧使摄政。摄政人年而尧崩。三年丧毕,让丹朱,天下归舜。而禹、皋陶、契、后稷、伯夷、、龙、!垂、益、彭祖,自尧时而举用,未有分职”。知“彭祖”等十人,尧时就已经被举用,而未有职务。加上十二位部落领袖,“此二十二人咸成厥功:皋陶为大理,平;伯夷主礼,上下咸让;唾主工师,百工致功;益主虞,山泽辟;弃主稷,百谷时茂;契主司徒,百姓亲和;龙主宾客,远人至;十二牧行而九州莫敢辟违,唯禹之功最大,……。”舜执政时,任用了二十二位大臣,“彭祖”虽具体执掌不明,但亦为二十二臣之一。《楚世家》中记载彭祖的身世:“楚之先祖出自帝敞颛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尝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日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尝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诉剖而产焉。其长一日昆吾,二日参胡,三日彭祖,四日会人,五日曹姓,六日季连,半姓、楚其后也。"《史记·索隐》认为“卷章”名“老童”。此与《帝系》略有不同。
大彭氏国青石牌坊
王逸注《史记·五帝本纪》中云:老彭为尧臣,商武丁43年已亥(公元前1282年距今3281年)大彭国亡。唐宰相系表云:颛顼帝玄孙大彭为夏伯,少康中兴(夏六代王)封其孙元哲于豕韦(今滑州韦城)至周赧王时失国。由此可知,元哲之后代世袭韦侯至周止,历夏、商、周三朝。
徐州名人馆彭祖雕像
彭祖者,殷时大夫也。姓钱,名铿。帝颛顼之孙,陆终氏之中子。历夏而至商末,号七百岁。常食桂芝。历阳有彭祖仙室。前世云:祷请风雨,莫不辄应。常有两虎在祠左右。今日祠之讫地,则有两虎迹。《搜神记》
庄子《逍遥游》:“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可知彭祖长寿在当时是广为传扬的。《齐物论》中指出,长寿与短命都是相对的:“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春乎殇子,而彭祖为夫。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对彭祖的“养形”长寿论,(在于·刻意》是这样记述的:“吹响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追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适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可知庄子对彭祖的长春也是肯定的。但是通过吐纳、道引而达到长寿的目的,他是持否定态度的。而对于达到“澹然无极”境界的“圣人”,才是庄子所赞赏的。对彭祖的年岁、任职、受封、称谓、经历、身世。气度、被害、逃亡等堵事,古籍中也有不少记载。《庄子》成玄英疏中说:“彭祖者,姓名铿,帝颛顼之玄孙也。善养性,能调鼎进雉羹于尧,尧封之彭城,其道可祖,故谓之彭祖。历夏经殷至周,年八百岁矣。”而《在于释文》中也载:“彭祖,李云:名罂,尧臣,封于彭城,历虞、夏至商,年七百岁,故以久特见闻。《世本》云:‘姓名铿,在商为守藏史,在周为柱下史,年人百岁’。[7]
又《大戴礼记·虞载德篇》云:老彭与仲傀并列,为商初之功臣,以一说彭祖803岁,商初已有672岁,至商七代中宗(即大戍王)时逝世。又一说彭祖逝世于二十四世孙之时 (跨入安世系彭文彬时),若一代平均以33年计算,二十四世则为入812年,但不足二十四世,享年803岁并非没有根据。至于彭祖一生不求功名利禄,只求逍遥自在的事例不少。相传公元前4600年,彭祖和他的两个儿子彭武、彭夷隐居福建名山碧水之间,住于幔亭峰下,茹芝饮瀑,遁迹养生。
徐州彭祖祠
据《彭城志》记载:大彭山在徐州市城西三十公里,是古大彭人居住地。山北以称大彭村,大彭国都城在大彭山下。大彭山今称为义安山,海拔262米,今山北三里处大彭村以称大彭集,属铜山区夹河乡管辖。以据出土文物考证,大彭国应该是在龙山文化时期部落联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大彭国最初的政治中心可能在大彭村一带。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发展,便迁移到环境更为优越的徐州市中心,建起原始村寨和城堡,作为政治活动中心,并且迅速发展,国力强盛。先后助夏平定西河武观判乱,助商剿平邳人反判。而大彭村则是大彭国的诞生地。彭祖祠原来位于徐州城东北隅,又叫彭祖楼或彭祖庙。北魏时徐州刺史元延明将它迁建于城垣东北角上。此楼恰好在汴水、泗水之交汇处。
郦道元的《水经注·泗水》曾有这样记载:“耸望川原,极目清野,斯为佳处也”。彭祖楼下有彭祖墓。至于彭祖祠内的彭祖井是带有传奇色彩的古迹,相传此井泉如玉液,常饮此泉可以长寿。明朝一诗人马惠曾为“彭祖井”赋诗一首:古井城边不记年,名留彭祖世相传。玉沉汲虎人何在,金鼎蟠龙客已仙。秋石苔浸秋雨积,梧桐叶落晚风旋。谁能更把寒泉浚,一饮须教寿八千。彭祖井旁竖立着十丈高的石碑,上书“彭祖井”三字,落款署名已看不清。现此碑已移到徐州博物馆的碑园内。有关彭祖井传闻很广,在北京的国子监内,有一块明朝万历丁丑年(1577年)镌刻的“彭祖观井图”上面刻有彭祖观井的画像。彭祖腰系缆绳连着柳树,由书童扶持躬身观井,其战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水,图左上方有宋陈端题铭,赞扬彭祖处事小心谨慎,希望后世效法彭祖。重修的彭园、彭祖祠、彭祖井在徐州市人民政府的保护下,焕然一新。给旅游观光的海内外彭姓族人及其他旅游者留下的印象颇深。
徐州彭祖庙
《列仙传》载:"彭祖者,殷大夫也,姓篯名铿,帝颛顼之孙、陆终氏之中子,历夏至殷末寿八百余岁。常食桂芝,善导引行气。历阳有彭祖仙室,前世祷请风雨,莫不辄应。常有两虎在祠左右,祠讫,地即有虎迹云。后升仙而去。"
据《武夷山志》记载:彭武、彭夷一生下地就成长起来,一阵春风吹过,他们就能呼喊爹娘,二遍春风吹过送来春雨浇洒,就能站立。彭祖用三片自己种的春茶泡水给他们饮,就能下地奔跑。从各方资料推断,他们是一对弈生兄弟,系福建彭族始祖。后人便把此山命名为武夷山,直延用至今。相传彭祖隐居武夷山时,教人开垦荒地,种植粮棉、 花果、茶叶,挖井取水。据说他种的茶叶味道香淳,引来七仙 —钟离权、吕洞滨、曹国舅、何仙姑、李铁拐、韩湘子、蓝采和。他们一致商定赐他寿享880岁。福建武夷山脉,毗邻江西省,主峰黄岗山,海拔 2158 米,是福建省第一高峰。彭祖与儿子的遗迹尚存,有坟墓和石碑,其中存放武夷山宫中的一座石碑上还可以看到彭武、彭夷的名字。武夷山已成为国家级的旅游圣地。在当年彭祖居住过的幔亭峰下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武夷山庄“,有花园、曲径、亭台楼阁。
据传说彭祖隐居于闽,后为避战乱隐居平模山(后改名彭亡山,今改为彭祖山)至仙逝。四川彭山人认为“彭亡”的意思是“周末彭祖家于此而亡”,实际上这种说法是不可信的,第一:彭祖是尧舜时期的人,而非周末(周朝末年)之人,彭山人所谓的“周末彭祖”,和“彭祖籛铿”显然不是一个人;第二:彭祖之所以叫彭祖是因为「封于彭城,其道可祖」,籛铿受封于彭城之后才得到了“彭”这个姓氏,这都与彭山县没有干系,彭山区是唐代才出现的名称;第三:彭山区原名隆山县,因犯李隆基讳改名彭山县,彭山区的“彭”字源于彭亡山,彭亡山的“彭”则源于岑彭;第四,彭亡的意思是岑彭死亡,和彭祖毫无关联。《十道记》曰:彭亡山,后汉将军岑彭征公孙述,於此山战死,故号曰彭亡山。[8]至于彭山的彭祖墓,早就被学者所质疑——重印清嘉庆版《四川通志》,记有苏轼兄弟的诗文。苏轼认为“此地后人葬衣冠处”。苏辙诗句:“厌世乘云人不见,空坟聊复葬衣冠。”苏轼、苏辙均为文史大家,他们一致认为彭山彭祖墓仅是后人埋葬衣冠的一座空坟。杨守敬在给《水经注》做注时也说:“《续汉按》武阳,《注》引《益州记》有彭祖冢。然彭城为古彭祖国,《获水注》 彭城下曰彭祖冢是也,何以此地又有冢?观《注》云云,盖以为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1-29 10:46回复

    #春节表情包#


    2楼2017-01-29 10:46
    回复
      长篇论证☜♞♛☞!☜♞♛☞!☜♞♛☞!☜♞♛☞!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3-05 09: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