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刀白场
我家老宅在镇上西南大街,一个名叫“剪刀白场”的地方,坐北朝南,临河而居,开门是白场,种着几棵树泡桐、楝树,泥地的白场中间一条石块铺的小路,走过去对面是毛头阿伯和老蒋家,靠东是陆家,门进去有条弄堂,小时候不大敢进去,弄堂白天也暗暗的,有点慌兮兮。这条石块铺的小路把白场一分为二,也是“剪刀白场”的名称来历。老宅后门临河,这条河从镇子中心穿过,前朝江南小镇的布局大都如此,临水而居是方便用水和船只交通。
春天水涨,小河水流有点急,这是我最初对“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句话的理解,当然后来我长大了明白我们这是小河,只能是“小河弯弯向东流”。
小街的石板路年代久远,两面房屋二楼屋檐的雨水经年累月,“滴水穿石”,虽没穿也有一个个孔了,至少得有百年的历史,前朝的石板路非常讲究,下面是排水沟,再大的雨,路上也不会积水,可惜后来不知道给哪一任官老爷改造成水泥路了,没保存下来,如果还在,乌镇那些人工石板路肯定不能比了。
后门打开就是河了,取水都是爷爷用水桶吊的,水桶是“洋开”做的,自家编制的拇指粗的绳子系住,是全家人用水的源泉,大约吊十几桶才可以把大缸装满,然后爷爷取出明矾放一点,(爷爷关照这不是冰糖,不能吃,然后用纸包好还放在高处,怕小孩偷吃,我是没吃过,只舔过一下,味道不怎么好,后来就没想法了),把河水沉淀几个小时,爷爷取出一根拳头粗的毛竹,大约壁水缸高一些,右手捏住竹杠上头的一个孔,左手堵住另一端的开口,把毛竹直插缸底,然后松开,把缸底的沉淀物吸进去再堵住取出来倒掉,如此反复几次,一缸水就很干净了,煮饭、烧水都用这个清水,洗菜洗衣服都是去河埠的。再后来有自来水了,这套程序就不走了。
我家老宅在镇上西南大街,一个名叫“剪刀白场”的地方,坐北朝南,临河而居,开门是白场,种着几棵树泡桐、楝树,泥地的白场中间一条石块铺的小路,走过去对面是毛头阿伯和老蒋家,靠东是陆家,门进去有条弄堂,小时候不大敢进去,弄堂白天也暗暗的,有点慌兮兮。这条石块铺的小路把白场一分为二,也是“剪刀白场”的名称来历。老宅后门临河,这条河从镇子中心穿过,前朝江南小镇的布局大都如此,临水而居是方便用水和船只交通。
春天水涨,小河水流有点急,这是我最初对“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句话的理解,当然后来我长大了明白我们这是小河,只能是“小河弯弯向东流”。
小街的石板路年代久远,两面房屋二楼屋檐的雨水经年累月,“滴水穿石”,虽没穿也有一个个孔了,至少得有百年的历史,前朝的石板路非常讲究,下面是排水沟,再大的雨,路上也不会积水,可惜后来不知道给哪一任官老爷改造成水泥路了,没保存下来,如果还在,乌镇那些人工石板路肯定不能比了。
后门打开就是河了,取水都是爷爷用水桶吊的,水桶是“洋开”做的,自家编制的拇指粗的绳子系住,是全家人用水的源泉,大约吊十几桶才可以把大缸装满,然后爷爷取出明矾放一点,(爷爷关照这不是冰糖,不能吃,然后用纸包好还放在高处,怕小孩偷吃,我是没吃过,只舔过一下,味道不怎么好,后来就没想法了),把河水沉淀几个小时,爷爷取出一根拳头粗的毛竹,大约壁水缸高一些,右手捏住竹杠上头的一个孔,左手堵住另一端的开口,把毛竹直插缸底,然后松开,把缸底的沉淀物吸进去再堵住取出来倒掉,如此反复几次,一缸水就很干净了,煮饭、烧水都用这个清水,洗菜洗衣服都是去河埠的。再后来有自来水了,这套程序就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