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五,周日,离过大年还有四天。稍有闲暇,打开手机,找了一首拜年歌,熟悉的调子一起,瞬间百感交集。
今年照例无法回家过年,已是不在家过的第六个年了。前些天跟奶奶说起今年还是不能回家过年,听得出来电话那端奶奶的声音竟有些哽咽。老人渴望阖家团圆和希望晚辈陪伴的心情当然能感受和理解,幸好父亲和我皆非独生子女,少了我,家里过年也不至于太冷清,否则真会有些心理不安。每年都跟奶奶说,明年一定回家过年,不知不觉竟已重复了5遍。
难得有时间和心情,还是说说老家的风土人情吧,也忆一忆儿时的故乡。离家已十余年,每年回去停留时间总不超一周,再不收拾一下以前的片段,只怕过些年真忘了。
故乡是在赣东北的一个小镇,坐落在鄱阳湖平原上,信江绕镇而过,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气候四季分明,夏热冬冷,春雨秋爽。在我心中,它始终是最美的地方。
春天里,院子里桃花和梨花总是早早的开放,刚过完年,桃树枝上就开始结起一个个的花苞,略待元宵,枝上便开始热闹了起来,一簇簇的姹紫嫣红,梨花也白衣胜雪的绽放。但印象中最深还是那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元宵后三五天,映山红便火红火红的开满了山岗,中午去山上满满的摘一捧,放在自行车篮里,满头大汗的骑到学校,放到姑娘的桌上,那是一种甜蜜的感觉。
二三月间,梅雨季节便淅淅沥沥的开始了,那雨总是三天两头的飘在空中,远远的看去,白茫茫的一片。出门却也可以不用打伞,但走的时间长了,头发上便不知何时凝起了细细的水珠。田间地头也悄悄的冒出一丝嫩绿色,颇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感觉,虽已多年不见,但那江南烟雨的迷茫却是让我每每想起就如痴如醉。
渐渐地,雨下的便大了起来,田坝子里的水也慢慢的涨了起来,满澄澄的似乎要溢出来,难得一个晴天,一垄垅的水田映着一块块的蓝天,白云在水里飘动,清风一吹,地头刚抽芽的芦苇哗哗的乱颤。这记忆中的风景,到现在还陶醉着我的心。
渐渐地,燕子飞回来了,青蛙开始叫了,荷叶也舒展开了,撒下的谷子也长出了一方一方的秧苗,田间逐渐热闹了起来,收油菜的,育菜苗的,牵着牛扛着犁耙的,见面总是打个招呼聊上几句的。当秧苗插满水田的时候,春天便差不多结束了。
不知不觉间,树叶由嫩绿变成了青绿,夏天来了。气温开始慢慢升了起来,树枝上的知了,从晌午一直叫到傍晚。江里的水也越涨越高,江面约有几百米宽,等到五月初五端午节那天,家乡最热闹的一天便来了,小时候除了过年,最开心的便是端午节了。
划龙舟在老家由来已久,龙舟一般是以宗族或村庄为单位的,信江两岸的几十个村子都有龙舟,大的村子有上千人,一个村子便有十几条龙舟,小的村子也有一两条;
端午节那天,早早的吃过中饭,揣着外婆过节给的几块钱,喊上小伙伴,飞也似得跑到江边大桥上,挑个桥头阴凉、视野好的地方,买根冰棍,焦急的等着河面上龙舟一条一条的慢慢多起来。
老家的龙舟,每条船27个人,一个掌舵的,一个敲锣和一个打鼓的,剩下左右各12排划桨的。小时候(90年代)老旧思想比较严重,龙舟是只能由男人操作的,女人连碰都不能碰,我记得我们村造龙舟的时候,是在一个废弃的大仓库里,造龙舟的木匠师傅每天把仓库大门关好,女人是不能看的。直到龙舟造好后,放了鞭炮,挂了彩,推出仓库准备下水试船的时候,女人才能看,但依旧不能碰船,否则是要翻船的。好在现在大家的思维也逐渐开阔了起来,这两年都已经有女子龙舟队了。
这一天,大桥上,两岸圩堤上,站满了来看龙舟的人,更有甚者从附近县市专门赶来看龙舟,乌压压的足有几万人,可见我们镇龙舟赛事之大。
下午3-4点钟,最热闹的时候,江面上铺满了两三百条龙舟,一阵阵锣鼓喧天,岸边鞭炮齐鸣,鳞比栉次。老家风俗,只要宗族有新的龙舟下水,那么宗族内所有嫁出去的女儿都要回来接船,买两丈红布挂在龙头上当彩头,放一挂长鞭炮,再买些点心饮料香烟之类的给划船的人吃喝,再随上几百块钱份子钱(有钱的可多给,穷的也不能太寒碜),若谁家女儿没来的话,也得托人把彩头、鞭炮和份子钱带来,否则这个女儿和娘家人在村里是要被瞧不起的。一下午龙舟划下来,份子钱也得收大几千块,晚上回村整船人分掉。
划龙舟的时候,大多时候是在江面上闲逛的,毕竟只是个娱乐活动,也没谁能从头到尾的拼尽全力划一整个下午。但也有眼急了时候,聊天时牛皮吹破了,或者争强好胜要把对方比下去的时候,一言不合就开始斗船,两条船一起划到桥正下方,约定远方的某处为终点,先到为胜。这个时候就是大家最喜闻乐见的时候,在江面上闲逛的龙舟,锣鼓声都是有气无力的。但斗船一开始,两条船的锣鼓声便如狂风骤雨一般的响起来,两条船上的人,齐声喊出的号子响彻江面,两岸的人听到急骤的锣鼓声,便循声望来跟着起哄呐喊,其他的龙舟也都停下来观战。倘若自己村的船赢了,那可真是荣耀大了。这牛皮真是够一村人吹满整个五月的。记得我也是因为自己村的龙舟赢了,小学时在隔壁村的小伙伴面前雄赳赳、气昂昂了一个月。
也有出事儿的时候,两条船之间或者村与村之间,争吵着打起来的事儿,每年都要发生,两条船的人拿着船桨互殴,更有甚者在船上藏大砍刀,打起来直接拿砍刀砍。加上端午节前后正是汛期开始的时候,江心水流湍急,划船的人大多是两岸的农民,有的人一辈子第一次划船、掌舵,也没保护措施,每年都有船只相撞,或者翻船的事故发生。基本上每年都要死人,政府压力太大,一度有几年禁止划龙舟。后来随着镇上的经济发展,政府也富裕了,也想打造镇上端午节划龙舟的一张名片,发展旅游和服务业。所以又重新允许划龙舟,但政府的监管现在到位多了,所有村里的每条龙舟必须先交几万保证金才能下水,一旦发生打架斗殴事件的,保证金全部没收。政府给每条船所有人免费发放救生衣,另外政府还租借几条巡逻艇和救生艇端午节全天在江面上游弋,医院的救护车全天在岸边守候。所以这几年再也没有死人的情况发生了。
过完端午节,离暑假便不远了,然而在这个空隙,还有一件儿时最开心快乐的事儿,那便是到了吃桑葚的时间。
信江中心有个小岛,面积约1平方公里,河东岸是水流航道,西岸是一片砂砾河道,平时只有东岸有水,一到汛期便整个小岛和西岸的河道都会被淹了。幸好端午节前后,汛期刚开始,西边的河道还没被淹,可以直接穿过河道,走上小岛。
岛上没人居住(因为一到汛期就全被淹了),然而正是这样,才成为了动植物的天堂,岛上长满了各种野生的果树,李子,桃子,梨,柚子,桔子等,树上到处都是鸟窝,尤其是白鹭,多的时候站满了树梢。而桑树,至少有几百颗,大的有几十米高,一人都抱不过来。每到桑葚熟的时候,整个岛上便铺满了一层掉落的桑葚,光脚在岛上走一圈,两只脚都是紫黑色的,怎么洗也洗不净。
最好是周末,照例约上几个小伙伴,每人带个小桶,上午便来到岛上,岛上的世界,足够我们玩一整天。找各种各样的水果吃,把岸边浅水的地方围起来摸鱼,翻开石头抓螃蟹,或者爬到树上去掏鸟窝,带着弹弓去打鸟;这一天是不回去吃中饭的,饿了就吃水果,渴了就直接喝河里的水;最有趣的是几个人爬到同一颗桑树上,各坐在一根枝丫上,摘旁边的桑葚吃,一直到吃饱了才从树上溜下来。
到了傍晚,便抬着各自的小桶,有的装着摘的水果,有的装着抓的鱼和螃蟹,有的装着掏的鸟蛋。带着吃桑葚吃到紫黑的牙齿、双手和双脚回家去。回家后一般都免不了被爸妈一顿骂或者打,但过两天又去了。
暑假了,便是最忙的农忙时节,老家一年是两熟或者两熟半(加种一季油菜)的;每年6-7月份,正是早稻收割,然后再接着种晚稻的时候。
每年这个时候,几乎家里所有的人都要出动了。小时候还没有机械化,所有的活儿都是人工做。天蒙蒙亮的时候,一家人就都起床了,趁着早上凉快,父母下田去割稻子,我去放牛,奶奶在家准备早饭,姐在家洗一家人的衣服。吃过早饭,父母带着我兄弟姐妹几个一起下田去收水稻了,有时候姑姑、姑父、表哥、表妹也一起来帮忙;将割完的水稻用打谷机将谷子褪下来,通常要3-5个人配合着才能快速高效的干完;收下来的谷子要尽快送回家里晒谷场去晾晒,因为刚收回来的谷子本就是湿的,万一再碰上夏天的暴风雨,下个2-3天的雨的话,谷子就全部发芽了;奶奶和姐在家里负责晒谷子和做中饭,晒谷场的谷子得一遍遍的不停翻,不然只能晒干表层的,却晒不干底层的。等到傍晚时分,我们从田里收工回家再一起把晒了一天的谷子收起来装袋,否则搁置在外面且不说晚上是否有暴风雨,露水沁一下,这一天就算白晒了。晒了一天的谷子要先收起来(夏天太阳大,晒过一天基本就能保证不会发芽了,先收了等以后有空了再晒),把晒谷场留着晒第二天新收的谷子。
收完水稻的田,第二天父亲就要重新犁耙一遍,然后第三天插上新的晚稻秧苗;我们得跟着父母一起去插秧。家里十几亩水田,前前后后得忙碌一个多月时间;夏天南方的高温可到近40°C,热的吓人,所以每到夏天,我总是晒得像煤炭一样黑。
暑假的生活虽忙碌,却充实,每天从早到晚,我也感谢正是小时候的这种生活体念,让我懂得靠自己双手,靠自己的劳动去努力创造幸福;
秋高气爽的时节,是信江河里螺蛳泛滥的时候,爆炒螺丝,这个南方人普遍喜爱的美食在我的老家有很高的知名度。
秋天,江水退去,露出浅浅的河床,只没到小腿,河床上几乎铺上了一层螺蛳,又大又肥。小时候,每天去河里洗澡的时候都要带一只桶,一边洗澡一边捡螺蛳,十几分钟便能捡满一桶,拿回家洗干净了用清水养着,够一家人吃好几顿。更有甚者,可以做一个网兜,直接在河床上一铲,便有半网兜的螺蛳,挑掉小石头便可以拧回家了。
我爱吃螺蛳也爱去河边捡螺蛳,但是后来上大学后,再也没有在秋天回过家了,而其他季节是捡不到螺蛳的。
中秋节,是家乡另一个很热闹的节日,尤其是小孩喜欢,因为我们要烧宝塔;
听说烧宝塔的风俗是以往流传下来的,传说以前,每到秋天收割的季节,八月十五这天,总有野兽出来偷吃大家种的果实,还偷吃养的家畜。后来大家便在这一天砌一座砖塔,然后在里面燃起熊熊的篝火,用火光来驱走野兽。同时,成群结队的村民,点亮火把,绕着田间走一圈,驱散偷吃果实的野兽。
虽然不知道故事真假,里的野兽到底长什么样子,但至少到了我这个年代,烧宝塔就只剩娱乐和习俗的意义了。
同样还是以村庄为单位,青少年为主,提前两三天便在村子的高处广场或空地上砌好了一座砖塔,一般村子越大,人越多,则砌的塔越大,越气派;塔的底座直径一般有2-3米,用大的麻石围成;塔里先放一个废弃的轮胎(不然塔封顶后就放不进去了),然后再用青砖逐渐往上磊,一边磊一边内收,最上层则是直接用蜂窝煤砌成,然后顶部收拢(留一个小孔),整座塔约有一人高;
中秋节那天,吃过晚饭,整个村的小孩子便早早的拿着自制的火把跑到宝塔旁候着,等到天黑的差不多了,便开始点火,拿些树叶树枝等引火之物,点燃放入塔中,然后再不断的放入木柴,再从顶部直接导入一瓶煤油,塔里的火立刻便烧的旺了起来,逐渐的,轮胎也开始着了,然后塔身上的蜂窝煤也开始着了,整座塔便红彤彤的火光四射。趁着有风的时候,拿一根竹竿,往塔里烧着的木柴堆上一拨,塔顶便飞起无数的小火星,随风飘扬,煞是好看。烧到一半的时候,小伙伴们便接着塔身的火,点燃自带的火把,然后一队队的去村子四周游荡,站在高处看去,便似十几条火龙在村子周边穿梭。宝塔要烧到凌晨一两点才散场。
长江沿岸的冬天,可谓中国最冷的地方,真是又湿又冷风又大,可怜的是屋内和屋外一样冷,记得以前冬天上早自习时,每天起床跟要命似得,苦不堪言;
冬天的记忆总在奶奶做的腌菜和酱菜里。每年冬天,总会有一段天晴干燥的日子,奶奶便会在这段时间里,赶紧做腌菜和酱菜;
第一个便是熏鱼,挑3-5斤重的的大鲤鱼,抽掉筋,从后背下刀把鱼剖成两半(肚子连着),洗拔干净后均匀的抹上盐,用绳子串起来挂在竹竿上晾晒几天,等鱼晒干后,取下来放入熏鱼的木桶里,木桶里放入谷子壳,晒干的桔子皮等物引燃,盖上木桶盖熏上半天,熏好的鱼再蒸熟晒干。吃的时候把鱼切成小块炒着吃或者拌上辣酱直接吃都非常美味。现在每年回去依然要奶奶做熏鱼给我吃,对我来说,这才是家的味道。
其次还有晒豆酱,做腌菜,做米酒,腌制腐乳等等,无一不是老家特有的味道;
等到腊月二十八九左右,便到了杀年猪的时候,中秋节前后开始养的猪仔,到年底足有两三百斤。早早的把屠夫约好,烧滚一大锅水;屠夫来后,村里找几个帮手,一起把猪抬上案板,屠夫照着猪脖子一刀捅进去,干脆利落,地上放个木盆接猪血,盆内撒点盐巴,等猪血凝固了划拉几刀切成小块,下锅煮熟后乘碗,加入葱、姜、干辣椒面、香菜,酱油,一碗新鲜火辣的猪血汤就好了,冬天的早上,趁热来一碗,无比的惬意。
年三十,便是打扫房子,贴对联了,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准备迎接新年,老家的年三十是只吃早饭不吃中饭的,所以年夜饭一般便在下午4-5点钟开始了。妈妈做上12个菜,开吃前要放一挂长长的鞭炮,吃完饭收拾完后便是一家人的娱乐时间,看电视,打牌等等,当然小时候最开心的还是等着分压岁钱;
等到晚上八九点钟,便开始了第一轮放烟花了,第一家开始后,其余的便陆陆续续的全点上了,整个镇上到处都是烟花的响声和光影,此起彼伏的一直持续到过了晚上12点,然后迎接新年便又开始了第二轮放烟花。基本上两点钟之前是睡不着的,因为烟花根本停不下来;
大年初一吃过早饭,便要去上祖坟了。上完祖坟回家后,换上新衣服,开始跟村里同宗族的所有人家拜年,必须依照辈分顺序来,谁家辈分高则先去谁家,不能乱了顺序。我小时候反正也不懂,跟在大人屁股后面走就是了。每到一家,先喊人(同宗之内,大多是爷爷奶奶,叔伯婶妈之类),再说一声“给您拜年”就可以了,口才好的再说上几句吉祥话就更招人喜欢了。每家呆个几分钟,喝杯茶,吃点瓜果,就接着下一家去了。村子大、宗族内人多的走完所有人家得一整天,村子小的一两小时就拜完年了。
正月初二便要开始走亲戚了,初二必须是要去外婆家给外公外婆拜年,然后才能按其余亲戚的关系亲疏,辈分大小来依次走亲戚拜年。路上碰见乡邻、亲戚朋友,依然还是打个招呼拜个年,一直到元宵节,这年才算是过完了。
今年照例无法回家过年,已是不在家过的第六个年了。前些天跟奶奶说起今年还是不能回家过年,听得出来电话那端奶奶的声音竟有些哽咽。老人渴望阖家团圆和希望晚辈陪伴的心情当然能感受和理解,幸好父亲和我皆非独生子女,少了我,家里过年也不至于太冷清,否则真会有些心理不安。每年都跟奶奶说,明年一定回家过年,不知不觉竟已重复了5遍。
难得有时间和心情,还是说说老家的风土人情吧,也忆一忆儿时的故乡。离家已十余年,每年回去停留时间总不超一周,再不收拾一下以前的片段,只怕过些年真忘了。
故乡是在赣东北的一个小镇,坐落在鄱阳湖平原上,信江绕镇而过,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气候四季分明,夏热冬冷,春雨秋爽。在我心中,它始终是最美的地方。
春天里,院子里桃花和梨花总是早早的开放,刚过完年,桃树枝上就开始结起一个个的花苞,略待元宵,枝上便开始热闹了起来,一簇簇的姹紫嫣红,梨花也白衣胜雪的绽放。但印象中最深还是那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元宵后三五天,映山红便火红火红的开满了山岗,中午去山上满满的摘一捧,放在自行车篮里,满头大汗的骑到学校,放到姑娘的桌上,那是一种甜蜜的感觉。
二三月间,梅雨季节便淅淅沥沥的开始了,那雨总是三天两头的飘在空中,远远的看去,白茫茫的一片。出门却也可以不用打伞,但走的时间长了,头发上便不知何时凝起了细细的水珠。田间地头也悄悄的冒出一丝嫩绿色,颇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感觉,虽已多年不见,但那江南烟雨的迷茫却是让我每每想起就如痴如醉。
渐渐地,雨下的便大了起来,田坝子里的水也慢慢的涨了起来,满澄澄的似乎要溢出来,难得一个晴天,一垄垅的水田映着一块块的蓝天,白云在水里飘动,清风一吹,地头刚抽芽的芦苇哗哗的乱颤。这记忆中的风景,到现在还陶醉着我的心。
渐渐地,燕子飞回来了,青蛙开始叫了,荷叶也舒展开了,撒下的谷子也长出了一方一方的秧苗,田间逐渐热闹了起来,收油菜的,育菜苗的,牵着牛扛着犁耙的,见面总是打个招呼聊上几句的。当秧苗插满水田的时候,春天便差不多结束了。
不知不觉间,树叶由嫩绿变成了青绿,夏天来了。气温开始慢慢升了起来,树枝上的知了,从晌午一直叫到傍晚。江里的水也越涨越高,江面约有几百米宽,等到五月初五端午节那天,家乡最热闹的一天便来了,小时候除了过年,最开心的便是端午节了。
划龙舟在老家由来已久,龙舟一般是以宗族或村庄为单位的,信江两岸的几十个村子都有龙舟,大的村子有上千人,一个村子便有十几条龙舟,小的村子也有一两条;
端午节那天,早早的吃过中饭,揣着外婆过节给的几块钱,喊上小伙伴,飞也似得跑到江边大桥上,挑个桥头阴凉、视野好的地方,买根冰棍,焦急的等着河面上龙舟一条一条的慢慢多起来。
老家的龙舟,每条船27个人,一个掌舵的,一个敲锣和一个打鼓的,剩下左右各12排划桨的。小时候(90年代)老旧思想比较严重,龙舟是只能由男人操作的,女人连碰都不能碰,我记得我们村造龙舟的时候,是在一个废弃的大仓库里,造龙舟的木匠师傅每天把仓库大门关好,女人是不能看的。直到龙舟造好后,放了鞭炮,挂了彩,推出仓库准备下水试船的时候,女人才能看,但依旧不能碰船,否则是要翻船的。好在现在大家的思维也逐渐开阔了起来,这两年都已经有女子龙舟队了。
这一天,大桥上,两岸圩堤上,站满了来看龙舟的人,更有甚者从附近县市专门赶来看龙舟,乌压压的足有几万人,可见我们镇龙舟赛事之大。
下午3-4点钟,最热闹的时候,江面上铺满了两三百条龙舟,一阵阵锣鼓喧天,岸边鞭炮齐鸣,鳞比栉次。老家风俗,只要宗族有新的龙舟下水,那么宗族内所有嫁出去的女儿都要回来接船,买两丈红布挂在龙头上当彩头,放一挂长鞭炮,再买些点心饮料香烟之类的给划船的人吃喝,再随上几百块钱份子钱(有钱的可多给,穷的也不能太寒碜),若谁家女儿没来的话,也得托人把彩头、鞭炮和份子钱带来,否则这个女儿和娘家人在村里是要被瞧不起的。一下午龙舟划下来,份子钱也得收大几千块,晚上回村整船人分掉。
划龙舟的时候,大多时候是在江面上闲逛的,毕竟只是个娱乐活动,也没谁能从头到尾的拼尽全力划一整个下午。但也有眼急了时候,聊天时牛皮吹破了,或者争强好胜要把对方比下去的时候,一言不合就开始斗船,两条船一起划到桥正下方,约定远方的某处为终点,先到为胜。这个时候就是大家最喜闻乐见的时候,在江面上闲逛的龙舟,锣鼓声都是有气无力的。但斗船一开始,两条船的锣鼓声便如狂风骤雨一般的响起来,两条船上的人,齐声喊出的号子响彻江面,两岸的人听到急骤的锣鼓声,便循声望来跟着起哄呐喊,其他的龙舟也都停下来观战。倘若自己村的船赢了,那可真是荣耀大了。这牛皮真是够一村人吹满整个五月的。记得我也是因为自己村的龙舟赢了,小学时在隔壁村的小伙伴面前雄赳赳、气昂昂了一个月。
也有出事儿的时候,两条船之间或者村与村之间,争吵着打起来的事儿,每年都要发生,两条船的人拿着船桨互殴,更有甚者在船上藏大砍刀,打起来直接拿砍刀砍。加上端午节前后正是汛期开始的时候,江心水流湍急,划船的人大多是两岸的农民,有的人一辈子第一次划船、掌舵,也没保护措施,每年都有船只相撞,或者翻船的事故发生。基本上每年都要死人,政府压力太大,一度有几年禁止划龙舟。后来随着镇上的经济发展,政府也富裕了,也想打造镇上端午节划龙舟的一张名片,发展旅游和服务业。所以又重新允许划龙舟,但政府的监管现在到位多了,所有村里的每条龙舟必须先交几万保证金才能下水,一旦发生打架斗殴事件的,保证金全部没收。政府给每条船所有人免费发放救生衣,另外政府还租借几条巡逻艇和救生艇端午节全天在江面上游弋,医院的救护车全天在岸边守候。所以这几年再也没有死人的情况发生了。
过完端午节,离暑假便不远了,然而在这个空隙,还有一件儿时最开心快乐的事儿,那便是到了吃桑葚的时间。
信江中心有个小岛,面积约1平方公里,河东岸是水流航道,西岸是一片砂砾河道,平时只有东岸有水,一到汛期便整个小岛和西岸的河道都会被淹了。幸好端午节前后,汛期刚开始,西边的河道还没被淹,可以直接穿过河道,走上小岛。
岛上没人居住(因为一到汛期就全被淹了),然而正是这样,才成为了动植物的天堂,岛上长满了各种野生的果树,李子,桃子,梨,柚子,桔子等,树上到处都是鸟窝,尤其是白鹭,多的时候站满了树梢。而桑树,至少有几百颗,大的有几十米高,一人都抱不过来。每到桑葚熟的时候,整个岛上便铺满了一层掉落的桑葚,光脚在岛上走一圈,两只脚都是紫黑色的,怎么洗也洗不净。
最好是周末,照例约上几个小伙伴,每人带个小桶,上午便来到岛上,岛上的世界,足够我们玩一整天。找各种各样的水果吃,把岸边浅水的地方围起来摸鱼,翻开石头抓螃蟹,或者爬到树上去掏鸟窝,带着弹弓去打鸟;这一天是不回去吃中饭的,饿了就吃水果,渴了就直接喝河里的水;最有趣的是几个人爬到同一颗桑树上,各坐在一根枝丫上,摘旁边的桑葚吃,一直到吃饱了才从树上溜下来。
到了傍晚,便抬着各自的小桶,有的装着摘的水果,有的装着抓的鱼和螃蟹,有的装着掏的鸟蛋。带着吃桑葚吃到紫黑的牙齿、双手和双脚回家去。回家后一般都免不了被爸妈一顿骂或者打,但过两天又去了。
暑假了,便是最忙的农忙时节,老家一年是两熟或者两熟半(加种一季油菜)的;每年6-7月份,正是早稻收割,然后再接着种晚稻的时候。
每年这个时候,几乎家里所有的人都要出动了。小时候还没有机械化,所有的活儿都是人工做。天蒙蒙亮的时候,一家人就都起床了,趁着早上凉快,父母下田去割稻子,我去放牛,奶奶在家准备早饭,姐在家洗一家人的衣服。吃过早饭,父母带着我兄弟姐妹几个一起下田去收水稻了,有时候姑姑、姑父、表哥、表妹也一起来帮忙;将割完的水稻用打谷机将谷子褪下来,通常要3-5个人配合着才能快速高效的干完;收下来的谷子要尽快送回家里晒谷场去晾晒,因为刚收回来的谷子本就是湿的,万一再碰上夏天的暴风雨,下个2-3天的雨的话,谷子就全部发芽了;奶奶和姐在家里负责晒谷子和做中饭,晒谷场的谷子得一遍遍的不停翻,不然只能晒干表层的,却晒不干底层的。等到傍晚时分,我们从田里收工回家再一起把晒了一天的谷子收起来装袋,否则搁置在外面且不说晚上是否有暴风雨,露水沁一下,这一天就算白晒了。晒了一天的谷子要先收起来(夏天太阳大,晒过一天基本就能保证不会发芽了,先收了等以后有空了再晒),把晒谷场留着晒第二天新收的谷子。
收完水稻的田,第二天父亲就要重新犁耙一遍,然后第三天插上新的晚稻秧苗;我们得跟着父母一起去插秧。家里十几亩水田,前前后后得忙碌一个多月时间;夏天南方的高温可到近40°C,热的吓人,所以每到夏天,我总是晒得像煤炭一样黑。
暑假的生活虽忙碌,却充实,每天从早到晚,我也感谢正是小时候的这种生活体念,让我懂得靠自己双手,靠自己的劳动去努力创造幸福;
秋高气爽的时节,是信江河里螺蛳泛滥的时候,爆炒螺丝,这个南方人普遍喜爱的美食在我的老家有很高的知名度。
秋天,江水退去,露出浅浅的河床,只没到小腿,河床上几乎铺上了一层螺蛳,又大又肥。小时候,每天去河里洗澡的时候都要带一只桶,一边洗澡一边捡螺蛳,十几分钟便能捡满一桶,拿回家洗干净了用清水养着,够一家人吃好几顿。更有甚者,可以做一个网兜,直接在河床上一铲,便有半网兜的螺蛳,挑掉小石头便可以拧回家了。
我爱吃螺蛳也爱去河边捡螺蛳,但是后来上大学后,再也没有在秋天回过家了,而其他季节是捡不到螺蛳的。
中秋节,是家乡另一个很热闹的节日,尤其是小孩喜欢,因为我们要烧宝塔;
听说烧宝塔的风俗是以往流传下来的,传说以前,每到秋天收割的季节,八月十五这天,总有野兽出来偷吃大家种的果实,还偷吃养的家畜。后来大家便在这一天砌一座砖塔,然后在里面燃起熊熊的篝火,用火光来驱走野兽。同时,成群结队的村民,点亮火把,绕着田间走一圈,驱散偷吃果实的野兽。
虽然不知道故事真假,里的野兽到底长什么样子,但至少到了我这个年代,烧宝塔就只剩娱乐和习俗的意义了。
同样还是以村庄为单位,青少年为主,提前两三天便在村子的高处广场或空地上砌好了一座砖塔,一般村子越大,人越多,则砌的塔越大,越气派;塔的底座直径一般有2-3米,用大的麻石围成;塔里先放一个废弃的轮胎(不然塔封顶后就放不进去了),然后再用青砖逐渐往上磊,一边磊一边内收,最上层则是直接用蜂窝煤砌成,然后顶部收拢(留一个小孔),整座塔约有一人高;
中秋节那天,吃过晚饭,整个村的小孩子便早早的拿着自制的火把跑到宝塔旁候着,等到天黑的差不多了,便开始点火,拿些树叶树枝等引火之物,点燃放入塔中,然后再不断的放入木柴,再从顶部直接导入一瓶煤油,塔里的火立刻便烧的旺了起来,逐渐的,轮胎也开始着了,然后塔身上的蜂窝煤也开始着了,整座塔便红彤彤的火光四射。趁着有风的时候,拿一根竹竿,往塔里烧着的木柴堆上一拨,塔顶便飞起无数的小火星,随风飘扬,煞是好看。烧到一半的时候,小伙伴们便接着塔身的火,点燃自带的火把,然后一队队的去村子四周游荡,站在高处看去,便似十几条火龙在村子周边穿梭。宝塔要烧到凌晨一两点才散场。
长江沿岸的冬天,可谓中国最冷的地方,真是又湿又冷风又大,可怜的是屋内和屋外一样冷,记得以前冬天上早自习时,每天起床跟要命似得,苦不堪言;
冬天的记忆总在奶奶做的腌菜和酱菜里。每年冬天,总会有一段天晴干燥的日子,奶奶便会在这段时间里,赶紧做腌菜和酱菜;
第一个便是熏鱼,挑3-5斤重的的大鲤鱼,抽掉筋,从后背下刀把鱼剖成两半(肚子连着),洗拔干净后均匀的抹上盐,用绳子串起来挂在竹竿上晾晒几天,等鱼晒干后,取下来放入熏鱼的木桶里,木桶里放入谷子壳,晒干的桔子皮等物引燃,盖上木桶盖熏上半天,熏好的鱼再蒸熟晒干。吃的时候把鱼切成小块炒着吃或者拌上辣酱直接吃都非常美味。现在每年回去依然要奶奶做熏鱼给我吃,对我来说,这才是家的味道。
其次还有晒豆酱,做腌菜,做米酒,腌制腐乳等等,无一不是老家特有的味道;
等到腊月二十八九左右,便到了杀年猪的时候,中秋节前后开始养的猪仔,到年底足有两三百斤。早早的把屠夫约好,烧滚一大锅水;屠夫来后,村里找几个帮手,一起把猪抬上案板,屠夫照着猪脖子一刀捅进去,干脆利落,地上放个木盆接猪血,盆内撒点盐巴,等猪血凝固了划拉几刀切成小块,下锅煮熟后乘碗,加入葱、姜、干辣椒面、香菜,酱油,一碗新鲜火辣的猪血汤就好了,冬天的早上,趁热来一碗,无比的惬意。
年三十,便是打扫房子,贴对联了,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准备迎接新年,老家的年三十是只吃早饭不吃中饭的,所以年夜饭一般便在下午4-5点钟开始了。妈妈做上12个菜,开吃前要放一挂长长的鞭炮,吃完饭收拾完后便是一家人的娱乐时间,看电视,打牌等等,当然小时候最开心的还是等着分压岁钱;
等到晚上八九点钟,便开始了第一轮放烟花了,第一家开始后,其余的便陆陆续续的全点上了,整个镇上到处都是烟花的响声和光影,此起彼伏的一直持续到过了晚上12点,然后迎接新年便又开始了第二轮放烟花。基本上两点钟之前是睡不着的,因为烟花根本停不下来;
大年初一吃过早饭,便要去上祖坟了。上完祖坟回家后,换上新衣服,开始跟村里同宗族的所有人家拜年,必须依照辈分顺序来,谁家辈分高则先去谁家,不能乱了顺序。我小时候反正也不懂,跟在大人屁股后面走就是了。每到一家,先喊人(同宗之内,大多是爷爷奶奶,叔伯婶妈之类),再说一声“给您拜年”就可以了,口才好的再说上几句吉祥话就更招人喜欢了。每家呆个几分钟,喝杯茶,吃点瓜果,就接着下一家去了。村子大、宗族内人多的走完所有人家得一整天,村子小的一两小时就拜完年了。
正月初二便要开始走亲戚了,初二必须是要去外婆家给外公外婆拜年,然后才能按其余亲戚的关系亲疏,辈分大小来依次走亲戚拜年。路上碰见乡邻、亲戚朋友,依然还是打个招呼拜个年,一直到元宵节,这年才算是过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