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观点不同时,我们很难说服对方
原创 2017-01-05 陈显龙 陈的思考
这是陈的思考的第24篇文章
全文2385字,阅读约需5分钟
这是一篇需要仔细思考才能看懂的文章。请仔细研读。
最近看了很多《物演通论》的评论,褒贬不一,总体上骂的人更多一些。反而因为这些,我开始认为这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在大部分的骂声中,我也听到几个人为这本书微弱的呼声,反而,这也正反映了这部作品的深邃。
很多大师生前都不得意,比如梵高,伦伯朗,叔本华,普遍的特征就是他们的思想境界过于深远,已经远远超出当代人所能理解的境界。物演通论或许也是这样一部巨著,只是太多的人看不懂而已。
这本书还没有开始看,就下这样的定义,估计说出来会招来很多人的非议。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实在是因为自己经历过看不懂的那些人的经历而已。
2015年一个偶然的时间我看了一本讲佛的书,没有人讲解,也不是我一心向佛,只是想了解了解佛教到底是什么。看完第一遍的时候,内心充满了恼怒,这是一本什么破书,全是荒谬之言。我尽管没有开始谩骂,但只是自己在克制自己的不满。写读书笔记的时候,这种不满的情绪就直接坦露出来。
我觉得这荒谬的东西写出来,让别人看,就是在浪费大家的时间。但是写着写着,我突然意识到,我完全是用我自己的世界观去评判佛教。
那一刻,我突然知道宗教是什么了。
第二天,我又认认真真的把这本书看了一遍,不敢妄谈理解,但我大概知道作者在说什么,完全印证了我第一天的想法。
佛教的理论,是在构建一个与我现在完全不同的世界观而已。
世界观这个词语,所有的人都知道,但对它却没有深刻的理解。我想再重复一遍世界观的定义,世界观是指人们对世界的所有看法和观点,请把这句话再好好理解一遍,世界观是指你对世界所有事情的看法和观点,是你所有认知的总和。
世界观随着一个人的成长是不断更新的。对于婴儿来说,不存在世界观这一说,随着他对世界的感知,他了解了一些最基本的事情,比如爸爸妈妈会喂他东西吃等,随着婴儿大脑的发育,基于这些基本的事实,它开始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比如由父母喂东西吃是因为父母爱我,再推理出爱我的人会帮助我。
世界观就在这样不断的认知和推理中逐渐建立,任何成人的世界观都是一个庞大而独立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你所有的观点都相互佐证,其逻辑之强大,关联之紧密,整理出来绝对会让任何人叹为观止,只能惊叹大自然构建之巧妙。
这就是为什么有时两个人观点不同时,你会感觉不管你怎么与对方沟通,他就是不理解你。相信我,这不是你沟通能力的问题,而是两个人的世界观发生了碰撞。我前面说了世界观的形成,它是在你不断的认知和推理中建立起来的,当两个人的沟通触及最基层的理念时,不是你通过简单的沟通就能够改变对方,因为改变意味着,基于这个理念推理出来的整个系统将全部崩塌。人对事情的认知基于自己过去发生的所有的事情,所有的认知之间都会相互干扰,这基本上也可以意味着整个世界观都将崩塌。
所以不管你怎么沟通,都很难改变他的观点,因为由这个基础观点推理出来的所有世界观,都会反过来证明他原本的观点。举一个例子,一个人因为A正确,推导出B、C、D······都正确,现在你告诉他,A是错误的,那由此推导出B、C、D都是错误的,在他的观念中B、C、D明明都是正确的,A怎么可能是错误的呢?所以他会很坚定的告诉你A是正确的。
这个例子大概反映了为什么有些观点是难以改变的。从侧面也能够反映出,每个人的世界观都是稳固和不易变化的。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也就不同,就构建出了形形色色的世界观。
宗教、哲学和世界观在普通人看来分明是牛马不相干的事情,但它们的本质其实是一样的,都是一种独立的世界观。任何宗教,任何哲学思想体系,都是在构建一种全新的世界观。所以宗教和哲学都有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它所有的思想都有一个核心观点,一切的观点都基于这个核心观点构建出来的。比如基督教是基于上帝创造了这个世界,物演通论基于王东岳自己提出的递弱代偿法则,佛教基于一切皆为虚无。
有很多人无法理解基督教中的一些观点,生活的美好要感谢上帝,生活的灾难是上帝在洗脱你过去犯下的罪恶,貌似不管怎样,都该感激上帝一般。你如果用世界观的观念去看待这种现象,就很容易理解了,因为宗教理论构建的世界观的核心就是上帝创造了这个世界,所以它所有的观点又会反过来证明世界存在上帝,如果这个观点不正确,那就意味着整个世界观都已经全部崩塌了,所以从基督教徒的观点看来,这是一件非常正常和天经地义的事情。
如果能够理解世界观这个词语,那么在看我文章开头说道的很多人无法理解物演通论这本书就可以理解了。 其中之一是你一直在用原来世界观的标准去衡量一种新的世界观是否合理,第二个是你的知识足够的狭隘,缺乏底层的基础认知A,自然无法真正理解作者推导出来的BCD。
这里存在一个问题,这么多的世界观,有一些并不是这个世界的真实映射。这么说很多人可能理解不了,那我举一个例子,我们把世界观比喻成这个世界的地图,经过你不断的推理与认识,你在心中画出了这个世界的地图,这张地图是经过你反复验证和推理得出来的。但你不可能走过这个世界的每一个地方,把每一个地方都验证一遍,所以这个地图中的大部分地方都是你推理出来的,如果你最初收集的基础信息是正确的,那这张地图基本与这个世界一致,它可以指导你去你想去的地方。可如果你最初用来推理的观点是错误的,那麻烦就大了,因为你内心的这个世界跟现实世界完全不同,你想做的任何事情都做不成功,想去的任何地方都走不到,你明明想去海南,结果按照你地图上标注的海南位置却走到北京去了。这是一件多么苦恼的事情。
正因为这种差异,每个人的世界观都是不同的,只是差异的大小而已。很多人之所以不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往往是对世界观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错把自己的世界观当成真实的世界。当意见不同的时候,不要认为对方是不可理喻,而只是你们两个人的世界观或底层理念出现了差异,这种情况就会改善很多,也就更容易接受对方的观点了。
原创 2017-01-05 陈显龙 陈的思考
这是陈的思考的第24篇文章
全文2385字,阅读约需5分钟
这是一篇需要仔细思考才能看懂的文章。请仔细研读。
最近看了很多《物演通论》的评论,褒贬不一,总体上骂的人更多一些。反而因为这些,我开始认为这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在大部分的骂声中,我也听到几个人为这本书微弱的呼声,反而,这也正反映了这部作品的深邃。
很多大师生前都不得意,比如梵高,伦伯朗,叔本华,普遍的特征就是他们的思想境界过于深远,已经远远超出当代人所能理解的境界。物演通论或许也是这样一部巨著,只是太多的人看不懂而已。
这本书还没有开始看,就下这样的定义,估计说出来会招来很多人的非议。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实在是因为自己经历过看不懂的那些人的经历而已。
2015年一个偶然的时间我看了一本讲佛的书,没有人讲解,也不是我一心向佛,只是想了解了解佛教到底是什么。看完第一遍的时候,内心充满了恼怒,这是一本什么破书,全是荒谬之言。我尽管没有开始谩骂,但只是自己在克制自己的不满。写读书笔记的时候,这种不满的情绪就直接坦露出来。
我觉得这荒谬的东西写出来,让别人看,就是在浪费大家的时间。但是写着写着,我突然意识到,我完全是用我自己的世界观去评判佛教。
那一刻,我突然知道宗教是什么了。
第二天,我又认认真真的把这本书看了一遍,不敢妄谈理解,但我大概知道作者在说什么,完全印证了我第一天的想法。
佛教的理论,是在构建一个与我现在完全不同的世界观而已。
世界观这个词语,所有的人都知道,但对它却没有深刻的理解。我想再重复一遍世界观的定义,世界观是指人们对世界的所有看法和观点,请把这句话再好好理解一遍,世界观是指你对世界所有事情的看法和观点,是你所有认知的总和。
世界观随着一个人的成长是不断更新的。对于婴儿来说,不存在世界观这一说,随着他对世界的感知,他了解了一些最基本的事情,比如爸爸妈妈会喂他东西吃等,随着婴儿大脑的发育,基于这些基本的事实,它开始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比如由父母喂东西吃是因为父母爱我,再推理出爱我的人会帮助我。
世界观就在这样不断的认知和推理中逐渐建立,任何成人的世界观都是一个庞大而独立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你所有的观点都相互佐证,其逻辑之强大,关联之紧密,整理出来绝对会让任何人叹为观止,只能惊叹大自然构建之巧妙。
这就是为什么有时两个人观点不同时,你会感觉不管你怎么与对方沟通,他就是不理解你。相信我,这不是你沟通能力的问题,而是两个人的世界观发生了碰撞。我前面说了世界观的形成,它是在你不断的认知和推理中建立起来的,当两个人的沟通触及最基层的理念时,不是你通过简单的沟通就能够改变对方,因为改变意味着,基于这个理念推理出来的整个系统将全部崩塌。人对事情的认知基于自己过去发生的所有的事情,所有的认知之间都会相互干扰,这基本上也可以意味着整个世界观都将崩塌。
所以不管你怎么沟通,都很难改变他的观点,因为由这个基础观点推理出来的所有世界观,都会反过来证明他原本的观点。举一个例子,一个人因为A正确,推导出B、C、D······都正确,现在你告诉他,A是错误的,那由此推导出B、C、D都是错误的,在他的观念中B、C、D明明都是正确的,A怎么可能是错误的呢?所以他会很坚定的告诉你A是正确的。
这个例子大概反映了为什么有些观点是难以改变的。从侧面也能够反映出,每个人的世界观都是稳固和不易变化的。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也就不同,就构建出了形形色色的世界观。
宗教、哲学和世界观在普通人看来分明是牛马不相干的事情,但它们的本质其实是一样的,都是一种独立的世界观。任何宗教,任何哲学思想体系,都是在构建一种全新的世界观。所以宗教和哲学都有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它所有的思想都有一个核心观点,一切的观点都基于这个核心观点构建出来的。比如基督教是基于上帝创造了这个世界,物演通论基于王东岳自己提出的递弱代偿法则,佛教基于一切皆为虚无。
有很多人无法理解基督教中的一些观点,生活的美好要感谢上帝,生活的灾难是上帝在洗脱你过去犯下的罪恶,貌似不管怎样,都该感激上帝一般。你如果用世界观的观念去看待这种现象,就很容易理解了,因为宗教理论构建的世界观的核心就是上帝创造了这个世界,所以它所有的观点又会反过来证明世界存在上帝,如果这个观点不正确,那就意味着整个世界观都已经全部崩塌了,所以从基督教徒的观点看来,这是一件非常正常和天经地义的事情。
如果能够理解世界观这个词语,那么在看我文章开头说道的很多人无法理解物演通论这本书就可以理解了。 其中之一是你一直在用原来世界观的标准去衡量一种新的世界观是否合理,第二个是你的知识足够的狭隘,缺乏底层的基础认知A,自然无法真正理解作者推导出来的BCD。
这里存在一个问题,这么多的世界观,有一些并不是这个世界的真实映射。这么说很多人可能理解不了,那我举一个例子,我们把世界观比喻成这个世界的地图,经过你不断的推理与认识,你在心中画出了这个世界的地图,这张地图是经过你反复验证和推理得出来的。但你不可能走过这个世界的每一个地方,把每一个地方都验证一遍,所以这个地图中的大部分地方都是你推理出来的,如果你最初收集的基础信息是正确的,那这张地图基本与这个世界一致,它可以指导你去你想去的地方。可如果你最初用来推理的观点是错误的,那麻烦就大了,因为你内心的这个世界跟现实世界完全不同,你想做的任何事情都做不成功,想去的任何地方都走不到,你明明想去海南,结果按照你地图上标注的海南位置却走到北京去了。这是一件多么苦恼的事情。
正因为这种差异,每个人的世界观都是不同的,只是差异的大小而已。很多人之所以不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往往是对世界观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错把自己的世界观当成真实的世界。当意见不同的时候,不要认为对方是不可理喻,而只是你们两个人的世界观或底层理念出现了差异,这种情况就会改善很多,也就更容易接受对方的观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