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层地狱
“报告!王队,对两名现场发现者的问询已经结束。”
还没等我完全清醒过来,一句清亮的报告声就已经把我的耳膜震得发颤,我仔细看了一眼,发现站在我面前的这个有个好嗓子的年轻人正是刘栋刘警官。
“好,你把刚才了解到的情况和我简单说说吧。”不知怎的,这句话再次不经过我的大脑就脱口而出了。
不对,刘警官刚才称我为王队?难道我现在是……我赶紧仔细打量了自己一番,才发现此时我身着警服,看来这次我就是那个所谓的王队了。这时对面的刘警官已经开始述说了,于是我赶快打起了精神仔细听了下去。
“那两人分别叫刘小川和郭铁军,和死者赵帅是朋友关系。今天他们两人于下午五点钟来到这里找赵帅,准备一起出去聚餐。之前已经联系好了在赵帅家集合,可是当他们两人赶到这里的时候,发现门被锁了,而且按门铃也没有人出来应答。而刚好他们两人都忘了带手机,所以从门外的那个公用电话亭打了个电话给赵帅,但赵帅的手机没人接听。于是他们跑到东侧的窗户那里往房间里看了一眼,结果发现房里一片漆黑,窗帘也被半拉了起来。最重要的是,他们发现了窗户内侧被贴上了黄色的胶带。”
“哦?那他们发现的时候那个胶带是紧紧贴在窗户上的吗?”这时终于到了最关键的有关胶带密室的部分,于是我认真地问道。
“嗯,他们两人对于这一点十分确定,所以当时他们就慌了,于是便回到了大门那里,因为他们有赵帅房间的钥匙,所以准备掏出钥匙进门去。不过当他们打开门锁时,却发现门竟然推不开。于是他们两人情急之下就开始一起撞门,撞了几下后门被撞开了,当时他们听到了类似胶带撕裂的声音以及什么物体倒地的声音。这个和我们调查现场的情况一致,门后四周都被紧贴上了胶带,而且,房门的后面还靠着一件衣柜,只不过现在被推翻在了地上。”刘警官详细地说明的那两人之前的经历。
“那他们也确定那胶带当时是被紧紧贴在门后的吗?”我想再次确认这点。
“嗯,确实是的,他们相当肯定。”刘警官点头说道。
“哦……这样啊,这么说这次算是双重密室了……”我低声嘀咕了起来,“好,那你继续调查去吧。”
我把刘警官支开了,自己认真思考了起来。
“门……胶带……衣柜……而且是双重密室,有点棘手啊。”我苦恼地摇了摇头。
看来还得重新调查一次现场,于是我便穿过封锁线,走到了房屋内部,开始仔细检查起了那道大门。
那道大门是一种普通的木质门,在门的一侧使用的是铰链连接,较为奇特的是铰链是直接嵌入墙体的,而不是和门框连接。门高两米,宽一米,向内侧开门,也就是说要进房间必须推门而入。在门的四周边缘都有胶带粘上,胶带宽6厘米,沿着门框四周把木门边缘与墙壁贴在了一起,现在墙壁上还留有胶带被撕扯过的痕迹。
之后我又仔细检查了那个倒地的空衣柜,它是那种普通的上下两层双开门立式木制衣柜,立起来以后高约2.2米,长1.2米,宽0.5米,不过现在开口朝上倒在了地上,衣柜的门也是闭合上的。
“2.2米,1.2米,0.5米……对了,这不是刚好吗!”我突然有了一个新的想法。
会不会是这样的,凶手在门后贴好胶带,不过不粘在墙上,之后再把这个衣柜放置在大门的后面。这样的话,在那两人撞门的过程中,胶带处于大门和衣柜的夹缝中,借助撞门的力道就可以将胶带紧紧贴在墙壁上,让人误以为胶带早已贴好。但是……这样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门后紧贴着放置了一个衣柜,凶手又是怎么打开木门离开的呢?
对了,这样可不可以,我赶紧掏出了记事本,在上面画起了一个草图。
如果是这样的话,凶手在打开门的时候,将衣柜斜靠在木门的边缘上,那么关上门之后,衣柜不就刚刚好紧贴门后吗?而且,衣柜的面积正好能盖上胶带,真是太巧妙了!
“王队,你在画什么?有什么新发现吗?”正当我为我的新发现而高兴不已的时候,有人在背后叫了我一声,我回头一看,是刚刚向我报告过的刘栋。
“啊,小刘啊,你来看看,我这个想法怎么样?”于是我将刚才的那番想法给年轻的警官刘栋讲解了一遍。
刘栋听完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突然他皱了皱眉头,说道:“王队,这个想法好是好,可是没法实现啊!”
“哦?怎么没法实现?”我略显吃惊地问道。
“你看,这些尺寸。”刘栋拿起笔在我的那幅草图上标记了起来,“如果那个衣柜是这样摆放的话,为了保持衣柜的稳定,衣柜的重心至少得在立脚点的左侧,所以衣柜的角度不能倾斜太大,最大也只能这样,使衣柜的重心正好在支点的正上方。”
刘栋再次在图上勾画了起来,然后说道:“但是这样的话就会产生一个问题,你看,门只能被打开1厘米多一点,这样是不可能通过一个人的!”
没想到是这样,我看了一眼刘栋,失望地叹了一口气。
“不过,王队,还有一种办法啊,你看,如果把衣柜这样摆放的话,不就可以了么?”刘栋突然这样说道,他在记事本上又画了一个草图。
“这样你看怎么样,王队?”刘栋把刚画好的草图递给了我,笑着说道。
我接过那份草图看了一眼,说道:“小刘啊,你这里也是有问题的。虽然最后门打开的时候有十多厘米的间隙,足够一个人通过,但是你别忘了,你这样安排的话,衣柜靠门的那一侧宽度只有0.5米,是不够压紧上下两侧分别长达1米的胶带的。”
“哦……这样啊……”小刘在听了我的解释后,略显尴尬地挠了挠头。
现在真正的麻烦是就是这个矛盾,我那种方法门开的缝隙太小,小刘这种方法又不能完全压紧胶带,有什么办法能把两者结合起来呢?我开始苦思冥想了起来。
“门的缝隙不能开得很大,是因为衣柜不能太过倾斜;衣柜不能太过倾斜,是因为容易重心不稳。对了,重心!只要想办法改变衣柜的重心不就行了么!”我又有了一个新的想法。
“小刘,不如我们来做个实验吧!”我走到了小刘的旁边,向小刘说道。
“实验?哦,可以!现场基本情况已经调查完毕,各项取证工作也已经基本完成了。”小刘朗声回应道。
于是我和小刘便走到门旁,把那个衣柜给扶了起来,拉到了门的后面,按照我之前提出的方案使其靠在了门的后侧边缘。但是正如小刘刚才指出的那样,门口边缘只能打开很小的缝隙,根本不能容纳一个人通过。而门的缝隙一旦加大,那个衣柜立马就失去了平衡。
“王队,果然还是不行啊!”小刘似是早已预料到了结果,平静地说道。
“别急,你看这样行不行。”
我一说完就把手伸了出去,打开了衣柜上层的那两扇门。
“这样啊!”刘栋顿时惊奇地喊了出来。
我笑了笑,继续说道:“这样的话,衣柜的重心不就要左移了吗?也就是说这时衣柜的倾斜角度可以更大了,而衣柜也很难失去平衡。”
我和小刘一左一右把衣柜倾斜的角度加大,直到衣柜达到临界平衡点,这时的结果完全达到了我预想的结果,因为此时大门边缘已经被打开了十来厘米,完全可以通过一个人了!
“王队,我们成功了!”小刘高兴地喊道。
没错,我们成功了。我将大门向前一推,门顷刻间就被关上了,而此时门后那倾斜的衣柜也开始向门后侧倒去,那两扇打开的柜门在接触到房门后也被关上了。然后砰的一声,衣柜笔直地立在了门的后侧,几乎没有一点缝隙。而且我吃惊地发现,原来这样的话,门后的胶带已经被衣柜的撞击所贴紧了。
我收回了手,也开心地笑了出来。此时我的意识已经开始逐渐消散,慢慢地我进入了沉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