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衣风月吧 关注:23贴子:1,117
  • 37回复贴,共1

【2016冬季刊】杂文部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冬季刊审稿的各位先看这里~
①评论请一律在楼中楼回复,打等级ABCD+评语,觉得特别好的评语可以写长一点。
②互相调剂,每篇文章至少保证3人传阅,辛苦各位了。
③分类或者其他地方如果有问题可以在讨论楼里向我提出。
④没有一定的打分标准,自由评论,随心评判。


1楼2016-11-28 20:02回复
    文化再寻
    高一(3)班 秦淮
    10月6日,阴,人在旅途。
    早就有所耳闻先生的《文化苦旅》,而今在初秋满纸青色的天宇下,在匆匆劳顿打马看遍陌上花的旅途中,仍能有一颗闲适之心捧卷细读,幸甚至哉。脚下这条飞驰的高速公路,也许在数百年之前,正是江南一带商贾云集的富庶之路,凝结了多少代人薪火相传至高无上的智慧,在今天仍有一脉余存,与江南温润的风光相映成彰。
    繁华风流地,温柔富贵乡。时光是一条单向无限延伸的轴,沿途零落的都是历史的温存。再向前追溯千年,文人墨客或在趋之若鹜进京的途中,或在踽踽独行失意贬官的路上,或邀三五挚友秉烛夜游,或只身一人潇洒自如穿行于山水之间,必定都会经过此地。慕名而来的不在少数,于是有了“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有了“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某种缱绻幽微的情感顺着墨色流淌,恣意翻覆,积少成多,便成就了一脉异音——
    终于,历史的天空不再黄尘滚滚,云破月来。月光,霎时舒朗。
    曾经总是弄不明白,为什么总有人堪为那一袭江南烟雨倾覆了天苍,为什么总有人为了一处萧瑟的山水和不知名的残篇折腰吟咏千年。也许,面对着纸上的铅字,亦要用自己的双足去踏遍那些景致,方可得到物我合一的感化……
    在一切政治硝烟弥散之后,留下的皆是星星点点的光熠,那是被称为“文化”的一些东西。它们穿越了数千年的时光来到今天,背后蕴藏着的玄机只有心至纯至净的人才可以解读。茕茕孑立,青衫依旧,却总是不甘落魄到白头。于是,在柳州月下,在洞庭湖畔,他们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任凭后人反复吟哦,代代相传。
    难以想象,华夏五千年的文明没有了文化的浸润和熏陶,会是什么模样。我本是后人,却难赋深情,被历史所深深吸引;恰如先生所说,只能静听自己的脚步声,在回廊间回响,从漫漶走向清晰,又从清晰走向漫漶……
    漫步于江边的古道上,邂逅不知名依傍于粉墙黛瓦的旧巷,若是佐以江南的烟雨,这样的光景便会美到无以复加。初秋静谧的午后,柔软的香樟和绵长的时光两厢厮守。一边是烟波浩渺,一边是烟雨迷离,一切皆因文化的浸润。生长于长江南岸的孩子,不曾远离故乡,史籍中记载的塞外与漠北,我不曾见过,却在先生的字里行间窥见了它们豪迈苍茫的背影。繁星般的沙堆终究没有换来半行墨迹,而余秋雨先生正是第一个为了那些连绵的金色的沙丘作传的人。他听见了大漠中滚滚烟尘夹杂的絮语,并且用坚定的步伐与热泪,将其带入中原的主流文化。
    大漠烟尘散尽,江南光景正好。
    唯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能有此真正吞吐包容万象的气魄,从容不迫,云淡风轻。这样的行走,并非仅仅止于红尘陌上擦肩而过,而是灵魂的打磨,是大喜大悲大彻大悟之后的回味。璞玉永远都是璞玉,但风尘砂砾早已在历史长河中湮灭,而今已荡然无存。
    今天我们谈论文化的意义是什么?
    归途中,在笔记本电脑上打下这行字。本想作为这篇文章的开头,想了很久,终于一一删去。如此弘大的一个问题,总诱使人有说些什么的冲动。高谈阔论的欲望在心中蛰伏已久,却不知从何下笔,也是惘然。
    闭目沉思良久,睁开双眼。温凉如水的月色掠过我的窗,在风中荡漾。
    常言山水,分为自然山水和人文山水。面对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大到嶙峋怪石,江天一色,小到庭前青苔,郁郁芊芊。“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文人骚客面前,山水顿时成了无处安放的博大情怀的替身,成了颠沛流离的情感倾泻的载体。于是,妙笔一挥,留下文坛绝唱。时间一长,自然山水也被浸染成了人文山水。
    循着这些长篇阔论——有些甚至已在朝代的更迭中成了只言片语——后世的文人们开启了他们的征程。也正是因为有这些文化的遗存,交织成一片辉煌的华夏文明。自上古时期大禹治水始,五千年绵延至今,中华文化的兼收并蓄、源远流长则是那些历史交错断代的小国难以想象的。我们有先秦的诸子散文诗经楚辞,有流传千年的二十四史,有各领风骚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我们亦有“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气概,有“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的开元极盛,更有“箫鼓喧空,几家夜宴”的汴京风华。汉武唐政宋文明铮,中华文化的精髓远不止于此,兵荒马乱的岁月,亦是如歌。如此深厚的文化积淀,我愿向生命透支一段如莲的时光,倾尽一生去品读……
    站在时空长河的彼岸,先人们口中的喃喃低语,俯拾皆是。一段段旖旎的诗篇,一幅幅纵情的山水,留与后人去悉数品评。
    “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心中渐渐有一份明白,如月光泻地。”
    我想,我已有了答案。
    如若没有文化的传承,中国辉煌的历史便会在不知何年何月早已断代,更不会有今天的一派繁荣之景。文化恰是一种信仰,能够让人追随直到地老天荒。字字珠玑的锦绣文段,流光溢彩的纵论华章,都是文化的具象形式——恰如白莲洞,一条深邃悠长的时光隧洞,其间奔逐着一个古老的民族。
    不忘文化,让我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往哪里去。
    不忘文化,让我们虽曾洪荒万年,独对穹苍灭绝,却不至于谓之大寂寞可也。
    不忘文化,让我们虽读不懂王朝的兴盛与落寞,却也知道那风华极盛的场景也曾出现过,在史册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忘文化,让我们面对着眼前盛景,不会沦落到只能用最浅显的惊叹表达自己对于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不忘文化,让我们在浮华物欲的今天,仍能在空虚的繁华之间寻找到一丝清凉宁静。
    为此,历代文人固执地行走在山水间,固执地传颂着一代又一代脍炙人口的诗篇。不忘根源,是为了走的更远。
    这,也许就是我们今天谈论文化的意义何在。
    完稿于10月6日夜


    4楼2016-11-28 20:2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