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讲故事的人未必是多善于创造层出不穷的情节,再精彩的情节,若未表达出某种内涵的话,终会如直白的笑话一样新鲜过后就变得乏味。人的记忆中那些经过岁月洗礼所留下来的,多是简单而深邃的东西。就像一部电影看完后,情节是很难完整回想的,但是它触动了你的感觉的那些地方,却是难以忘记。当然,电影这种形式有其特殊性,跟小说相似,它们主要通过情节来表达,因此很多内涵都要孕于情节中来表现,不过跟文字不同的是,它可以用画面来衬托氛围。
要说表现画面的特别,动画电影有更自由的形式,而相比现在大行其道的三维技术,二维动画似乎更能展现想象力。这一点在《海洋之歌》和《辉夜姬物语》这两部二维动画中表现得很明显。《海》类似中国旧时的年画风格,充满线条的质感与色彩的斑斓,其中大量使用黄金分割与几何图形的想象力,显得别具一格;《辉》则像山水画,着墨轻灵但意境无穷,虽然整体画面淡洁雅致,人物轮廓线条却着以浓墨,尤其在表现人物的一些强烈情感时,整个画面都像是要喷薄而出了,而这种突变相对整体画面的氛围又不显得突兀,对画面掌控可谓得心应手。这两部电影的虽然画风迥异,但就作为一部电影来说,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故事简单但回味无穷。《海》的故事简单中充满了隐喻,导演将爱尔兰的神话故事与现实发生故事两条线缠绕结合,各种喻说完美的镶嵌其中,如珠玉缀于美冠,各种衔接处理得毫无生硬之处,而《辉》则改编于日本民间故事,将一件件小事娓娓道来,看似平铺直述的情节到最后却展现出摄人心魄的张力。因为这些简单的故事中不仅仅只有故事,还有意蕴深藏其中,这些深藏的东西是生活在这个尘世中的生灵所似曾相识的,虽然像暗流一样藏而不露,但却自有其湍流不息。所以即便这些故事中没有多少繁杂紧张的情节,却仍然让人自然的沉浸在其中,随故事起起落落。而当暗流籍于感情中迸发出来时,也会使人感同身受,当小西尔莎歌声想起来时,整个世界好像都安静了下来,而竹子离开时的回眸,又让人心碎得无法自拔。最后在故事结束,离别字幕出现时,我们仍然不愿意离开荧幕,就好像不愿意结束自己的故事一样。
《海》的故事最终在歌声中回到了人世的简单的幸福,而《辉》通过去往“月亮”时的悲伤表达出对人情的眷恋,艺术形式在这里表达出情与理结合的完整的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家要比哲学家的视野更广,哲学家就像个辛勤的农夫,喜欢什么事都刨根问底,因此在构建自己的世界时,总是小心翼翼,担心着哪里不够牢固。他们不厌其烦的巡查那些托住世界的根基,忙于修补一个又一个的漏洞,至于去观光那个世界的闲暇,却无形变少了。艺术家则不然,他们更像是梦想家,可以凭借自己的心灵的冲动创造一个奇思妙想而又完整圆润的世界,无意考虑这样的世界如何可能。但是在那个虚设的世界展示的恢宏中却可以把那些精深的道理变得微不足道——当然,这里的艺术家要取广义上的意义。然而哲学家的努力并非没有意义,自然,人们总是本能的眷恋着人世的幸福,然而眷念的愿望可以指引着人们前进,却不能给出路途,当愿望动摇时,或者热情离去后,靠什么来继续保持坚定呢?就如同,我们在这两部电影中经历洗涤以后,像是在梦想的星空里游了一回,但之后还会回到非艺术的现实的地面,星空与地面总显得那么遥远,如果既不能离开地面,又难以割舍星空,那么要如何安放它们之间的距离呢?
艺术家爱好性灵,哲学家喜欢思维,这两种气质既能泾渭分明,又可殊途同归。西方哲人说:“人是有理性的动物”,所以西哲里面充斥着理性,即便是用于宗教中也是如此,在其哲学传统中用逻辑与理性来论证上帝的爱好经久不衰。这一点于中国人就很不同,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这里的“几希”得察于人情,认为懂得人情的礼义廉耻才算为人,这就把情感看作是人最特别的东西,因此后来接纳用有情无情来区分众生的佛教就很自然。东西方在这里的区别就如同农夫与梦想家的区别,因此西哲在说问题时,总显得像在跟人辩论,不厌其烦的一步一步的去论证自己的观点,并把所有能考虑到的可能反驳都解决掉,最后得出的结论有理有据,似乎不可动摇,而东方思想家在说事情时,总像是在展示自己的世界,因此不太喜欢繁琐艰深的论证,而是往往通过感官感受,通过人生的感悟,通过艺术家展现的美来感染人。因此西哲里有缸中之脑的思想实验,用科学来构筑严谨,而庄周许多年前就发出梦蝶的困惑,用情感来引人入胜。不过可能会让一般人困惑的是,不管是西方人在理性中,还是在东方思想的感悟里,都大量达到了现实的彼岸,并在哲学或宗教中看到了超出现实表面的虚幻的可能世界,如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基督的天堂或魏晋名士热衷谈玄远之学以及佛教庞大的“世界”观,这仅仅是偶然吗?
在很大程度上,知道虚幻东西的价值的心灵,才算是完整的心灵。唯科学主义者在这一点上很容易一叶障目,尤其是那些历史上没有产生过科学的地方,乍一见到科学的威力后,很容易就对其产生迷信,从而蒙蔽了审视世界的心灵。但仅靠科学构筑的世界是很单薄的,并且不会被鲜活的心灵真正接受,存在主义哲学就是很好的例子。这里并非是要故弄玄虚,而是世界本身就不像粗浅所见的那么表面,所谓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只是处于还没有深入了解时的状态,还处于古人说的“形而下”的层次。包括实证科学提供的图像,或许它提供的是现实世界比较实用的面目,但却没有穷尽其所有。这一点在思考宇宙的浩渺时尤为明显,面对浩瀚无垠的宇宙,从中可以真切的感觉到人所知的有限和远方未知的广袤。如果只守着我们这个微小的星球得到东西来类比宇宙,跟坐井观天也没什么实质区别。而且,对世界持机械态度的看法也阻碍了人去审视暗藏在表面的更深层的图景,如果认为一切都只是所见为所见,还有什么值得去伤神的呢?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没有价值”,这话虽然有点绝对,但未经深思的人生的眷恋往往只是对世界表象的欲念,而欲念总显得难以把握,因此也难以凭其得到幸福。通常来说,在现实中越是多牵挂,就越容易眷恋生,比如一般情况下一个生活得意的人就要比一个失意的人更眷恋生,但是这里的眷恋若只是出于一种本能欲念,那也容易破碎,要么会因为失去而痛苦,要么会因为得到而乏味。而那种标榜一种知足常乐的态度的看法,要么难以界定怎样才算“足”,要么就只能往后倒退到无所求的状态。但是人能无限倒退吗?存在主义者认为人性中智慧就已经杜绝了人可以不追求意义而活下去的可能,生命短暂,而且似乎只有一次,你确定懵懂的度过会让你心安吗?因为人性不仅仅只满足活着,否则蝼蚁也是活着,人性中还有着追求更好的活着的欲望,以及追求生命更高的意义的境界,这两点就已经宣告无所求的破灭。况且,人生往往难以一帆风顺,认为无所求就可以避免痛苦也是不现实的——除非你已经心如死灰,对痛苦已无感觉,但此时又是哀莫大于心死。人生总是痛苦多于欢乐,承认这一点并非源于悲观。那些认为财富地位权力或者“积极的人生态度”可以消除痛苦的想法是经不起推敲的,《海》里面,巨人麦克利尔和本的父亲康纳都因为失去所爱而陷入痛苦不能自已,《辉》里竹子的悲伤好像也只源于养父错误的爱,这些苦难似乎都是有办法解决或者避免的,但是或许能解决这些或那些痛苦,或许能避免这些和那些悲伤,然而人生总有许多痛苦和悲伤是无法解决和避免的,即便你可以不在意财富地位权力等等这些所谓“身外之物”,但生命本身的痛苦也是无法避免,比如青春的逝去,比如容颜的衰老,即使我们不必如叔本华那样把苦难看作是生命必不可少的,也不可能换一个姿态就把生命里苦难的厚重消解于无。这可能源于对痛苦感受的强烈是人性中不可缺少的东西,而植根于人性的东西并不会因为爱好与愿望就湮灭。苦难与痛苦也是人生应该经历的东西,看清楚了这一点那么对生就可以少一些浅薄的欲望,并且不会在一些不值的事情上浪费自己的痛苦。
但是虽然痛苦是无法避免的,却不代表人生就无法获得幸福。幸福不同于热烈的感受,这一点在人们表现快乐的情绪面前会很明显,快乐是轻层次的幸福,所以在表达深处的快乐时,往往会“喜极而泣”,采用流泪的方式才能表达内心的感受。实际上,幸福那种强烈的感情可能只会持续一小段时间,这里的时间相对于痛苦的持续时间可能微不足道,但是此后可以化作平静而坚固的力量藏于人心,让所有的痛苦都变得微不足道。这就是审视的一个价值:它使你领略的幸福更加牢固。比如讨论苦难,不仅仅是因为尘世中不可能没有苦难,也不仅仅是因为它可以更好的让人领悟幸福,还因为苦难本身就是通往幸福的方式。幸福是用来感受的,而不是用来思考的,当人们溺于幸福时,所有的思考都变得微不足道。然而痛苦没有这样的地位,痛苦自然也可以深深的敲击人的心灵,但这种敲击却不排斥思考,相反,在如此深层的状态下的思考,往往会显得深刻,而这种深刻性的完成,可以帮助人走向更为深刻的幸福,如同经过锤炼的工具会更加坚固一样。
还有一个问题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即便是那种无所求的态度也不可能,因为无所求还是因为爱“生”才采取的对策,而爱生无论如何也难逃死亡以及对死亡的恐惧的折磨。对人生审视所能起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会我们如何面对死亡。死亡对每个人而言,大概都是终极的问题。或许因为我们对其一无所知,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死亡是令人恐惧的,所谓“千古艰难惟一死”。然而死亡或许是性命的终结,但未必就是生命的终结,宗教在这一点是要比一般人的常识走得更加深远。最明显的理由就是我们对意识是否物质的附庸无法肯定,而且对死后的精神状态也没法确认。对于未曾审视过的人来说,谈论来世,天堂这些虚幻的东西似乎只是对生活的逃避,因此也不会当真,但这里面并不是对错的差别,而只是信所信的信仰,就如同你相信是庄周做梦成了蝴蝶而不是蝴蝶做梦成立庄周一样,谁也无法驳倒对方。所以那些猜测有宗教信仰的人是否是真相信存在一个造物主的想法,其实都没明白宗教徒对其信仰的真挚的感情是不输于任何感情的。哲学也是如此,无论那些持现实世界不过是完美世界的一个投影,或者认为现在的这个现实世界也只是一场虚幻的看法的哲学家,其实都不是在信口胡说,一个人若真相信存在来世,或者存在有比现在这个世界更加美好的世界,就如同科学家提出的平行宇宙这样的设想一样,你顶多只能不赞成他,永远也无法反驳他。而已经走出形而下的桎梏,明了那些可能性的心灵,要比只是粗浅的贪恋现世的心灵要更丰富,因此在对待欲念上就会更加洒脱,也更不容易陷入贪恋中无法自拔,所以苏格拉底临时时可以从容的说:“离别的时辰已经到了,我们各走各的路吧——我去死,而你们去活。哪一个更好,唯有神知道。”。
不过这里并非要主张把生看作微不足道的东西,如同地面给人的踏实与星空给人的高远,持一种本能的欲念或许会让人难以达到更高的追求,但却不会在最低的求生上有所迟疑,而那些高层次的追求,却因为其丰富性不可避免带来更多的选择。假设一个人既明白了现实中痛苦无法避免,又明白现实之外那些美好的世界是可能的,那么现世中的一切在心中地位难免会显得不如当初看起来那么重要,既然如此,假设生活不如意后,还有什么理由去继续遭受那些无意义苦难呢?因此就很容易让人走向憧憬来世而逃避现实,甚至看轻生命,这也是宗教和一些哲学思想难以避免出现的情况。但是无论如何,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是唯一可以切实感受到的,是最大概率可能的,因此也是最能有把握认为是存在的世界,所以因为来世或虚幻的世界而看轻此世,或多或少都会显得不合情理。懵懂的活着自然也是活着,但若能在审视了这些苦难与美好后的情况下仍然热爱着现世的生活,那这种热爱就会有未经审视时的热爱所没有的深层的根基,因此,也就更能抵挡生活中苦难的侵袭,而展现出更真挚深刻的爱。
要说表现画面的特别,动画电影有更自由的形式,而相比现在大行其道的三维技术,二维动画似乎更能展现想象力。这一点在《海洋之歌》和《辉夜姬物语》这两部二维动画中表现得很明显。《海》类似中国旧时的年画风格,充满线条的质感与色彩的斑斓,其中大量使用黄金分割与几何图形的想象力,显得别具一格;《辉》则像山水画,着墨轻灵但意境无穷,虽然整体画面淡洁雅致,人物轮廓线条却着以浓墨,尤其在表现人物的一些强烈情感时,整个画面都像是要喷薄而出了,而这种突变相对整体画面的氛围又不显得突兀,对画面掌控可谓得心应手。这两部电影的虽然画风迥异,但就作为一部电影来说,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故事简单但回味无穷。《海》的故事简单中充满了隐喻,导演将爱尔兰的神话故事与现实发生故事两条线缠绕结合,各种喻说完美的镶嵌其中,如珠玉缀于美冠,各种衔接处理得毫无生硬之处,而《辉》则改编于日本民间故事,将一件件小事娓娓道来,看似平铺直述的情节到最后却展现出摄人心魄的张力。因为这些简单的故事中不仅仅只有故事,还有意蕴深藏其中,这些深藏的东西是生活在这个尘世中的生灵所似曾相识的,虽然像暗流一样藏而不露,但却自有其湍流不息。所以即便这些故事中没有多少繁杂紧张的情节,却仍然让人自然的沉浸在其中,随故事起起落落。而当暗流籍于感情中迸发出来时,也会使人感同身受,当小西尔莎歌声想起来时,整个世界好像都安静了下来,而竹子离开时的回眸,又让人心碎得无法自拔。最后在故事结束,离别字幕出现时,我们仍然不愿意离开荧幕,就好像不愿意结束自己的故事一样。
《海》的故事最终在歌声中回到了人世的简单的幸福,而《辉》通过去往“月亮”时的悲伤表达出对人情的眷恋,艺术形式在这里表达出情与理结合的完整的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家要比哲学家的视野更广,哲学家就像个辛勤的农夫,喜欢什么事都刨根问底,因此在构建自己的世界时,总是小心翼翼,担心着哪里不够牢固。他们不厌其烦的巡查那些托住世界的根基,忙于修补一个又一个的漏洞,至于去观光那个世界的闲暇,却无形变少了。艺术家则不然,他们更像是梦想家,可以凭借自己的心灵的冲动创造一个奇思妙想而又完整圆润的世界,无意考虑这样的世界如何可能。但是在那个虚设的世界展示的恢宏中却可以把那些精深的道理变得微不足道——当然,这里的艺术家要取广义上的意义。然而哲学家的努力并非没有意义,自然,人们总是本能的眷恋着人世的幸福,然而眷念的愿望可以指引着人们前进,却不能给出路途,当愿望动摇时,或者热情离去后,靠什么来继续保持坚定呢?就如同,我们在这两部电影中经历洗涤以后,像是在梦想的星空里游了一回,但之后还会回到非艺术的现实的地面,星空与地面总显得那么遥远,如果既不能离开地面,又难以割舍星空,那么要如何安放它们之间的距离呢?
艺术家爱好性灵,哲学家喜欢思维,这两种气质既能泾渭分明,又可殊途同归。西方哲人说:“人是有理性的动物”,所以西哲里面充斥着理性,即便是用于宗教中也是如此,在其哲学传统中用逻辑与理性来论证上帝的爱好经久不衰。这一点于中国人就很不同,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这里的“几希”得察于人情,认为懂得人情的礼义廉耻才算为人,这就把情感看作是人最特别的东西,因此后来接纳用有情无情来区分众生的佛教就很自然。东西方在这里的区别就如同农夫与梦想家的区别,因此西哲在说问题时,总显得像在跟人辩论,不厌其烦的一步一步的去论证自己的观点,并把所有能考虑到的可能反驳都解决掉,最后得出的结论有理有据,似乎不可动摇,而东方思想家在说事情时,总像是在展示自己的世界,因此不太喜欢繁琐艰深的论证,而是往往通过感官感受,通过人生的感悟,通过艺术家展现的美来感染人。因此西哲里有缸中之脑的思想实验,用科学来构筑严谨,而庄周许多年前就发出梦蝶的困惑,用情感来引人入胜。不过可能会让一般人困惑的是,不管是西方人在理性中,还是在东方思想的感悟里,都大量达到了现实的彼岸,并在哲学或宗教中看到了超出现实表面的虚幻的可能世界,如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基督的天堂或魏晋名士热衷谈玄远之学以及佛教庞大的“世界”观,这仅仅是偶然吗?
在很大程度上,知道虚幻东西的价值的心灵,才算是完整的心灵。唯科学主义者在这一点上很容易一叶障目,尤其是那些历史上没有产生过科学的地方,乍一见到科学的威力后,很容易就对其产生迷信,从而蒙蔽了审视世界的心灵。但仅靠科学构筑的世界是很单薄的,并且不会被鲜活的心灵真正接受,存在主义哲学就是很好的例子。这里并非是要故弄玄虚,而是世界本身就不像粗浅所见的那么表面,所谓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只是处于还没有深入了解时的状态,还处于古人说的“形而下”的层次。包括实证科学提供的图像,或许它提供的是现实世界比较实用的面目,但却没有穷尽其所有。这一点在思考宇宙的浩渺时尤为明显,面对浩瀚无垠的宇宙,从中可以真切的感觉到人所知的有限和远方未知的广袤。如果只守着我们这个微小的星球得到东西来类比宇宙,跟坐井观天也没什么实质区别。而且,对世界持机械态度的看法也阻碍了人去审视暗藏在表面的更深层的图景,如果认为一切都只是所见为所见,还有什么值得去伤神的呢?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没有价值”,这话虽然有点绝对,但未经深思的人生的眷恋往往只是对世界表象的欲念,而欲念总显得难以把握,因此也难以凭其得到幸福。通常来说,在现实中越是多牵挂,就越容易眷恋生,比如一般情况下一个生活得意的人就要比一个失意的人更眷恋生,但是这里的眷恋若只是出于一种本能欲念,那也容易破碎,要么会因为失去而痛苦,要么会因为得到而乏味。而那种标榜一种知足常乐的态度的看法,要么难以界定怎样才算“足”,要么就只能往后倒退到无所求的状态。但是人能无限倒退吗?存在主义者认为人性中智慧就已经杜绝了人可以不追求意义而活下去的可能,生命短暂,而且似乎只有一次,你确定懵懂的度过会让你心安吗?因为人性不仅仅只满足活着,否则蝼蚁也是活着,人性中还有着追求更好的活着的欲望,以及追求生命更高的意义的境界,这两点就已经宣告无所求的破灭。况且,人生往往难以一帆风顺,认为无所求就可以避免痛苦也是不现实的——除非你已经心如死灰,对痛苦已无感觉,但此时又是哀莫大于心死。人生总是痛苦多于欢乐,承认这一点并非源于悲观。那些认为财富地位权力或者“积极的人生态度”可以消除痛苦的想法是经不起推敲的,《海》里面,巨人麦克利尔和本的父亲康纳都因为失去所爱而陷入痛苦不能自已,《辉》里竹子的悲伤好像也只源于养父错误的爱,这些苦难似乎都是有办法解决或者避免的,但是或许能解决这些或那些痛苦,或许能避免这些和那些悲伤,然而人生总有许多痛苦和悲伤是无法解决和避免的,即便你可以不在意财富地位权力等等这些所谓“身外之物”,但生命本身的痛苦也是无法避免,比如青春的逝去,比如容颜的衰老,即使我们不必如叔本华那样把苦难看作是生命必不可少的,也不可能换一个姿态就把生命里苦难的厚重消解于无。这可能源于对痛苦感受的强烈是人性中不可缺少的东西,而植根于人性的东西并不会因为爱好与愿望就湮灭。苦难与痛苦也是人生应该经历的东西,看清楚了这一点那么对生就可以少一些浅薄的欲望,并且不会在一些不值的事情上浪费自己的痛苦。
但是虽然痛苦是无法避免的,却不代表人生就无法获得幸福。幸福不同于热烈的感受,这一点在人们表现快乐的情绪面前会很明显,快乐是轻层次的幸福,所以在表达深处的快乐时,往往会“喜极而泣”,采用流泪的方式才能表达内心的感受。实际上,幸福那种强烈的感情可能只会持续一小段时间,这里的时间相对于痛苦的持续时间可能微不足道,但是此后可以化作平静而坚固的力量藏于人心,让所有的痛苦都变得微不足道。这就是审视的一个价值:它使你领略的幸福更加牢固。比如讨论苦难,不仅仅是因为尘世中不可能没有苦难,也不仅仅是因为它可以更好的让人领悟幸福,还因为苦难本身就是通往幸福的方式。幸福是用来感受的,而不是用来思考的,当人们溺于幸福时,所有的思考都变得微不足道。然而痛苦没有这样的地位,痛苦自然也可以深深的敲击人的心灵,但这种敲击却不排斥思考,相反,在如此深层的状态下的思考,往往会显得深刻,而这种深刻性的完成,可以帮助人走向更为深刻的幸福,如同经过锤炼的工具会更加坚固一样。
还有一个问题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即便是那种无所求的态度也不可能,因为无所求还是因为爱“生”才采取的对策,而爱生无论如何也难逃死亡以及对死亡的恐惧的折磨。对人生审视所能起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会我们如何面对死亡。死亡对每个人而言,大概都是终极的问题。或许因为我们对其一无所知,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死亡是令人恐惧的,所谓“千古艰难惟一死”。然而死亡或许是性命的终结,但未必就是生命的终结,宗教在这一点是要比一般人的常识走得更加深远。最明显的理由就是我们对意识是否物质的附庸无法肯定,而且对死后的精神状态也没法确认。对于未曾审视过的人来说,谈论来世,天堂这些虚幻的东西似乎只是对生活的逃避,因此也不会当真,但这里面并不是对错的差别,而只是信所信的信仰,就如同你相信是庄周做梦成了蝴蝶而不是蝴蝶做梦成立庄周一样,谁也无法驳倒对方。所以那些猜测有宗教信仰的人是否是真相信存在一个造物主的想法,其实都没明白宗教徒对其信仰的真挚的感情是不输于任何感情的。哲学也是如此,无论那些持现实世界不过是完美世界的一个投影,或者认为现在的这个现实世界也只是一场虚幻的看法的哲学家,其实都不是在信口胡说,一个人若真相信存在来世,或者存在有比现在这个世界更加美好的世界,就如同科学家提出的平行宇宙这样的设想一样,你顶多只能不赞成他,永远也无法反驳他。而已经走出形而下的桎梏,明了那些可能性的心灵,要比只是粗浅的贪恋现世的心灵要更丰富,因此在对待欲念上就会更加洒脱,也更不容易陷入贪恋中无法自拔,所以苏格拉底临时时可以从容的说:“离别的时辰已经到了,我们各走各的路吧——我去死,而你们去活。哪一个更好,唯有神知道。”。
不过这里并非要主张把生看作微不足道的东西,如同地面给人的踏实与星空给人的高远,持一种本能的欲念或许会让人难以达到更高的追求,但却不会在最低的求生上有所迟疑,而那些高层次的追求,却因为其丰富性不可避免带来更多的选择。假设一个人既明白了现实中痛苦无法避免,又明白现实之外那些美好的世界是可能的,那么现世中的一切在心中地位难免会显得不如当初看起来那么重要,既然如此,假设生活不如意后,还有什么理由去继续遭受那些无意义苦难呢?因此就很容易让人走向憧憬来世而逃避现实,甚至看轻生命,这也是宗教和一些哲学思想难以避免出现的情况。但是无论如何,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是唯一可以切实感受到的,是最大概率可能的,因此也是最能有把握认为是存在的世界,所以因为来世或虚幻的世界而看轻此世,或多或少都会显得不合情理。懵懂的活着自然也是活着,但若能在审视了这些苦难与美好后的情况下仍然热爱着现世的生活,那这种热爱就会有未经审视时的热爱所没有的深层的根基,因此,也就更能抵挡生活中苦难的侵袭,而展现出更真挚深刻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