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山战役
阴山山脉东段称大青山,西段称狼山。阴山山脉是匈奴单于王庭所在地,是匈奴的心脏地带。阴山山脉对于匈奴的重要性,《汉书·匈奴传下》中记录下了郎中侯应给汉元帝上书中的一段话:“臣闻北边塞至辽东,外有阴山,东西千余里,草木茂盛,多禽兽,本冒顿单于依阻其中,治作弓矢,来出为寇,是其苑囿也。至孝武世(汉武帝),出师征伐,斥夺此地,攘之于漠北。建塞徼,起亭燧,筑外城,设屯戍,以守之,然后边境得用少安。漠北地平,少草木,多大沙,匈奴来寇,少所蔽隐,从塞以南,径深山谷,往来差难”,因此,“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
阴山战役史称“漠南之战”,我这里把它改称阴山战役,道理同河套战役。匈奴失去河套地区后,匈奴王庭所在地阴山山脉就失去了屏障,汉军的攻击目标直指匈奴心腹。匈奴在焦虑不安之下,对边郡的入侵活动连续不断。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匈奴乘汉军忙于巩固河套地区,攻占了上谷郡造阳地(今河北省赤城至独石口一带)。元朔三年(前126年)年初,军臣单于死,他的弟弟左谷蠡王伊稚斜与军臣单于太子於丹争立,於丹兵败降汉,西汉封於丹为涉安侯,但於丹一个月就病死了。伊稚斜单于对汉边发动疯狂的报复性入侵,杀死代郡太守,又攻入雁门关杀掠,接着又率九万骑攻入代郡(今河北蔚县西南)、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上郡(今陕西榆林县东南)。匈奴右贤王则对失去的河套地区反复入侵抢掠。
面对匈奴的频繁进攻,汉武帝决定全力反击,将匈奴单于王庭逐出阴山山脉。
阴山战役第一阶段,打击的主要目标锁定为匈奴右贤王,先损其一翼。元朔五年(前124年)春,西路由卫青亲率主力出高阙,苏建为游击将军、李沮为强弩将军、公孙贺为骑将军、李蔡为轻车将军,七八万人“俱出朔方”;东路由李息、张次公二将“俱出右北平”,以牵制匈奴东部兵力,策应西路卫青以主力对匈奴右贤王的围歼。卫青挥师北出高阙,长驱直入六七百里,于夜间抵达右贤王王庭所在地,立即发起突然袭击。匈奴右贤王没有料到汉军能深入塞外这么远,当晚喝醉了酒。遭到突袭后仅带一名爱妾和数百亲兵,在夜幕掩护下仓惶北逃。卫青俘获右贤王以下俾小王十余人、部众一万五千人、牲畜“数十百万”。卫青凯旋时,“至塞,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车骑将军青为大将军,诸将皆以兵属大将军,大将军立号而归”(《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大将军这一职务,是从卫青开始才有的,这是西汉的最高军阶,高于太尉。这是一项殊荣,不是常设职务,因人因功而设。卫青回到长安,汉武帝又封卫青六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