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平遥(zjpy7280)用通俗的语言,独特的视角,讲述平遥不为人知的野史趣闻,讲述你所不知道的平遥人,平遥原来如此精彩,详情请关注每日更新。

文:指尖君
图:指尖平遥
1958年9月,时任中共中央文教小组副组长、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康生来到平遥。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康生
由于康生的特殊历史原因(政治局常委,党和国家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最后却成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要成员),这一段康生到平遥的历史,很多平遥的经历者都讳莫如深,普通平遥人更是一无所知。其实康生虽然坏,但并非一无是处,在情报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乃至书法等方面,都有较高成就。

康生书法::若论书法,我用脚夹根木棍都比郭沫若写的强
受当时全国形势影响,当时的平遥县委书记任井夫,正在筹划一个比较大的构想----在平遥中学基础上,办一所大学,并已申报山西省教育厅。

任井夫
9月25日,康生专门去参观了平遥中学,又当场做了专门指示,指示平遥中学“走综合道路”。
仅仅一个月后,平遥中学就改头换面,成为当时中国第一所县级大学,取了个非常大气的校名:平遥综合大学!

平遥综合大学成立大会会场
1958年10月19号,经省教育厅批准,平遥综合大学正式成立。是在原平遥中学的基础上,上设工专班和师专班(语文、数学),下带小学(一小学)幼儿园(县幼),校办工厂,校办农场。

曾为平遥综合大学题词的陆定一
平遥县综合大学属山西省教育厅与平遥县政府双重领导,学校规格为县团级,由平遥县委书记任井夫兼任党委书记兼校长。
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为平遥综合大学题词:“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平遥中学旧教学楼(现麒麟阁大酒店)
从大专选学生为中学班上课,从中学班选学生到一小学上课,被誉为“连环教学”。
1958年11月9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发布:平遥成立一所新型综合大学。高度评价平遥综合大学“以一个中学为基地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全面实行半工半读,用连环套方法解决师资问题"。还专门为这一创举发表了社论“普及大学教育的一条新途径”。

1958年11月9日光明日报
学校在南门外开辟了农杨,在北校园成立了校工厂,所有学生除了学习外都要有1/3的时间参加劳动。当时平遥综合大学朝气蓬勃,干劲十足,在各方面都获得了国内各界的肯定,是全国和华北局教育改革的楷模,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参观团也络绎不绝。
奇怪的是,这一时期,在平遥乃至山西各地,大家依旧约定俗称,仍称呼平遥综合大学为”平遥一中“,比如在1959年秋季,“平遥三名学生因煤气窒息导致死亡”这一令人痛心的安全事故中,山西省忻定县文教局-转发山西省教育厅文件,就沿用了“平遥一中”的旧称呼!

山西省忻定县文教局-转发教育厅“关于平遥县一中三个学生煤气中毒死亡”的通知(1959年)
1960年3月1日,山西省中等教育流动现场会议晋中团开幕式在平遥中学举行。
1960年6月16日,文汇报又发表了“平遥县办大学扎下根基”的文章,对两年来平遥综合大学的成绩予以高度肯定。文章中说:试办两年学生知识质量和政治思想进步很快,是”多快好省培养建设人才的好办法“。

1960年6月16日文汇报:平遥县办大学扎下深根
1961年8月,平遥县综合大学中学部86名应届生参加高考,76人被录取,升学率在全省夺魁。《人民日报》《山西日报》等都介绍了平遥综合大学的办学经验。

平遥中学旧照
1961年9月,根据党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综大”停办,仍恢复为“山西省平遥中学”。校党委书记邓峰出席了全国文教群英会,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完)


微信公众号号:zjpy7280
讲述你不知道的平遥历史
讲述你不知道的平遥人




文:指尖君
图:指尖平遥
1958年9月,时任中共中央文教小组副组长、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康生来到平遥。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康生
由于康生的特殊历史原因(政治局常委,党和国家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最后却成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要成员),这一段康生到平遥的历史,很多平遥的经历者都讳莫如深,普通平遥人更是一无所知。其实康生虽然坏,但并非一无是处,在情报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乃至书法等方面,都有较高成就。

康生书法::若论书法,我用脚夹根木棍都比郭沫若写的强
受当时全国形势影响,当时的平遥县委书记任井夫,正在筹划一个比较大的构想----在平遥中学基础上,办一所大学,并已申报山西省教育厅。

任井夫
9月25日,康生专门去参观了平遥中学,又当场做了专门指示,指示平遥中学“走综合道路”。
仅仅一个月后,平遥中学就改头换面,成为当时中国第一所县级大学,取了个非常大气的校名:平遥综合大学!

平遥综合大学成立大会会场
1958年10月19号,经省教育厅批准,平遥综合大学正式成立。是在原平遥中学的基础上,上设工专班和师专班(语文、数学),下带小学(一小学)幼儿园(县幼),校办工厂,校办农场。

曾为平遥综合大学题词的陆定一
平遥县综合大学属山西省教育厅与平遥县政府双重领导,学校规格为县团级,由平遥县委书记任井夫兼任党委书记兼校长。
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为平遥综合大学题词:“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平遥中学旧教学楼(现麒麟阁大酒店)
从大专选学生为中学班上课,从中学班选学生到一小学上课,被誉为“连环教学”。
1958年11月9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发布:平遥成立一所新型综合大学。高度评价平遥综合大学“以一个中学为基地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全面实行半工半读,用连环套方法解决师资问题"。还专门为这一创举发表了社论“普及大学教育的一条新途径”。

1958年11月9日光明日报
学校在南门外开辟了农杨,在北校园成立了校工厂,所有学生除了学习外都要有1/3的时间参加劳动。当时平遥综合大学朝气蓬勃,干劲十足,在各方面都获得了国内各界的肯定,是全国和华北局教育改革的楷模,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参观团也络绎不绝。
奇怪的是,这一时期,在平遥乃至山西各地,大家依旧约定俗称,仍称呼平遥综合大学为”平遥一中“,比如在1959年秋季,“平遥三名学生因煤气窒息导致死亡”这一令人痛心的安全事故中,山西省忻定县文教局-转发山西省教育厅文件,就沿用了“平遥一中”的旧称呼!

山西省忻定县文教局-转发教育厅“关于平遥县一中三个学生煤气中毒死亡”的通知(1959年)
1960年3月1日,山西省中等教育流动现场会议晋中团开幕式在平遥中学举行。
1960年6月16日,文汇报又发表了“平遥县办大学扎下根基”的文章,对两年来平遥综合大学的成绩予以高度肯定。文章中说:试办两年学生知识质量和政治思想进步很快,是”多快好省培养建设人才的好办法“。

1960年6月16日文汇报:平遥县办大学扎下深根
1961年8月,平遥县综合大学中学部86名应届生参加高考,76人被录取,升学率在全省夺魁。《人民日报》《山西日报》等都介绍了平遥综合大学的办学经验。

平遥中学旧照
1961年9月,根据党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综大”停办,仍恢复为“山西省平遥中学”。校党委书记邓峰出席了全国文教群英会,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完)


微信公众号号:zjpy7280
讲述你不知道的平遥历史
讲述你不知道的平遥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