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短篇作品《密码》赏析
BY:何必告别
周大的中短篇小说,我最喜欢的是《生死翡翠湖》(短篇集中改名《天蝎诡计》)、《悖论》(原名《致命的遗嘱》)和《密码》这三篇。在翡翠湖中,我们可以一窥罗飞在今后刑警生涯中的风格,而后两篇,则在悬念营造、情节起伏上十分出色。其中,《密码》在剧情张力、紧张感的营造方面更加独树一帜,甚至可以使我在阅读时,将这种紧张情绪放在了悬念之前。
这种紧张感的来源,首先应该归功于周大将《密码》发生的故事设定在了一个完全密闭的狭小空间,而且在这个空间中,人的生存明显受到了威胁,使故事的氛围始终有一种箭在弦上的紧迫感。
其次在于女主失忆、被捆绑与身份不明的人共处带来的不安全感。女主在故事中一睁眼就面临一道关系自身安危的难题,唯一能互动的人物又只有开始时身份不明,说话又漏洞百出的男人。可以说,孤立无援的女主是在本就艰难的处境里,还不得不同时面对来自自身的困惑和他人带来的威胁。
紧张感的第三个来源,我认为来自于人物关系的冲突。还是从故事一开始,我们就能感受到身份不明的男人对女主至少是没什么善意,两人立场又是绝对对立的。因此,在和这个男人不断的面对面的周旋中,女主如果有任何错误都可能是危险的,让人不禁为她的命运捏一把汗。
这种紧张氛围的渲染,其实跟层出不穷的悬念也有很大关系。在悬念的营造方面,我甚至不由得把这篇小说看做周大的一次炫技。
在文字量不大的篇幅里,在空间、时间都局限到极小的故事中,情节的推进转变用一波三折都不足以形容。除了贯穿始终让人无比好奇的密码外,还有女主身份、男人身份、不断出现的谎言和背后的真相等一系列小谜题,情节上也有试图逃跑、男人同伙、新的逃生之路等转折,悬念营造的密集度让人叹为观止,个人认为很好的展现了周大在逻辑严密方面的一贯追求和强悍的谋篇布局能力。
小说的结尾看似开放性,其实参考前面的伏笔和选择,不难推测女主最后的行动。这种结局也可以看出周大把悬念进行到底的决心,同时随着读者的思考和想象,也使整篇作品显得更加意味深长。
跳出故事外,还想讨论一下这篇小说中女主的人物形象。与之前周大其他小说中的女性不同,虽然本篇只展现了女主片段的经历,但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却更丰富。有趣的一点是,这篇短篇小说是在周大连载《原罪之惩罚》(出版名《暗黑者外传:惩罚》)的过程中被撰写出来的,而这名女主和《惩罚》中某主要人物的设定是有相似之处的。我个人的理解是,这也许是周大对人物形象驾驭的一次预演,关于从女性的角度出发,展现女性聪明、坚毅、炽热的爱的一次尝试。
BY:何必告别
周大的中短篇小说,我最喜欢的是《生死翡翠湖》(短篇集中改名《天蝎诡计》)、《悖论》(原名《致命的遗嘱》)和《密码》这三篇。在翡翠湖中,我们可以一窥罗飞在今后刑警生涯中的风格,而后两篇,则在悬念营造、情节起伏上十分出色。其中,《密码》在剧情张力、紧张感的营造方面更加独树一帜,甚至可以使我在阅读时,将这种紧张情绪放在了悬念之前。
这种紧张感的来源,首先应该归功于周大将《密码》发生的故事设定在了一个完全密闭的狭小空间,而且在这个空间中,人的生存明显受到了威胁,使故事的氛围始终有一种箭在弦上的紧迫感。
其次在于女主失忆、被捆绑与身份不明的人共处带来的不安全感。女主在故事中一睁眼就面临一道关系自身安危的难题,唯一能互动的人物又只有开始时身份不明,说话又漏洞百出的男人。可以说,孤立无援的女主是在本就艰难的处境里,还不得不同时面对来自自身的困惑和他人带来的威胁。
紧张感的第三个来源,我认为来自于人物关系的冲突。还是从故事一开始,我们就能感受到身份不明的男人对女主至少是没什么善意,两人立场又是绝对对立的。因此,在和这个男人不断的面对面的周旋中,女主如果有任何错误都可能是危险的,让人不禁为她的命运捏一把汗。
这种紧张氛围的渲染,其实跟层出不穷的悬念也有很大关系。在悬念的营造方面,我甚至不由得把这篇小说看做周大的一次炫技。
在文字量不大的篇幅里,在空间、时间都局限到极小的故事中,情节的推进转变用一波三折都不足以形容。除了贯穿始终让人无比好奇的密码外,还有女主身份、男人身份、不断出现的谎言和背后的真相等一系列小谜题,情节上也有试图逃跑、男人同伙、新的逃生之路等转折,悬念营造的密集度让人叹为观止,个人认为很好的展现了周大在逻辑严密方面的一贯追求和强悍的谋篇布局能力。
小说的结尾看似开放性,其实参考前面的伏笔和选择,不难推测女主最后的行动。这种结局也可以看出周大把悬念进行到底的决心,同时随着读者的思考和想象,也使整篇作品显得更加意味深长。
跳出故事外,还想讨论一下这篇小说中女主的人物形象。与之前周大其他小说中的女性不同,虽然本篇只展现了女主片段的经历,但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却更丰富。有趣的一点是,这篇短篇小说是在周大连载《原罪之惩罚》(出版名《暗黑者外传:惩罚》)的过程中被撰写出来的,而这名女主和《惩罚》中某主要人物的设定是有相似之处的。我个人的理解是,这也许是周大对人物形象驾驭的一次预演,关于从女性的角度出发,展现女性聪明、坚毅、炽热的爱的一次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