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苹吧 关注:329贴子:86,261
  • 0回复贴,共1
【一】
前一段时间,我看到某位学者的网络文章,承认读书无用论,承认“为了读书而读书”。事实上,那些是指社科类的书籍。
我们受过义务九年教育,读书的好处心知肚明。像数学、物理、化学这些自然科学,往大了说,让我们告别蒙昧,认识自然,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往小了说,使得我们得到安身立命的技能,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
所以说,自然科学的教科书类,是绝对有用的。我非常喜欢数理化教科书的论述方式,简单明了。为什么一旦换成社科书籍,就云山雾罩、啰里啰嗦了呢?
中国人受老子【道德经】的影响,认为深奥的、弄不懂的理论、才是好的、高级的理论。但是,爱因斯坦说过:“如果你不能简单说清楚,就说明你没有弄懂”。
所以说真理的特性就是简单。就像加减乘除定义那样,一看就能懂,一懂就能用,人人都在用,天天都在用。
哲学也能达到这种程度吗?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应该是范仲淹说的,原文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应该是林肯说的,原文是“假如我尝试着去听,即使不反驳,这片店不如关门————”。啰里啰嗦一大段,很难懂。
“丢脸的不是犯错误,而是重犯同一错误”,应该是黑格尔说的,原文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是啰里啰嗦一大段,很难懂。
哲学文章难读懂,主要是哲学专用的名词太多。有一次我犯了倔,硬着头皮读了一篇哲学文章。到后来,终于弄懂了一大部分。结论是,如果把这些哲学的专用名词,转换成我们平常的语言,这篇文章要表达的内容,几句话就能讲明白。
年轻时候阅读【哲学概论】,没看到一半就丢在一边,至今没什么印象。其实,像【哲学概论】这样的厚书,转化成平常的语言,完全可以简化成一本小册子,人人都能读懂,甚至五六年级的小学生也能读懂,甚至还能用。
【二】
名著还是要读一些的。
对我人生产生重要影响的名著,有【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玉娇龙】;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我看的是小人书,这些名著都对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我曾经是个缺乏父兄指导的孩子,这些名著对我产生了必要的指导作用。
金庸和琼瑶的书,在改革初期风行一时,是有其“使命”的。起到了弘扬正气,思想开放的作用。
我曾把【鹿鼎记】读到烂。这部书对于我僵化的思维,起到了最初的纠正作用。
其实,【鹿鼎记】这部书,集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大成,毕其功于一役的巅峰之作。这是我最近几年才意识到的。
像一些社科期刊,比如【读者】。【辽宁青年】,很有价值。我年轻的时候,一些方法类的知识,多数从这些书籍中得来。甚至电视上的一些广告词,也对我产生过影响。
这些知识,最终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倔强不是一种优良品质。
相反,倔强是一个人思维低级、思维僵化、不肯进化、不愿转变、不能客观、不可救药的一种表现形式。
【三】
现在年轻人爱玩扣扣,不看长文章,善于开脑洞。
问题在于,开脑洞应该建立在思维体系之上。什么是思维体系?就是大道理包括中道理,中道理包括小道理,形成一个结构图。
结构图内的一条道理发生了改变,其它相关的的道理都要进行相应的改变。
如果没有这个结构图,开脑洞只是改变某条道理,相关的道理不改变,就会形成道理矛盾,就会失去判断力。
这就叫作思维碎片化。
倔强由此而来。
我向来认为,博览群书,那是专家学者的事。我们读书,应该有选择性,首先要选对了书。
前一阵子搬家,我搬了一箱子书。对门一位老大哥很不屑。问:“你弄这些书干什么?”
我答:“读呀,开卷有益!”
老大哥说:“啥不叫有益,我和楼下晒太阳的老大妈聊聊家常,也叫有益!”
新媒体和纸媒体是此消彼长的关系。现在一些社科大部头的书,一套十几本,每本都很厚,年轻人是不读的。我曾经问过哪位大哥,他答:“上网看一下评论就可以了,浓缩的才是精华”。
我手中有一本书,78年出版的一本小册子,属于历史类书籍。薄薄的一本小册子,竟然动用一个课题组来编写。该书通俗易懂,老幼皆宜,语言朴素生动,插图简约有趣,令人百读不厌。这才能是叫做“书”的东西。
有些人读书,纯粹是业余爱好。这些人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的消费群体。
至于玄幻类,无论是电子书和纸质书,都是很有价值。它是未成年人和青年人的挚爱,人生必须经历的阶段。玄幻类的作用可以拓展人的思维。年纪大的人往往不读这种书,因为他们已经转入了理性思维。
问题在于:1、中国年轻人的玄幻类书籍过多,影响理性思维;2、年纪大的人,未必不爱玄幻类,只是没有可读的玄幻类。金庸的作品,就是标准的玄幻类。【西游记】也可以划入玄幻类。
科幻类。从美国的经验看,这类作品,无论是书籍还是影视剧,都能对未来的科技和国防产生作用。所以大家应该多看当代作家的经典科幻作品,而且必须是正版,以支持作者。
无论是玄幻类,还是科幻类,创作时都要认真选材,仔细推敲每一个细节,务必做到情节“真实可信”,否则什么也不算,只能算是疯癫类。
【四】
记得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曾和家里的木匠吵得不可开交。因为窗外放了一杯水,结果水结冰,把杯子撑破了。我和木匠争得面红耳赤。拿出【自然】课本指给木匠看,一口咬定热胀冷缩。木匠没有办法了,说道:
“反正它可撑破了!”
现在想,如果当时的【自然】课本列出一个图表就好了。哪些物质热胀冷缩,哪些物质冷张热缩,排列在图标里,一目了然。
教科书的编写,可是马虎不得。尤其是语文课本,每一篇文章都精挑细选才行。
1、如果是做人必须明白的道理,可以选入教材;
2、大师之作。这些大师的成就,使得我们不能忽视,而且大师的这篇文章适合上教材;
3、名著节选。
事实上,对于教科书的配图,也要用著名画家来提供。教材是什么?国之重器,这涉及到下一代最基本的价值观、审美观和方法论,轻率不得。
本文写完,看了一遍,觉得自己写的很烂。这还是不读书之过。
魏铁军
2016年6月15日于建平县


1楼2016-07-07 16:5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