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记录贴
5月23日,在昨天读完了《罗马人的故事》写了好多好多感触之后,不仅有读书感想还包括对kindle和自己生活的感想,写完后本着不浪费一丝时间的精神马上就读了彭鑫博士写的《伤精和养精之道》。读这本书当然是因为以前伤精严重,虽然已经戒欲将要一年无奈之前已伤及骨髓深处, 已是油尽灯枯,无精益其气,以致身体每况愈下。亡羊补牢并不是什么时候都不会犹时未晚。读完以后虽然获益良多,也知道几道恢复之道,然而并不没有自己所臆想的那样如有仙丹妙药一般吃下去就有立竿见影效果的法子。大都是要持之以恒的去身体力行。对于没有耐心的我来讲最怕的就是那些神仙法门动不动要穷极一生才会有效果。彭博士选了自己的几个案例也大致说了一下伤精的情况,同时也给了对应症状的方剂加减法。之后便是鼓励大家不要随便用药,因为要辩证才能治好病。在书里他讲了这样一句话,他说病人不会按照书上的症状去生病。然而我觉得大部分医生都是按照书上和药品的说明书去看病下药的。中医也是这个情况,至少我遇见的几个中医都是,他们一把脉看到是肾虚脾虚肝郁之类的,就按照药性抓几味治这的,几味治那的一掺合就完事了。好不好完全看你的造化。医患关系紧张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这里了,不是因为患者心理扭曲,也不是因为医生烦躁对病人一肚子的气,而是按照根本没错的方法治病对有的病人没有效果。医生觉得药没问题,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对症,好不了那肯定是病人自己没有注意到什么,病人不管药对不对症,也不管无良的社会会制造假药,总之没有看好病就是医生的问题。这便是大家产生矛盾的根本。医生没错,毕竟自己用的是对症的药,自己就是对病人脸色差点,也情有可原,毕竟这是工作,是为了谋生,关乎工作的都是是无奈之举根本难以让自己发自内心的热爱工作热爱病人。大家少的是换位思考。事情上病人最反感的不是医生的脸色也不是治疗无效,而且医生不会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下疾病。人是自己最好的医生,生病了总会怀疑自己这是为啥病了,病在哪里?医生若是嘲笑病人的推断,哪怕是病人搞笑的推断也会让病人心里塞塞的,要是病好不了,这足以产生强烈的怨气了。书读完了,至于那些养精之道没有毅力去实施,还是让博士去面诊断一下的好。事实上人家写此书的目的也为如此。之前也听吧友说过,彭鑫就知道要钱。我觉得他还是挺好的,看这本书让我觉得钱不会白花,但是前提是他得对病人有耐心。再不能好那可真是司命所属了。那些吃了对症药没有效果的也不知道医生是否有耐心,有耐心而没有效果真的是自己的造化了。凡事讲求因果,到了这个地步不要再有怨恨之心了。另外一点,书里还讲了几个现代病在古代的叫法,比如糖尿病古代叫消渴,宫颈癌古代叫产回头,白血病古人也有说法,我忘了。以前我总以为这些需要现代高科技治疗的病古代是没有的,古代中医也就是调理身体,治点中风受寒之类的,现在才知道自己错了。原来这类病中国古代就有医案的,不是现代的特例。中医这宝库够我们肯几辈子的。同时也觉得,以前就有的病到了现在还是没有发展,我们这群后人学先辈的医术学的好的就是记住了前人的经验,根本没有人在前人的基础上再发展到更上一层楼的地步。不过也怨不得别人,要怪就怪人命值钱了,没有医生敢去让病人冒着毒死的危险试药了,这是医生拿自己幸福生活为赌注为了别人生活美好的一种赌博。没有医生崇高到这个地步,所以,自己也不会有什么想法,只是按照先人的方子去下药就好了。至于没有好自己也说不出所以然。这样下去中医作为需要大量实践总结的科学自然得不到发展。况且我们也不能喂药给小白鼠喝。中医和中国目前都需要那种一千年才能出一个的人才来将过去和现在以来的种种思想升格到另一种境界去救赎。在当世我们可能不会理解那种看上去祸害人心的思想和用药治死不少人的医术,但是后代在当有关他们残害过的记忆退去以后,会以种好了伤疤忘了疼的方式重新审视他们会重新拾取他们有益的哲学。
这种人看上去跟庸医也是同属一道。庸医在不让你吃死的前提下胡乱的用药赚钱,这种人是在不计你死活的情况下让你试药,都是妄为,一个为了钱妄为,一个为了术妄为,不管碰见谁都是一种悲哀。所以,还是自己不要生病的好。按照中医基础的哲学理论讲,一身正气则百毒不侵、心境豁达则气畅达而不会郁滞积疾。若要做到这两点与人为善就行,即便不善也不要做些蝇营狗苟的猥琐之为。当然对于自身承受能力强的不适用这一规则。现在我惟愿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