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越乌台记
越乌台是我爹给我修的书房。因比周围地势高出那么一小撮来,就附庸风雅的叫它做“台”了。越乌这俩字么,是从〈太平广记〉上看的,觉着好听,就搬来用用。我自小就喜欢听人讲古,听着听着觉得不过瘾,想自己来上一手,就写了。一共八十三部。受了〈聊斋〉影响,多是些才子佳人鬼狐精怪的故事。又多是编的。只有这第十七部是我亲眼所见。所言非虚。
你要来过我们这里你就该知道,我们这儿树多。尤其是桃树。我呢,生来就和桃树有缘。生在桃树节那天,喝着桃花蜜长大的,连住的地方边上都是桃树妖(我们这儿把上了百年的桃树叫桃树妖)。一到春天这些桃树妖就把花开成一簇簇的,很甜很香。整个村子都让花淹了。花太多就拿来做桃花糕,酿桃花酒,制桃花蜜,还有插到窗边上驱邪。
和“桃”的缘分够深了,可我的名字却不象其他女崽一样,有“桃”。爹给我起了个偏名儿,叫“梨花”。全是因为我家那株梨树。很瘦很单薄的一株,不健康的长着,长在一群健康得不得了的桃树妖旁边,弱得叫人心疼。从我能记事起,我就为那树担心,每每怕它活不过明天,晨起第一件事便是站到它旁边,摸摸它,看它还活着才安心。一年一年春夏秋冬,到我九岁了都不见它开一次花。我啊,我只要它活着就好了,哪里舍得它花掉大半性命去开花结果。
没曾想,在我十四那年春天,它竟艰难的顶出几个花苞来!那天我刚从姥姥家回来,水都没顾上喝一口就望后院钻,老远的便闻见一股清甜的香,和桃花的味儿不同,正奇怪着呢,就见着它身上顶出来的花苞了,我的眼眶又酸又热,站那儿都不敢动了。隔空数了数——整十个花苞,像是把熬了十几年的骨血都逼了出来。它还极羞,似乎对自己花了十几年只带出这十朵花愧到肠子里去了——每朵梨花花苞尖子上都有一小晕红。
我对这树极为爱护,总是怕它未开先夭,整日里魂不守舍的晃在它周围。只是我没想到真的有树妖——这树明明那么小,竟然还会有树妖?!不可思议是不是?
可我亲眼见着了这东西化做人形,偷偷的,偷偷的越过我家篱笆,蹑手蹑脚,蹑手蹑脚,接近我家厨房……
去……
去……偷米……
可怜它连形都凝得不太齐,半透明的,着一身白中带红的衣衫,落魄无比的捧着十几粒漏在锅边的米饭,慌慌张张的偷跑回去……
树妖也要吃饭的么?!
若是要吃,那十几粒米怎么够?!第二天我就藏下一只烧鹅腿,两条小银鱼,一小碟豆芽,加上满尖的一碗饭,放在灶台上。看它吃不吃。天黑下来了,我吃过晚饭就猫在一棵桃树妖的后面等。爹在屋里抽水烟,娘在纳鞋底,好得很,除了我,不会有人过厨房这头来的。
来了来了……
不过天太朦了看不清楚。
然后我听见一阵狗吠……完了完了!!忘了还有阿黄!寿头!吠得那么起劲做甚!看不把它吓死!我本想出去牵狗,又怕它晓得了以后都不来了!还在想着该怎么办呢,一个影子跌跌撞撞的一头栽进厨房里,还是拈了十几粒掉在灶台上的米就跑了……
它到底看见我放的东西没有?真是的,白费了我一天心思偷藏东西,又不好叫爹娘知道,只好便宜了阿黄。算了,明天再说吧。
这回我学乖了,先把阿黄锁得远远的,然后把东西摆好等它过来。
它不吃。它真的不吃。那么规矩,只敢拿灶台上的米……
连着三天都是这样。我藏了东西本来想养它的,结果把阿黄养了个油光水滑。第四天大早我猛然想起:树妖不吃荤的呀!于是赶忙把东西换了,清蒸茄子、素炒豆芽菜,还有青菜汤,再加上满尖的一碗饭。还是猫在桃树妖的后面等。谁知它还是不吃!哎!我就奇了怪了啊!怎么回事这是!荤的你不吃,素的你也不吃,那你单单拈了这十几粒米做什么?
这下我可长了心眼儿了——别说,那时候胆子还真大!就敢偷偷跟在它后边看它要干什么去。
结果——你猜它在干什么?
它在钓虾子!手上拈了跟不知从哪儿搞来的渔线,垂在水里头的那端悬着一粒米,就在村西头那口水塘边上蹲着。嘿!你是不知道,村西头那口塘可是个宝贝地方,从最西边流过来的泉水化做一条溪,流啊流啊,刚好到了村西头那块有这么个凹地,汇成一口塘,水还是活的,溪水透过这塘边上的孔还能接着往东流。在风水上,这叫龙口。地气灵得很,鱼呀虾呀都生得又大又肥又甜,偏还有些傻气,好捉,这不,不一会儿工夫它就钓上了两三尾。钓了它又没地方兜,只得钓上一尾就兜一尾在衣摆上,钓到第五尾的时候前面那几只就闹得它手忙脚乱的。它没办法,等第五尾上来,搂紧衣摆,噼里啪啦一阵乱跑,冲更西头跑,一路上碰落了无数正在盛期的桃花,落了它一身。
越乌台是我爹给我修的书房。因比周围地势高出那么一小撮来,就附庸风雅的叫它做“台”了。越乌这俩字么,是从〈太平广记〉上看的,觉着好听,就搬来用用。我自小就喜欢听人讲古,听着听着觉得不过瘾,想自己来上一手,就写了。一共八十三部。受了〈聊斋〉影响,多是些才子佳人鬼狐精怪的故事。又多是编的。只有这第十七部是我亲眼所见。所言非虚。
你要来过我们这里你就该知道,我们这儿树多。尤其是桃树。我呢,生来就和桃树有缘。生在桃树节那天,喝着桃花蜜长大的,连住的地方边上都是桃树妖(我们这儿把上了百年的桃树叫桃树妖)。一到春天这些桃树妖就把花开成一簇簇的,很甜很香。整个村子都让花淹了。花太多就拿来做桃花糕,酿桃花酒,制桃花蜜,还有插到窗边上驱邪。
和“桃”的缘分够深了,可我的名字却不象其他女崽一样,有“桃”。爹给我起了个偏名儿,叫“梨花”。全是因为我家那株梨树。很瘦很单薄的一株,不健康的长着,长在一群健康得不得了的桃树妖旁边,弱得叫人心疼。从我能记事起,我就为那树担心,每每怕它活不过明天,晨起第一件事便是站到它旁边,摸摸它,看它还活着才安心。一年一年春夏秋冬,到我九岁了都不见它开一次花。我啊,我只要它活着就好了,哪里舍得它花掉大半性命去开花结果。
没曾想,在我十四那年春天,它竟艰难的顶出几个花苞来!那天我刚从姥姥家回来,水都没顾上喝一口就望后院钻,老远的便闻见一股清甜的香,和桃花的味儿不同,正奇怪着呢,就见着它身上顶出来的花苞了,我的眼眶又酸又热,站那儿都不敢动了。隔空数了数——整十个花苞,像是把熬了十几年的骨血都逼了出来。它还极羞,似乎对自己花了十几年只带出这十朵花愧到肠子里去了——每朵梨花花苞尖子上都有一小晕红。
我对这树极为爱护,总是怕它未开先夭,整日里魂不守舍的晃在它周围。只是我没想到真的有树妖——这树明明那么小,竟然还会有树妖?!不可思议是不是?
可我亲眼见着了这东西化做人形,偷偷的,偷偷的越过我家篱笆,蹑手蹑脚,蹑手蹑脚,接近我家厨房……
去……
去……偷米……
可怜它连形都凝得不太齐,半透明的,着一身白中带红的衣衫,落魄无比的捧着十几粒漏在锅边的米饭,慌慌张张的偷跑回去……
树妖也要吃饭的么?!
若是要吃,那十几粒米怎么够?!第二天我就藏下一只烧鹅腿,两条小银鱼,一小碟豆芽,加上满尖的一碗饭,放在灶台上。看它吃不吃。天黑下来了,我吃过晚饭就猫在一棵桃树妖的后面等。爹在屋里抽水烟,娘在纳鞋底,好得很,除了我,不会有人过厨房这头来的。
来了来了……
不过天太朦了看不清楚。
然后我听见一阵狗吠……完了完了!!忘了还有阿黄!寿头!吠得那么起劲做甚!看不把它吓死!我本想出去牵狗,又怕它晓得了以后都不来了!还在想着该怎么办呢,一个影子跌跌撞撞的一头栽进厨房里,还是拈了十几粒掉在灶台上的米就跑了……
它到底看见我放的东西没有?真是的,白费了我一天心思偷藏东西,又不好叫爹娘知道,只好便宜了阿黄。算了,明天再说吧。
这回我学乖了,先把阿黄锁得远远的,然后把东西摆好等它过来。
它不吃。它真的不吃。那么规矩,只敢拿灶台上的米……
连着三天都是这样。我藏了东西本来想养它的,结果把阿黄养了个油光水滑。第四天大早我猛然想起:树妖不吃荤的呀!于是赶忙把东西换了,清蒸茄子、素炒豆芽菜,还有青菜汤,再加上满尖的一碗饭。还是猫在桃树妖的后面等。谁知它还是不吃!哎!我就奇了怪了啊!怎么回事这是!荤的你不吃,素的你也不吃,那你单单拈了这十几粒米做什么?
这下我可长了心眼儿了——别说,那时候胆子还真大!就敢偷偷跟在它后边看它要干什么去。
结果——你猜它在干什么?
它在钓虾子!手上拈了跟不知从哪儿搞来的渔线,垂在水里头的那端悬着一粒米,就在村西头那口水塘边上蹲着。嘿!你是不知道,村西头那口塘可是个宝贝地方,从最西边流过来的泉水化做一条溪,流啊流啊,刚好到了村西头那块有这么个凹地,汇成一口塘,水还是活的,溪水透过这塘边上的孔还能接着往东流。在风水上,这叫龙口。地气灵得很,鱼呀虾呀都生得又大又肥又甜,偏还有些傻气,好捉,这不,不一会儿工夫它就钓上了两三尾。钓了它又没地方兜,只得钓上一尾就兜一尾在衣摆上,钓到第五尾的时候前面那几只就闹得它手忙脚乱的。它没办法,等第五尾上来,搂紧衣摆,噼里啪啦一阵乱跑,冲更西头跑,一路上碰落了无数正在盛期的桃花,落了它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