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振器的作用就是把电场的方向横过来,形成驻波。电场方向高频交替,使得粒子通过时正好受到前进方向的力:
但是这种结构的缺点是电场强度转换较低,而且有上限,电场太强就会击穿加速管。所以直线加速器每公里只加速十几个GeV。而激光尾波加速器中等离子体代替共振器,用激光(或粒子束)将等离子体中的电子驱离,形成一个个尾波(质子由于质量大在这个时间尺度上几乎原地不动),紧跟的粒子束受到电场加速:
下图中的Y轴表示电子密度,可见相当一部分电子被驱离了:
一些试验型电子尾波加速器甚至做到在波谷处将所有电子驱离,达到了基于电磁力加速的理论极限(因为纵向电场没法比100%正负电荷分离更强了)。得克萨斯一个激光尾波加速器创下了2cm加速2GeV的世界纪录,比普通直线加速器要高将近一万倍!当然,这项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产生的粒子能量分布和光度都不理想,无法进行有意义的对撞实验,而且也只能维持最多几十公分的距离。但是一旦进入实用阶段尾波加速器完爆任何其他构造,更没必要建造环形加速器了。目前有很多大研究机构,包括CERN和SLAC都在投入这项技术的研发。
对于粒子物理来说,尾波加速器在不久的未来可能会一根救命稻草。加速器只有越造越大才能支撑基础物理的进步,但是也有很大风险。LHC验证了标准模型中最后一个粒子希格斯波子,下一代80-100km级的加速器会带来什么新的发现?最沮丧的是什么都没有,那样不仅没法跟纳税人交代,往后也许就没有哪个政府愿意出资建造更大、更贵的对撞机了。大一统理论能量量级目前预测为10^24eV,而LHC对撞产生10^13eV,这之间的11个数量级被物理学家称为“大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