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惯吧 关注:75贴子:123
  • 1回复贴,共1

想让孩子养成乖乖完成作业的习惯,这样做就可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不少家长抱怨陪孩子做作业是个“老大难”问题,有的孩子自己不踏实做,有的家长没耐心陪,还有的孩子不愿意家长管。
其实,想让孩子天天完成好作业并不难,关键是需要家长和孩子形成默契配合。下面就为各位家长们支几招:
“做作业”3个必备帮助
1、相对安静的环境,齐全的学习用品。一颗安静的心!(如果孩子静不下来,强迫他作业做的效果只会适得其反)
2、“作业计划本”:让孩子按照不同学科,分条记录好每天老师布置的作业。及时提醒并对照,如果当日完成记上√,如果未完成,可继续加入之后的学习日程中。
3、“纠错本”,把暂时不会做的题目和做错的题目分别记录下来,便于之后重温、复习,反思不会做或做错的原因!
“作业”4步走帮助
1、预估:让孩子先预估完成每门功课的时间,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进行,到点家长要及时提醒,如果没按时完成,帮助孩子寻找原因,究竟是分心,拖拉,遇到难题,还是题量太多等。
如果是分心,问一问孩子分心的原因,做作业时是否有别的因素干扰,帮助孩子排除;如果是拖拉,给孩子一定的缓冲时间继续完成,给孩子设定一些奖励,激励孩子尽早完成!
2、检查:等孩子完成一门功课的作业后,给他一定的时间自己检查,控制在5-10分钟之内。如果孩子确定自己完成无误之后,家长收好作业,进行仔细检查,观察孩子做作业过程中的问题。
3、安排休息:根据孩子课业负担情况,合理安排做休息时间,让孩子从不同学科中转换思维,休息的间隙可以给孩子准备点水、牛奶、水果等,进行一定的鼓励。
4、总结:在检查完孩子的所有功课后,如果孩子完成得好,即时表扬,点明孩子完成得好的地方、可以继续进步的地方;
如果出现错误,一定要耐心帮孩子进行错题分析,是审题有误?粗心算错、写错?不理解概念?还是不会运用公式?对症下药才能不断提高作业正确率!
如果是因为粗心而出现错误,可以给孩子设定一些小惩罚,比如减少玩乐的时间、罚孩子做点家务或者做点体育活动等。让孩子牢记检查的重要性!
“陪作业”5提醒帮助
1、孩子做作业时,家长切忌来回走动,大声喧哗。不要分心玩手机或平板,静下心来看看书是不错的选择。不要孩子做完一题就直接评判,以免打断孩子的思路。
2、注意和孩子沟通的措辞和态度,讲明道理,切忌发火、给孩子贴标签!
3、表扬时要具体到细节,惩罚时不能心软!
4、家长应该教给孩子方法,引导孩子多动脑,而不是直接给答案!
5、最重要的是耐心!耐心!!耐心!!!
关于“作业”请告诉孩子这6句话帮助
1、做作业是为了了解你的学习情况,不是老师和家长故意刁难!别怕犯错,只有暴露出你的不足,才能尽快改正!
2、做作业不是功利行为,不要一直想着拿高分、得奖励,而动歪脑经,不要觉得惩罚无所谓,而敷衍应对!真才实学会让你受益一生!
3、做作业是自己的事,自己多动脑胜过依赖父母和老师。但真正遇上难题时,记得向我们提问,不要不懂装懂!
4、一手好字会为你的作业增色,所以书写时请细心,一笔一划!计算时尽量写清步骤,以便对照检查!另外,坐姿很重要!
5、对于作业,你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做法,发散自己的思维,你会发现身边可以利用的工具和途径有很多,做作业其实也是种探索过程,充满乐趣!
6、作业肯定有难易,但也正是证明你学习能力的好机会!人生亦有难易,不用担心,努力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1楼2016-05-13 22:25回复
    培养孩子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重在培养孩子主动性、自觉性和吃苦耐劳精神。
    现在的许多孩子,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溺爱,很多都缺乏责任感、自觉性和吃苦耐劳精神。科学研究表明,让孩子做一些家务和洗自己的衣服,能增强孩子责任感,并能很好地促进学习成绩进步。学习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改变人类命运重要的途径,而现代社会更是知识更新和爆炸的年代,任何人都离不开阅读,从小就培养孩子尊重知识、尊重书本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基础。有些孩子通过练习趣味性很强的jint速读记忆训练工具培养了阅读的兴趣,获取了广泛的知识。由于极度骄惯,孩子会出现闲这种菜饭不好吃,挑剔的事经常发生,更有甚者,对父母又打又骂。我国《弟子规》里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现代社会的教育是反过来了,变成“子女呼,应勿缓;子女命,应勿懒”:这是现代版本的“弟子规”吧?这难道不是教育的悲哀吗?香港首富李嘉成的儿子在美国读书时,只寄给孩子足够的生活费,不让孩子乱花钱,现在,李嘉成成功退休,孩子成功继承家业。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但在李嘉成这里是例外,是因为李嘉成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因为父母的骄惯,舍不得孩子受苦,岂不闻:“不知苦中苦,难成世上事”,还有外国的一位哲人说,“苦难是一笔财富”。总之,我认为,要想孩子成才,要舍得孩子吃苦,以后长大才少吃苦,父母以后才享福。必须让孩子实践和历练,不能为孩子包办一切。


    2楼2019-11-27 15: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