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428a1caf902bd40742c7d3f54b889e9c/3462f48ea0ec08fa1a9391205eee3d6d54fbda0d.jpg)
作者:云石
作为东亚大陆的拥有者,在长达数千年的农耕时代里,中国一直是东方世界的天然主宰。地处北温带的长江——黄河两大地缘板块,为华夏文明的繁衍和壮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西部的高原和荒漠,在阻碍中国与世界其他主流文明交流的同时,却也为其之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尽管蒙古高原上的游牧势力,从未间断对华夏农耕文明的侵袭;但依仗自身强大的地缘实力,中国在大多数时候仍能将其拒之门外。而且,游牧文明的落后属性,导致其即便入主中原,也无法实现对华夏文明的取代,反而最终融入其中,成为华夏文明的一部分。一句“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虽是出自三千年前的孔子之口,但其本质,却是基于东亚大陆特殊地缘结构,对华夏文明在东方世界无可替代的领袖地位的精准描述。
不过,工业时代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人类生产方式的质变,颠覆了农耕时代的法则。随着文明的进步,关山不再是阻隔,海洋转变为通途。东方世界的封闭属性从此不复存在。
很不幸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不仅不是这场改变的发动者,甚至在融入变革浪潮时,也是姗姗来迟。千年王者的崇高地位,使古典中国在与西方的交往过程中,显得过于骄傲和不屑,以至于他们忽视了这种变革的深刻内涵;而华夏文明的庞大身躯,更导致它即便在成色上已经落伍,但仍可凭借自身体量,将已脱胎换骨的“蛮夷”拒之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