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苑吧 关注:92贴子:6,687

【04-17 散文小说】伊斯兰知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也可;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论语•子张》
意思:在不违背大的道德原则的前提下,可以放任一些对细节的苛求;拿侍奉君主来说,先为他处理好国家的大事,然后再接受他的食物,对自己要严格要求,对别人可以少些责备。
主要是强调自省。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是一样的观点。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①,小德出入可也。”
① 大德:与下“小德”相对,犹言大节。小德即小节。一般认为,大德指纲常伦理方面的节操。小德指日常的生活作风,礼貌,仪表,待人接物,言语文词等。 逾:超越,越过。 闲:本义是阑,栅栏。引申为限制,界限,法度。
子夏说:“在德操大节上不要超过界限,在细微小节上有点出入是可以的。”


1楼2016-04-17 21:24回复
    读费萨尔国王关于派性见解有感
    前沙特阿拉伯国王费萨尔是一位贤明而虔诚的穆民。他平生清廉的品性和操守,使得世人对他倍加尊敬。本文摘录的一段文字是有关他对于派性问题的态度,虽然非常简短,但字里行间却闪耀着汲取于经训真理的光辉,显示了一种着眼穆斯林整体事业的宽怀大度的弘博精神。从而对那些狭隘宗派主义、地方偏见,及形形色色的因袭和泥守思想,也是一种蔑视和批评。正因为这种仁厚胸怀是与圣道本旨相吻合的,所以它可以给予每一真主之仆以充分发挥理智、研讨和选择法学理论的权力,并由此在经训原则指导下强调了四大买兹亥布的一致性,从而更进一步促成世界穆斯林言行的统一。
    伊斯兰在任何时候都是反对极端和偏见的。因为那是出于无知和“耐夫斯安玛赖”。人们感情的过分冲动有时会使自己丧失理智,因而为一些无足轻重的小问题影响了更重要的大事情。甚至让人跻身于一场亘无休止而毫无价值的争辩之中不能自拔,直至宝贵的时光在鼓唇噪舌中消磨怠尽,而其“两肋之间的”(耐夫斯)变成了他的主人。
    作杜阿依摸脸一次还是两次;道塞俩目尾音是“困”还是“库母”;宰了鸡是先退毛还是先清内部,诸如此类的枝稍末节,本是无关紧要的小事,然而,在愚昧和斗崇的迷雾中,以此为题竟能号令人争议几代,啧啧不休。这在明眼人们看来,不能不算是一幢怪事情。尤其对那些琐碎问题最钟志趣的,往往是一些忽视主命的人和无真才实学的“阿林”。戴白帽还是戴尖帽与违抗主命抛弃拜功之间,比那泰山、鸿毛相去更远。然而,视野一旦为鸿毛遮住,泰山再高也看不见了。“阿訇”老婆不礼拜无人见怪,因为一顶帽子却能闹得鸡犬不宁。其实暄嚣未曾解决一事,时光的流驶却使白帽、尖帽归于统一。“礼拜殿上夹篱笆” ①留下了千古笑柄,蕃篱之见永远不会起好作用。
    部分前代人的所谓“新古之争”是恶魔所蛊惑的“属迷” ②,其争吵的中心焦点无非就是诸如上述的一些不成问题的问题。然而为此却使教门遭受了不可挽回的损失。譬如四十年代天津部分阿林为大力发展教门,拟议筹办的清真大学,即因新古之争而告“流产”,这是多么重大的损失啊!今天我们如果能对此历史教训,加以回顾和反思,参悟利害得失,或许还算在其所失中小有所得。如果至今尚不能正视这一悲剧,那就说明愚昧的阴霾,依然笼照着我们未见光明。
    新古之争与愚昧是一对孪生子。只有当愚昧消失的时候,这种无谓的争辩才能停止。鼓吹新古矛盾的人,是卑劣而受贬斥的,因为他已然充当了恶魔的助手。任何人不应以自己的意志专制性地强加于人,真正的穆民不会做“菲特耐” ③的呼唤者。在大的统一法学原则指导下,一些非原则性的小是小非不同意见,是任何时候在所难免的。事实上,一些小的区别,各人根据个人的认识和理解程度进行摭取和选择,这本身也是一种正常规律。好食酸也好,好食甜也好,没有因口味不同兄弟分家的。戴白帽也好戴尖帽也好,“面西而叩皆为兄弟。”古人说:“大德不逾贤,小德出入可耳。”也是这个道理,抬手对耳还是对肩;操手束腕还是束肘等问题。各买兹亥布主张间或不同,但都一致认为两种做法全是正确的。而我们做为知陋寡闻的教未小民却因此分辩不休,不也是自做多情,愚人自扰吗?只要留意就可知道,许多问题的争论都是此类性质。瞎打一通,连自己也不明白醋打哪酸,盐打哪咸。
    穆民言行处处与笋乃提吻合是最为优胜的。学习是提高的前提条件。穆斯林大家庭的事情,必赖于全体穆斯林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为启发大家权衡利害,彻底摒除无谓争辩的“属迷”。特转引莫尼尔博士所著《费萨尔传》中几节文字,以供我们思考。新古之争由来之已久,但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时间不能复还。如将自身有限的生命和精力耗费于无意义的事情上,当然是最大的损失。祈主以正道的光辉照亮我们的心胸吧!尤其当此信仰浇漓、步伍涣散之际,让我们把注意力和精力转移到我们自身、家眷和周围人们的认主和拜功重大事情上来,祈主拨正我们的认识,相助我们在真主道路上,脚踏实地地多做些有价值的工作吧。以下摘录《费萨尔传》的有关节文:
    费萨尔是一个完美的穆斯林,安拉照亮了他的心房,启迪了他的思想,因此,他能接受一切有益的知识,向所有的穆斯林伸出他兄弟之手。他象他王国的大多数人一样是汉白里派,他虽然继续了他外祖父谢赫·穆罕默德·本·阿卜杜·瓦哈卜教长的道路,但是他是真正理解了这条道路的真谛的,继承而不是盲目的因袭(太赫里来)。谢赫本人就反对因袭,他拆除了某些人在各伊斯兰教派之间所设置的障碍,他宣布接受任何买兹亥布的真理。他说:“我对安拉的信仰,到了世界末日,也是属于爱赫立笋乃提④以及由穆斯林教长为首的各个买兹亥布如四大教长和他们的文麦的。我请安拉,他的使者和宇宙万物为证,只要你们说得对,我就一定心悦诚服的接受,并坚决反对一切与之相反的其他教长的言论;当然安拉的使者除外,因为他说的都是对的。”
    阿卜杜·阿齐兹国王在回历1353年(即公元1934年)发表的声明中,以及他在麦加的两次演讲中说过:“我们寻求真理,我们将遵循我们在任何地方发现真理,我们汲取任何买兹亥布和任何学者手中的正确的东西,我们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比如说,我们喜欢伊本·凯西尔对《古兰经》的注释,而他是沙菲尔派的。
    我们不是顺从本·阿卜杜·瓦哈卜或者其他人,而是服从他们所拥护的《古兰经》和安拉使者的训诫。安拉要我们、我、我的父辈、我的祖辈,传播《古兰经》和使者的训诫以及一切有益的遗产。一旦我们在四大买兹亥布的任何一派中找到有力的论据,那我们就遵从艾哈迈德教长的话。”
    注释:
    ②坏的势头。
    ③指是非、灾难。


    3楼2016-04-17 21:27
    收起回复
      穆斯林信仰的安拉是天地万物的主宰,他创造了一切。他既然是万物的创造者,就不能由其他事物产生。当我们问“安拉从哪里来的”或者“谁创造了安拉”之类问题时,这种提问本身就错了。因为当我们问“安拉从哪里来的”或者“谁创造了安拉”时,我们已预设了一个时空,然后再设想安拉从“那里”出现。伊斯兰的信仰告诉我们,安拉创造了宇宙,创造了空间,所以安拉一定存在于所有的被创造的空间之前,安拉必然超越宇宙之外,他不依赖于时间、不依赖于空间,从永远到永远。
      http://www.yslzc.com/shuku/jiaoyi/43676_2.html
      参考文献
      1、潘世杰/撰《造物主到底有没有?——造物主存在的八大逻辑证据》
      2、阿卜杜·拉哈曼·兴哲理/著 司马丁华/译《致询问真主在哪里的人们》


      9楼2016-04-21 22:01
      回复
         第一﹑无论我们做什么﹐真主都看得明白﹐都有详细记载。
          第二﹑凡是做过的事﹐都将在复活日受到审问。
          第三﹑是非﹑曲直﹑对错﹐都有公正的判决﹐真主的诺言毫厘不爽。
          第四﹑当事者将对自己的所有言行负责﹐真主赏罚分明。
          第五﹑人活一世﹐承担义务和责任﹐行为有尺度。
          第六﹑心地善良﹐须知他人权利﹐要为他人服务。
          第七﹑每件事﹐都须自省﹐对或错﹐要问问自己的良心。
           第八﹑生命中只有一个目的﹕取悦于真主﹐将来没有恐惧﹐也不懮愁。


        10楼2016-04-22 07:55
        回复
          ضاع حذاء طفل في البحر.فكتب الطفل على الساحل هذا البحر
          一个孩童的鞋子掉进了海水里,他就在沙滩上写道:这大海是个小偷!
          وليس ببعيد منه كان رجل صياد وقد اصطاد الكثير من السمك .فكتب على الساحل إن هذا البحر سخي
          离那个孩子不远处,有个渔夫捕到了很多鱼,他就在沙滩上写道:这大海好慷慨! وغرق شاب في البحر فكتبت امه الثكلى على الساحل إن هذا البحر قاتل 有个青年被海水淹死了,痛失爱子的母亲在沙滩上写道:这大海是个杀人凶手! رجل عجوز اصطاد-لؤلؤة من البحر فكتب على الساحل إن هذا البحر كريم 有位老翁从大海中捞到了一颗珍珠,他就在沙滩上写道:这大海真慷慨!
          然后,一个巨大的海浪冲上了海岸,将所有写好的内容冲刷掉了。 不要在乎他人怎么说,每个人都是以他不同的视角看世界。
          ثم جاء الموج العالي فغسل كل ماكتب على الساحل 然后,一个巨大的海浪冲上了海岸,将所有写好的内容冲刷掉了。 لاتهتم لكلام الآخرين فگل شخص يرى الدنيا من جهه مختلفه 不要在乎他人怎么说,每个人都是以他不同的视角看世界。 أمح الخطأ لتستمر الأخوة ولا تمحُ الأخوة من أجل الخطأ
          مسيحية ترسل ابنها ليتعلم في مسجد دخل طفل صغير مسجدا في باريس وقال للإمام أرسلتنى أمى لأتعلم بمعهدكم .قال الإمام لكن أين أمك لآخذ منها بعض البيانات أجاب الطفل إنها فى الشارع و لا يمكنها الدخول إنها ليست مسلمة
          一个信仰基督教的妇女使唤自己的儿子到清真寺学习。小孩走进了巴黎的一座清真寺,对寺中的伊玛目说:“我妈妈叫我到你们的学校学习。”伊玛目说:“可你妈妈呢?我想跟她拿点资料。”孩子回答说:“她在街上呢,她不可以进来的,因为她是非穆斯林!”
          أسرع الإمام بالخروج إليها مستفسرا قالت الأم : إن لى جارة مسلمة ... عندما تصحب أطفالها للمدرسة يقبلون يدها ... إن السعادة لا تفارق
          伊玛目就赶紧走出去找那位母亲咨询。她回答说:“我的邻居是个女穆斯林,每当她陪孩子们去上学时,孩子们都会亲吻她的手,幸福从未离开过这个家庭!
          يا إمام إننى لم أر مسلما فى هذا البلد يضع أبويه فى دار المسنين . خذوا إبنى و علموه عسى ان يفعل بى ما تفعلوه بآبائ
          伊玛目!我在这个国家从没见到过哪个穆斯林将自己的父母送进养老院的!请带走我的孩子,请教授他,也许他会像你们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我!”


          20楼2016-05-06 06:23
          回复
            للبنات
            إن كنتي متزوجة .. لا تتحدثي عن مُطلقة
            إن كنتي جميلة .. لا تتحدثي عنْ قبيحة
            إن كنتي صغيرة .. لا تتحدثي عن عانس
            وإن كنتي شريفة .. لا تتحدثي عن أعراض الناس !
            فلا تعلمي أيهن ستكوني غداً !!
            献给女孩子们!
            如果你是个已婚者,请不要谈论离婚者;
            如果你很漂亮,请不要谈论丑陋者;
            如果你很年轻,请不要谈论老姑娘;
            如果你佷高贵,请不要去背谈他人。
            当一个穷小子上门求亲时
            父女俩都不同意
            当一个作恶的阔少爷上门求亲时
            父亲同意了,还说安拉会引导他
            难道引导人的主不就是供给者吗
            莫与三种人为伍
            自负者、无知者、背信弃义者
            给与他人三样东西
            爱、忠实、忠诚
            要重视三件事
            爱人、微笑、宽容
            要远离三件事
            伤人、憎恨、欺骗
            http://www.yslzc.com/jiaoyu/ayu/ayyd/43700.html


            21楼2016-05-06 06:51
            回复
              那些拉扯长袍的人,那些对人施恩之后又提醒别人的人,和那些发伪誓推销的人。
              http://www.yslzc.com/wenyuan/renwu/muhanmodeshengren/25223.html


              22楼2016-05-08 16:38
              收起回复
                第二讲◆◆*◆◆ “清真寺“的尊贵
                真主说:“只有归信安拉,归信后世的人修建清真寺”。(9:19)
                穆圣说:谁为真主修建了一座清真寺,即使再小,那么安拉会为他在天堂里建一座殿宇.
                穆圣说:“凡入清真寺者,在他坐一下来之前先礼庆贺清真寺的拜功。”
                穆圣说:“当人们在清真寺大谈“盾耶“时,你不要和他们同坐一起。”
                穆圣说:在大地上,清真寺就是安拉之家,进入清真寺的人,就是安拉的客人,安拉会善待他,使他尊贵。
                穆圣说:“清真寺是敬主者之家,在清真寺里,伪信士就象笼中之鸟一样。”
                穆圣说:“在清真寺里为大家点一盏灯,天使们一直给点灯者祈祷求饶。”
                穆圣说:“清真寺是天堂花园里的一座花园。”
                穆圣说,真主说:'我一定惩罚大地上的人们,当我看到修建清真寺的人和互相友爱的人,及黎明时分向安拉求饶的人时,我则减了人们的惩罚。”
                穆圣说:“在清真寺里闲谈好似羊吃青草一样吞噬善功。”
                穆圣说:“你们是今世里的过客,要把清真寺当成旅客之家。”
                法律学家说:尊重清真寺有15条:
                1.进入清真寺要出“色俩目“;
                2.在清真寺里坐下之前,先礼庆贺清真寺的拜;
                3.在清真寺里莫要谈论今世的生意;
                4.在清真寺里不可动武格斗;
                5.在清真寺里不广告丢失之物;
                6.在清真寺里不要高声喧嚷,唯有纪念真主;
                7.在清真寺里不要谈论今世闲语;
                8.入清真寺时不要拥挤或越过他人前面去;
                9.在清真寺不要争位置;
                10.同班礼拜不可挤兑他人,让别人下去,定位站立;
                11.不要在礼拜人的前面随便走动;
                12.在礼拜殿内不要故意打响指,吹口哨;
                13.在礼拜殿内不要随便吐谈;
                14.身体不洁净之人和顽童不宜进殿内;
                15.在清真寺虔诚纪念真主,不要睡觉。
                http://www.360doc.com/myfollow.aspx


                23楼2016-05-10 22:01
                收起回复
                  艾布赞勒的传述:我问穆圣:谁是第一位先知?穆圣说:“人祖阿丹,”我问他是先知吗?穆圣说:“是的。是与真主谈过话的先知。”我问有多少使者?他说:“总共有三百一十几个使者。”我问有多少先知?他说:“十二万四千之多,其中有三百一十五位使者。”(爱)


                  24楼2016-05-11 17:27
                  回复
                    安拉爱你的方式 其实你不知道
                    我们向安拉祈求力量,
                    祂却给我们困难;
                    我们克服了困难就拥有了力量。
                    我们向安拉祈求智慧,
                    祂却给我们问题;
                    我们解决了问题就拥有了智慧。
                    我们向安拉祈求成功,
                    祂却给我们挫折;
                    我们走过了挫折就拥有了成功。
                    我们向安拉祈求幸福,
                    祂考验我们是否懂得包容;
                    我们学会了感恩就拥有了幸福。
                    我们向安拉祈求财富,
                    祂让我们发现别人的需求;
                    我们满足了需求就拥有了财富。
                    我们向安拉祈求平安,
                    祂让我们学会珍惜;
                    我们开始满足珍惜就拥有了平安。
                    我们祈求,就给我们,
                    但不一定是按照我们的方式。
                    有时候,
                    安拉用我们没有想到的方式,
                    爱着我们。
                    感赞安拉!


                    28楼2016-05-18 22:23
                    收起回复
                      《古 兰经》说:“你当以善待人,就象真主善 待你一样”[26]。先知说: “真主在末日会说:‘阿丹之子啊!我曾害病,你没有探视,’他(阿 丹子孙中一人)说:‘我如何探视你,主啊!你是众世界的 主?’他 (主)说:‘你不知道吗,我的一位仆人生病,你没有探视?你如果探 视他,会发觉我就在他跟前’; ‘阿丹之子啊!我曾向你讨食,你没有 招待我,’他(阿丹子孙中一人)说:‘我如何招待你,主啊!你是众 世界的主?’他(主)说:‘你不知道吗,我的一位仆 人向你讨食,你 没有招待?你如果招待他,会发觉我就在他跟前’;‘阿丹之子啊!我 曾向你讨水喝害病,你没有给水探视,’他(阿丹子孙中一人)说: ‘我如何 让你饮水,主啊!你是众世界的主?’他(主)说:‘你不知道吗,我的一位仆人向你讨水,你没有给水?你如果让他饮水,会发觉 我就在他跟前’。[27] 真主时刻关怀着他的每一个仆人,关心他们的冷 暖。因此,为了真主,人类应该互爱。先知穆罕默德还说:“真主把仁 慈分成一百份,将其中的一份降在了大地上, 而其中一部分就是人与人 之间的互爱”。[28] 根据伊斯兰的观点,“互爱”应该是人与人之间应 有的立场,是阿丹的子孙之间本该的感情。伊斯兰将“爱人”的内容划 归到几个层面:爱父母、爱兄妹、爱妻室、爱弱者、爱人类。即从爱身 边最亲的人开始,由近及远地将全人类纳入了爱的对象。
                      “敬主”与“爱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涉及两个截然不同的对象, 但二者具有密切的联系。“敬主”是种子,“爱人”是果实;“敬主”是灵魂,“爱人” 是形式,二者相辅相成。没有“敬主”的心理基础, 就没有“爱人”的行为表现。同样,不真心“爱人”者,实际没有诚心 “敬主”。这种联系建立在人与真主的密 切关系上,每一个个体生命都 是真主的精心杰作,真主不会不爱自己的创作,不会不爱惜他自己的作品,尽管他的被造物时常由于无知而不信奉他、不顺从他。真主 所爱惜 的,人类一定要替他爱惜。真主施爱于众生,他造佳美的万物供他们享 用,让他们丰衣足食。《古兰经》说:“他从天空降下雨水,而借雨水 生出许多果实, 做你们的给养”;[44]又说:“大地的动物,没有一个 不是由真主负担其给养的”。[45] 真主就这样保护和养育着人类和众 生,受真主保护的,理应受到人类的爱护。因此,爱人就是爱主、敬 主,如常言所说“爱屋及乌”。


                      29楼2016-05-20 10:08
                      回复
                        真主在尊贵《古兰经》中提到的就有25位圣人:


                        从人类始祖阿丹圣人到封印万圣的最后一个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真主在每个时代给每一个民族都选拔派遣了一个优秀的代表,他们就是先知,他们就是使者,而我们的先知就是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我们除了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之外,也必须坚信真主派遣的其他所有使者和先知。


                        30楼2016-05-20 10:20
                        回复
                          古兰经》中共提到了二十五位圣人,他们分别是:
                          序号 英语译名 阿拉伯语译名 大致年代
                          1 亚当 阿丹 ?-?
                          2 以诺 易德勒斯 ?-?
                          3 诺亚 努哈 约公元前3900-2900
                          4 希伯 呼德 约公元前2500-2200
                          5 马士撒拉 萨里哈 约公元前2000-1900
                          6 亚伯拉罕 易卜拉欣 约公元前1861-1686
                          7 罗得 鲁特 约公元前1861-1686
                          8 以实马利 易司玛仪 约公元前1781-1638
                          9 以撒 易斯哈格 约公元前1761-1581
                          10 雅各 叶尔孤白 约公元前1800-1653
                          11 约瑟 优素福 约公元前1610-1500
                          12 叶太罗 舒阿卜 约公元前16-15世纪
                          13 约伯 艾优卜 约公元前16-15世纪
                          14 以赛亚 祖勒基福勒 约公元前16-15世纪
                          15 摩西 穆萨 约公元前1436-1316
                          16 亚伦 哈伦 约公元前1439-1417
                          17 大卫 达伍德 约公元前1043-973
                          18 所罗门 素莱曼 约公元前985-932
                          19 以利亚 易勒亚斯 约公元前9世纪
                          20 以利沙 艾勒叶赛 约公元前9世纪
                          21 约拿 优努斯 约公元前8世纪
                          22 撒迦利亚 宰凯里亚 约公元前100-公元20
                          23 约翰 叶哈雅 约公元1-30
                          24 耶稣 尔撒 约公元1-33
                          25 穆罕默德 穆罕默德 约公元570-632


                          31楼2016-05-20 11:25
                          回复
                            穆斯林为什么需要彼此关爱呢?
                            人非圣贤熟能无过互相学习共求进步互相勉励完美人生积极学习益人知识虔诚履行主圣教诲辉煌人生两世无悔 因我们都有缺点,所以要彼此包容;因我们都有软弱,所以要彼此扶持;因我们都有灰心,所以要彼此鼓励;因我们都有漏洞,所以要彼此互补;因我们都有需要,所以要彼此帮助;因我们都有难处,所以要彼此担当;因我们都有困惑,所以要彼此开导;因我们都有糊涂,所以要彼此提醒;因我们都有差异,所以要彼此接纳;因我们都是罪人,所以都需要忏悔! 因为……主啊!一切都是你的慈憫!主啊!一切都是你的考验!主啊!我们只赞念叩拜你!主啊!我们只求你的佑助!永远沿着主道永不偏离。阿米乃!


                            36楼2016-06-02 21:26
                            回复
                              歌词
                              莱麦丹,吉祥永恒莱麦丹,慈悯无限莱麦丹施舍不断解决人们的困难莱麦丹是古兰第一次降示的月份安拉遣使穆罕默德给人类指南
                              莱麦丹,要斋戒要施舍 要礼拜要忍耐要宽容 要奉献
                              莱曼丹是忍耐的月份莱麦丹是牺牲的月份莱麦丹是祈祷的月份在清真寺里礼拜莱麦丹是丰收的月份拥有巨大的回赐魔鬼被锁火狱之门都为莱曼丹
                              莱麦丹,要斋戒要施舍 要礼拜要忍耐要宽容 要奉献


                              39楼2016-06-05 10: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