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图文版:http://www.b88104069.com/zh-hans/archives/3835
很久以前,有段时间纬来日本台常常播大河剧,主角集中在日本战国时代大名,像是《秀吉》、《德川家康》、《武田信玄》这些人中之龙。每天晚上,我准时守在大学宿舍交谊厅,等著看「天下布武」、「一方之霸」的大戏。当时在我心目中,日本武士等同于热血、坚忍、谋略、奋斗,是所有男人应该追求的典范。
后来大学毕业,开始工作,在现实面前,逐渐学会低头,逐渐认清自己不是什麽万中选一的大名,充其量,只是庞大公司(社会)架构下的小螺丝一根。然后我观赏电影《黄昏清兵卫》,赫然发现同样是武士,在不同年代,是完全不同于大河剧的人生风景,确切地说,即使是在各方称霸的战国时代,想必也有很多武士,过得是像清兵卫一样的生活。
很多喜欢这部电影的人,想必和我一样,是被清兵卫的人格特质所吸引,那是一种淡泊中自有高贵之处的优雅。
以传统的武士角度而言,清兵卫完全不合格:每月领低薪俸五十石,每天黄昏准时下班回家,断然拒絶所有同事的交际邀约,放任一身不污臭洗澡,以至于被巡行的藩主斥责。不过,就是这麽一个看似不合格的落魄武士,当他下班回到家,卸下武士刀,从家庭角度言之,他却是个非常合格的丈夫和父亲﹐他之所以赶在黄昏回家,一心是为了照料患痨病在床的妻子,同时,也避免女儿因接近而传染上恶疾。
一般以武士为主角的影视作品,无论是电视剧或电影,多半将重点放在武士对决、武士道精神、或者是武士在阶级中追求功名荣禄的过程。《黄昏清兵卫》将背景设定在幕府末年,从现代角度来看,已经不属于武士的年代。然而从清兵卫的同事、朋友、对手、长官所透射出来的氛围,武士阶级所保有的自我价值观,仍然未见鬆动。因此,儘管清兵卫早已看淡武士功名,却一直无法摆脱这个阶级身份所带来的枷锁。
电影前半段,在武士的社会阶级和家庭生活之间,电影不停地变动场景,并且于巧妙平衡中,推动著故事情节的发展。当同事在酒馆中耳语交际,清兵卫在家中和女儿一起做散工、背诵论语;当青梅竹马的朋江为清贫的家中捎来一丝温暖和希望,清兵卫必须面对她离婚丈夫的决斗邀请;当清兵卫甘于平淡,终究拒絶了朋江、拒絶了垂手可得的幸福,旧时代的权力倾轧并没有放过他;而当好不容易的一家人幸福来临,时间却只维持三年,因为新时代的动荡终结武士阶级,同时也葬送了清兵卫的生命。
这部电影改编自小说,敍事结构上,导演採取此类作品常用的旁白手法,开始于清兵卫幼女的序言,结束于这位敍事者的总结。电影难得地保持平缓而一致的节奏,在近距离拍摄清兵卫琐碎的家庭生活,写实细腻之馀,同时又远距离勾勒出大时代环境快速的变迁。在镜头拿捏和场面调度之间,乍看之下朴实无华,可是细细品味,应该能感受到导演深厚老练的功力。
优质电影不会被埋没。《黄昏清兵卫》不仅于日本获奬无数,在海外是香港金像奬「最佳亚洲电影」,并且还得到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殊荣。而说起电影导演山田洋次,从1961年执导首部电影开始,到现在五十几年了,八十岁了还在拍摄新作品(2016年是《家族之苦》),足见其对于电影工作的热爱。山田洋次在日本是殿堂级人物,被誉为当代通俗喜剧大师,其作品擅长于刻画平民生活,因此又被封为日本人心灵的代言人。这样一位导演,从2002年的《黄昏清兵卫》开始,后续又拍了《隐剑鬼爪》和《武士的一分》,一系列武士三部曲,不但打开了山田洋次的海外知名度,也奠定了其于影坛上地位。
除了前半段以文学般隽永的手法,架构出相当完整的时代人物,电影后半段约莫有一小时之久,以几乎一气呵成的节奏,舖陈了从临危授命讨逆、出征前庄严隆重的梳洗、到武士道生死决斗的故事剧情。在一连串紧张气氛中,山田洋次仍然保持一贯舒缓的镜头语言,娓娓道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凶险、乱世中相儒以沫的爱慕、还有密室裡拔刀互砍的精彩,尤其是临阵悬命的昏暗小房间裡,在期待已久的剑术对决之前,两个看尽世态炎凉的中年男子,坐下来对喝口茶,缓缓道出彼此所经历过的沧桑。我们看到一个早已不容于当局、度生死为无物的武士,独白自己为何一至于此,最后只能悲凉地呑下自己女儿的遗骨,那一幕场景所蕴含的控诉力量,足以贯穿他所处时代的历史藩篱。
好的导演懂得镜头该如何舒展,好的说书者知道故事该如何收尾。电影最后,从幕府转到明治,跨越过时代巨轮的清兵卫幼女,一瞬间已是白髮苍苍,在自己敬重的父亲坟前,为清兵卫短暂的一生下注脚,她为自己父亲而自豪,想必她从父亲的故事得到很多啓发,而作为观众的我们,如果细细省思,也可以从这部电影中得到很多感悟。
如今回想这部电影,我最难忘的场景,是清兵卫虽然蓬头垢面,眼神却焕发著光采:「看著我的女儿一天一天长大,我该怎麽说呢……就好像看著农作物或花草的生长,使得我很快乐。」
因为,我的宝贝女儿赞赞,现在十个月大,每天到公司上班,总是有理不完的狗屁倒杜,可是回到家,只要能抱抱女儿,什麽都可以不用计较了。
很久以前,有段时间纬来日本台常常播大河剧,主角集中在日本战国时代大名,像是《秀吉》、《德川家康》、《武田信玄》这些人中之龙。每天晚上,我准时守在大学宿舍交谊厅,等著看「天下布武」、「一方之霸」的大戏。当时在我心目中,日本武士等同于热血、坚忍、谋略、奋斗,是所有男人应该追求的典范。
后来大学毕业,开始工作,在现实面前,逐渐学会低头,逐渐认清自己不是什麽万中选一的大名,充其量,只是庞大公司(社会)架构下的小螺丝一根。然后我观赏电影《黄昏清兵卫》,赫然发现同样是武士,在不同年代,是完全不同于大河剧的人生风景,确切地说,即使是在各方称霸的战国时代,想必也有很多武士,过得是像清兵卫一样的生活。
很多喜欢这部电影的人,想必和我一样,是被清兵卫的人格特质所吸引,那是一种淡泊中自有高贵之处的优雅。
以传统的武士角度而言,清兵卫完全不合格:每月领低薪俸五十石,每天黄昏准时下班回家,断然拒絶所有同事的交际邀约,放任一身不污臭洗澡,以至于被巡行的藩主斥责。不过,就是这麽一个看似不合格的落魄武士,当他下班回到家,卸下武士刀,从家庭角度言之,他却是个非常合格的丈夫和父亲﹐他之所以赶在黄昏回家,一心是为了照料患痨病在床的妻子,同时,也避免女儿因接近而传染上恶疾。
一般以武士为主角的影视作品,无论是电视剧或电影,多半将重点放在武士对决、武士道精神、或者是武士在阶级中追求功名荣禄的过程。《黄昏清兵卫》将背景设定在幕府末年,从现代角度来看,已经不属于武士的年代。然而从清兵卫的同事、朋友、对手、长官所透射出来的氛围,武士阶级所保有的自我价值观,仍然未见鬆动。因此,儘管清兵卫早已看淡武士功名,却一直无法摆脱这个阶级身份所带来的枷锁。
电影前半段,在武士的社会阶级和家庭生活之间,电影不停地变动场景,并且于巧妙平衡中,推动著故事情节的发展。当同事在酒馆中耳语交际,清兵卫在家中和女儿一起做散工、背诵论语;当青梅竹马的朋江为清贫的家中捎来一丝温暖和希望,清兵卫必须面对她离婚丈夫的决斗邀请;当清兵卫甘于平淡,终究拒絶了朋江、拒絶了垂手可得的幸福,旧时代的权力倾轧并没有放过他;而当好不容易的一家人幸福来临,时间却只维持三年,因为新时代的动荡终结武士阶级,同时也葬送了清兵卫的生命。
这部电影改编自小说,敍事结构上,导演採取此类作品常用的旁白手法,开始于清兵卫幼女的序言,结束于这位敍事者的总结。电影难得地保持平缓而一致的节奏,在近距离拍摄清兵卫琐碎的家庭生活,写实细腻之馀,同时又远距离勾勒出大时代环境快速的变迁。在镜头拿捏和场面调度之间,乍看之下朴实无华,可是细细品味,应该能感受到导演深厚老练的功力。
优质电影不会被埋没。《黄昏清兵卫》不仅于日本获奬无数,在海外是香港金像奬「最佳亚洲电影」,并且还得到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殊荣。而说起电影导演山田洋次,从1961年执导首部电影开始,到现在五十几年了,八十岁了还在拍摄新作品(2016年是《家族之苦》),足见其对于电影工作的热爱。山田洋次在日本是殿堂级人物,被誉为当代通俗喜剧大师,其作品擅长于刻画平民生活,因此又被封为日本人心灵的代言人。这样一位导演,从2002年的《黄昏清兵卫》开始,后续又拍了《隐剑鬼爪》和《武士的一分》,一系列武士三部曲,不但打开了山田洋次的海外知名度,也奠定了其于影坛上地位。
除了前半段以文学般隽永的手法,架构出相当完整的时代人物,电影后半段约莫有一小时之久,以几乎一气呵成的节奏,舖陈了从临危授命讨逆、出征前庄严隆重的梳洗、到武士道生死决斗的故事剧情。在一连串紧张气氛中,山田洋次仍然保持一贯舒缓的镜头语言,娓娓道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凶险、乱世中相儒以沫的爱慕、还有密室裡拔刀互砍的精彩,尤其是临阵悬命的昏暗小房间裡,在期待已久的剑术对决之前,两个看尽世态炎凉的中年男子,坐下来对喝口茶,缓缓道出彼此所经历过的沧桑。我们看到一个早已不容于当局、度生死为无物的武士,独白自己为何一至于此,最后只能悲凉地呑下自己女儿的遗骨,那一幕场景所蕴含的控诉力量,足以贯穿他所处时代的历史藩篱。
好的导演懂得镜头该如何舒展,好的说书者知道故事该如何收尾。电影最后,从幕府转到明治,跨越过时代巨轮的清兵卫幼女,一瞬间已是白髮苍苍,在自己敬重的父亲坟前,为清兵卫短暂的一生下注脚,她为自己父亲而自豪,想必她从父亲的故事得到很多啓发,而作为观众的我们,如果细细省思,也可以从这部电影中得到很多感悟。
如今回想这部电影,我最难忘的场景,是清兵卫虽然蓬头垢面,眼神却焕发著光采:「看著我的女儿一天一天长大,我该怎麽说呢……就好像看著农作物或花草的生长,使得我很快乐。」
因为,我的宝贝女儿赞赞,现在十个月大,每天到公司上班,总是有理不完的狗屁倒杜,可是回到家,只要能抱抱女儿,什麽都可以不用计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