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座部吧 关注:764贴子:3,566
  • 10回复贴,共1

南传佛教高峰论坛玛欣德尊者主旨发言稿:《南传佛教源流与特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尊敬的各位长老、法师、领导、嘉宾大德们:
世界的佛教可以分为三大传承,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我国自古以来都流传着这三大传佛教,它们又可以依经典语言而分别称为:汉语系佛教、藏语系佛教和巴利语系佛教。汉传佛教产生于中国汉地,流传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在中国也流传有一千三百多年了。对于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相信在位各位并不陌生,但对于南传佛教,目前在佛教界和学术界的关注度都相对比较低,研究和弘扬的力道也略嫌足


1楼2016-03-13 11:39回复
    一直以来,由于传承、地域、语言等方面的隔阂,人们对南传佛教有诸多的解读和说法,有人认为它是原始佛教,有人认为是部派佛教,有人说是小乘佛教,众说纷纭。这些说法孰是孰非姑且勿论,在此,请允许我以一名上座部僧人的角度,来介绍一下南传佛教的源流与特色。


    2楼2016-03-13 11:42
    回复
      第一节
      何谓上座部佛教南传佛教,因为是由印度本土向南传播到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地而形成的佛教体系,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印度之南,故称“南传佛教”。又因其主要流传于东南亚、南亚一带地区,故也称为“南方佛教”。然而,南传佛教的规范称呼应该叫“上座部佛教”,这是南传佛教内部和国际上通用的名称。上座部,巴利语Theravāda的意译,由“上座”和“部”组成。上座,巴利语thera,又作长老。依戒律的角度,凡出家达上满十个瓦萨(vassa,戒龄)或以上的比库,称为“长老”,满二十个瓦萨或以上的称为“大长老”。在经典中则把thera作thira解释,其意为稳固、坚固。如《长部义注》说:“Therā’ti thirabhāvappattā therakārakehi guṇehi samannāgatā.”“长老,即已达到稳固的状态,拥有作为长老的诸功德者。”(D.A.1.136)


      3楼2016-03-13 11:42
      回复
        《本行义注》说:
        “长久住立故为长老;又或与更稳固的戒、正行、柔软等诸功德相应故为长老;又或以稳固的最上戒、定、慧、解脱、解脱智见诸功德相应故为长老;又或更稳固地证悟称为殊胜、无上、寂静的涅槃故为长老。”(Ap.A.5)部,巴利语vāda的意译,直译为说、论,即学说、观点、主张的意思,引申为学派、宗派、部派。因此,“上座部”的意思是长老们的观点、上座们的学说。


        4楼2016-03-13 11:42
        回复
          第二节 上座部佛教源流
          那么,上座部是怎么来的呢?其实,佛陀在世时并没有所谓的上座部、大众部、说一切有部、经量部、法藏部等部派,更没有所谓的“大乘”、“小乘”等区别。当时的僧团在教理上、戒律上皆是同一师学、和合无争的,犹如水乳交融,并没有出现多少分歧。佛陀非常关心僧团的和合与发展,他在般涅槃前叮嘱说,若比库们遵行七法,能够使僧团兴盛而不会衰败,其中的第三条是:“Yāvakīvañca, bhikkhave, bhikkhū apaññattaṃ na
          paññapessanti, paññattaṃ na samucchindissanti,
          yathāpaññattesu sikkhāpadesu samādāya vattissanti,
          vuddiyeva, bhikkhave, bhikkhūnaṃ pāṭikaṅkhā, no parihāni.”
          “诸比库,只要比库众对尚未制定者将不再制定,已经制定者将不废除,只按已制定的学处受持遵行。诸比库,如此即可期待比库众增长而不衰退。”(D.2.136)


          5楼2016-03-13 11:43
          回复
            佛陀般涅槃的那一年雨季安居,马哈咖沙巴(Mahākassapa)长老在王舍城主持了第一次结集,精挑细选了五百位阿拉汉参加,一起记诵和审核佛陀在45年中所教导的戒律与正法。结集结束之际,阿难尊者说佛陀在临般涅槃前曾提到微不足道的学处可以捨弃的问题。由
            于与会大众意见不一,于是,马哈咖沙巴尊者重申了佛陀临终前的教导:“Apaññattaṃ nappaññapeti, paññattaṃ na samucchindati,
            yathāpaññattesu sikkhāpadesu samādāya vattati.”
            “尚未制定者不应再制,已经制定者不应废除,只按已制定的学处受持遵行。”(Cv.442)此项决议获得全体与会者的一致通过。由于所有与会者都是佛陀的亲传弟子、德高望重的长老,因此,这种代表佛陀本意的长老们(thera)的观点(vāda)就称为“上座部”(Theravāda),即长老们的观点。同时,这项决议的精神也就在以上座长老为核心的原始僧团中保持下来。佛教在日后漫长的流传发展过程中,不断分出许多学说和部派,但是,作为保守圣者传统、以维持佛陀教法纯洁为己任的“上座部”,自始至终都坚持一项恒久不变的原则:
            1.佛陀没有制定的戒律、没有说过的法,不应添加。
            2.佛陀已制定的戒律、已说过的法,不应废除,不应随意篡改。
            3.只应遵行佛陀所制定的戒律、所教导的法。
            因此,凡是坚持这些观点、遵守这种传统的,就称为上座部。


            6楼2016-03-13 11:43
            回复
              第三节 上座部佛教的特色与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比较起来,南传上座部佛教有很多富有特色的地方。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在此略举其一二:一、 只尊奉释迦牟尼佛
              汉传佛教信奉诸多的佛、菩萨、罗汉、金刚、祖师、诸天鬼神等,例如阿弥陀佛、药师佛、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等等。藏传佛教则有更庞大的神佛体系,除了诸佛、菩萨以外,还有金刚、明王、度母、空行母、各派祖师、护法神等等,多不胜数。即使对于佛陀,也有法身、报身、化身之说,如“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圆满报身卢舍那佛,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认为释迦牟尼是“化身佛”。但是,当我们走进南传佛教寺院,会发现只供奉释迦牟尼佛。因为上座部佛教只礼敬、尊奉历史上的果德玛佛陀,并视其为导师,不崇拜菩萨、祖师、护法等等。二、 只依巴利三藏
              汉传佛教的经典总汇叫《大藏经》,藏传佛教则分为《甘珠尔》和《丹珠尔》两大部分。里面除了收录小乘三藏之外,还有大量的大乘经典,诸如《华严经》《法华经》《金刚经》《楞严经》等,此外还收录了历代祖师大德撰写的名目繁多的论典。而上座部佛教所传承的经典,是在西元前3世纪无忧王时代即已经定型的巴利语三藏圣典,以及解释这些圣典的义注和复注。在数量上,要比北传经典少至少十几倍。巴利三藏是在所有南传上座部佛教国家和地区共同尊奉并且没有争议的权威性圣典。需要指出的是,南传上座部佛教流传至今两千三百多年,不曾出现过一位祖师,也不曾出现过任何一个因为倡议殊胜教法而另立的宗派。假如有佛教学者或历史学家想撰写一本所谓《南传佛教思想发展史》之类的著作的话,他可能会发现有关资料将异常缺乏,以至于不得不回来研究巴利三藏及其注释。当然,上座部僧团也存在着一些派别,但那也只是在持戒松紧等枝末方面的分歧,在经典与教理方面还是一致的。


              8楼2016-03-13 11:44
              回复
                萨度萨度萨度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03-20 13:41
                回复
                  我曾经在彼岸台中聆听过两次上座部禅提那觉之路。最大感触,不要求必须双盘,也没说见性起修,觉得适合普罗大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11-27 16:42
                  收起回复
                    有人自己进行禅修的吗?看到上座部的资料介绍总是说要有老师指导,如果是其他说法,则是走火入魔说,真的很想自己修啊!我该怎么办?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0-01-04 19: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