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吧 关注:699贴子:43,622
  • 1回复贴,共1

【通達】應體證哪幾個層面的真實性,方為菩薩如實之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論七真如》單培根
真如是一,何可有多?所謂七真如,亦只是一而已。
但是這樣看待七真如,是否妥善呢?七真如的原意是否如此呢?
七真如是:一流轉真如,二相真如,三了別真如,
四安立真如,五邪行真如,六清淨真如,七正行真如,
原出於解深密經。
其中相真如即實相真如,何以又別出其餘六真如?
若謂真如為一切法之實性,以流轉真如是流轉之真如,
了別真如是了別之真如,乃至正行真如是真行之真如。
然如此說,無以解釋真如之所以分為七。
故七真如之所以為七,應當自有其理由。
此當於解深密經原文中尋求其解釋。
解深密經說:
一者流轉真如。謂一切行無先後性
二者相真如。謂一切法補特伽羅無我性。及法無我性
三者了別真如。謂一切行唯是識性
四者安立真如。謂我所說諸聖諦。
五者邪行真如。謂我所說諸聖諦。
六者清淨真如。謂我所說諸聖諦。
七者正行真如。謂我所說諸聖諦。
我們看解深密經的文義,
其中安立等四真如,很明顯的說的是四諦。
安立是苦,邪行是集,清淨是滅,正行是道,
所謂真如即是諦義。
此外三諦中,相真如謂一切法無我,則是勝義諦。
勝義諦與世俗諦為二諦,從而可知流轉真如即是世俗諦。
聲聞乘說四諦,大乘說二諦。
中論說: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
尚有一了別真如,為一切法唯識為性,今說此唯識之教,
故又加此一諦。合四諦二諦,共為七真如。
此七真如,解深密經是在解釋如所有性中說的。
如所有性者,謂即一切染淨法中所有真如
是名此中如所有性。此復七種云云。
什麼是如所有性?瑜伽師地論論有清楚的說明。
云何名為如所有性。
謂若所緣是真實性是真如性。由四道理具道理性。
謂觀待道理。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
瑜伽此言甚為明顯,真如即是真實。
所謂真實,所謂真如,以其具有道理性。
所謂具有道理性,由四道理,即觀待道理等。
故不但二無我之勝義諦相真如是真如,
世俗諦也是真如,四諦也是真如,今唯識之教也是真如。
真如與真實,其義是一,
那麼,七真如可否即說為七真實?是無不可。
辯中邊論中有一品,
名辯真實品,說差別真實,略有七種:
一流轉真實。二實相真實。三唯識真實。
四安立真實。五邪行真實。六清淨真實。七正行真實。
即是解深密經之七真如。真如有此七種差別,
這說得更明顯了。
辯中邊論又說,此七真實依三根本真實立。
流轉、安立、邪行三種真實,依根本中遍計所執及依他起立。
實相、唯識、清淨、正行四真實依根本中圓成實立。
辯真實品以三自性為根本真實。
三自性是:一遍計所執自性,二依他起自性,三圓成實自性。
不但圓成實是真實,依他起相之有而不真,
遍計所執相之常非有,不能不許如此為真實。

在解深密經亦說,
當知此中由流轉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故。
一切有情平等平等。其餘四真如,
解深密經作出了區別,說:
由相真如了別真如故。一切諸法平等平等。
由清淨真如故。一切聲聞菩提獨覺菩提。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平等平等

由正行真如故。聽聞正法緣總境界。
勝奢摩他毘鉢舍那。所攝受慧平等平等。
同是圓成實性,何以又有此分別?
要知圓成實性有多種。攝大乘論說:
云何應知圓成實自性?應知宣說四清淨法。
何等名為四清淨法。
一者自性清淨。謂真如空實際無相勝義法界。
二者離垢清淨。謂即此離一切障垢。
三者得此道清淨。謂一切菩提分法波羅蜜多等。
四者生此境清淨。謂諸大乘妙正法教
論之自性清淨即相真如,離垢清淨為清淨真如,
得此道清淨為即行真如,
論有生此境清淨為經所無,經有了別真如為論所無。
然生此境清淨是境,了別真如是心,一境一心,一所一能,
論與經各就一邊而說。同是圓成實,同是真如,
而同中有異,不可混淆。

解深密經這四種平等的區別是極重要的。
我國佛教學者,不重視法相之研究。
雖玄奘傳來精密之法相唯識學,而被輕視為權教,
不屑致力於此。崇尚圓頓,以為但得本,不愁末。
結果大多數人本亦未得,儱侗真如,已成為我國學者之大病。

流轉苦集於有情平等,涅槃清淨於三乘聖者平等,
凡聖不同,嚴格有別。而有人聞真如平等,
即自以為悟,自以為證,自命為同於佛。
不自審其尚是生死凡夫,煩惱熾然,遽而大言不慚,以凡夫同為聖者。

瑜伽師地論說:
復次云何菩薩失壞大乘。
謂有菩薩。聞一切法甚深無性。
即執一切煩惱燒然自性本無。謂已無有生死重病。
譬如有人於己身中所生熱病。謂為無病。
於此熱病不能解脫。名為失壞。
由此譬喻失壞菩薩當知亦爾。
瑜伽所說失壞菩薩,正是此輩增上慢人。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6-03-03 21:21回复
    正行真如是道諦,為三十七道品等。
    解深密經說是聽聞正法緣總境界,
    勝奢摩他毘缽舍那所攝受慧。
    為獨舉慧,不言其他,此何以故?
    要知正斷煩惱,依仗慧力。
    道品之中,雖有多種,以慧為主,故如是說。
    我國佛教學說,有主張止觀雙修,定慧均等,
    以定與慧等同而視,已於此有不同。
    更有以為定能生慧,進而廢棄多聞思維,
    專事禪定,此與解深密經所說異趣了。

    真如有七種,四平等。經中說已空遣相時,
    慈氏菩薩問有幾種相難可除遣,佛說有十種像空能除遣。
    此中第二說:
    二者了知安立真如義故。有生滅住異性相續隨轉相。
    此由相空及無先後空能正除遣。
    第八說:
    八者了知相真如義故。有補特伽羅無我相、法無我相。
    若唯識相及勝義相。此由畢竟空、無性空、無性自性空
    及勝義空能正除遣。
    第九說:
    九者由了知清淨真如義故。有無為相無變異相。
    此由無為空無變異空能正除遣。
    最後第十說:
    十者即於彼相對治空性作意思惟故有空性相。
    此由空空能正除遣。
    此第十所說於彼相對治空性作意思惟,即是正行真如。
    尚有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攝在流轉真如中,
    以此三真如一切有情平等平等故。
    了別真如攝在相真如中,以此二真如平等平等故。
    是亦明顯以七真如為非一。
    或許有人說,修加行,入見道,可不說七真如差別了
    然解深密經說:
    若諸菩薩已得奢摩他毘鉢舍那。依七真如。
    於如所聞所思法中。由勝定心於善審定。
    於善思量於善安立。真如性中內正思惟。
    從是已後於七真如有七各別。自內所證通達智生。名為見道。
    明確的說,有七自各別自內所正通達智生,是為見道。
    不但說七,更特地說各別,令人醒目。
    見道已後,於後後一切地中,進修修道。
    云何修行引發菩薩廣大威德。善男子。
    若諸菩薩善知六處。便能引發菩薩所有廣大威德。
    一者善知心生。二者善知心住。三者善知心出。
    四者善知心增。五者善知心減。六者善知方便。
    此中善知心住,謂如實了別真如。觀其六處皆就心言,
    可知此了別真如,即如實知一切法唯識。
    經中有一處問:何等能觀察心?依何真如而作是說?
    答謂三種能觀察心,聞所成能觀察心,若思所成觀察心,
    若修所成能觀察心。依了別真如作如是說。
    此問依何真如,可知真如有多種。
    若真如是一,不可問依何真如了。
    以其問能觀察心依何真如,故謂依了別真如。

    真如原為真實義。後來作為專有名詞,
    以指二無我所顯實性。於是所表的範圍有差異了。
    再以之看七真如,不得不於七真如作另一種解釋。
    說七真如者:
    一流轉真如,謂有為法流轉實性。
    二實相真如,謂二無我所顯實性。
    三唯識真如,謂染淨法唯識實性。
    四安立真如,謂實性。
    五邪行真如,謂實性。
    六清淨真如,謂實性。
    七正行真如,謂實性。
    七真如皆是圓成實。如此說七實性為七真如,
    不復是解深密經七真如之原義了

    解深密經之所說是:
    真如有七種。而以二無我之相真如為其中之一。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16-03-03 21: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