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阮一峰
乔治·奥威尔生于1903年6月25日,死于1950年1月21日,享年47岁。
奥威尔去世的时候,《1984》才出版了半年,那时在很多英国人眼里,他还只是一个普通的专栏作家,甚至算不上小说家。他的死并没有引起外界太多的注意。半个世纪过去了,奥威尔的地位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他已经被公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家、思想家之一,甚至有成为左派知识分子代表人物的趋势。
他的《1984》在今年6月的亚马逊网上书店的书籍销售排行榜上排在第90位,这个名次对它来说一点也不希奇,因为这本书是美国所有中学生的必读书目,1999年的时候曾被蓝登书屋评为"100本20世纪最佳英语小说"的第13位。50年间,此书共在全世界以60种语言卖出了5000万册,书中的一些用语已经被收入词典,成为了英语的日常词汇。可以毫不夸张的说,《1984》因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已经成为了20世纪的经典小说之一。
《1984》最早引入中国是在70年代末,当时曾以"内部参考"的形式少量发行过,影响不大。90年代的时候,经王小波大力推荐,此书才被大范围阅读。辽宁教育出版社的"新世纪万有文库"收入此书,一上市就被抢购,直至今日这本小说依然是大多数书店的热卖书目。
正是因为奥威尔已经变得如此重要,所以他的百年诞辰也格外受到重视。6月25日前后,英美两国几乎所有的主流媒体都发表了纪念文章,《华盛顿邮报》甚至在读书版首页发了一个版的长篇报道。学术界方面也是热闹非常,至少有三本他的传记在过去两年中出版,而且5月份在美国还曾召开过一个有300多位学者参加的大型学术讨论会,对过去一个世纪中奥威尔的影响进行回顾,讨论会的主题就叫做"对奥威尔作品和遗产的探索"。
完美偶像的背后
随着对奥威尔成就的评价越来越高,他个人的形象也变得越来越完美,各种立场的学者都对他表示敬佩,有人甚至用"圣徒"来形容他。他有坚强的道德勇气、优秀的智力和知识水平、敏锐的对未来的洞察力,并且坚持思考的独立性,忍受生活的困苦,历经挫折,仍然决不放弃。总之,作为一个个人来说,他无懈可击。
但是,事实是怎样的呢?他是否真的是这样完美?我们在赞叹他性格中那些非凡的优点时,是否忽视了他作为普通人的一面?
真实的奥威尔是一个性格有点古怪、嗓音很尖、从小就患有肺结核、有着典型英国人性格----保守、严肃----的英国人。他非常难于相处,朋友寥寥无几,他不信任外国人,同时又非常自负。他不太注意服装,总是穿得破破烂烂,抽的卷烟都是自己卷的。他一生中追求过多位女性,同时他的信仰也不稳定。他说自己信仰社会主义,但他对社会主义的解释一直在变化。
他的这些性格上的特点都反映在他的作品里。他小说里的人物都是非常拘谨的,看上去不太可信,他对女性形象的描写都很单调,似乎有一种厌恶的倾向。他在一篇文章里曾这样谈自己的创作:"在和平年代里,我可能只是写一些华丽的文章,或者写一些描述性的作品,也许根本不会意识到自己的政治观点。我是被迫变成现在的这个样子的。"
他将自己全身心投入写作的原因,归结为有心理疾病存在。他在1947年写道:"所有的作家都是空虚、自私和懒惰的。他们写作的深层动机是不可告人的。写一本书是一场可怕的、令人筋疲力尽的斗争,就像生了一场大病。如果不是被某些我们既无法理解、又无力抵抗的恶魔驱使,谁也不会去做这样的事的。"
不快乐的童年
奥威尔所说的"恶魔"也许和他不快乐的童年有关系。奥威尔的真名叫埃里克.布莱尔(Eric Blair),1903年生于印度,他的父亲是管理当地鸦片贸易的英国官员。那时鸦片贸易早已过了它的鼎盛期,离全面退出历史舞台,只剩下十年不到的时间了,所以奥威尔父亲的职务其实无足轻重。
奥威尔三岁的时候,跟随母亲回到英国。他后来以"上中层阶级中的底层"(lower-upper middle class)来形容他的家庭状况,意思就是他家是上中层阶级中没有钱的那类。
他以一笔奖学金进了英国最好的学校----伊顿公学,他的周围都是家境殷实的富家子弟,他无法与他们相比,这种状况对他的一生都带来了影响。根据同学的回忆,奥威尔在学校期间成绩平平,各方面都没有表现出过人之处,给人的印象是有点孤僻和不合群。
从伊顿公学毕业以后,他的大多数同学都上了剑桥大学,奥威尔却放弃读大学的机会,出人意料地选择去缅甸当一个警察。他在那里干了5年,然后以不满英国对缅甸殖民统治为由,辞去了这个职务,那一年是1927年,他24岁。从此以后,他回到英国,开始了自己作为职业作家的生涯。
有评论家回顾奥威尔的早年生活时,曾说他存在自卑情结,这种情结终生困绕着他,但是却对他成为优秀作家起了很大的作用。奥威尔自己也说:"从一开始,我对文学的追求中就包含着一种被孤立和被低估的感觉。"
乔治·奥威尔生于1903年6月25日,死于1950年1月21日,享年47岁。
奥威尔去世的时候,《1984》才出版了半年,那时在很多英国人眼里,他还只是一个普通的专栏作家,甚至算不上小说家。他的死并没有引起外界太多的注意。半个世纪过去了,奥威尔的地位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他已经被公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家、思想家之一,甚至有成为左派知识分子代表人物的趋势。
他的《1984》在今年6月的亚马逊网上书店的书籍销售排行榜上排在第90位,这个名次对它来说一点也不希奇,因为这本书是美国所有中学生的必读书目,1999年的时候曾被蓝登书屋评为"100本20世纪最佳英语小说"的第13位。50年间,此书共在全世界以60种语言卖出了5000万册,书中的一些用语已经被收入词典,成为了英语的日常词汇。可以毫不夸张的说,《1984》因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已经成为了20世纪的经典小说之一。
《1984》最早引入中国是在70年代末,当时曾以"内部参考"的形式少量发行过,影响不大。90年代的时候,经王小波大力推荐,此书才被大范围阅读。辽宁教育出版社的"新世纪万有文库"收入此书,一上市就被抢购,直至今日这本小说依然是大多数书店的热卖书目。
正是因为奥威尔已经变得如此重要,所以他的百年诞辰也格外受到重视。6月25日前后,英美两国几乎所有的主流媒体都发表了纪念文章,《华盛顿邮报》甚至在读书版首页发了一个版的长篇报道。学术界方面也是热闹非常,至少有三本他的传记在过去两年中出版,而且5月份在美国还曾召开过一个有300多位学者参加的大型学术讨论会,对过去一个世纪中奥威尔的影响进行回顾,讨论会的主题就叫做"对奥威尔作品和遗产的探索"。
完美偶像的背后
随着对奥威尔成就的评价越来越高,他个人的形象也变得越来越完美,各种立场的学者都对他表示敬佩,有人甚至用"圣徒"来形容他。他有坚强的道德勇气、优秀的智力和知识水平、敏锐的对未来的洞察力,并且坚持思考的独立性,忍受生活的困苦,历经挫折,仍然决不放弃。总之,作为一个个人来说,他无懈可击。
但是,事实是怎样的呢?他是否真的是这样完美?我们在赞叹他性格中那些非凡的优点时,是否忽视了他作为普通人的一面?
真实的奥威尔是一个性格有点古怪、嗓音很尖、从小就患有肺结核、有着典型英国人性格----保守、严肃----的英国人。他非常难于相处,朋友寥寥无几,他不信任外国人,同时又非常自负。他不太注意服装,总是穿得破破烂烂,抽的卷烟都是自己卷的。他一生中追求过多位女性,同时他的信仰也不稳定。他说自己信仰社会主义,但他对社会主义的解释一直在变化。
他的这些性格上的特点都反映在他的作品里。他小说里的人物都是非常拘谨的,看上去不太可信,他对女性形象的描写都很单调,似乎有一种厌恶的倾向。他在一篇文章里曾这样谈自己的创作:"在和平年代里,我可能只是写一些华丽的文章,或者写一些描述性的作品,也许根本不会意识到自己的政治观点。我是被迫变成现在的这个样子的。"
他将自己全身心投入写作的原因,归结为有心理疾病存在。他在1947年写道:"所有的作家都是空虚、自私和懒惰的。他们写作的深层动机是不可告人的。写一本书是一场可怕的、令人筋疲力尽的斗争,就像生了一场大病。如果不是被某些我们既无法理解、又无力抵抗的恶魔驱使,谁也不会去做这样的事的。"
不快乐的童年
奥威尔所说的"恶魔"也许和他不快乐的童年有关系。奥威尔的真名叫埃里克.布莱尔(Eric Blair),1903年生于印度,他的父亲是管理当地鸦片贸易的英国官员。那时鸦片贸易早已过了它的鼎盛期,离全面退出历史舞台,只剩下十年不到的时间了,所以奥威尔父亲的职务其实无足轻重。
奥威尔三岁的时候,跟随母亲回到英国。他后来以"上中层阶级中的底层"(lower-upper middle class)来形容他的家庭状况,意思就是他家是上中层阶级中没有钱的那类。
他以一笔奖学金进了英国最好的学校----伊顿公学,他的周围都是家境殷实的富家子弟,他无法与他们相比,这种状况对他的一生都带来了影响。根据同学的回忆,奥威尔在学校期间成绩平平,各方面都没有表现出过人之处,给人的印象是有点孤僻和不合群。
从伊顿公学毕业以后,他的大多数同学都上了剑桥大学,奥威尔却放弃读大学的机会,出人意料地选择去缅甸当一个警察。他在那里干了5年,然后以不满英国对缅甸殖民统治为由,辞去了这个职务,那一年是1927年,他24岁。从此以后,他回到英国,开始了自己作为职业作家的生涯。
有评论家回顾奥威尔的早年生活时,曾说他存在自卑情结,这种情结终生困绕着他,但是却对他成为优秀作家起了很大的作用。奥威尔自己也说:"从一开始,我对文学的追求中就包含着一种被孤立和被低估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