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供给侧改革以及全球的去产能化都将至少持续2-4年,才能瘦身成功。期间的反弹或困扰市场,中国作为主战场,输入性过剩问题短时间难以缓解。”生意社首席分析师刘心田日前指出,当前国内、国际的大宗商品产能过剩问题均非常突出,国内需要警惕大宗商品的输入性过剩。
2015年大宗商品市场行情恶化,下跌商品比例创下2011年有监测数据以来年度之最。2015年91.38%的商品下跌,仅8.62%的商品上涨,对比而言,2014年有89.66%的商品下跌,上涨商品比例为10.34%。
另外,2015年大宗商品跌幅加深,年均跌幅达16.84%,超越2014年的15.42%。其中,跌幅超过20%的商品多达26个,占到了监测商品总数的近一半,跌幅超30%的商品达13个,数量高于2014年。
有行业人士认为,2015年大宗商品市场继续恶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外部环境变化,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人民币汇率不断刷新四年半来的新低;且大宗商品市场供需矛盾加大,各行业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供应过剩问题;另外,部分商品因为其他品种替代等因素而发生自身价值的变化。
需说明的是,大宗商品市场经历2015年的下跌后,年底跌势放缓,12月近4成商品上涨,上涨商品数量月环比明显增多。刘心田预计,2016年大宗商品市场跌幅有望收缩至10%以内,涨跌比例三七开或四六开。
当前国内、国际的大宗商品产能过剩问题均非常突出,从全球大宗商品的产能布局、消费布局来看,中国都是主战场,即便是在中国产能过剩的商品,国外竞争者仍不惜以打价格战的方式向中国“倾销”,这也是大宗商品价格屡跌不止的原因之一。而中国的供应侧改革以及全球的去产能化都将持续至少2-4年,国内需要警惕大宗商品的输入性过剩。
2015年大宗商品市场行情恶化,下跌商品比例创下2011年有监测数据以来年度之最。2015年91.38%的商品下跌,仅8.62%的商品上涨,对比而言,2014年有89.66%的商品下跌,上涨商品比例为10.34%。
另外,2015年大宗商品跌幅加深,年均跌幅达16.84%,超越2014年的15.42%。其中,跌幅超过20%的商品多达26个,占到了监测商品总数的近一半,跌幅超30%的商品达13个,数量高于2014年。
有行业人士认为,2015年大宗商品市场继续恶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外部环境变化,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人民币汇率不断刷新四年半来的新低;且大宗商品市场供需矛盾加大,各行业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供应过剩问题;另外,部分商品因为其他品种替代等因素而发生自身价值的变化。
需说明的是,大宗商品市场经历2015年的下跌后,年底跌势放缓,12月近4成商品上涨,上涨商品数量月环比明显增多。刘心田预计,2016年大宗商品市场跌幅有望收缩至10%以内,涨跌比例三七开或四六开。
当前国内、国际的大宗商品产能过剩问题均非常突出,从全球大宗商品的产能布局、消费布局来看,中国都是主战场,即便是在中国产能过剩的商品,国外竞争者仍不惜以打价格战的方式向中国“倾销”,这也是大宗商品价格屡跌不止的原因之一。而中国的供应侧改革以及全球的去产能化都将持续至少2-4年,国内需要警惕大宗商品的输入性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