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害怕拒绝
天涯上一个诉苦贴,是说因为朋友总找自己借车,所以每天下班开车回家都带着巨大压力,担心在门口看到这个噩梦般的朋友。说起来这个烦恼很搞笑:车是自己的,不借就成了呗。可是,拒绝,为啥对大多数人来说,比付出还难呢?
做个人咨询之前,我对咨询师提出了一个“不很合理的要求”,希望咨询师提前看下我的博客。在咨询中,咨询师答复:“你没有权利要求我额外的时间。”我立刻解释:“是的,我这样提要求很不合理,很抱歉!”咨询师问我:“你不能允许自己提不合理的要求?”我泪如雨下,低头说:“我能提不合理的要求吗?不通情达理的我谁会接受呢?”咨询师很冷静说:“你可以提要求,别人也可以拒绝。”这句话如此简单却非常震撼,对我来说好像是外星球语言。
“你可以提要求,别人也可以拒绝。”如此简单。那我们为何不敢要求也无法拒绝呢,我们到底在怕什么?
小孩子提要求和拒绝都很直接简单,“我想要这个!”“我不干,不要!”孩子不会讲一堆道理证明自己的要求多么合理,拒绝时也不会找很多理由。为什么逐渐长大,我们越来越讲究道理?
孩子想去动物园,一遍遍地对妈妈表达:“我想去动物园嘛。”刚跟爸爸怄完气的妈妈很烦:“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妈妈为这个家整天忙,给你赚钱买吃买穿,好不容易休息下你也不体谅妈妈?”于是孩子真觉得自己做错事,悲伤地回到自己房间。
父母不是神,总会有无法满足孩子要求的时候,但这会让父母内疚,尤其是自我价值感低的父母。于是拒绝孩子时,附加一堆道理证明自己的拒绝合情合理,孩子的要求不合道理。讲道理的本质是——“我是对的,你是错的。”这样虽避免了内疚,但爱的流动却被阻断,孩子体验到“被拒绝=我是错的”。
真正让人痛苦的不是事情本身没有达成,而是被评判为“错误的,不讲道理的我不值得爱”。当我们长大,提要求时,执着的其实并非事情本身一定要达成,而是一定不能体验到“我错了”的感觉。于是我们轻易不敢提要求,除非很确定对方一定会答应,而且是毫不勉强地答应。
同理,拒绝别人我们也忍不住附加一堆理由,以证明自己的拒绝合情合理,但爱的流动因此而止,也许亲人朋友从此心怀芥蒂。所以我们轻易不敢拒绝别人,常常委曲求全,最后因为莫名小事怨气大爆发,真成了“毫无道理的家伙”。
天涯上一个诉苦贴,是说因为朋友总找自己借车,所以每天下班开车回家都带着巨大压力,担心在门口看到这个噩梦般的朋友。说起来这个烦恼很搞笑:车是自己的,不借就成了呗。可是,拒绝,为啥对大多数人来说,比付出还难呢?
做个人咨询之前,我对咨询师提出了一个“不很合理的要求”,希望咨询师提前看下我的博客。在咨询中,咨询师答复:“你没有权利要求我额外的时间。”我立刻解释:“是的,我这样提要求很不合理,很抱歉!”咨询师问我:“你不能允许自己提不合理的要求?”我泪如雨下,低头说:“我能提不合理的要求吗?不通情达理的我谁会接受呢?”咨询师很冷静说:“你可以提要求,别人也可以拒绝。”这句话如此简单却非常震撼,对我来说好像是外星球语言。
“你可以提要求,别人也可以拒绝。”如此简单。那我们为何不敢要求也无法拒绝呢,我们到底在怕什么?
小孩子提要求和拒绝都很直接简单,“我想要这个!”“我不干,不要!”孩子不会讲一堆道理证明自己的要求多么合理,拒绝时也不会找很多理由。为什么逐渐长大,我们越来越讲究道理?
孩子想去动物园,一遍遍地对妈妈表达:“我想去动物园嘛。”刚跟爸爸怄完气的妈妈很烦:“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妈妈为这个家整天忙,给你赚钱买吃买穿,好不容易休息下你也不体谅妈妈?”于是孩子真觉得自己做错事,悲伤地回到自己房间。
父母不是神,总会有无法满足孩子要求的时候,但这会让父母内疚,尤其是自我价值感低的父母。于是拒绝孩子时,附加一堆道理证明自己的拒绝合情合理,孩子的要求不合道理。讲道理的本质是——“我是对的,你是错的。”这样虽避免了内疚,但爱的流动却被阻断,孩子体验到“被拒绝=我是错的”。
真正让人痛苦的不是事情本身没有达成,而是被评判为“错误的,不讲道理的我不值得爱”。当我们长大,提要求时,执着的其实并非事情本身一定要达成,而是一定不能体验到“我错了”的感觉。于是我们轻易不敢提要求,除非很确定对方一定会答应,而且是毫不勉强地答应。
同理,拒绝别人我们也忍不住附加一堆理由,以证明自己的拒绝合情合理,但爱的流动因此而止,也许亲人朋友从此心怀芥蒂。所以我们轻易不敢拒绝别人,常常委曲求全,最后因为莫名小事怨气大爆发,真成了“毫无道理的家伙”。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523971e4b651f819f1250342eab54a76/5b451183b2b7d0a267dff352cdef76094a369a5a.jpg?v=tbs)